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杨素逞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秘史 第四十三章 杨素逞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炀帝与萧后一同坐在殿上,一边饮酒,一边让这些宫人到面前来细心挑选。真个是观于海者难为水!虽然花成阵,柳作行,十分富丽,可是选来选去,不过都是平常女子,哪里有十分出奇的姿色。炀帝选了一会,就烦躁起来,说道:“一个个都是这个模样,就是全选完了,也选不出像宣华那样的天姿国色,怎教朕不想宣华?”说完,传旨停选。众宫人听到停选的旨意,都一齐散去。萧后说道:“陛下再耐心地等几天,宫中虽然没有,天下有的是漂亮的女子。陛下既然是天下之主,何不叫人到全国各地去选,还怕没有比宣华强十倍的?何必这么烦恼!”炀帝大喜,说道:“御妻之言有理。”立即传旨让许廷辅等十个可靠的太监过来,炀帝吩咐道:“你们十个人分别到全国各地,为朕精心挑选美女。不论哪个地方的都行,只选十五岁到二十岁的真正美艳的女子,选到以后就送到京城来。选得着有赏,选不着有罪,不许借此玩耍生事。”许廷辅领了旨意出了宫,就先从京城内选起。大张皇榜,四下里捉拿媒婆,让这些媒婆提供美女的名单。 没过多久,京城内闹得沸沸扬扬。百官听说这事以后,都非常吃惊。很多大臣想上表进谏,又恐怕多言获罪,朝堂上下议论纷纷。这事惊动了一个臣子,姓苏名威,官居尚书左仆射,为人秉性刚直,直言敢谏。他听说这事以后,挺身而出,说道:“选美女,不符合天子以德治天下的古训,不能不进谏劝阻。”于是连夜写了一道奏折,第二天早晨送到金殿。这一天炀帝没有上朝,所有的奏折都让送到了宫里。炀帝在宫中把苏威的奏折展开一看,只见上写道: 尚书左仆射臣苏威,稽首顿首,奉表于皇帝陛下:臣闻佚乐非所以治身,淫风不堪以教世。国家常丧于妖妃,社稷多倾于粉黛。故古之圣帝明王,莫不以色为戒。今陛下登基不久,正应当励精图治,洁身以正四方,无为而治天下,不可派太监广求美女,玷污先皇留下的太平盛世,损害圣上的英名!这些太监一出去,一定会倚势横行,刁勒骗诈,让百姓受害不已。希望陛下念先皇创业艰难,收回成命,恬淡居心,以臻至化,则四海苍生幸甚,社稷幸甚。臣不胜惶恐,冒死进谏。 炀帝看了以后勃然大怒,说道:“这厮怎么敢阻拦朕的旨意!”立即下了一道圣旨:“苏威作为臣子诽谤君父,本来应当重重处罚,念其是先朝老臣,削职为民,永不录用。如有再谏者,斩!”百官见苏威被免职,都很吃惊,商议道:“此事非杨素不能挽回。”大家就约在一起来见杨素。原来杨素自从炀帝登基以后,位高权重,平常一般不上朝。如果遇到疑难大事,百官少不得要到府中来请问,他每天在家只是与姬妾们饮酒娱乐。这一天百官一起来到越公府的时候,杨素因为喝醉了还没有起床。众官又不敢催逼,又不敢退去,只得在府中等候。等了很长时间,将近中午的时候,杨素才慢慢地走了出来。他没有穿朝服,头戴着一顶金线的忠晋方巾,身穿着一件团花云鹤的氅衣,与百官打过招呼以后,便说道:“老夫为酒所困,失迎有罪了。”众官一齐拱手说道:“不敢!”杨素又问道:“诸位同僚来到敝府,不知有何事见教?”众官说道:“越公大人恐怕还不知道,这两天皇上派太监许廷辅等十人分别到全国各地挑选美女。先在京城内大张皇榜,借选美女之名,敲诈勒索,家家受害。今天早上左仆射苏威进谏阻止,已被皇上削职为民。众官位卑言轻,谁敢再谏!只希望越公施展回天之力,为民请命。”杨素脸上露出轻蔑的笑意,说道:“这个小儿子,我提挈他登了大宝,他居然这样胡作非为!诸位同僚请回吧,老夫自有办法。暂且让苏仆射不要离开,自然还要官复原职。”众位官员欢欢喜喜地离开了。 杨素也不等第二天早朝,换了朝服,立即入朝要见驾。到了偏殿,杨素对守殿的太监说道:“杨素有事要面奏圣上。”太监害怕杨素,不敢推阻,只得慌忙进宫去报。炀帝听了,很快来到偏殿中来相见。就问道:“爱卿有何事,急于见朕?”杨素说道:“陛下的江山不稳了,所以老臣特来报知。”炀帝大吃一惊,问道:“怎么不稳了?”