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柴绍定亲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秘史第十一章 柴绍定亲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刻意去追求的东西往往得不到,在心灰意冷时却因机缘巧合突然出现,交朋友是这样,婚姻也是如此。唐公是隋朝的武将,窦夫人是周朝的外甥女。隋主篡夺周朝时,夫人只有七岁,她曾经说道:“恨我不是男儿身,如果我是男子汉,一定帮助舅舅守住江山。”原是一对奇夫妻,生的孩子毕竟与众不同。他俩生下一个女儿,今年十六岁,就像三国时孙权的妹子刘玄德的夫人,不喜欢沾针弄线,偏偏喜欢开弓舞剑。因此唐公夫妇也非常喜欢她,想要给她找一个好女婿。当时来求亲的很多,唐公都看不上眼,没有轻易答应。 唐公此时在寺庙里也想不到这些事情,只是每天闲坐着,没有什么正事可做,更没有知心朋友交谈,只有和他的弟弟道宗说些家常话。况且他是一个大官,一举一动,家丁都来伺候,和尚都来打听,唐公感到很拘束。过了两天,唐公想到寺庙各处走走,想看看此处的僧人有多少,房屋有多少,规矩严不严。有一个小和尚在篱笆后面偷看他的举动,才走了几步,小和尚就悄悄报告了五空住持。五空轻轻走了出来,跟在唐公的后面,时刻准备着回答唐公提出的问题。走到厨房的后面,有一个和尚大呼小叫,五空摆摆手制止了他。唐公来到一个地方,看见这里院子很大,又非常干净,问道:“这是什么地方?”五空笑着说道:“这是贫僧会客的地方,请老爷进去喝一杯茶吧。”唐公见他非常诚恳,不知不觉地走了进去。却不像僧人的卧房,是一个非常清净的地方,明窗净几,一尘不染。五空献过了茶,推开纸糊的木窗户,正对着寺庙的舍利塔,舍利塔光芒四射,直冲云霄,极为壮观。俩人又来到一个屏风前面,只见屏门上写着一副对联: “宝塔凌云一目江天这般清净,金灯代月何方世界何等虚明。” 旁边写着“汾河柴邵熏沐手拜书”。唐公见这幅对联大气高朗,笔法雄劲,会心地点点头,问道:“这柴邵是什么人?”主持答道:“是汾河县礼部柴老爷的公子,表字嗣昌。此人经常在寺庙里看书,看见僧人建了这两个小房,写了这一副对联赠给小僧,贴在了屏门上。来往的客官,很多人都很赞赏这幅对联。”唐公点点头,对住持说道:“长老请自便吧。”说完就走了,回到了禅堂。 这天晚上,月光很明亮,就像白天一样,唐公是个有心事的人,住在这里本来就是情非得已,哪能睡得着觉?唐公来到外面松荫之下,又去了僧房,问道:“住持睡了没有?”五空急忙站起来答道:“老爷还没有睡,小僧岂能敢先谁呢?”唐公说道:“月色很好,不忍心辜负这么好的时光。”住持说道:“寺庙旁边有一座小山岗,可以赏月。”唐公说道:“那就太好了!” 住持让一个小和尚打着灯笼走在前面,唐公说道:“这么好的月光,就不必用灯了。”住持说道:“害怕山路崎岖,不便行走。”唐公笑着说道:“我们出征打仗时经常黑夜里在山路上行走,这一点点路,就是有树荫竹影,也用不着灯笼,麻烦长老带路,下人就不必跟随了。”住持领命,走在前面带路。 唐公没有去白天喝茶的地方,出了旁边的小门,沿着幽静的竹径,来到了小山岗。只见当空一轮明月,一片云彩都没有。大殿的四角直插云霄,塔影长长地横在地上。往远处看,山峦叠嶂,野树蒙蒙,不时传来村犬的狂吠,点缀着这一派夜景。唐宫观赏了一会,正想走下山岗,看见竹林的对面有微红的灯火,仔细一听,还有吟诵的声音。唐公问道:“这是长老在念经吗?”住持说道:“因为夫人分娩,身体虚弱,害怕吵闹,已经吩咐众家弟子晚上停止念经了。”唐公点点头。俩人朝着灯光走去,转了一个弯,几间宽敞的房间呈现在眼前。唐公停住了脚步,问道:“这声音不像是念经,是谁在里面?”住持说道:“这就是柴公子看书的地方,老爷白天看见的对联就是他写的。”唐公听见他声音洪亮,拉着五空的手,轻轻举步,来到读书的地方。透过窗户一看,只见一个翩翩美少年坐在灯下,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一口宝剑横在文案之上,听他郎朗念诵的不是孔孟儒书,却是孙子兵法。念了一段之后,拔剑起舞,有旁若无人之状。舞完剑以后把剑又放到了文案上,叫道:“柴豹给我端茶来!”正是:一片英雄气,幽居欲问谁?兵书是知己,舞剑寄离奇。 唐公回身走下台阶,心中暗喜,想到:“太平的时期崇尚文人,世道混乱需用武人,现在的时局,念几句诗云子曰有什么用?只有像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能配得上我的女儿,在我以后争夺天下的时候,还能给我帮帮忙。”走在路上,唐公就对住持说道:“我看这位公子相貌非凡,以后必能成就一番事业。