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丽华索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秘史第六十三章 丽华索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炀帝见这个女子长得异常美丽,便目不转睛地看了半天。后主笑着说道:“陛下再三注目,看来是不认识此人,此人就是张丽华。”炀帝笑着说道:“原来就是张贵妃!真是名不虚传。”张丽华说道:“贱妾陋质,多亏陈主留爱,怎么能担当得起陛下的夸奖呢?”炀帝说道:“先前听说过贵妃的名字,今天又亲眼目睹贵妃的容貌,又与故人相聚,真是太高兴了!朕想和二位饮几杯,只是一时却没有酒。”后主说道:“臣来的时候倒准备的有一樽酒,只是恐怕天子嫌弃,不敢上献。”炀帝说道:“你与朕是故交,一时助兴何必拘礼!”后主就叫丽华送上酒来。炀帝接杯在手,只见杯上的绿色,与杯里的红光,两两相映,都化成一痕痕的光彩。原来那杯是一个绿回文的测海蠡制成的,盛的却是红粱新酿,所以有这样的美色。炀帝看了,满心欢喜,拿起来就一饮而干。张丽华见炀帝吃得快,连忙又斟一杯奉上。炀帝也不推辞,又是一饮而干。丽华再斟上三杯,炀帝就看着后主说道:“朕听说张贵妃的一曲《后庭花》得古今之妙,扬名天下。今日有幸相逢,能不能为朕演奏一下?”丽华有点不好意思,推辞说道:“妾自从离开皇宫,一直漂流在荒蛮之地,人间的歌舞,都忘得差不多了。况且自从从井中出来以后,腰肢酸痛,哪里有往日的姿态,怎么敢在天子面前献丑?”炀帝说道:“贵妃天生丽质,就是不歌不舞,已自脉脉销魂,如果歌舞起来,可以想象得到是怎样的光景,何必太谦虚呢!”丽华还想推辞,后主却说道:“既然天子有兴趣,你就勉强歌舞一曲吧。”丽华无可奈何,只得叫侍女将一块美丽的地毯铺在亭中,一齐奏起乐来。丽华慢慢走到上面,按着乐声的节奏,巧翻彩袖,妖折纤腰,轻轻如蛱蝶穿花,款款似晴蜓点水,起初还是乍翱乍翔,不紧不慢,后来乐声紧凑,她便盘旋不已。一霎时红遮绿卷,就如一片彩云在满亭中乱滚。一会儿,舞蹈结束,音乐也停了下来。丽华却唱起歌来,歌声高亢圆润。她唱道: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近。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丽华歌舞以后,喜得个炀帝魂魄俱销,赞不绝口。亲自斟酒二杯,一杯送后主,一杯送丽华。后主接杯在手,忽然潸然泪下,说道:“我为了这首曲子,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想不到还没受用几天,就销声匿迹了!今天又听到这首曲子,怎不令人心生亡国之痛?”炀帝说道:“你的国家虽然没有了,这一曲《玉树后庭花》却是千秋常在的,何必悲伤!”后主说道:“《后庭花》得以扬名天下,是丽华的功劳,我心中有愧。”炀帝说道:“后庭一曲,丽华歌舞之妙,天下确实无人能比,可是你这首词写美人娇情艳态,历历如画,你的美才,也和贵妃不相上下。”后主说道:“这些歌词,都是我在宫中闲来无事,借此消遣,担当不起天子的称赞。”炀帝说道:“你酷好写诗作赋,这么长时间不见,肯定有新诗,能不能诵一二首给朕听听?”后主说道:“我近来心情不畅,没有兴趣作诗,只有《寄侍儿碧玉》和《小窗》诗二首,望陛下不要笑话。”说完,就背诵起《小窗》诗: 午睡醒来晓,无人梦自惊;夕阳如有意,偏旁小窗明。 接着又背诵起《寄侍儿碧玉》诗: 离别肠应断,想思骨合销,愁魂若飞散,凭仗一相招。 后主诵完以后,炀帝赞不绝口。后主说道:“亡国之君,怎能和陛下的雄才大作相比。”丽华就恳求说道:“听说陛下的诗作酣畅淋漓,妾今日有幸蒙陛下垂盼,能不能为妾写诗一章?”炀帝笑着说道:“朕从来不能作诗,辜负了贵妃的情意,怎么办呢?”丽华说道:“陛下在五胡之中泛龙舟的时候,大醉以后挥毫泼墨,顷刻而成《望江南》八首,又御制《清夜游》曲,怎么能说不能作诗呢?是不是笑话妾长得丑陋,所以以不能作诗推托?”炀帝说道:“贵妃误会了!朕就勉强作一首吧。”丽华就叫侍女将紫端溪小砚、湘管笔与自制的乌丝锦笺,捧到炀帝面前。炀帝信笔题诗一首: 见面无多事,闻名尔许时, 坐来生百媚,实个好相知。 炀帝写完,递给丽华。丽华接在手中,看了一遍。却见诗意非常冷落,微有讥讽之意,脸颊不自觉得红了起来,半天一句话都没说。后主见丽华含嗔带愧的表情,心里也有几分不痛快,就问炀帝:“丽华的容貌和陛下的萧后相比,哪一个更漂亮?”炀帝说道:“贵妃比萧后鲜妍,萧后比贵妃苗条,就如春兰与秋菊,各有千秋,如何比得?”后主说道:“既然各有千秋,陛下的诗句,为何对丽华如此轻薄呢!”