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挂职而去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秘史第七十七章 挂职而去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麻叔谋派了狄去邪进入地穴以后,在上面等里一会,猛然一声巨响,那个地道突然倒塌了,把许多拉着绳索的人,都压在了下面。麻叔谋大吃一惊,急忙叫各队民夫,都一齐来挖,要将倒塌的浮土挖去,把穴口露出来,好等狄去邪上来。众民夫左挖也挖不见穴口,右挖也挖不见穴口,将一所坟墓都掘光了,已经成为一条河道,也不见什么穴口。麻叔谋心里不爽,还要叫人挖找。令狐达说道:“不必寻找穴口了,直接开河去吧。就是找到穴口,估计狄去邪也活不了了。”麻叔谋这才传令,不找穴口了,照旧向前开河。众人得令,一直朝宁陵县开挖起来,又过了七八天,已经挖到宁陵县界口。 这一天早晨,麻叔谋起来就要去查点人数,忽然左右报道:“营外狄将军要见老爷。”麻叔谋大惊,说道:“狄去邪已经死在穴中,怎么又一个狄去邪来见?”左右说道:“明明一个狄将军,现在营外。”麻叔谋心中暗想:“前面令狐达说此人擅长剑术,莫非那天隐遁了,没有下去?”就传令叫请进来。狄去邪进营参见,麻叔谋问道:“那天将军一进入地穴,地穴就塌了,都以为将军死生难保,正要表奏朝廷,不知将军又从哪里安全回来了?”狄去邪说道:“我自从进了地穴,也不知遇了多少奇事。”遂将遇童子,见皇甫君,责罚大鼠,天符下降,与赠金刀。绿衣吏送出,后来又逢老人留饭,详细地说了一遍。最后又说道:“我到宁陵县城已经七天了。” 麻叔谋听了将信将疑,说道:“赠我什么金刀?”狄去邪说道:“我也不知道啥意思,但是皇甫君说道:‘感谢老大人掘开坟墓之情,明年当以二金刀相赠。’我不敢不据实报知。”麻叔谋笑了笑,说道:“这鬼神有影无形的话,哪能十分当真。”狄去邪说道:“依末将看来,恐怕倒有几分玄妙,老大人不可认为虚诞。”麻叔谋见狄去邪稀里糊涂说些怪话,心里更加怀疑那天他用剑术隐遁了,没有进入地穴,今天故意编造许多谎言,麻叔谋也不答应,只是微微而笑。 狄去邪说道:“看老大人的表情,好像怀疑末将说谎话骗人。末将确实是亲身经历,亲眼见过,怎能不相信是事实呢?”麻叔谋笑着说道:“将军见过,所以相信是事实;我未曾见过,自然怀疑是虚的。可是事实就是事实,虚的就是虚的,将军心中岂不明白?”狄去邪说道:“我要是说谎话,欺哄老大人,这样百十丈的深穴,又倒塌了,我又不是神仙,怎么能够出来?”麻叔谋笑着说道:“将军虽然没有说谎,或者鬼神开玩笑也不一定。将军从穴中出来,又步行了这么多路程,一定很辛苦,先到后营歇息歇息,神鬼的事情,自有神鬼主张,我与将军不必细辩。”狄去邪见话不投机,不敢再说了,只得作了一揖,退出营来。正是: 赤心难见,忠言被疑。 金刀验日,悔之已迟。 狄去邪回到后营,心里想到道:“我本以忠言相告,他却以为我是骗他,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怎能和这奸雄一同干坑害老百姓的事!即使挖完了这条河路,功劳也分不到我身上!更不可能封妻荫子。”狄去邪又想起皇甫君与嵩阳老人劝他的话,渐渐有所醒悟,心里想道:“国家气运,已经有限,我何苦在奸佞丛中,恋此鸡肋!倒不如托个怪病,弃了这顶纱帽,归隐于终南山中,修心养性,倒也落个逍遥自在。”