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算计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贤王第264章 算计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史书上说,张骞当年在西域流浪了十三年后终于跋涉回到了长安,汉武帝对张骞非常礼遇,让他做了太中大夫。 这个太中大夫是光禄大夫的前身,负责顾问、应对,为皇帝的咨询回答问题,而张骞却一再的要求去攻打匈奴,汉武帝想张骞是为了报仇,就封张骞做了校尉,让他出击漠北。 张骞带着军队一直行进到了千里塞外,杀了不少的匈奴人,到这里,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 没过多久,张骞再次请命出征,武帝就派李广和张骞一起进击匈奴。 就在这场战役中,李广率四千骑作先头部队,陷入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的重围,而张骞率领着万余骑兵许久之后才赶到,给李广解了围。 现在想想,这个张骞当时的所作所为,的确非常奇怪。 此役李广所率士兵大部分牺牲,张骞的部队亦因过分疲劳,没有追击匈奴人,但是为什么张骞的部队“过分劳累”,就有些说不清楚,因此朝廷论罪,李广功过两抵,张骞因为救援不力被贬为庶人。 张骞因此离开了大汉军队,可是不久,他又第二次踏上了通使西域的的路途,从这之后,西域各国才开始和大汉来往,这就包括了乌孙国。 张骞这次去西域没用多久,他回到了长安后就死了。 从魏和意说张骞的话,也让苟参想起了和苏武一起被匈奴囚禁的常惠。 那些日子和常惠在敦煌等待长安对乌孙事情的诏令,常惠就流露出了特别不喜欢西域这个地方。 “从一百多年前高祖直至武帝时候,乌孙、龟兹、车师等等西域小国可都是属于匈奴管辖的。如今时过境迁。那牛皮上的标记的地址。已经到了离乌孙国不远的匈奴境内,所以,我才费尽心思的疏通,将自己派遣到别人都不愿意去的乌孙那个动荡的地方做使节。” “在去乌孙的时候,我都计划好了,本来按照我的设想,乌孙王元贵靡多病,解忧公主老迈。我要是和解忧公主关系融洽,就能为今后进入匈奴境内找寻宝藏而做好准备,谁知那个狂王竟然发动政变,自己做了乌孙王。” “所以,那个狂王泥靡必须要死!” 苟参觉得这个魏和意真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可惜了。 “可惜了,”魏和意感叹一声说:“我千算万算,孰料泥靡竟然没有被刺死!” “一招错全盘皆输。” “校尉知道,细沈瘦那会围攻赤谷城,我其实是盼望着他能破城的。那样,郑吉就能名正言顺的去打泥靡。然后,泥靡和细沈瘦被灭,我就能继续在乌孙的计划。” “可惜啊……” 魏和意可惜了又可惜,可惜的是大汉国的对外国策是“以和为贵”,可惜年迈的郑吉一心想早点回到长安和家人团聚,不愿意打仗。 而更加可惜的是,苟参一直在暗地里搅局,让本来就隐晦的形式变得难以琢磨。 “后来乌就屠杀了泥靡和细沈瘦,天子让校尉你权且负责乌孙的事宜,我就知道这事完了……” 苟参终于知道了魏和意说自己有条件,有能力将这牛皮上的秘密揭露出来的原因了。 冒顿当年买财物的地方是在匈奴境内,单个的汉人根本不可能千里跋涉深入匈奴腹地,必须有军事力量作为后盾,作为保护,否则,这个寻宝的汉人就必死无疑,或者,就会成为历史上被囚禁的苏武或者常惠、张骞。 而且,就算是一个人找到了那些宝藏埋藏的地址,怎么挖掘?怎么将那些财物带走?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很现实的问题。 魏和意想的真是周全,可惜,时运不济,终于功亏一篑。 这下苟参倒是真的知道了,为什么当初总是觉得魏和意对解忧公主有一种**的态度,原来他是想要施展感情攻势,和解忧公主攀上关系,做一个“入幕之宾”,然后借着乌孙的国力来施展自己的寻宝计划的。 苟参心里冷笑,脸上不动声色,魏和意说:“如今,我只求活命。” “我无官无职,没有一个手下,就算是我出去想到匈奴将财宝找出来,估计没有到匈奴境内就被杀死了,要是侥幸活命到了藏宝地点,也没有可能将财宝带走的。” “因此,我愿意将藏宝图交给都护,愿都护保全我一家人性命,从此做一个寻常百姓而已。” 苟参说:“你这故事,听起来不错,虽然还有些瑕疵,有一些疑点,不过,也算是曲折动人。” “可惜,我不感兴趣。” 苟参说着就站了起来:“你有些一厢情愿。” “你凭什么就觉得我会接受你的所谓藏宝图?” “我到西域好好的都护不做,干嘛要带兵深入匈奴腹地?” “哦,假设和我接受了你的什么宝藏图,到了匈奴那边,人家匈奴人发现了我,要是问我干嘛来了,我回答说:我找宝贝!和你们无关,一边玩去?” “要不,就回答说我在乌垒都护府吃饱了,有些肚子涨,撑的慌,借贵地溜达溜达消消食?” “这不是故意的要挑起大汉和匈奴之间的战争?