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都是明白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贤王第152章都是明白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苟参一听甘延寿的话就抱拳说道:“君况兄的话,苟参已经铭记在心,陈子公和我一起也算是赴汤蹈火、共赴患难过。” “岂不闻男儿有三铁,一是同乡,二是并肩打过仗,三就是一起蹲过牢房,我和陈汤同在颖水做事,和一起打仗并无差异,至于我们蹲牢房的事情,想必君况兄也已经悉知了吧?” 甘延寿听了微笑:“好!既然苟参你这样说,延寿就不再啰嗦了,请!” 苟参和甘延寿一边往回走,一边轻声漫不经心的说道:“陛下今日连发这么多的诏书,其余不说,只是河南郡太守严延年被交付廷尉,苟参心里真是不解啊。” “这‘不道’,又是怎么回事呢?” 甘延寿听苟参问询,思索了一下说:“天子有诏,我等臣子只有听命,其余却是不问,也不懂的。” “至于说到‘不道’,大汉律有曰:‘杀不辜一家三人为不道’,想来严延年在河南,是不是有滥杀无辜的行为,或者是有杀戮太重刑律过严的举措呢?” 话说到这里,两人正好走到了大厅前,苟参心里明白,依照甘延寿谨慎的性格,他的话到这里也只能点到为止了。 当初苟参为许浩明到河南郡给严延年送信,正好就碰到张敞和严延年在屋里辩论,张敞当时就指出严延年在河南郡杀人太多,恐怕今后遭人非议,当时严延年回答张敞说他一心为公,光明磊落,没有什么顾虑。 如今,严延年果然就被刘询给革职了。 由此可见,一心为公光明磊落的,往往都是没有好下场的,做事情,尤其是做好事情,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不过,不知道许浩明那里会不会给严延年求情呢?因为严延年毕竟也算是借着许家的力量升上来才官至太守的。 苟参想着,自己还是和许浩明通一下讯息的好,严延年虽然和自己没有什么深交,可无论如何他也是给了自己一名婢女,对自己示好在先。 不管当初严延年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送给了自己丙女,但到底当时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他却是一名太守,所谓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仅仅从人情世故方面考虑,自己都需要让许浩明和众人看看自己也是古道热肠的人。 拿不拿得上劲和帮不帮的了忙,关键是在于态度,这世上有人负责冲锋陷阵,就有人负责摇旗呐喊,所以,苟参觉得自己应该尽快的和许浩明互通有无,更何况,许浩明如今已经是颍川郡的太守了,长安一天之内变动如此之多,苟参也需要和许浩明好好的商讨一下。 今晚大家都在杨恽府上喝酒,别人没有什么,杨恽却喝的有些多了,众人看时间不早,于是就告辞出门,杨恽强撑着将大家送到大堂口,杨谭和苟参就负责送大家到外面。 冯野王临上车,再次对苟参表示谢意,不过冯野王的言语含糊,外人是不知他在说什么的。 “待诏如今在长安,那么今后野王少不得要叨扰,还请待诏不要疏远才好。” 苟参诚挚的说:“左冯翊才学出众,苟参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今后只愿左冯翊不要怪苟参讨厌麻烦才是。” 见苟参也同样的客气,冯野王笑笑,上车走了。 接下来甘延寿、张猛和朱博也告辞,杨谭看看没事了,自己也就和众人一起离开。 苟参站在门前看着他们都走远,这才进到院子里,这时就看到杨恽摇摇晃晃的从屋里出来,苟参急忙跑过去搀扶着杨恽,杨恽笑着说:“都走了?我没事,歇了一会无妨的紧,你先回,我自去净手,一会有话对小友说。” 喝的多了自然要去松懈一下,苟参站在堂前檐下看了一会月明星稀,杨恽就过来笑:“对月怀人?待诏好雅兴。” 苟参微笑说:“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不过寂寥罢了。” 杨恽不知本来想说什么,听到苟参这两句,忽然又闭嘴了。 苟参和杨恽回到屋里,亲手为杨恽舀了一钵醒酒鱼汤,端过去递给杨恽,杨恽笑说:“劳烦待诏亲手劳作,我杨子幼感慨万千啊。” 苟参对着杨恽拜了一拜,正色说道:“子幼兄,苟参自从认识你以来,多蒙照顾,为你端一碗这区区的鱼汤,又算的了什么呢?” 杨恽手里端着的鱼汤是青鱼做的,名叫“鲭汤”,这鲭汤是此时名菜,“鲭”就是青鱼。 杨恽忽然的感叹了起来:“张子高来信了,他不日就要来到长安,做京兆尹,还提到了小友你,呵呵呵……” 苟参不知道杨恽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杨恽喝了一口鱼汤说:“苟参,你从天子的诏书里,能领悟到什么?” “苟参才疏学浅,正要请教子幼兄。” 杨恽摇头说:“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不过寂寥罢了……是啊,小友总是不经意的就出口妙语,触动人的思绪……我累了,真的很累了,想想数十载的光阴竟然弹指而过,原本我是爱诵经读典,恣意逍遥的一个人,可是朝廷每日里遇到的都是鸡毛蒜皮、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像小友和张子高这样的知己人物,一生又能碰到几个?” 不等苟参说话,杨恽沉声说道:“申不同从颍川郡来到京兆尹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没有好下场,他太蠢了,或者说太迷恋权势所带来的快乐,且不知任何的事情都是盛极必衰,申不同都不自问一下他有没有到京兆尹为官的本事,我要是他,当初就辞了官回家耕田去!” “所以,那天在长安酒楼,张临那厮败坏我们酒兴,我就知道那是有人捣的鬼……” “呵呵呵……” “张临几个素来和申公权于永几人来往频繁,张临既在,申公权岂能远离乎?再有,那个陪酒女子一说到京兆尹告官,张临几人的表情反应就说明了申公权就在外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贤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贤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贤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贤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