我有一女,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端庄寡言,还没有许配人家,想麻烦住持担当大媒,让小女和这位公子结为秦晋之好。”住持恭敬地说道:“老爷的吩咐,贫僧没有不从的道理。明天早晨请柴公子来见老爷,老爷看他的谈吐就知道了。”唐公高兴地说道:“那太好了!”唐公回到了禅堂,五空也辞别而去。 第二天天刚亮,五空和尚心里有事,急忙爬了起来,穿上衣服洗洗脸,就向柴绍的书房里走去。公子说道:“长老好久都没来这里了。”五空笑着说道:“贫僧这几天陪侍唐公李爷爷,怠慢了公子。”柴公子问道:“唐公为什么来到这里?”住持说:“李老爷奉当今圣上之命回老家太原,八月十五来到这里,因为夫人分娩,所以就暂时住了下来,等夫人满月以后才能启程。”公子又问道:“我听说唐公是个贤德之人,果真是这样吗?”住持说道:“贫僧见过很多当官的,从来没有见过像李老爷这么好的人。因为夫人在这里生产了,先发十两银子买香在各殿里焚烧,去除血光污秽,又答应捐给一万两银子,重修庙宇,再整山门。昨天中午,唐公到贫僧住的地方喝茶,看见了公子写的对联,赞不绝口;晚上唐公和贫僧在月下散步,听见公子读书,还来到窗外看了公子一会。”公子急忙问道:“是什么时候?”住持说道:“是公子看完书,拔剑起舞的时候。”公子说道:“那时候已经有一更天了。”住持说道:“是有一更天了。” 公子又问道:“唐公说什么没有?”住持笑着说道:“贫僧特来给公子报喜。”公子不解的问道:“什么喜事?”住持说道:“李老爷有一位郡主,年方一十六岁,端庄寡言,还没有许配人家。李老爷让贫僧做大媒,情愿让郡主和公子结为秦晋之好。”公子笑着说道:“婚姻是人生大事,不是可以随便谈论的,但是我久仰李将军的大名,如果在他的门下,能够经常请教,也是一件美事。”住持说道:“现在李老爷想见公子一面,就请公子到佛殿上见他一面怎么样?”公子说道:“他是个德高望重的长者,我怎么好意思轻易去求见?等明天我准备一份礼物,再去拜见吧。”住持说道:“公子不必如此多礼,就让贫僧陪你一起去吧。”公子说道:“既然这样我就和你一起去吧。”公子换了外衣,跟着住持来到佛殿,拜见了唐公。唐公仔细打量了一下,果然一表人才,只见他眉清目秀,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唇红齿白,神情爽朗,气宇宣扬,龙行虎步。 唐公要以宾客之礼对待公子,柴邵再三谦让,最后以师生之礼坐下了。唐公问他的家世,柴邵娓娓道来,条理清晰,唐公非常高兴。喝了茶以后柴邵走了,唐公来到夫人的房间跟她说了这事。夫人说道:“这位公子虽然你我都同意了,但是婚姻是百年大事,必须和女儿说一下才好。”唐公说道:“自古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女孩子家怎么能够做主?”夫人说道:“这样不好,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我这闺女跟平常人家的闺女不一样,我看她平时很有见识。我现在去跟她说明白,看看她是什么意思,她如果不说话,说明心里愿意,如果闺女有点勉强,就再等等,到太原以后再说。”唐公说道:“就听夫人的吧,你去问问他,我到外面去。”说完,唐公走了出去。 夫人来到闺女的房间,闺女起来接住了。夫人把唐公要招柴公子为婿的话仔细地跟闺女说了一遍,闺女停了一会,很严肃地说道:“母亲在上,这个事本不应该女儿多嘴,只是婚姻大事,荣辱相关,如果太草率,后悔都来不及。现在根据父亲说的,柴公子相貌是好的,也很有才华,但是现在的世道光有才貌还不够,如果遇到灾难,他只知道咬文嚼字,坐以待毙,又有什么用呢?”夫人接着说道:“你父亲说了,公子的剑舞得很好,在月下看他,就像白雪一团,滚上滚下,估计他有些本领。”闺女听了以后微微一笑,说道:“既然这样,让孩儿再考虑考虑,暂且不要答应他,等过两天再说怎么样?”夫人只好回去跟唐公说了。 夫人走了以后,郡主左思右想,想亲自偷偷地去看公子一面,又觉得这样不好,如果不去看看,又不放心,心里犹豫不决。这时候郡主的保姆走了过来,说道:“刚才夫人说的话,郡主想好了没有?”君主说:“我正在想。”保姆说道:“这有什么难的,只要如此如此,让他出来较量一下才能看明白。”郡主听了非常高兴,点都答应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隋唐秘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秘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秘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秘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