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怀静献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秘史第七十三章 怀静献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炀帝退朝以后,回到后宫,萧后接住就问道:“耿纯臣奏的什么事?”炀帝说道:“这酸腐老儿特别可笑,说睢阳出现了天子气,五百年后出生真命天子,叫朕早修德除他。”萧后笑道:“五百年后的天子,就有天子气出现,像陛下这样的当代帝王,天子气就该遍满宇宙了。”说罢,二人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只见王义奏道:“臣听说圣贤都不是白白生出来的,气机都有先兆。当年把守边关的官吏,望见紫气东来,就知道有贤人出关,果然后来老聃来了。汉朝陈太丘带着子侄顺路访问荀朗陵父子,太史就上奏五百里以内德星汇聚。荆轲刺秦的时候,出现长虹贯日,严子陵逼迫光武,则出现客星侵犯帝星。由此看来,耿纯臣之言,未必没有根据。陛下应当加以考察才对。”炀帝说道:“有根据无根据,当察不当察,只需把袁紫烟宣来一问便知。”炀帝就叫太监去宣袁紫烟。 不大一会儿,袁紫烟来了。炀帝问道:“今日台官耿纯臣奏睢阳有天子气出现,不知是真有还是假有?”袁紫烟说道:“果然有天子气。”炀帝说道:“既然有,爱妃为何不告诉朕?”袁紫烟说道:“此事虽然有,可是太遥远了,不是陛下应该担忧的,所以臣妾不敢妄奏,给陛下添乱。”炀帝点点头说道:“妃子说得很对。”萧后说道:“陛下暂且放开这五百年的远话,不知今天商量的水路怎么样了?”炀帝说道:“与群臣商量了半天,也没有头绪,现在大臣们领旨调查去了,八成也不会有结果。”萧后说道:“也不一定,众臣既然去调查了,一定还有别的路,等他们回了旨意以后再说吧。”炀帝说道:“朕的性子最不能等待,只要动了念头,心里就焦躁难过得很。”萧后说道:“就是到了江都,也不过是游玩,陛下何苦想着以后,误了眼前。听说第十五绮阴院中,晚花新柳,十分可人,何不到在花下叫袁宝儿、朱贵儿,唱几个新词游赏一番,多少还有点快乐,何必在这里生闷气呢!”炀帝笑着说道:“御妻倒会排遣,说得也是。”就同萧后驾辇,去了绮阴院。到了院中,院主夏夫人接住,带着炀帝和萧后到各处去游赏。只见鸟啼花落,风和日丽,正是春夏之交的光景,特别清幽可爱。有《风入松》词一首为证: 莺声未老燕初归,嫩绿新肥。谩道春还红瘦也,留春还有花枝。架上蔷薇开处,枝头梅子酸时。不寒不暖日迟迟,绝好佳期。更有杨花飞满院,伴落英红白芳菲。娇影时时堆砌,疏香阵阵侵衣。 炀帝赏玩了一会,心中十分快畅。就对萧后说道:“幸亏御妻请我来赏玩,不然就将这样好的风光都错过了。”夏夫人急忙安排了酒宴,炀帝饮了几杯,忽然问道:“怎么不见袁宝儿她们?”太监听了,慌忙去叫,却都不在院中。只得分头各处去寻找。找了半天,一个个才慌慌张张地走了过来。炀帝见她们举止失常,就问道:“你们这几个小妮子,躲到哪里去了?这么长时间才来,却又这般模样?”众美人知道隐瞒不住,只得一齐跪下说道:“妾等在在仁智院山上看舞剑玩耍,不知万岁与娘娘驾到,罪该万死!”炀帝问道:“是谁舞剑?”袁宝儿说道:“是薛冶儿舞剑。”炀帝说道:“薛冶儿从来没有说过她会舞剑,你们是不是说谎?”萧后说道:“说谎不说谎,只叫薛冶儿来舞一舞就知道了。”炀帝点点头,就先让众美人起来,然后让太监去叫薛冶儿。不一会儿,薛冶儿来了。只见她穿一件淡红衫子,就像用薄薄的朝霞剪成的;系一条纯白裙子,就如盈盈秋水。乌黑的头发高高地盘着,柳叶眉,丹凤眼,宝钗低金凤飞,绣带轻飘彩鸾舞,就像天上的仙女一般。 炀帝见了薛冶儿,就说道:“你这个小妮子,既然会舞剑,怎么也不舞给朕看,却躲在背后卖弄。”薛冶儿答道:“舞剑并不是什么有韵味的事,今天被众美人逼迫,偶然舞了一次,给姊妹们解解闷,有什么好的,怎敢在万岁与娘娘面前施展。”炀帝笑着说道:“美人舞剑,乃是千古奇观,怎么能说没有韵味呢!”萧后说道:“这也是自谦之词,不得不如此。”炀帝说道:“什么谦不谦,先舞一舞给朕看看。”萧后说道:“舞剑是壮观的事,必须先赐酒三杯,方才有兴。”炀帝笑着说道:“御妻倒十分凑趣。”就叫左右斟酒赐给薛冶儿。薛冶儿不敢推辞,饮了酒,只得取了两口宝剑,走到阶下,也不揽衣,也不挽袖,便轻轻地舞了起来。