炀帝一阵冷笑,说道:“朕天子之诗,不过是一时适兴而已,有什么轻薄不轻薄!”后主大怒,说道:“我也曾经为天子,却不像你这般妄自尊大!”炀帝也大怒,说道:“你是亡国之人,焉敢如此无礼!”后主怒喝道:“你的好日子还能有几天?敢欺我是亡国之君!只怕你亡国的时候,还不如我呢。”炀帝大怒道:“朕巍巍天子,有什么不如你的!”炀帝站起身来就要捉拿后主,后主说道:“你敢拿谁?”就要迎上去。只见丽华在旁边将后主拉住,说道:“咱们走吧,以后在吴公台下,少不得还要与他相见。”二人转身往海边走去。炀帝大踏步赶来,赶到海边,忽然一阵阴风卷起,恍惚之间,二人连船都不见了。炀帝猛然一惊,这才想起他二人早就死了,就像大梦方醒一般,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炀帝急忙问身边的两个小太监:“你们刚才看见什么没有?”太监说道:“奴婢没有看见什么,只见万岁爷昏昏沉沉,坐在上面。”炀帝听了心里更加害怕。此时天已经黑透了,又不见有人来接,炀帝只得慌忙带着两个小太监,走上龙舟,叫赶快摇到龙鳞渠去。炀帝本来一时酒后高兴,过海闲耍,各院夫人宫女都不知道,跟从的摇船的太监又少,此时海中又恰恰起了大风,顶着船头,摇来摇去,龙舟只在海中打旋,就是过不去。”炀帝忽然叹一口气,说道:“此风就像跋扈将军矣。” 大风刮了一两个时辰,才慢慢停息下来,两个太监这才把龙舟划到岸边。炀帝慌忙上岸,看见各宫院都已经亮起了灯。炀帝就近就先来到迎晖院。王夫人接住问道:“陛下这个时候来,为什么不带灯,还独自一人从黑地里走来?”炀帝说道:“妃子不要提了,今日吃了大亏。”就将海中遇陈后主的话,一一说了。王夫人也很惊讶,说道:“有这这样的奇事!”只见朱贵儿在旁边说道:“万岁乃天子至尊,人神之主,陈后主与张丽华,不过是亡国鬼魂,怎么敢到御院来魅魔天子!以妾看来,这可能是御院中的花月之妖,知道万岁在海中寂寞,所以假借陈后主之名和万岁耍戏一会罢了。”炀帝听了朱贵儿的话,非常高兴,说道:“贵儿倒有见识,朕也怀疑是这样的。”炀帝的心情这才好了起来。王夫人就叫人安排酒宴。炀帝和王夫人正在饮酒各院夫人都得到了消息,都到迎晖院来问安,炀帝把各院夫人都留下来饮酒。你劝一杯,我歌一曲,炀帝又依然大醉,就在迎晖院中留宿了。正是: 魂已销残魄已迷,为妖为孽总休提。 筵前一曲娇歌舞,依旧昏昏醉似泥。 炀帝第二天起来,正在进早膳,只见一个太监进来报道:“前卫校尉高德儒亲眼看见凤凰来朝,认为很祥瑞,特来奏闻,现在西苑外等旨。”炀帝大喜,就来到外殿,宣高德儒来见。不一会儿,高德儒到了。炀帝就问道:“你在哪里看见了凤凰?”高德儒奏道:“今天早晨在宝成朝堂,该臣值日。臣正在殿前巡视,忽然有彩凤二只,从西苑飞来,正落在大殿脊上,过了半天,方才飞去。这乃是国家极大的祥兆,所以老臣特来奏闻。”炀帝问道:“你怎么认得是凤凰?”高德儒说道:“锦毛彩羽,五色炫耀,百鸟见之,都鸣叫着绕集在周围,不肯离去。如果不是凤凰,哪有这些奇异的现象!”炀帝说道:“还有哪些人看见了?”高德儒说道:“宫廷侍卫和看宫太监,都看见了,现在西苑外等旨,万岁可以把他们宣来仔细问问,小臣怎么敢妄奏!”炀帝就叫宣入。众军士与太监,一齐说道:“真的有两只大鸟,高冠长尾,浑身毛羽,就如锦绣一般,确实是一对彩凤。”炀帝见众人说的一样,非常高兴,说道:“彩凤来朝,大是国家祯祥,也幸亏你们诚心守卫,所以才能看见。”炀帝当时就拜高德儒为朝散大夫,其余军士太监,也都有重赏。大家一齐谢了恩出去了。 各衙门文武百官闻知此事,也都上表称贺。有几个忠直之臣认为是野鸟,被谎报为凤凰,想要上书分辨分辨,可是那鸟早就飞走了,无可对证,只得隐住了。炀帝自从得了这个祥瑞以后,每天都在西苑中庆贺。今天在五湖,明天在北海,甚至有点不耐烦了。这一天,宇文恺、封德彝派人来奏道:“从洛阳到江都的离宫四十九座都已经完工了,只等着圣驾幸临观摩。”炀帝大喜,说道:“西苑的风景,朕已经游览遍了,就到江都去看看琼花,顺便玩玩。”当即批了一道圣旨:“既然宫馆已经完工,朕这几天就要驾幸江都。但是一路的宫馆,必须让本地方,精选民间美女填入,以备承应,不可怠慢。”差官领旨去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隋唐秘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秘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秘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秘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