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碰见老同学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权财第1055章 碰见老同学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几天后。 风和日丽的一个早晨。 董学斌一路开车走走停停,终于在三天后按照地图抵达了他即将上任的地方,因为离任命书上的上任时间还有几天,所以董学斌也没打算现在就去市里报道呢,而是准备先跟县里转悠一下,熟悉熟悉环境,摸一摸当地大概的文化和气氛,以便于他今后跟这里开展工作。 路很颠簸,都是大土路,坑坑洼洼的感觉。 好在路虎的越野性能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别说这种土地了,就是沙漠也不在话下。 跟路边上看见一个大爷,董学斌马上把车停下了。 下了车,董学斌立刻道:“老乡,麻烦我问一下,浈水县怎么走?” “啊?”挑着扁担的老乡看看他,唧唧咕咕地说了一大串话,董学斌一句都听不懂。 董学斌只好又慢吞吞的重复了一遍,“大爷,您知道浈水县怎么走吗?往哪边?” 老乡操着当地口音,估计能听懂董学斌说的话,但董学斌却听不懂他的,沟通上很成问题。也不难怪,这里是偏远山区了,还是西部,口音上跟北方人差距很大,又是老人,估计不会说普通话。半天没听懂,董学斌也不问了,跟老人家道了谢后,又侧头找到了一个路过的年轻人。 “兄弟。”董学斌道:“你知道浈水县怎么去吗?” “浈水县?”那年轻人狐疑地看看他,“这里就是了。”他虽然口音很重,但董学斌还是勉强能听懂的。 “这里?”董学斌一愣,“那县城怎么走?还远吗?” 年轻人憨厚地指了指远处,“过了那座山就是了,不远。” “好,那多谢了啊。”知道了路,董学斌就重新上了车。 董学斌对国家级贫困县一直没有什么太多的概念,因为他从来没接触过。延台县当初虽说也是贫困县。可董学斌现在才明白,市级省级的贫困县跟国家级的实在相差太远了,这一路上董学斌几乎都没看到有什么轿车,别说私家轿车了,除了卡车和面包车外,连自行车也看不到,最多的则是那种农用的拖拉机,然后四周全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一片荒凉的感觉。所以连带的。董学斌这辆价值四百万的路虎揽胜也是极其显眼的,几乎所有擦肩而过的人都会看这车子一眼,不过董学斌估计他们是认不出这车的价值的,在这边,就算一辆二十万的广本大家估计也会行注目礼。 真够呛啊! 这就是国家级贫困县?? 越往县城的方向开,董学斌感慨愈加深刻。 好在过了这座山后进了县城,董学斌才终于看到了一些人气儿,还有些紧凑车行驶在路中央。但是这些别说京城了。就是跟董学斌以前工作过的延台县也没办法相比啊,人少得可怜,车少得可怜,就算是惠田乡那种地方,乡里乡外跑着的车子也比浈水县县城要多多了,从这个方面董学斌也看出了浈水县的大概情况,要是形容起来就只有一个字了——穷! 而且是太穷了! 高楼大厦?这边根本就看不到! 住宅小区?如果那几个连大门都没有的也算小区的话,那就算有吧! 董学斌吸了口气。才第一次知道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竟然是这个样子的,即便是汾州市的一个村,恐怕也比这里要强一些吧?? 怎么会这么落后? 董学斌甚至生出一种这里还是共和国境内吗的感觉。 也不难怪,董学斌出生在京城,虽说他家庭条件不是太好,可那也是首都啊,生活环境就算是远郊区县也差不到哪儿去。然后去了汾州市工作,也没有赶上过这种地方,所以董学斌还真有点不适应。 这里对他来说绝对是个挑战。 不过有挑战也无所谓,董学斌从来不怵这个! 老爸去世的时候,馒头咸菜董学斌和老妈足足隔三岔五地吃了好几年,吃苦?董学斌吃的了! 开车在县城里,董学斌走走看看。 城建?太土了! 生活水平?太差了! 公路?跑车根本没法走!好多地方都裂了! 董学斌叹叹气,知道浈水县就算在国家级贫困县里估计也是排名最后几十位的,真是太穷了,董学斌有些佩服自己有先见之明了,要是开着自己那辆保时捷跑车来,呵,不说路上到不到得了浈水县,就是跟浈水县县城里跑,估计都够呛的很,连修路的钱这里好像都没有。 算了,不看了。 看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董学斌心里已经大概有了个底,开车转了一圈儿后直接找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小区,跟物业那边一沟通,便现金付了一个停车位,交了一年的钱,把路虎停进了小区的地下停车场。