杨素说道:“老陈听说好贤则昌,好色则亡。如今陛下好色不好贤,太监一出,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是淫色之主。苏威乃是先皇老臣,又因为进谏而被免职,百官已经都知道陛下是不正之君。百官在上面阻止,万民在下面埋怨,江山怎么能够安稳呢?”炀帝说道:“朕既然身为天子,也是万方之主,不就是选几个美女吗?又不是什么大过错。爱卿为何这么责备我呢!”杨素说道:“陛下坐享其成,安享富贵,哪里知道创业的艰难!先帝与老臣,龙争虎斗,不知费了多少心力,方才打下这座江山。又经开皇二十年勤俭节约,天下才如此太平。陛下登极不到一年,便要宣淫纵欲,驱赶老臣,安有不败之理!现在如果不听老臣之言,恐百官有变。一旦祸起萧墙,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说完转身要走。炀帝说道:“爱卿留步,容朕再想想。”杨素说道:“陛下如果执迷不悟,老臣就先派人把这十个太监拿下,以美色惑君的罪名问罪。陛下莫怪老臣鲁莽。”炀帝见杨素话头不妙,知道选美女的事要黄了,只得勉强说道:“既然爱卿忠言苦劝,朕没有不从之理!”就传旨收回许廷辅等太监的成命,苏威官复原职。杨素这才谢恩回去。正是: 多欲君王唯好色,擅权臣子敢欺君。 可怜名分何曾定,富便骄奢强便尊。 炀帝被杨素抵触了一番,气得目瞪口呆,气呼呼地回宫以后,对萧后说道:“杨素这老贼,欺朕太甚!一开口就气势凌人,一点都不顾及君臣体面,必须诛灭他九族,方能解恨!”萧后说道,“杨素敢如此横行的原因,只是仗着兵权在手,又欺陛下不曾经历政事,陛下何不留心治国,也像先帝一样每天和百官讲论,亲揽朝纲,培养信得过的大臣,慢慢削了他的兵权,然后再杀他也不晚。”炀帝说道:“御妻之言,正合朕心。”第二天炀帝早早地来到朝堂,每一件事都要亲自裁定。原来隋朝的天下多亏文帝二十年节俭治化,不但天下十分富足,而且边境也很安定,四方的属国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也有进明珠异宝的,也有进虎豹犀象的,也有贡名马的,也有献美女的,各国不一。 这一天,炀帝正在朝堂上和大臣们议事,南楚道州地方进献一个矮民,名叫王义。长得眉浓目秀,身材短小,不仅一举一动都非常乖巧可爱,而且口巧心灵,善于应对。炀帝看了大喜。就问道:“你既不是绝色佳人,又不是无价异宝,有什么好处,敢来进贡?”王义对道:“陛下像尧舜那样德高望重,南楚远民,仰慕天子勤俭恭敬,不敢以美人、异宝蛊惑君心,所以派侏儒小臣给天子使唤,表达南楚远民的臣伏之心。臣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是有一颗忠义之心,希望圣上收下。”炀帝笑着说道:“我这里有无数的文官武将,哪一个不是忠臣义士,为何单单在乎你一个人?”王义说道:“忠义乃是国家之宝,一国之君经常担心忠义之人不够多,哪有嫌太多而抛弃的道理呢?况且忠诚的犬马人人都喜欢。臣虽然是远方的废民,其实有关风化,陛下难道忍心抛弃我吗?”炀帝大喜,重赏了来进贡的人,就把王义留了下来。 从此以后,炀帝每次临朝,或者在偏殿里议事,或者在各处游玩,都把王义带在身边。王义凡事小心谨慎,说话做事都很体贴,让炀帝很舒服,所以炀帝十分喜欢他。后来渐渐用习惯了,炀帝越来越离不开他了,时刻都想让他在身边,只是王义虽然矮小,毕竟是个男人,不能入宫。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隋唐秘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秘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秘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秘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