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何稠献车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秘史第一百零八章 何稠献车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项升建造完了,忙请炀帝来看。炀帝坐着车辇一路行来,远远看去,缥缈间就像神仙洞府一般,十分幽异,炀帝的一片游魂,先被引得悠悠荡荡。到了里面,只见锦遮秀映,万折千回。幽房与邃室婉转相通,每走一步都有花迎柳引。炀帝游赏了半日,只见这里一派洞天,那里一片福地,竟不知身在何处,高兴地七颠八倒,不知着落。就对项升说道:“你怎么有这样的巧心,简直可以夺天地造化之工!”项升说道:“还有许多秘密之处,万岁还未曾游到。”炀帝说道:“在哪里?”项升又把炀帝引了进去,左一穿,右一折,又不知有多少幽奇去处。 到了一处,分明水穷山尽,不知怎么一转弯,又有许多妙境,炀帝大喜,说道:“此楼曲折之妙,不要说世人到这里沉迷不知,就是让真仙来游,也会自迷的。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做‘迷楼’。”就叫项升领着宫人,仔细地记认来踪去迹,又叫左右给吏部传旨,赐项升五品官职,又叫太监到内库支绢一千匹,赏给项升。项升谢恩,欢欢喜喜地离开了。 这一天炀帝竟然没有回宫,就在迷楼中住了。就召吴绛仙、袁宝儿一班美人来伺候,又发诏选良家十二三岁的幼女三千,到迷宫充作宫女。又在楼殿上铺了四副宝帐,都是象床雕枕,绣褥锦茵。又给四副宝帐起了四个美名,第一帐叫做散春愁,第二帐叫做醉忘归,第三帐叫做夜酣香,第四帐叫做延秋月。从此以后,炀帝不分昼夜,与众美人逞淫纵欲,除了吃酒,其余的时间都在四帐中受用。又叫宫女,将上好的水沉香、龙涎饼,在四角上烧起来,烟气霏霏,让外边的人看着就像云雾氤氲之状。炀帝常笑着说道:“即便是瑶池琼岛、神仙境界,估计也不能超过。”没过多长时间,三千幼女已经选到。炀帝看了,都是些乳莺雏燕,嫩柳新花,满心欢喜。都叫她们穿上轻罗薄纱,打扮得袅袅婷婷,就如仙子一般,分散在幽房秘室里面,叫她们焚香煮茗,伺候圣驾不时游幸。 炀帝自从得了三千幼女,欲心愈荡,天天到各幽房里去玩耍,快不可言。令炀帝烦恼的是,这迷楼都是逶逶迤迤,曲曲折折,穿花拂柳的径路,或上或下,或高或低,不能乘车,也不能辇,都要自己走来走去。炀帝日夜游幸,虽然快乐,不免觉得行走费力,可是也没有办法,只得这样。谁知名利之下,偏有许多逢迎献媚之人。只因项升造迷楼,便做了美官,早又打动了一个人的利心。这人姓何名稠,是先前给炀帝献御女车的何安的兄弟。因为听说炀帝宫中游幸,只能步行,他就弄聪明、逞奇巧,做了一个转关车儿来献。这车儿下面,用滚圆的轮子,左右暗藏机关,可以上,可以下,登楼转阁都如走平地一般,转弯抹角一一皆如人意。又不太大,一个人坐在上面,紧紧簇簇,外边的轮轨,一点也不招风惹草。又极轻便,只需一个人推着,就可以到处去游幸。又制得精工富丽,都用金玉珠翠缀饰在上面,确实是一件鬼斧神工的妙物。 何稠做好以后,忙推到迷楼来献给炀帝。炀帝见了大喜,就坐在上面,叫来一个太监推着试看,果然快便如风。左弯右转,一点也不费力,上楼下楼比行走还快三分,炀帝喜之不胜。就对何稠说道:“朕造这迷楼,幽奇深邃,十分可爱。只苦于行走艰难,现在得了此车,可以任意逍遥,都是你的功劳。”就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何稠奏道:“微臣叫何稠。”炀帝猛然想起了什么,说道:“朕第一次临幸江都的时候,有一个何安,曾献一驾御女车,你们可是一家?”何稠说道:“就是臣的亲兄。”炀帝说道:“原来就是弟兄,难怪此车造得巧妙。”何稠奏道:“先前臣的兄长所进御女车,要的是宽大。只好途中御女,如果要在宫帏中用,还不太妙。容臣再另外造一驾。”炀帝欢喜地说道:“只要巧妙的,都制了献来,朕自当重赏。”就叫左右先取千金赐给何稠,等御女车献来以后,再加官职。何稠谢恩而去。 炀帝有了转关车,就叫一个小内相推着,终日在迷楼中行乐,就像嫩柳中一个黄鹂穿梭来往,也不知几时为日,也不知几时为夜,经年履月,只是昏昏沉沉与众美人宫女任意取乐。这一天,炀帝因请萧后赏花,多饮了几杯,醉后又被淫事伤了,第二天忽然病起酒来。一个头就像有几十斤重的一般,再也抬不起来。心下只是想要呕吐,睡在床上,十分难过 炀帝有点受不了,忙叫袁宝儿将迎辇花拿来闻,指望醒酒。谁知脾胃被酒淘坏,又兼纵欲过度,精神疲惫,支持不起。迎辇花的气力有限,怎能解得满肚皮烂糟丘,就像一杯水救不了车薪之火。