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闻音晓意,林下饮茶香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墨莲仙缘录第一百六十九章 闻音晓意,林下饮茶香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上回说到墨非在院中抚琴,琴声清雅非常,引得在大青山脚下散步的张仲景张老爷子等人兴致大发,遂推门而入。 墨非刚刚从京华城返回古井村,没想到在这里又见到了这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心里也是十分高兴。 这几位老人都是国内知名的中医大家,平时都是在各地坐馆行医,很难聚在一起,今日里却齐齐聚在古井村,以墨非之聪慧,自然知晓其来意,心里更是佩服不已。 这些老中医如此不辞辛苦,一大把年纪,还苦心专研医术,以振兴中医、传承中医以己任,这种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便是墨非这般修道之人,也是心生感慨。 听闻诸人夸赞,墨非笑道:“不过是随性而为,当不得诸位如此夸奖。” 说着,站起身来,把诸位老专家让至座位之上。 这些人当中,当属张仲景张老爷子与陆修元陆老和墨非最为熟稔。 张老对墨非的高超医术自叹不如。 自从在列车上结识之后,便对这个年轻人印象极好。为人谦逊有礼、不骄不躁,身怀绝世医术,又能救人危难,再没有比这个年轻人更合脾气的了。 尤其是医学交流会上精彩的演讲,更令老爷子如获至宝。 陆修元陆老对墨非也同样是极为欣赏。 早先来古井村时,见过墨非的字画,知道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传统方面颇有造诣,虽然仅仅一面之缘,心中却早已引为知己。 没想到在琴之一道上也是极为擅长,闻琴声而知雅意,若非品性高洁,定然难以弹奏出这般平和、清正之音。 不知不觉,墨非在陆老心中的地位又提升了好大一截。 诸人刚刚在葡萄架下坐定,早有青柳从大青山脚下接来山泉水,碧桃重新引燃了石桌之上的红泥小火炉,盛水的瓦罐很快又冒出了袅袅的水气。 周老爷子适才刚刚冲好了茶,尚未来得及品饮,便有客人来访。 老爷子本就是好客之人,在古井村住久了,又与墨非这般性情淡泊之人比邻而居,豪爽之中便又多了几分清正、平和,就连年轻时战场冲杀而沾染的铁血之气似乎都淡了不少,令人望之,更像是一位久居山林的田园老人了。 此时见诸位来客已然安坐,遂爽朗笑道:“诸位来得正是时候,老朽这一壶清茶刚刚冲好。 古语云: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正和此中意境,诸位若不弃,也来品鉴一番这大青山的特产香茗。” 诸人心中欢喜。医道是华夏古老的传承,茶之一道,在华夏同样历史悠久,国人素来爱茶,虽然时下里各种饮品数之不绝,但是爱茶者仍然不在好数,更不用提这些日日专研中医的老专家了。 闻茶香,便已觉不凡,慢慢饮下,不但唇齿留香,更是感觉神清气爽,仿佛有一股暖流在全身经脉之中流动,顿觉疲劳尽消,神清气爽,诸人心中惊异,便知此茶并非凡品, 坐在一旁石墩之上的陆修元赞道:“此茶汤色清透,入口回甘,气味醇厚,香气持久,又有提神醒脑、消疲解乏之效,当真是茶中圣品。” 其余众人也都同声称赞。 这时,红泥小火炉上的瓦罐,山泉水已然沸腾,翻翻滚滚,乳白色的水气四散。 周老爷子见众人都赞茶好,大笑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能享此等茶中乐趣,便是仙人隐士,也不过如此了。既然诸位都道这茶好,老朽再冲泡一壶,大家慢慢品鉴。” 诸人闻言,都齐声道好,陆修元更是笑言:“老哥辛苦了。” 张仲景张老爷子饮罢闭目,更觉此茶回味无穷。 听闻周老之言,心中就是一动,适才进入院中之时,便觉这位老人看着面熟,似乎在哪里见过,听口音,也略有熟稔之感,心中暗道:莫非在哪里见过不成?心中疑惑。想自己一生行医,救人无数,或许是自己曾经为这人诊断过病情吧。 想到此处,见周老已然拿起茶壶,便细细望去。(未完待续。。)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墨莲仙缘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墨莲仙缘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墨莲仙缘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墨莲仙缘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