一般要是跟京城或者汾州市,不是小区的住户不能提供房产证的基本都不会让你买车位的,可这里不一样,一年才一千块钱,只要给钱他们就卖。之所以把路虎停在这儿,董学斌还是考虑到影响的问题,这里太穷了,自己刚一上任就开着辆四百万的越野车,实在有点那啥,董学斌听进去了杨叔儿的话,在这里自己什么背景也没有,还是低调一点为好吧。 行了。 找个地儿吃早饭吧。 出了小区的董学斌准备打出租车,但等了二十分钟才见到有一辆车路过,还是载了客的,董学斌无奈摇摇头,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还是没转变过来,这么穷的县,出租车当然不可能太多了,就算有大家也打不起啊,于是董学斌只好步行一路向北,顺着马路找着吃早餐的地儿。 前面。 一家街边的小摊儿应入眼帘。 董学斌一看,肚子咕咕叫的他马上走过去。 春天了,这里昼夜温差稍大一些,不过白天也不算冷,董学斌就坐在了街边的一个桌子前,对着里面大声道:“来碗豆腐脑。” “啊?”早点摊老板诧异道。 “呃,豆腐脑没有?”董学斌道。 老板摇摇头,“没有。” “那,那油条吧。”董学斌退而求其次。 “油条也没有。”老板看看他,“你北方人吧?” “对。”董学斌问道:“那您这儿有什么?” 老板道:“牛奶,熟鸡蛋,馒头。” 董学斌一汗,“那来碗牛奶,来俩熟鸡蛋,谢了。” 这里的牛奶很纯,不是北方大城市那种兑了水的玩意儿,鸡蛋虽然不是茶鸡蛋,香喷喷的也挺好吃,董学斌尝了两口,觉得还不错,最后一结账才发现,这边的东西简直太便宜了,消费水平几乎是京城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样子,甚至还要更便宜,一碗牛奶俩鸡蛋,才一块多钱。 老板找了他钱,旋即奇怪道:“小伙子,你怎么上这边来了?我们这里可很少有外地人来,你也不像来旅游的啊,再说旅游谁跑我们这里旅游来?路过都不会路过,我看你是来工作的吧?” 董学斌笑笑,“对,来工作的。” 老板道:“是得罪人了吧?给你发配来的?” 董学斌苦笑一声,“没有,就是平常的调动。” 老板叹气道:“唉,那你可来错地方了,我们县就是穷,什么都没有,在这边你有钱都没地方消费去,你是去哪个厂子工作的?我们这里数得上的厂子也就那么几家,皮毛厂?畜牧场?” 董学斌没说,呵呵一笑,“我觉得这儿还行,挺能锻炼人的。” “以后你就不这么觉得喽,但凡有一些本事的都出去打工了,或者调走到外面工作,谁还会往回跑?”老板感慨了一句。 董学斌对这边两眼一抹黑,还想跟他多聊一会儿,“您贵姓?” “我姓姚。” “那我叫您姚叔儿吧。” “我听你口音怎么好像是京城的?” “嗯,从那边调过来的。” 姚老板顿时道:“那可巧了,我女儿前些年也一直在京城上大学的,后来毕了业才回家乡考的公务员。” 董学斌眨眨眼,“您闺女什么部门?” 姚老板道:“县政府办的。” “哟,那部门可不错。”董学斌顺了一句话儿。 姚老板却连连摇头,声音压低了一些,“不错什么啊,我们县的条件太差,工资也不多,不错的都是那些当头的,我闺女那里?天天都生一肚子气回来,要不是我和她妈拦着,她都想辞职不干了。” 这时,早点摊后面的院子里传出一个清脆的女声,“爸,小弟。” 姚老板看过去道:“翠儿,你怎么出来了?没多睡一会儿啊?” “今天不上班,我帮你俩收拾收拾,小弟,碗给我吧,姐去洗。”从院子里出来的女人接过一个黝黑小伙子手里的盘子和碗。 然而董学斌看到这个二十五岁上下的女孩时,却是愣了一下,“姚翠?” 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姚翠也是一怔,回过头看过去,脸上顿时露出惊讶的表情,“你是……董学斌!” 董学斌实在没想到竟然在这种穷乡僻壤还能碰见大学同学!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权财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权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权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权财》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