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乱糟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贤王第171章乱糟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看看天子没有制止大家议论的意思,萧望之咳嗽了一声,等众人寂静了些,继续说:“陛下,臣最终的意思就是,不能让乌孙国想和亲,就和亲,这样就太容易让乌孙国自大自满了。” “想我泱泱天朝,怎么能叫一个乌孙小国给绑架了呢?你想联姻,我们就答应了?何况如今他们联姻的目的恐怕不是共同的对抗匈奴那么简单,因此,臣觉得此事还是要慎重。” 萧望之的话说完了,大殿里有了短暂的寂静,这时匡衡就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臣匡衡有话要说。” 刘询看着匡衡就说:“爱卿但讲无妨。” 匡衡大声说道:“谢陛下。” “臣觉得,太傅的话十分有理!” 宣室殿里又是“嗡”的一下。 众人皆知如今的御史大夫黄霸和太子太傅有些不对付了,两人都在争夺丞相的位置,匡衡作为萧望之的老乡,前一段萧望之不在朝的时候他就公开的支持黄霸的言论,可是如今萧望之站到了宣室殿里,他竟然又开始支持开了萧望之。 可见匡衡也觉得在天子的心目中,黄霸的地位是不如萧望之的。 这个匡衡,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 黄霸心里叹气,这个匡衡,说了萧望之有理也就是了,还什么十分有理。 “那老夫就看看萧望之是如何的有理。” 有些人却和黄霸的想法不一样,比如说廷尉于定国,他觉得天子让萧望之来这里畅所欲言。其实也并不是一定萧望之说的就是天子的意思。不过。自己这会还没有想到刘询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刘询看着匡衡一脸正气的样子,脸上没有表情,匡衡说道:“陛下,各位大臣,太傅所言,匡衡总结一下,无非就是说乌孙国如今情况不明,想来大家都知道。乌孙之地,老王去世后新王继位,可是将来的那个新王到底是不是元贵靡呢?” “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是,那道是无所谓,元贵靡作为乌孙的国王和我大汉公主成婚,天经地义,可是如果不是元贵靡做了新王,那么将我大汉的脸面置于何地?” 本来大家还有些看笑话的意思,可是匡衡这样一说。有人觉得这个匡衡也不光是一个阿谀拍马的小人,也是有些见识的。 于定国这时说:“陛下。乌孙和我大汉国情有所不同,他们选新王也许就是几个部落的族领在一起商讨着议定的,如果同意了公主和元贵靡的婚事,倒时乌孙新王不是元贵靡,那真是有些麻烦了。” 大家听了于定国的话又是一轮纷纷,刘施看看四下,对着张敞说:“子高,你来讲,如何?” 张敞听到皇帝这样亲切的叫自己,心里哪里能不知道该怎么说。 既然前面的人都是反对和乌孙联姻的,天子又叫了自己的表字让自己发表意见,那就是说刘询其实是要和亲的了。 可是自己要顺着天子的意思吗? 匡衡刚刚的说过话,大家心里都将他视作小人,自己要是顺着皇帝的意思,那固然好,可是大家如何看待自己? “唉,做人难,做官,更是难啊——” 张敞感叹着说:“陛下,这几日臣昼思夜想,没有定论,臣昨日偶感风寒,如今头晕目眩的,对是否和亲实在是彷徨无知。” “不过臣始终知道一点,那就是陛下说要如何,臣子们就如何,那么大汉社稷才是稳固的,天子的意志在臣的心里就是一切,臣,只听陛下的!” “所以,臣对此事干脆就没有想得太多,只听陛下诏令就好了。” 张敞一说完,宣室殿里的人都大眼瞪小眼,心里都说能将对天子的马屁这样肆无忌惮明目张胆的说出来,而且说的冠冕堂皇的,大汉国也就是张敞张子高一个了! 刘询也没想到张敞会这样回答自己,不由的笑了一下:“那爱卿要好好调养才是。” 张敞谢过了刘询,刘询看看宣室殿里的大臣们,知道自己再不说话,这场争论是不会有结果了。“爱卿们说的都有理,不过朕觉得,乌孙求婚的事情,还是要答应的。” 既然皇帝都发话了,大家只有遵从,不过匡衡心里有些失落,怎么,自己难道站错了队?难道萧望之这次被天子叫来不是代替天子说话的么? 左冯翊冯野王心里顿时明白了一件事,黄霸要当丞相的事情已经没有了悬念,往日萧望之几乎就是天子的代言人,而如今天子公开的表明自己和萧望之的意思相左,那不就是在公开的支持黄霸么? 果然,冯野王看到萧望之脸上闪过了一些失落。 “但是,朕之所以要答应乌孙的求婚,并不是惧怕被乌孙绑架了意志,也不是怕不和乌孙联姻后匈奴就会趁机作乱,而是要给乌孙和天下做一个表率:大汉要如何,就如何!” “如果,今后乌孙国的新王不是元贵靡,那么,我大汉是不会同意的!” 宣室殿里的人听了顿时精神为之一振。 刘询终于表露了自己作为一个大国天子的霸气,他就是在给众人,给天下人说,我这个皇帝让公主嫁到乌孙去,如果有人敢不让公主的丈夫做王,我大汉是不会答应的! 