第四百零三章 困境中的日本 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四百零三章 困境中的日本 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ps:感谢书友“可可”和“狮子牛”投出的月票,再次求推荐票^_^ 尤其是民国建立之后,ri本因为战略方面的考虑,将先前对台的政策由“工业ri本,农业台湾”转变成“工业台湾,农业南洋(说白了其实就是从泰国进口粮食)”。台湾的工业由此获得了迅猛的发展,1932年时台湾的农业产值与工业产值之比就已经达到了6:4,而当时的内地却才达到9.03:0.7(没算失陷了的东三省),而如果以发电量为例,台湾的人均年发电量更是超过了内地的200倍。在教育方面,台湾同样远远领先于大陆(不过严格来说,早在甲午之前,台湾的识字率就比大陆高了,并不全是ri占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即使将所有年龄段的人口都计算进去(1914年的时候台湾614岁的少年儿童就学率就超过了70%),即便要求小学毕业、能够读写和运算,台湾现在的识字率也超过了80%,哪怕与ri本本土相比也并不逊se,而同样标准下(民国乃至解放初期,内地只要认识一些常用字就算是识字了,标准非常地低,小学上到四五年级、也就是说所谓的高小,都算是有文化的人),内地的平均识字率甚至可能只有5%.. 相对厚实的经济底子使得台湾承受横征暴敛的能力更强,而将其视为“准本土”的ri本当局对台湾也始终要比对朝鲜客气得多(注1),因而台湾民众的生活水平虽然大幅下降,但还不至于活不下去。 而朝鲜的情况却截然不同,本来民众的生活就够艰苦了,ri本当局的剥削与压迫却更加残酷,顿时朝鲜半岛上饿殍遍野。再温顺的人。真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也可能鼓起拼命的勇气。而抗联派回朝鲜的游击队虽然大多被ri军剿灭,但其中也多少有些人幸免于难,在他们的努力下。朝鲜民众不再像以前那样被ri本当局完全蒙蔽,他们开始了解到中**队反击ri本侵略军的节节胜利,也知道了朝鲜民族当中仍有并未屈服的勇士,于是起来和ri军拼命的人越来越多。这令本就兵力吃紧的ri军大本营统帅部头痛不已。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效仿中国宋朝时的做法,开始一反常态地大量征发朝鲜人当兵,这样前线既有了炮灰可用。朝鲜民众也会因为青壮被大量抽走而失去反抗ri本暴政的能力。但出于对朝鲜人战斗力与忠诚度的不信任,ri军大本营新组建的30万朝鲜军(包括3个兵力2万余人的野战师团、5个兵力1万多人的治安师团和20个守备队或duli守备队。)中的军官(军曹以上)大多都有ri本人担任,朝鲜军人就算能力再强、功劳再大,也最多只能晋升到中佐大队长,而且难度还不是一般地大,这种明显的民族歧视无疑在朝鲜军中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ri本人中并不是没人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能够怎么办?全心信任这些殖民地的棒子?不过是些炮灰而已。迟早都要消耗掉的,何必为了他们劳心费力、却还要遭到国人非议呢? 虽然朝鲜军的定位是炮灰,但是毕竟有30万之众,而且都是jing壮(朝鲜此时约有2000万人口,只选30万人出来的话。素质还是可以的。),哪怕只能训练到伪满军的水平,也多少能有具有一定的战斗力。在武器和补给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将其用于防御应该可以抵得上如今素质已经大幅下滑了的ri军20万,即使是野战,也不会弱于10万ri军。 因此ri军大本营统帅部对于剿灭抗联的信心不觉又恢复了不少,决心也更加坚定,为了尽快“收复”对ri本来说至关重要的满洲“失地”,ri军大本营将工作重心集中于朝鲜军与ri本新兵的训练和装备,无心也无力掺和中国的内战。事实上ri军大本营统帅部一度甚至想要主动放弃平津,将其兵力全部北调、物资也统统带走,与海拉尔季攻势”开始后让其攻击抗联根据地的侧翼,那时徐向前纵有通天彻地之能,也必然会顾此失彼,但这个至少纸面上看颇具可行xing的计划却因为害怕国内少壮派的“天诛国贼”而没敢实行,这也被后世史家认为是二战期间ri本最重大的战略失误之一 ri军没什么大的动静,原本受命防范ri军与老蒋联手的十五集团军就没了用武之地,而由于中原的**已经全被ri军消灭或击溃,原来的河南省主席商震又与赤se党关系不错,因此中原大会战胜利之后,中原边区zhengfu直接派出干部接管郑州、开封等地政权就行,根本用不着打仗。因此十五集团军并没有与**交上火,只是派出一部分人马向武汉方向佯动了一下 虽然只是佯动,可**却并不知道啊?加之十五集团军如今早已是国内公认的第一强军,哪怕不能确认真假,老蒋也不敢冒险,当即将围攻闽赣边区的大军调了回去,令武汉及其周边的守军总数再次超过了八十万,而新四军的一支队与四支队这两大主力则乘机回援,将闽赣边区的失地尽数恢复,甚至还利用**主力退走的机会拿下了红军改编时依据协议放弃的浙南部分地区,进一步扩大了根据地,闽赣边区也由此恢复成了闽浙赣边区 注1:当时在台ri本人的平均工资约为台湾人的两倍,但考虑到在台ri本人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普遍要比台湾本地人更高(历史上战后的台湾很多工厂都因为ri籍管理与技术人员离开而无法正常运转甚至倒闭,直到后来老蒋逃到台湾并获得美援之后,台湾的经济才开始恢复。),ri本当时对于台湾的剥削并不算多么酷烈,说句不好听的,这个差距其实远比目前在华外国人与中国人工资的差距小得多(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