炀帝将花拿到鼻子上,闻了又闻,嗅了又嗅,一点效果都没有。弄了一会,反而觉得很恶心,只得把花丢去,依然睡倒。只睡到晌午时,忽然想吃闽中的鲜荔枝,就叫近侍去寻找。近侍奏道:“这江都地方,离闽中二千余里,一时恐怕找不到。”炀帝说道:“你尽管传旨去寻,江都乃繁华之处,或者民间也有。” 近侍不敢再说什么,只得传旨叫三五十个太监,分头去寻。众太监领了圣旨,急忙来到都市中,东家访访,西家问问。都回说道:“不要说隔着两三千里路程一时不能得来,荔枝是秋天出的,现在是春天,荔枝才开花,就是到闽中,也不能有。”众太监寻了一会,没办法只得转回来回旨。刚走到宫门前,忽见一个道人,长得高高大大,一个道姑生得标标致致。两人都打扮得像神仙模样,飘飘然从对面走来,手中拿了一把大掌扇,扇上写着两行大字道:“出卖上好醒酒鲜荔枝。” 众太监看见,忙走上前问道:“老师父,鲜荔枝在哪里?我们要买。”道人笑着说道:“荔枝有便有,只是价很高,恐怕你们买不起。”众太监笑着说道:“老师父要多少钱一斤,怎么就买不起?”道人说道:“俺这荔枝,与众不同,不论斤卖,要一千两银子一个。”众太监都大笑起来,说道:“怎么要这么多银子?”道人说道:“我说你们买不起。”摇着扇子便要走去,众太监慌忙拦住,说道:“老师父不要性急,一千两银子一个也是小事,你且把荔枝拿给我们看看。”道人说道:“有了银子,就给你看。”众太监说道:“老师父你不要看错了,这荔枝乃是当今万岁爷要买,难道还少了银子不成!你如果只管争价,万岁爷知道了,恐怕连性命也难保。”道人笑着说道:“俺们乃是神仙弟子,方外之人,又不食他的水土,要管俺们也不容易!”众太监说道:“你虽然出了家,难道皇帝就管不着你不?” 道人正要开口,只见那道姑说道:“既然是当今皇帝要,就送给他吧,何必只管争论!”众太监都喜欢地说道:“还是这位女师父说得有理,如果肯送给万岁爷,万岁爷吃了欢喜,少不得也要赏你银子,决不会白要。快拿出来,万岁爷已经等了很久,我们要去回旨。”道人说道:“既然要送,必须当面送。”有两个太监就要领他进迷楼去,又有两个暗暗说道:“你看这两个道人,都是随身衣服,单单薄薄,又没个篮儿罐儿,荔枝放在哪里?说不定是听见我们寻荔枝,故意在扇子上写这个招子捉弄我们。如果带了进去,一时没有荔枝,皇帝面前,不是儿戏的!”又有几个说道:“我们空着手正不好回旨。不如暂且借他去搪塞搪塞,有荔枝没荔枝,现有扇子作证,也不是我们说慌,怕什么!”众太监都说道:“讲得有理。”就一齐簇拥着道人进宫来了。 到了殿上,留几个看守道人,分几个进去报告炀帝。炀帝此时渴望得到荔枝,恨不得一时到口。忽然听说两个道人有的卖,心中十分欢喜。就说道:“既然道人有,卖也罢,送也罢,怎么不直接拿进来给朕吃。”众太监奏道:“道人扇上虽写着要卖,二人却都是空身,不知放在何处?向他要,他只说要亲见万岁才有。奴婢们没法,只得奏知万岁。”炀帝听了,只得忍着头痛,叫众美人扶在转关车上推了出来。到得殿上,只见许多太监簇拥着一个道人,一个道姑,立在阶下,炀帝定睛一看,只见那道人,生得魁伟轩昂,飘然有出世之姿,和寻常的黄冠羽士,大不相同。炀帝再将那道姑一看,虽道妆雅素,不点铅华,可是有一种婷婷仙骨,比人间的女子自然强百倍。 众太监看见炀帝驾到,就将道人、道姑拥上殿来。他二人见了炀帝,也不行礼,只将两只手合起来,把腰略弯一弯,头微微点一点,说道:“道人稽首了。”炀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虽然是玄门弟子,见朕也该行个大礼。”道人说道:“野人不习惯行礼,望陛下恕罪。”炀帝说道:“这也罢了。朕今日病酒,想吃鲜荔枝,你既然有的卖,可以拿出来,朕买你的。”道人说道:“陛下的银钱有限,不用买了,贫道送你吧!拿盘子来盛。”炀帝因特别想吃荔枝,也不管他语带讥讽,就叫左右拿盘来盛。左右慌忙取来一个白玉冰盘,用双手捧到道人面前。道人也不慌,也不忙,将手到袖中去一个一个取了出来。不一会儿,早取了一盘,就像枝上才摘下来的。左右献给炀帝,炀帝仔细一看,只见: 金盘滴滴排朱果,红壳莹莹裹玉浆。 不独桃花好颜色,脂凝膏滑有余香。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隋唐秘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秘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秘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秘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