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二 目标区域速写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锋利的刺刀三五二 目标区域速写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热带雨林里静悄悄的,初春的世界里倒是活动的昆虫并不说,也没有夏天那恼人的蝉鸣。 穿着厚重的热带雨林伪装服,叶仁和尹梦雅趴在阵地上一动不动。 叶仁他们现在所在的山下就是一条河,河的对面的山上有一条当年开矿留下的泥土路,现在基本上是已经荒废了,只有路径的采药人会走。现在道路方便了,这样的路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做正经生意的生意人会去走了。 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山区里面经常还会有行商的驼队来往,这样的驼队踩出来的道路也通常被称为驿道。这样的道路虽然经常翻山越岭,走的基本上是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岭,但是却也是比较省时省力的路线。 而在这座山里,最初是有过一个小煤矿,所以修了这么一条泥土路方便运输煤矿的车辆通行。那个年代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所以会经常有走脚的商人沿着山路翻山过来之后在这里花一点点钱搭乘煤矿的车到前面的乡镇。不过后来煤矿发生了矿难,然后就被关停了,跟着道路的覆盖变得完善,这条路也就渐渐没有了人通信。 不过,这样的道路对于走私、贩毒、偷渡之类的犯罪活动却是很有用的了。 而特种兵们已经提前得到了情报,沙祖的贩毒队伍会从这里经过。 这个时候,“隐杀”小队都伪装在树林里,监视着周围会不会有雇佣兵进行反伏击。而“恶灵”小队这个时候是在对面的山上已经埋伏好了,就等着运送毒品的队伍过来了。 “木兰”在另外的一个方向上干着和“隐杀”小队一样的工作。 “半天都不来。”尹梦雅很是无聊的说了一句。 “该做好的准备都弄好了吗?”叶仁问道。 “你看看呢,我这边都没有问题了。”尹梦雅把一个小本子推到了叶仁的面前。 本子上画了一个任务区域的简要的地形图。 这个地形图在狙击手的行话里叫目标区域速写图。 要准确记录形象化的目标区信息,一幅照片或者图画往往胜过良好的记忆力。因此,图像是狙击手在进行记录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事实上,狙击小组的角色是猎杀目标和收集情报。狙击小组必须通过敏锐的观察,掌握目标区域内的一切动静,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以及鉴别出有价值的目标。由于大多数时间,狙击小组的观察时间很长,信息量很大,仅仅依靠记忆力是不可能应付过来的,因此需要把观察中所见所闻详细记录下来,这样除了发动攻击时能够迅速而又准确地获得目标的参数外,还可以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段的观察记录,找出敌人活动规律以及意图。 而狙击手的记录是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包括:观察文字记录、目标区域速写图和射程卡三个部分。 文字记录并没有固定的表格,一般会根据狙击小组的个人习惯来进行。但是,最基本的是要记录五个重要的问题:谁?什么?哪里?何时?如何? 而实际上有可能会被细化到门锁在房门的哪一侧?窗户的开启方式?等等琐碎的问题。 现场草图所需要的制图工具简单,观察手在绘制目标区草图时,由于要仔细观察,绘制每项景物,逐一测量距离并把方位记录下来,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快速而又深入地了解目标区域内的一切事物。这些草图不仅是画出地形地貌,还要标出细节部分,如围墙的类型、电话线数量、河流的深度等等。 现场草图一般分为两类——全景图和地形图,全景草图是以透视法画出从狙击小组的位置所观察到的实际画面,在全景草图中应包括以下信息:姓名、军衔、单位、地区注释、草图名称、狙击下注位置的方格坐标、天气、穿过草图中心的磁方位、草图编号和比例、日期和时间。 绘制草图时,对于有艺术细胞的人来说会轻而易举,不过通过专门的练习任何人都能画出满意的军事草图来。