就算当今皇后是我亲姐,我也不能那么胡作非为将国家大事当成玩笑吧?” 魏和意听了苟参的话愣了,他张口结舌的看着苟参,想说什么,可是急忙又说不出来。 “至于你说的那些财物,说实话,不想要,那是假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不过,我琢磨着,那些财宝为数绝对不少。可我要那么多富可敌国的财物干嘛?要造反?” “人心不足蛇吞象。我觉得我现在这样挺好的。就像是你说的,乌孙公主是我夫人,皇后是我姐姐,我这年纪做了西域都护,今后除了花天酒地,在大汉,我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苟参摇摇头看着魏和意,脸上都是惋惜:“你这故事真的不错。谢谢分享,不过,也就这样了。” “告辞。” 魏和意完全的呆了,他完全没想到这个小小年纪的都护竟然是这样的一个人。 着苟参就要走,魏和意急忙抓住苟参的腿说:“都护!就算我说了一个故事,求都护救我!” “救你?我那会不是也被宣帝下了廷尉?要不是椒房殿主人救我,我这会和你一样在这里喝风吃雨,我怎么救你?” “谈何容易!” “你找别人帮忙吧,你当初找谁将你派到了乌孙,现在就还找谁为你说话。那多好。” 魏和意着急的说:“前丞相黄霸已经死了,我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呀。” 魏和意一边说着一边对着苟参磕头。声音呜咽:“都护,求你发发善心,你不救我,我死不足惜,我的如花似玉的女儿,我嗷嗷待哺的小儿,从此必然颠仆流离,我,我这都是报应啊……” 魏和意说着大哭起来,苟参看看他凄惨的样子,要走又停住,说:“说的也是,你女儿不说,你儿子还小,倒是有些可怜……” 魏和意赶紧抬头说:“是啊,是啊都护,上天有好生之德,求你看在我小儿的份上,救救我吧……都护,我给你磕头了,我求求你……” 苟参一脸的犹豫,魏和意觉得事情有转机,不住的对着苟参磕头,苟参就说:“行了行了,我这人最是怕人缠,这样,我回去想想,这事,以后再说吧,啊。” 魏和意哪里能让苟参离开,心说他这一走,谁知道还能不能想起自己,自己叫女儿找他,他理都不理的,如今终于见了面,放他离开,自己可真的就要死在廷尉署了。 “都护,都护,你救我出去,从今后我魏和意为你做牛做马,你让我向东,我绝不向西,我,我全家就都是都护的奴婢,我魏和意就是都护你的一条狗,忠心耿耿的狗……” “都护,我这就将那个藏宝图和那块水玉藏着的地方告诉你!” “那东西放在……”魏和意的声音小了一些,苟参将魏和意说的听在心里,皱眉说:“你这样一说,等于将秘密转嫁给了我,我要是不想法子救你,倒是让自己都觉得是贪图你的什么宝藏了。” 魏和意急忙的说:“小人不敢,我,小人魏和意从此是都护的家人,小的所有的一切都是都护的,那东西自然从此就是都护的,跟小人半点关系都没有了,都护想怎么处理它,那是都护的事情,小人只想苟延残喘的活下去……” 苟参踌躇了一下,魏和意跪地上紧张的看着苟参的一举一动,苟参又倒了回来,坐在那里,魏和意就转头看着他。 苟参想了一下说:“那,你说的那个地方,只有你一个人知道?” “是,这事只有我一人知道,我谁都没说。” 苟参沉吟了一会说:“宣帝那会将你下廷尉,以什么罪名关押你?” “失职、不经。” 苟参点点头:“我要救你,我自己对你又是抓又是放的,让人听了笑话,可要是不救,你一家也实在可怜。” “好吧,我就想法子为你疏通疏通,不过,成与不成,我也不能保证,你不要太过于期许。” 魏和意大喜,对着苟参连连点头,苟参说:“那你安心等待,我会照应廷尉署的人,好生看待你。” “如今岁旦将至,恐怕能放你,也要来年开春了。” 苟参既然说能放自己出去,那就是多等一年又有何妨?魏和意感激的涕泪涟涟。 “这样,你家人如今必然过的艰难,你写一封信交给我作为凭据,我出去将她们好生安顿,也省得她们饥一顿饱一顿,你也可以在廷尉署里安心无忧,日后你们重逢,也就是了。” 魏和意连忙点头,哪有不愿意的道理。 ……(未完待续。。) ps:《南史》是唐朝李延寿撰,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里面记载说汉张骞墓有人欲盗时,听到作战时的鼓角声,盗墓者吓坏了,惊慌失措逃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贤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贤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贤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贤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