同时,刘询也让臣子们知道,我是天子,我的意志,就是天命。 大殿里顿时山呼万岁,刘询很是满意这种权力在握的感觉。 刘询的话一锤定音,和乌孙国联姻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这时御史大夫黄霸忽然的启奏说到:“陛下,臣觉得乐陵侯史高为我大汉难的的人才,可堪太尉一职。请陛下斟酌。” 刚刚沉寂在权力的美妙滋味中的刘询登时有些气节。这个黄霸也太心急了些。这是急着要实施丞相的权力啊,可是,邴吉如今不是还好好的么?你不是还只是一个御史大夫吗? 这个史高是何人?史高的父亲叫史恭,是刘询的奶奶的兄弟,也就是就是武帝时戾太子刘据的一个嫔妃的兄弟,所以按照辈分,刘询要管史高叫表叔。 大汉国太尉一职是不长设的,这个太尉相当于全军的最高指挥官。黄霸觉得张敞刚刚的拍了一下天子的马屁,那么自己这会提议让史高做太尉,也许就能顺应了天子的心意,同时,要是史高做了太尉的话,就得感谢自己的提名,那么到时自己这个御史大夫可不就得到了皇帝、太尉的支持? 那么自己不就官位稳固了,还何须惧怕萧望之或者其他人在一边威胁自己地位? 大殿里的人都看着刘询,等着天子回应黄霸的话,可是让黄霸失望了。刘询点点头却没有吭声。 众人都在思虑,天子这是什么意思? 这时。有人从案几后面走了出来,站在大殿里说道:“陛下,臣,司隶校尉诸葛丰,要弹劾一个人。” 司隶校尉都这个职务始于汉武帝刘彻,秩为二千石,作用是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当然监督范围也包括了皇亲贵族、丞相、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所属官有从事、假佐等,率领有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 刘询听了就问:“卿家要弹劾谁?” 司隶校尉诸葛丰大声说道:“启奏陛下,臣要弹劾太官献食丞,陈汤!” 诸葛丰这样一说,京兆尹张敞立即就明白了,这个诸葛丰就是太子太傅萧望之来对付御史大夫黄霸的一步棋子。 果然,刘询就问到:“太官献食丞?” “是,陛下,就是当今的太官献食丞,陈汤。” “此人当初在长安为小官吏,但是秉性不正,贪财噬色,品德败坏,被下了狱牢,后来就到了颍川郡郡府做了一个门吏。” “但是,这个陈汤几乎是恶行不改,仍旧一味的敛财挥霍,被曾经的颍川郡太守申不同革职问罪。” 刘询已经知道了诸葛丰想说什么,脸上就没有一点表情,黄霸也不看诸葛丰,心说萧望之啊萧望之,我看你今天能玩出什么花招。 诸葛丰继续说道:“后来,陈汤被御史大夫黄霸所赦免,到颍川郡颖水县做了一个县尉,这中间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详情,还未所知。” 刘询高高在上,将众人的表情看在了眼里,他忽然对萧望之那平静的脸起了一点不耐烦,心说难道你就这样迫不及待的要做丞相,难道不能体谅到朕的安排? “爱卿直说要弹劾什么就好。” 张敞听到刘询的话心里明白,诸葛丰今天弹劾陈汤也就罢了,但是想将黄霸也拉下马,估计是异想天开。 “臣要弹劾陈汤,此人寡德少孝,目无道德,在颍川郡期间其父去世,然其人竟然拒不回家发丧,无动于衷,所以,这样的作为实在是难以担当我大汉官吏!” “臣请陛下恩准,将此人革职查办,永不录用,以绝后患,正我国风!” “请陛下明鉴!” 听完了诸葛丰铿锵有力的话,宣室殿里鸦雀无声,谁都知道诸葛丰的醉翁之意是什么,他这样弹劾一个小小的太官献食丞目的又是什么。 可是刚刚天子明确的否定了萧望之的奏谏,支持了黄霸,那么今后在朝堂上,谁将占据丞相的位置,已经一目了然了,诸葛丰这样针对黄霸,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这个陈汤做的事情的确有些不够仁义道德,怎么能在自己的老父亲去世之后不回家给老父亲发丧呢? ——此人,真是一个官迷。 所以,诸葛丰的弹劾也不是没有一点的道理。 看到没人说话,诸葛丰把心一横,继续说道:“臣还要弹劾前颖水县县令,如今的金马门待诏苟参!” “来了!来了!果然这个诸葛丰是一步一步的要将曾经在颍川郡的人全部拉下水啊。”(未完待续。。) ps:【诸葛丰是三国时候诸葛亮的先祖】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贤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贤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贤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贤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