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同道中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锦衣年华第十二章 同道中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青年妇女走进自己母亲身旁问道:“妈,你没事吧,那几个男人没有把你怎么样吧?”老妇人应道:“我没有什么事情,多亏了这几位兄弟的相助,要是没有他们,我被骗子怎到哪个程度我都不知道了!” 青年妇女一一跟晓东和三个青年打了招呼,并感谢他们的出手相助后,缓缓的向停车场走去了。三个青年跟晓东打了招呼,问道:“兄弟,你是干啥的,家住哪里?” 晓东亲切的回答道:“我是个学生,现在正在某某大学读书,这今天我们学校放假了,我家住在西南边陲的小山村里。”三个青年听后,觉得晓东很不错嘛,某某大学是上海最好的大学了之一啊,而且又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就相见如故一般跟他聊了起来。 三个青年中,有一个是大学生,其余的两个是高中生,他们相遇是在去年的一个助困基金会上,他们都很想读书,但不幸的是他们三个都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无力支付巨额的学费而被辍学了。读大学的那个名叫刘刘华,在2008年考上了北方的一所重点大学,念了一年半,后来就因为自己父亲得了癌症要治疗,可面对箪瓢屡空的家境,加之自己又上大学,父亲一开始的时候都不同意治疗自己的病,只希望孩儿能够顺顺利利念完大学就心满意足了。 在治病和上学两项只能选其一的问题上,倔强的儿子始终不同意爸爸的决定,自己咬紧牙关,含着热泪放弃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跑到了收废品厂给老板做学徒,老板看着人个子不错,体魄又健壮,所以就把他留了下来。 在废品厂,刘华工作认真,人又老实灵活,每天的账薄都没什么差错和损失,老板看他是块成才的料,正准备找他谈话,问他是否愿意到学校里学习一些与经济有关的东西,以便帮他掌管这家废品厂的财物。刘华一听觉得不错,兴奋不已,看老板重用自己了,自己能有一片天空了,雾霭的阴天也重见天日,高兴得不得了。 但面对父亲巨额的医疗费,他犹豫了,是该去还是不该去,去了自己的前途肯定就会前程似锦,可父亲的医疗费就会因此而中断,不去,自己就只能整天坐在这里帮老板算算小账,出人头地的日子怕是灰飞烟灭,但至少父亲的医疗费能够保得住。 面对着两难进退的状况,刘华想着是否能够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耽误自己的前程也不影响父亲的治疗费用,如果这样的话自己就只有向老板申明情况,看看老板能否同意? 下午刘华就去找老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老板,老板听后,觉得这是个孝子,但也把他教训了一顿。在办公室里老板很严肃的说道:“你既然能为了治疗父亲的病而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中国古代有句古话叫百事孝为先,你能做到了说明你是个非同凡响的人,你的事迹和行动会感染到别人的,你的精神会流传千古的,这是我要夸赞你的;但还有一方面,我觉得你太傻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你竟然不会想出犹如今天两全其美的办法,你就不会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呢?” 听老板说后,刘华觉得自己是真的很傻,可当初的冲动和混沌现在已经过去了,过去的就让它成为历史吧。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现在已经来不及了,唯一能做就是好好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把父亲治疗好就是他一生的目标和动力。 老板也是个有同情心的人,乐意的答应了刘华的要求,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学成之后必须在厂里工作十年以上不得跳槽。”刘华觉得这要求没有太大的苛刻,也毅然答应了。 这样刘华既能一面读书一面给父亲治疗,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刻苦研读之后,刘华各个科目成绩均优秀,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并提前毕了业。刘华毕业后,就赶到这家废品厂开始工作了,老板看这年纪轻轻的就有一股肯吃苦的干劲,上班一个月后就给他加了薪水。 刘华的薪水加了,自己除了一些额外的开销,一个月还剩下5000多块钱,这个数目对于父亲治疗的费用已经是相当的奢侈了,他把父亲从以前的普通病房转到了重点病房,让医生加大医疗效率,一定要把自己的父亲治好,关于钱这个不是问题,只要把父亲治好就算天塌下来他也要撑住。 