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酬恩塑像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秘史第三十一章 酬恩塑像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信陵君魏无忌,因为妹夫平原君被秦国围困,幸亏如姬偷来兵符给信陵君,信陵君率兵十万,大破秦军,保全了赵国。他的一个门客对信陵君说:“恩德有的可以忘记,有的却不能忘记,如果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一定不能忘记的;如果我对别人有恩德,一定不可以不忘记的。”总之,施恩的人一定不要希望回报,受恩的人一定不要忘记有恩与你的人。 王伯当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眼界很高,他哪里能看得上那黄伞下的紫衣少年,齐国远、李如珪两人出身绿林,经常干杀人放火的事,不可能怕什么尊官。秦叔宝却身在公门,知高识下,说道:“贤弟们不要上去了,那黄伞底下的少年人,就是修寺的施主。”伯当说道:“施主就施主吧,怎么就不走了?”叔宝说道:“话不能这么说,他是个现任的官员。”李如珪说道:“秦兄怎么知道?”叔宝说道:“你看那两面虎头硬牌,就知道是个现任官员。我兄弟四人如果走上去,是与他见礼还是不见礼呢?”伯当说道:“秦兄讲得有理。”四人转身走小路来到大雄宝殿,看见许多工匠正在那里干活。叔宝叫了一声,众人走近前说道:“老爷们有什么话要吩咐吗?”叔宝说道:“我想打听一下,,这寺院是何人修建得这么齐整?”匠工匠们说道:“是并州太原府唐国公李老爷修盖的。”叔宝说道:“他留守太原,怎么又到这里来修寺院?”工匠们说道:“因为在仁寿元年八月十五日,李老爷奉圣恩钦赐回乡,晚间临时在寺内安歇,窦夫人分娩了第二位世子,李爷怕秽污了清净地土,就布施很多银子重新修建。那殿上在黄伞下坐着的,就是他的郡马,姓柴名绍,字嗣昌。”叔宝知道了那天在植树岗救了唐公以后,唐公晚上来到了这里。 弟兄四人从东角门来到方丈。见东边新建起了一座门楼,门楼上悬挂着一个红色牌子,牌子上写着“报德祠”三个金色大字。伯当说道:“我们进去看看报什么德的?”四人一齐走了进去,看见三间殿宇中间立着一座神龛,高有丈余。里边塑着一尊立着的神像,戴着一顶青色的范阳毡笠,穿着黑布外衫,肩披黄色铠甲,腰带上挂着牙牌解刀,穿着黄鹿皮的战靴。神像前面竖着一面红牌,红牌上写着六个楷书金字:“恩公琼五生位。”旁边还有几个小字儿:“信官李渊沐手奉祀。”原来当年叔宝在植树岗打败假强盗以后,李公问叔宝姓名,叔宝不愿意留名,放马直奔潼关。李公在后面追赶了十多里路,叔宝只得告诉他叫秦琼。由于距离较远,李公听错了,又见叔宝摇手,以为叫琼五。叔宝暗暗点头:“我说那一年我在潞州怎么如此穷困潦倒,原来是李老爷折了我的福。我只是一介布衣,怎么能当得起这个勋卫塑像。”那三个人都看那神像,齐国远连那六个金字都认不得,问道:“伯当兄,这可是韦驮天尊么?”伯当笑着说道:“刚才在二山门里面的朱红龛内,捧着降魔棒的才是韦驮。这个生位,其人还在,唐公曾经受过这人的恩惠,因此建了这个报德祠。”众人听见伯当说其人还在,都感到很惊奇,看看这个像,又瞧瞧叔宝的脸。那个神龛左右还塑着四个人,左边两个牵着一匹黄骠马。右边两个捧着两根金装锏。伯当靠近叔宝的耳朵低声说道:“往年兄长出外远行,就是这等打份吧?”叔宝暗暗摇手,说道:“贤弟小点声,这就是我了。”伯当说道:“这是怎么回事?”叔宝说道:“在仁寿元年,我与樊建威到长安挂号,正是八月十五。刚好碰到唐公回乡,在植树岗被强盗围杀,建威撺掇我上前助唐公一阵,打退强贼。那时我放马就走,唐公追赶来问我姓名,我没办法,只得通名秦琼,摇手叫他不要赶,不知他怎么错记成了琼五,这话一定不要对别人说。”伯当笑着说道:“只因他把你当成了琼将军,所以折得将军在潞州这样穷了。”两边说笑,想不到柴嗣昌坐在月台下,望见四个人走进去,不知到是什么人,就吩咐家将,暗暗打听。家将们就跟在后边看这些人的举动。 叔宝几个人的讲话被家将听见了,家将赶紧上月台来报告郡马爷:“那四位老爷里面,有太老爷的恩人在内。”柴嗣昌听了,整整衣冠走下月台,来到报德祠,弯腰深施一礼说道:“请问哪位是我岳父的救命恩人?”四人答礼,伯当指着叔宝说道:“这个人就是李老大人在临潼山植树岗见过的那个人,姓秦名琼,李大人当年错记成了琼五;郡马如果不相信,双锏马匹现在在山门外面。”嗣昌说道:“四位壮士肯定不会欺骗我,请到方丈坐坐。”众人来到方丈,顶礼相拜,各问姓名。郡马叫人到山门外牵马,把行李搬到僧房中放好。然后就吩咐摆酒,接风洗尘。连夜修书一封,派人到太原通报唐公。将他兄弟四人留在寺里饮酒作乐。 转眼就过了新年,眼看就到了正月十五花灯节。叔宝与伯当商议道:“明天就是正月十四,到长安以后还要准备准备,十五日一早就得去送礼。”伯当说道:“那我们明天早上就起身进长安。”叔宝第二天早晨吩咐随从收拾鞍马准备进城。紫嗣昌晓得他有公务,不好阻挠,只是太原的回书还没到,犹豫不决,心里想:“叔宝进长安送完礼以后,肯定自己就回去了,一定不会还到寺中来的。