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金刀斩佞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秘史第九十二章 金刀斩佞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炀帝听说河窄水浅,就传旨宣麻叔谋和相关臣子来问。不一会儿,人都到了,麻叔谋奏道:“是臣定的界限,都是一样宽,一样深,不知为何这里浅窄,连臣也不知道。”宇文述急忙替他打掩护,说道:“可能是地脉又长起来。”炀帝说道:“地脉怎么可能长得这么快!这都是开河的民夫偷工躲懒,没有挖好。现在搁浅了,怎么办?”麻叔谋说道:“容臣再去开挖,将功赎罪。”炀帝说道:“如果就这一处还好说,就怕前面还有水浅的地方。”宇文述说道:“必须先派人一路探试,如果有水浅的地方,就快速叫人开挖,省得圣驾到了,又要耽延。”炀帝说道:“有道理。”就要派人去探试,这时黄门侍郎王弘奏道:“前面宁陵、睢阳这些地方,水势紧急,人又不能下去,篙又打不到底,怎么探试得明白?”炀帝说道:“那怎么办呢?” 君臣都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想出办法。只见翰林学士虞世基奏道:“微臣倒有一个办法,可以探试明白。”炀帝忙问道:“爱卿有什么办法?”虞世基说道:“可以制造一些大木鹅,大木鹅下边装上一丈二尺长的铁脚,从水的上游放下,木是浮的,铁是沉的。如果有淤浅,就会被挡住,不能前行,只需教人查看木鹅停住的地方,就知道哪里水浅了。”炀帝大喜,说道:“这个办法很好,还是学士有才。”炀帝就传旨让右翊将军刘岑,制造铁脚木鹅,一路探试深浅。刘岑领了旨意,很快制造了三十只木鹅,从上游一排排放了下去。自己却坐着一只小船,跟在后面查看。这个办法果然好用,下边略有些淤泥挡住铁脚,木鹅就齐齐地停了下来,任凭水势紧急,也冲不动它。刘岑在水浅的地方都定了木桩记下来,然后又叫人拿起木鹅,继续试探,水浅的地方也有三五丈的,也有十几丈的,也有一里二里的,刘岑都一一做了记号。 从雍丘一直试探到灌口,总共有一百二十九处淤浅,刘岑记下这些地方,报告了炀帝。炀帝大怒,说道:“怎么有这么多淤浅的地方,肯定是丁夫们侮慢上命,不尽心开掘,才耽误了朝廷大事。不严法处死,何以震压天下,何以泄朕之恨!”就传旨让刘岑在木鹅停住的地方,将两岸不尽心开挖的民夫,根究查明,全都活埋在岸下,教他生做开河夫,死为抱沙鬼,不允许私放一人。炀帝旨意一下,文武大臣都傻了眼,就像泥塑木雕一般,没有人敢为民请命,进谏阻止!任凭炀帝残害百姓。正是: 容悦偏多术,谗谀便有才。 若为民请命,钳口不能开。 刘岑领了圣旨,带领一万兵士,来到淤浅的地方。哪里去根究,怎能得查明!也不管是谁开挖的,也不问谁尽心谁不尽心,只苦了在两岸居住的百姓。但凡挨着淤浅地方的百姓,都拿来用麻绳捆了,挖个坑儿,活活的倒埋在岸下。埋了一处,又埋一处,这一百二十九处又活埋了五万多人 麻叔谋见坑杀了这么多人,也有几分寒心,只得连夜催督民夫,千方百计将淤浅之处开掘通了,请龙舟进发。因船上有了一个绛仙,炀帝天天只是穷淫极欲,贪欢爱笑,所以也没有十分催促行程,一日行三十里也罢,二十里也罢,十里也罢。因此,麻叔谋得了工夫,将多处淤浅的河道掘开了。这一天,龙舟到了睢阳,炀帝忽然想起耿纯臣奏这里有天子气,心想如今挖断了,想必可以消除,就召来麻叔谋问道:“睢阳这个地方曾经开掘了多少城廓,多少人家?”麻叔谋因为保护城池得了三千两金子,心里本来就有点发虚,又见炀帝突然问起,十分着忙,又不好说谎,过了很长时间才应道:“睢阳的城廓人家,都没敢掘动。”炀帝听了,脸上微微有些怒色,说道:“朕曾经有旨意,要挖断龙脉,为何都不敢动?”