父亲得到了安置,刘华在厂里表现也错,看着自己取得了小小成绩,但刘华却不满足当前的工作,他要向老板提出另一个要求,要求他多兼一份职,工资的话可以稍微的调整一下,就算少给点也不成问题。老板看着刘华急切的样子,就故意打击道:“你是不是急功近利啊,你这小子哦给我小心一点。” 刘华不明白老板是恶意还是好意,沉默不语,没说什么,坐在那里半天没回应老板的话,老板笑呵呵的应道:“我的计谋还没被你揭穿啊?”小家伙看你还是不够奸诈的。 刘华明白了老板是在开玩笑,高兴的问道:“老板,看来你还是同意我的请求了!”老板点了点头说道:“你的请求我不能同意,但关于钱的话我给你想办法,你话一句话,你要多少,我先预支给你,等发了工资后再慢慢从中扣除。” 刘华想了想了说道:“老板,那好吧,先预支给我10万,看行不行?”老板定神想了一会儿说:“这应该可以,毕竟你现在的工资也是7000多,每个月除了额外开销,大约你也能还5000左右,照这样下去你不到两年就可以还清,时间也不算长,我能答应。”说完带着刘华转身回到办公室,开了一张预算支票,双方一一按了手印和担保协议书。 刘华看着自己现在拥有十万块钱,赶紧打电话到了医院,咨询情况,医生说道:“现在还不是晚期,如果经济允许的话,是完全可以治疗的。”刘华听后觉得父亲的病能治好还大有希望,就赶紧赶到医院找来主治医师商谈后,大概医疗费用也就是十万多一点,看看自己现在手头里也有十万了,在向亲戚朋友借一两万,这个事情应该不成问题。 刘华把十万块钱抵押在医院的财务科里,并告诉医生们要用最好的药物和最高的效率来治疗,关于钱的话不成问题。安排就绪后,刘华请了一天的假回老家去借钱了,还好,亲戚朋友看到现在刘华也出人头地了,一两万块钱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如果是在以前的话,乡亲父老们是不会拿钱借给他们家的,嫌弃他们家穷,怕还不起,在上学的时候,刘华没有学费,父亲东跑西跑到邻居家借钱,乡亲们都一口否决,就连自己的亲妹子也不敢借给他。父亲也是因为这样的情况,省吃俭用,勒紧腰带到工地上打工,但工作量大,吃的又不饱,别说好了就连最基本生活问题都成了头等大事。 父亲在工地上又舍不得吃,每天干着粗活,饿了就忍忍,这样一连几个月,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原本还胖乎乎的个子一下子就变得瘦骨嶙峋,为此也得了病来。得病后,父亲仍然去做苦力活,没舍得用钱来治病,带着病痛,日久天长,渐渐的发展成为癌症。 可在治疗父亲的病和继续上学让我选择其中一个,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给父亲治病,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学习可以有很多次,虽然方式不同,但我觉得只要有学习这个信念,我的学习生涯是不会中断的。 后来我辍学去废品厂当了学徒,老板看我做事认真,人又诚恳老实,决定让我参加大学夜校培训班,经过了三年的努力,有了今天的成绩。他们两个是我和老板在一次助困基金会上认识,记得那次我和老板去到乡下,他们两刚刚辍学回家在田头里干农活,一听说有人来村子里招工,他们两就急匆匆的跑来报名,我们了解情况后,同意他们加入了我们的团队,给予他们家里一点生活补助,并保证一定让他们得到学习锻炼。 把所有的合同协议签好后,第二天我们就把他俩带到了城里,那时去乡下的路很不好走,坑坑洼洼,颠肺流离,老板自己开的小车在路上抛锚了五次,但心想着为了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能够再现他们的梦想,我们还是挺着胸膛憋着闷气一直往前走,经过几番周转,还是把他们给带回来了。 几个月的时间悄然滑落,他们如今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生活条件有所好转,眼界也开阔了些。 讲着讲着,晓东听得热泪盈眶,感觉到了心酸生活的悲剧,可有了梦想和坚持,没什么是不可以实现的。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六点钟了,刘华和他的两个搭档也是赶着晚上九点的卧铺车,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肚子也饿了,四个一起向食堂走去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锦衣年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锦衣年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锦衣年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锦衣年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