如果岳父有回书来请,此人已经走了,那该如何是好?不如现在我陪他进长安去看看灯,等他完了公事以后,还邀请他到寺里来,等着岳父的回信。”想到这里,嗣昌对叔宝说道:“小生也要到长安看灯,陪恩公一起去何如?”叔宝因为自己的搭档有些不妥当。也要借他的势头进长安去,连声说好。吃过早饭以后,嗣昌就吩咐手下收拾鞍马,命令两个随从带着装着很多银子包裹,陪同秦爷进京送礼。五位英雄、七骑马,后面跟着二十二个随从,离开永福寺向长安去了。 虽然只有六十里路,因为动身晚了,到长安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沉。秦琼不想在城中心找旅馆,恐怕出入不方便。离明德门还有八里路的地方,看见一家旅馆,房屋高大,挂一个招牌,写着“陶家店”。叔宝就说道:“现在城中心的人很多,不好找旅馆,就在这里安歇吧。”众人下马,带着行李牵着马来到旅馆大厅,大厅上边挂着很多还没有点着的花灯。主人看见这些人的穿着打扮,知道是有势力的人,即忙笑脸相迎,殷勤地说道:“列位老爷,如果不嫌小店酒饭粗淡,今晚就在小店,刚做好的几盏花灯,就当是为各位客官接风洗尘。”叔宝是个有意思的人,心中有个主意:今日才十四,朋友们进城没事干,肯定会到街上顽耍,惹出事来,我的公事还没有办,正好趁着主人的酒席,挽留各位朋友,等明天我送过寿礼再陪他们看灯。想到这里,秦琼说道:“承蒙主人盛情,我们答应就是了。”于是众友开怀痛饮,三更时尽欢而散,各归客房安歇。 叔宝没有去睡觉,而是在大厅里站着,主人正督促手下收拾家伙,看秦琼还不去睡觉,就问道:“秦爷是从哪个衙门来的?”叔宝说道:“奉山东行台来爷之命,来给越公杨爷送寿礼,我想求你帮我办一件事。”店主说道:“秦爷请讲。”叔宝说道:“我曾经来过长安几趟,街道衙门白天好认。明天我天不亮就要到明德门去,贵店里有没有识路的人,借一位给我引路?”主人指着一个正干活的老伙计说道:“这个人名叫陶容,不要说路径,连礼貌称呼,都是知道的。陶容过来!这位山东秦爷,明天要起早进明德门,到越府拜寿,你给他引路。”陶容说道:“秦爷若带得人少,老汉还有个兄弟陶化,可以帮秦爷拿拿礼物。叔宝说道:“这样最好。”秦琼回房中取出两串皮钱,赏了陶容、陶化。然后打开皮包,按照单号顺序,分成四个毡包,两个随和与陶容弟兄一人拿一个。五更天的时候,叔宝趁着众友还在昏睡之中,带着四个人悄悄地出了旅馆,到明德门去了。 越公是朝廷的开国功臣,文帝对他非常宠信,当年陈国灭亡的时候,把陈国的宫娥采女一百多名赐与越公以娱晚年。越公的地位虽然很尊贵,却是一个大奸臣。这一天因为西堂丹桂齐开,请幕僚宴饮,众人无不阿谀奉承,只有李玄邃说道:“明公虽然位高权重,名震天下,只是缺少太上老君的仙丹。。”越公会意,知道玄邃说他虽然得宠,恐怕不能长久的意思,就说道:“老夫不需要老君丹,自有办法应付。”第二天越公出来,坐在内院,将内外锦屏打开,叫人传旨与众姬妾说:“老爷念你们在这里已经很久了,都很辛苦,恐怕耽误了你们的青春。现在老爷在后院中,让你们众姬妾都出去。有愿意出去嫁人的站在左边,不愿意的站在右边。”众女子就像放出笼子的小鸟,推推拥拥地出来了。越公端坐在后院,说道:“我刚才叫人通知你们,都知道了么?都站好了。”众女子虽然在府中不愁吃穿,总想着想单夫独妻的快乐。一百多名女子有一大半站在左边。越公转过头来,只见还有两个美人站着没动:一个是捧剑的乐昌公主,陈主之妹,一个是执拂美人,姓张名出尘,花容月貌,聪颖出众,是个有侠义心肠的奇女子。越公对他两个说道:“你二人也该下来跟众人一样要么站在左边要么站在右边。”二人急忙走下来跪在越公面前,那个捧剑的哭着不说话,只有那执拂的一个人开口说道:“蒙老爷隆恩,让众婢女出来择配,自古以来都没听说过这样的好事。但婢女在府中享受惯了荣华富贵,怎么能愿意出去和那些清贫的人一起生活呢?古人云:‘受恩深处便为家。’况且婢女不但没有家,看天下也并没有人和我相配。”越公点点头说好。又问捧剑的女子:“你为何哭着不说话呢?”乐昌公主便将以前曾许配徐德言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后来徐德言也来到越公府做幕僚,夫妻再次相聚,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当时越公听说了以后,也没说什么,叫二美人站起来,又吩咐总管打开内宅门。那些站在左边的四五十个女子,都让她们回家自择夫婿,衣服和私房钱也让拿回去。于是众女子个个磕头谢恩,哭着走了。越公看见那些粉黛娇娥,拥挤出门,觉得心中很爽快。从此以后越公对乐昌公主与执拂张氏另眼相看,提拔为女官,管理府里的众女子。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隋唐秘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秘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秘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秘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