麻叔谋说道:“陛下的旨意,小臣怎敢不遵!无奈睢阳这一带,地脉非常灵显,往往有鬼神保守,不可侵犯,只要一掘动,就必有不祥之事。臣迫不得已,就绕过此城。”炀帝大怒,说道:“朕为天子至尊,百神都应当听命,有什么不祥之事?怎么能够相信鬼神,反而违了圣旨!如此看来,这河道一定迂回远了。” 麻叔谋没法回答,一时要遮掩,只得谎奏道:“睢阳城廓虽然没有开掘,河道其实并不远。” 原来麻叔谋自从开了这条河道,炀帝认为他有功,宠眷有加,所以尽管河道淤浅,只是难为民夫,并没有治麻叔谋的罪。现在听他说河道不远,就说道:“如果河道不远,还可以饶恕你。”就叱退麻叔谋,又派刘岑去查看是远还是不远。刘岑领旨,坐着一只小舟前去丈量,又从城中心一路丈量回来,两边一算,足足差了二十里远近。第二天奏知炀帝。炀帝大怒,说道:“差了二十里路,还说不远!明明是欺朕,其中肯定有隐情。”炀帝就一面派人将麻叔谋拿下,投入睢阳狱中,一面宣召令狐达前来,准备仔细询问。原来令狐达自从上疏惹恼了麻叔谋,麻叔谋在炀帝面前说他不尽心开河,所以河开通了以后,炀帝论功行赏,并没有赏赐令狐达。因为令狐达知道麻叔谋被炀帝宠信,有权有势,所以不敢辩明,只得含忍在心。这一天也是冤家路窄,恰好炀帝宣他来问究竟。 令狐达见了炀帝,便奏道:“陛下如果不问,臣也不敢上奏。麻叔谋自从到了宁陵县,就干了很多不法之事,刚开始因为在夜里看见树林中有赤光,他认为是宝物,就独自去寻找,想不到被鬼风吹了,所以得了头痛病。陛下派来医官给他看,说要吃羔羊才能好,他就天天叫各乡村的小民来献。下马村一个大盗,叫做陶柳儿,因为他想保护祖坟,就将人家的小孩子偷来斩去头足,蒸熟了当做羔羊来献。麻叔谋吃了,认为很美味,就替他保护了祖坟,暗地里叫他偷孩子来报恩。可怜这宁陵、睢阳一带的小孩子,都被他偷吃完了。到了睢阳,他的家奴黄金窟,受了民间三千两金子,他就擅自改了河道。”炀帝大怒,说道:“难道有这样的事情!”令狐达说道:“陛下如果不信,现在有小孩子的遗骨为证。”令狐达就叫跟随把收藏的遗骨挖出来,抬到龙舟边,请炀帝验看。炀帝看了,十分恼火,说道:“这厮怎么敢如此妄为!其罪当死!”又责怪狐达道:“你既然知道,为何不上疏奏明?”令狐达说道:“因为他吃小孩,臣连上了三疏;因为他受金子改河道,臣又上了一疏。前后共上了四疏。都被中门使段达压住了。百姓忍受不下去了,曾经进京告御状,又被段达每人痛责四十,解回原籍问罪。不是臣不上奏。”炀帝听了,更加恼恨,就传旨派刘岑去搜麻叔谋的行李,看看有没有赃物。 刘岑去了一会,就将麻叔谋行李中收藏的金银宝物,全部呈到御前。炀帝亲自同众臣一一检看,别的金银不论,只见三千两金子,还没有动。检查到最下面,忽然出现一颗历朝受命的玉玺来。炀帝看了大吃一惊,说道:“这事真是太奇怪了!”众臣子不知道什么原因,都很害怕。炀帝说道:“此宝乃是朕的传国玉玺,前天忽然就不见了。朕在宫中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因为是朕没有收藏好,也不好意思对你们说,想不到却在他的行李之中。这些金子还是小事,朕这颗国宝,怎么就落在他手里了!”宇文述奏道:“肯定是派人偷盗来的。”炀帝说道:“宫闱之中,又深又密,而且保卫森严,谁能有这样的手段!”令狐达说道:“陶柳儿兄弟三人,都是大盗,能飞檐走壁。人家孩子日夜都有人看守,他还能偷来,又怎能怕宫闱深密!以此看来,这国宝一定出自柳儿之手。”炀帝大惊,说道:“陶柳儿有这样的手段,今天能盗朕的国宝,明天就能盗朕的首级!危险!危险!幸亏今天老天让他败露了,如果一旦养成气候,一定为害不小。”炀帝说完,就传旨让令狐达带人到睢阳城中,协助衙门调查麻叔谋并捉拿陶柳儿全家,审问偷盗国宝等事情,一定要按国法办事。令狐达领了旨意,立即派一个郎将,带领一千军校,飞马来到下马村,把村子围了,捉拿陶柳儿全家。