狄去邪想好以后,第二天早上就递了两张辞呈:一张递与麻叔谋,一张递与令狐达。辞呈上写道:“自从下地穴回来以后,偶然得了怪病,不能料理事务,情愿辞职回老家修养,请求批准。”令狐达见了呈子,还想留他。麻叔谋说道:“这哪里是什么怪病,只怕是说谎的病又犯了。他既然要走,还留他干啥。”就批准了他的辞呈。另外又任命了一员官吏管理粮米。 狄去邪见麻叔谋批准了他的辞呈,就收拾行李,带领着两个老家园直接回家乡去了。走到路上,又想起皇甫君叫大鼠为阿摩,心里犹豫不决,想道:“中国天子怎么会是大老鼠呢!如果真是大老鼠,那么前几天被大棒打的时候,也该有些头疼脑热,鬼神之事,虽然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何不顺便到东京去打探一下消息。”狄去邪想到这儿,就悄悄地去了东京。 话说秦叔宝离开齐州以后,就派人打听开河都护麻叔谋,他已经过了宁陵,快到睢阳了,就想快点到睢阳投批文。又走了几天,只见道路上有一个人,头戴将巾,身穿皂袍,像一个武官打扮,那人带住马,让叔宝带着兵先过。叔宝打量一下这个人,觉得有些面熟,忽然想起是小时候的同窗好友狄去邪。叔宝就让手下请他来相见,两人见了面,去邪问叔宝去哪里。叔说宝道:“奉差督河工。”叔宝也问狄去邪要到哪里。去邪说道:“小弟本来也在麻叔谋手下任职。”狄去邪就把在雍邱开河时,下地穴见皇甫君打大鼠,以及皇甫君吩咐得许多话,以及后来在嵩阳少室山中,老人留饭,和秦叔宝仔细地说了一遍。叔宝说道:“现在老兄想到哪里去?”去邪说道:“小弟已经看破世情,托病辞官,回去找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隐遁。想不到秦兄也被派到麻叔谋跟前,那麻叔谋心性贪婪,很难伺候,秦兄还是当心点。”两人说了半天,相别而去。 叔宝是个正直的人,不太相信鬼神,听了狄去邪的话,也不十分相信。秦琼带着士兵继续朝前走,离睢阳还有两三天的路程的时候,无论是大小村坊,还是偏远的茅房草舍,常常能听到哭声。叔宝心里想道:“可能是这附近正在开河道,人都被拿去做工,荒功废业,家里一定弄得少衣缺食,所以这么苦恼。”秦琼又仔细听听人哭的声音,都是哭儿哭女的,又想道:“肯定是天行疹子,小孩子死得多,所以哭泣。”可是那哭声中又都是骂人的:“贼王八,怎能把咱家好端端的儿子偷走了。”又有的哭着说道:“我的儿,不知你是怎样被贼人抓去的,现在被贼人怎么样了。”都是千儿万儿的哭,千贼万贼的骂。叔宝听了,想道:“怪事,也不是因为死了儿子才哭。可能是遇到灾荒,有拐骗孩子的,那也不该这么多啊!一定另有原因。” 秦琼来到一个牛家集上,军士们也有走在前面的,也有落后的,叔宝带着二十几个家丁,来到集上一家饭店吃中午饭,小米饭一时还没有煮熟。叔宝心里有这事不明白,故意走出饭店来看看,只见隔着五六家门面,有两三个少年站在那里说话,一个老者拄着拐杖,侧耳听着,叔宝装着闲逛,走进那几个少年。一个说道:“前天张家这娃子,被抢走了。”一个说道:“昨天王嫂子家的孩子也被偷了去。他老子被派去开河,回来了怎么办啊?”又一个说道:“没有啥稀罕的!赵家夫妻就养一个儿子,就像金子一般,昨夜也丢失了。”那老者不停地点头叹息,说道:“好狠心的贼子,这村坊上,已经丢了二三十个小孩子了。”叔宝走进那老人问道:“老丈,敢问这村坊,是被往来督工军士拐骗了几个小孩吗?”老者说道:“如果是拐骗去的,倒也还得个命,是拿去就被杀了。也不关这些军士的事,是另外有一伙贼人!”叔宝又问道:“这两年,年成也不错,难不成还有吃人的吗?”