刚开始一往一来,还袅袅婷婷,就如蜻蜓点水,燕子穿花,逞弄那些美的姿态;后来渐渐舞得快了,就看不见了来踪去迹,只见两口宝剑寒森森的,就像两条白龙在上下盘旋,再舞到妙处,剑也看不见,人也看不见,只见冷气飕飕,寒光闪闪,一团白雪在阶前乱滚。炀帝与萧后看见,喜得眉欢眼笑,拍手打掌,连声叫好。薛冶儿舞了很长时间,忽然徐徐收住,恍如雪堆销尽,忽然现出一个美人的模样。薛冶儿舞罢,轻轻将双剑放下,气也不喘,面也不红,丝发一根也不散乱,阶前并无半点尘灰飞起。走到面前,依旧是衣衫楚楚,笑容可掬。 炀帝将冶儿唤到面前,用手在她身上一摸,真是香温玉软,柔媚可怜,就像连剑也拿不动的,心里十分欢喜。就对萧后说道:“冶儿美人姿容,英雄手段,非有仙骨,绝不能这样。如果不是今天,朕几乎又错过了。”萧后说道:“果然难得!陛下不可不饮。”就叫左右进上大杯。炀帝因心中欢乐,也不推辞,左一盅,右一盏,只管猛喝。吃到酩酊大醉之时,竟忘了萧后在座,将冶儿抱入怀中,取笑戏耍。萧后见炀帝有醉幸冶儿之意,就悄悄地起身走了。炀帝一点也没有察觉,只是和冶儿说说笑笑,接杯交饮。这一夜只吃得十分大醉,就留冶儿同在绮阴院宿了。 第二天炀帝醒来,就问冶儿:“昨夜娘娘怎么回宫去的?”冶儿说道:“娘娘见万岁醉了,遂悄悄起身回去了。”炀帝沉吟了一会,恐怕萧后怪他,急忙梳洗,然后上辇回宫去了。才到午门,只见宇文述领着一班文武,正来回旨。炀帝就没有退入后宫,来到偏殿坐下以后,问道:“各位爱卿查明什么水路了吗?”宇文达对道:“据河道官说,虽查有一条河道,只是迂远凶险,恐怕不是圣驾临幸的地方。”炀帝问道:“是哪里?”宇文述说道:“这条路,要从洛水转入黄河,黄河转入大海,再从海中东入淮河,方能到达广陵。这一路上路途有一万多里,又有孟津、沧海之险,臣等不敢做主,请圣上裁度。”炀帝听了,沉吟了半天,又问道:“除了这条,还有没有别的路?”众臣一齐奏道:“没有别的路。”炀帝说道:“既然没有别的路,只得走这条路去了。”宇文述说道:“陛下要从这条路走,必须命令工部多造些大大的海船,下边用木筏屯土,土上造船,船上盖起宫殿,这样才能避开风涛之险。”炀帝说道:“这个办法很好。” 炀帝正要传旨让工部造船。只见班部里闪出一个大臣,头戴豸冠,身穿秀衣,手执象简,慌忙跪在地上,奏道:“这一条路怎么能去啊?”炀帝定眼一看,不是别人,乃是萧后的弟萧怀静,现任谏议大夫的官职,又是国舅。炀帝一见,就传旨叫平身。问道:“这条路为什么不能走?”萧怀静说道:“这一条河路,孟津的水势就如倒下来的一样,沧海中又经常有蛟龙出没,浪头就跟泰山相似。海船虽然很大,也不能保证没有震荡之忧。陛下在西苑中花迎柳送,还觉得不舒服,万一遇到了逆风,不能前进,孤舟停泊在海中,烟水茫茫,陛下又拿什么取乐?陛还想带着许多宫嫔,旱路都觉得辛苦,怎么能受得了海中的担惊受怕?这是其中一条原因。还有,这一路上有一万多里,最少要一年才能到达,如果朝中有紧急公事,圣驾却飘流在大海之中,叫臣下到何处来奏闻?这是不能去的第二条原因。另外,海中盗贼很多,都是四边海岛上的野蛮之人,万一有个风吹草动,又不方便派兵遣将,到那时候有什么办法应对?这是不能去的第三条原因。陛下要游幸广陵,不过是看看山川之秀,以图行乐,怎能以万乘之尊,下临不测之地!臣认为陛下不能这样做。”炀帝说道:“爱卿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也太遗憾了,竟然没有一条路可以去。”萧怀静说道:“依臣看来,倒有一条河路可以到达广陵,既不危险,又不太远,又可以灭除不吉利的东西,不知陛下愿不愿意?”炀帝一听,立即来了精神,说道:“爱卿既然有路,为何不早点说出来?快详细说说!”只因这一奏,有分教:隋家江山瓦解,又活活逼死了几百万生灵。正是: 昏主唯图乐,谀臣唯顺君。 不思薪火起,燕雀共巢焚。 不知萧怀静毕竟有何奏上,且看下回分解。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隋唐秘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秘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秘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秘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