真是天网恢恢,一报还一报。陶柳儿一点都不知道消息,被众军校围住了村口宅门,全家大小共计八十七口,都被拿住。还有许多党羽,也被捉来,一同解押到睢阳城里。 令狐达坐在衙门中间,拿起圣旨,先提麻叔谋来,审问偷盗国宝的事情。麻叔谋说道:“吃小孩是为了治病;改河道是畏惧神灵;受金子是给民方便,都是有的。只是国宝确实不是偷盗的。”令狐达问道:“既然没有偷盗,怎么在行李之中?”麻叔谋就将掘入铁墓遇偃王赐玉印的情节,仔细说了一遍。令狐达说道:“这乃是鬼神虚谬之言,没有凭据,怎么回圣旨?”看在同朝为官的面子上,没有动刑,仍旧押进监狱。随后将陶柳儿兄弟三人,并家奴黄金窟押了进去,严刑拷打,要他招认盗国宝的经过。刚开始陶柳儿不承认,后来受不过刑法,只得将没有的说成有,一一招了。 黄金窟被打昏了,连送白金千两给段达,让他拦阻奏疏,也都招了出来。令狐达审问明白,拿着口供回奏炀帝。炀帝仔细看了,勃然大怒,说道:“段达为何也这般作弊!”就把段达叫到面前问道:“朕把你当作心腹之人,所以提升你为中门使,管理出入奏章,你怎么敢受他白金千两,欺瞒寡人?”段达吓得汗流浃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自己将纱帽除下,只是趴在地上不停地磕头。炀帝念他当初谋取东宫有功,不忍心加害,就说到:“段达受贿欺君,本当斩首,念你先前功劳,免死,降官职为洛阳监门令。”段达得了性命,再三谢恩而去。 炀帝问宇文述:“麻叔谋如此目无王法,应当定何罪?”宇文述说道:“麻叔谋有大罪四条:一不该吃别人的孩子,二不该受别人的金子,三不该擅自改变河道,四不该偷盗国宝。按照大隋法律,当用极刑处死。”炀帝说道:“麻叔谋有四大罪,难免刀下之苦。”就让令狐达监督腰斩。陶柳儿全家斩首示众,其余党羽都被发配远方。令狐达领旨,就带领军士到监狱中提取麻叔谋一干人犯。 却说麻叔谋,虽然下狱,还仗着炀帝宠幸,认为不一定能死。头一天晚上,麻叔谋梦见一个童子从天上飞下来,对麻叔谋说道,“将军还认得我吗?”麻叔谋惊讶地说道:“像是认得,可是想不起来是谁了。”童子说道:“我乃是宋襄公和华司马派来的。”麻叔谋说道:“正是,正是!但不知你来这里有什么事?”童子说道:“宋襄公和华司马感谢将军保护城廓之功,去年许你的二金刀,今天特意派我送来。”麻叔谋问道:“金刀却在哪里?”童子用手向外一指,说道:“那不是金刀来了!” 麻叔谋急忙抬头一看,被童子推了一下,忽然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醒来以后,麻叔谋就觉得脖子上和腰间隐隐痛疼。麻叔谋一下子慌了,对家人说道:“此梦不祥,我的脖子和腰恐怕保不住了。”话刚说完,只见许多军士拥进监狱,将麻叔谋并陶柳儿全家,都用大绳绑了,一齐押到河口。大家都面面相觑,眼中流血,追悔不及。令狐达读了圣旨,一声鼓响,众军士将麻叔谋颈下一刀,腰下一刀,斩为三段,应验了二金刀之说。陶柳儿全家都被斩首示众。正是: 谩道陶家坟墓好,试看麻老二金刀。 奸人纵有千般计,到底难逃这一遭。 炀帝斩了麻叔谋、陶柳儿,不知又有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隋唐秘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秘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秘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秘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