那老者说道:“客官有所不知,就因为开河,这总管好吃小孩子,把小孩拿来杀了,加上五味,蒸烂了吃。所以就有一伙贼人专门偷人家的小孩,蒸熟以后献给他,他就赏给人家几两银子。贼人也不止一个,被偷孩子的也不止我们一个村。” 叔宝说道:“怎么一个做官的,做这样的事,恐怕不是真的吧?”老者说道:“谁骗你干嘛?你一路上没听到哭声吗?现在弄得各村里的人,睡觉也睡不安生,有儿女的人家,都心惊胆颤,把小孩关在房子里不敢让出来。夜间要么关着灯看守,要么做个木栏柜子,把小孩锁在里面。客官如果不信,跟我来瞧一瞧。”老者把秦琼领到一个有小孩的家里来,果然有一个木柜,木柜的上边是一张床,是大人看守孩子睡觉的地方。叔宝说道:“怎么不想办法拿住贼人?”老者说道:“客官,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叔宝点头称是,就回到店中吃饭。吃过午饭以后,秦琼对众家丁说道:“今天身子有点不舒服,就在这里住一晚上,明天再赶路吧!”秦琼说完,来到客房中打开被子,美美地睡了一觉,他想晚上捉拿这一伙贼人,为地方除害。天黑以后,秦琼吃了晚饭,大概一更天左右,叔宝悄悄走出店门,只见月色微明,街上一个人影都没有。秦琼又走到集东头观望,也没见人影,正要转身回去的时候,忽然听见一家子怪叫起来,原来是夫妻两个,梦里不见了儿子,梦中大声喊叫,倒把儿子吓得大哭起来,知道贼人没有得手,彼此骂了一番,又恢复了平静。 叔宝向西轻轻地走着,快到自己住的店门口的时候,远远看见两个人影,正朝集上走来。叔宝急忙闪进门里,从门缝向外看着。过了一会,果然是两个人走过来。叔宝等他俩过去以后,又出来了,远远跟在那两个人的后面。那两个人就像苍蝇一般,一会飞到这家门口趴一会,一会飞到那家窗下听一听。过了很长时间,只见那两个人把一家的栅栏门撬开了,一个人进去了。又过了一会儿,只见外边这个人撒腿就跑,刚到叔宝跟前,叔宝大喝一声:“那里走!”照着那人脊梁上就是一拳,那人没有提防,跌了一个倒栽葱,晕过去了,把一个小孩子丢在了路边啼哭起来。叔宝知道里面还有一人,就赶到那失盗人家,这个贼人已经出门了,听见叔宝这一喊,正在那里观望,想不到叔宝已经赶到,正要逃走时,被叔宝一脚飞起,一个狗吃屎,跌倒在门边。里边的两口子听见门外有响动,睁开眼一看,床上的孩子已经没有了,哭着喊着披上衣服起来了。 叔宝拧着这个贼人的胳膊,把他押到自己的客店里来了。先打倒的那个人,醒了以后正想0挣扎着坐起来。店中的家丁已经赶到,看见这个人,一把抓住,也被押到了店里。此时地下的小孩不停地大声啼哭,孩子的父母也在大呼小叫,把集上的人惊醒了很多,都来到了叔宝住的客店里,将这两个贼人乱打一通。叔宝说道:“列位不要动手,拿绳子先把他俩吊起来拷问,从前被偷去的小孩都弄哪去了?还有多少同伙?他是哪里人?姓甚名谁?如果乱打死了,谁来承担责任?”众人听叔宝说的在理,这才住手。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隋唐秘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秘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秘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秘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