绘画草图的基本方针是:1、从整体到部分。首先决定草图的边界,然后描绘较大的物体,如小丘、山脉或大型建筑物的轮廓,画完较大物体的轮廓后再开始画较小的细节。2、用同样的形状表示同样的物体。不必描绘每棵树、 灌木篱墙或林木线的细节,不必专注于不必要的详细细节,除非特殊任务中需要如此。 另外就是最后的射程卡,这个东西在国内的一些军事电影中很少会去表现,狙击手基本上都是端着枪就射击目标。 实际上,在真正的作战中狙击手也可以对于不同方位的狙击手进行迅速的修正并开火,但这绝不是拒绝时候天赋异禀,或者是手撕鬼子般超神附体,而是因为狙击手在进入狙击阵地潜伏下来之后就会制作射程卡。 射程卡,简单说就是标注了射击距离的卡片。 通常军方狙击手用的射程卡至少要有8个同心圆弧,圆心是观察手的位置,圆弧代表前方180度扇面视野里不同的距离,弧线间隔相当于100米实地距离,也就是说军方射程卡至少标定800米的距离,大口径狙击步枪有着更远的有效射程,射程卡也就需要标定更远的距离。 在制作射程卡的时候要首先精确测量区域内的关键地标和可疑目标物的方向、距离、相对高度、俯仰角,然后按照半圆弧线的标定距离,以俯瞰的视角画出来;然后给各个目标物编号,并逐一填入射程卡下方的目标资料栏中;第三点需要注意的是,目标距离是十分重要的数据,测量后要经过小组另一成员用另一观瞄设备核实。射程卡的右上角通常有一个小圆圈,这是用来记录风速和风向,由于风速风向会经常变化,因此应该每半个小时复核一次。 除了制作射程卡之外,目标区域的现场仿伪卡也是作为射程卡的一个补充,能有让狙击手更快速,范围更广的确定射击距离。 说到测定距离,很多人肯定在电视上看过一些迫击炮手或者是步枪手伸出一只手臂,竖起大拇指然后用眼睛看了看就知道了距离的画面。 很多人都有疑问,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那么这种技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会介绍几种比较简单实用的概率测距的方法。 我们知道,影响射击的因素很多,但在远距离射击中,射击失准最常见的原因则是错误估计目标距离。枪弹的弹道因地心引力的作用而成抛物线状,并随着距离的变远,弹道下落的问题变得越严重,对中短距离的目标来说,即便估计的距离稍有误差,弹道的偏差可能也不是很明显,但在射击远距离目标时,由于弹道急速变化,小小的误差,会造成弹丸严重偏离目标。例如:狙击手瞄准200米处敌人的胸膛射击,如果把距离误判为300米(误差50%),弹头依旧会击中目标,但如果把500米的距离误判为600米(误差20%),弹丸将会从目标上方掠过。 激光技术的发展使测距工作变得轻松起来,狙击小组在执行任务时通常都会携带激光测距仪,但仪器会有失效的可能,而且测距仪发射的激光束在夜晚很容易被使用夜视器材的敌军发现,狙击手不应该过分依赖仪器,应该具备在缺乏装备的恶劣环境下作战的能力。因此,靠眼睛判断距离,依旧是狙击训练科目中必学的科目。 1、按照能见度判定距离 在观察目标时,目标距离是影响细节能见度的主要因素,分辨能见度的目测法正是利用了这种现象来判定距离。训练开始时,教官安排一名士兵全副武装,站立在100米外,让学员分别以裸眼和望远镜进行观察,仔细记T看见的影像细节,跟着该名士兵向远处走去,每次走远100米,学员都要重复观察和纪录,直到600米处。 在这个距离上,先前还能辨别的细节,现在都已模糊,只能看见轮廓。由于每个人的视力不同,因此观察纪录都不一样,只要牢记心得,认清不同距离的能见度,便可作为判断敌人距离时的参考。 天气良好情况下,正常视力对不同距离上的人体分辨能力大致如下: 200米:能辨别出人的面孔、肤色以及衣服和装备。 300米——400米:仍可辨别衣服的颜色,能辨认出所携带的武器。 500米——600米:仅能辨别出人的轮廓,看出手臂和腿部的运动。 700米——800米:除了看出人走动或跑步时两腿运动外,其他什么都看不清楚。 2、按照两眼视距判定距离 这种技巧就是电视中最常见的伸拇指判断距离了。 正常人两眼相距8厘米(瞳距),把手臂向前水平伸直并竖起大拇指,拇指至眼睛处约60厘米。按照两眼视差判定距离的方法就是利用三角几何原理,得到目标距离: 两眼距离/拇指至眼睛距离=两参考点距离/目标距离 两眼距离与拇指到眼睛距离之比率为8:60,即1:7.5,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得出自己的准确比率。 具体的操作就是: ①观察手面向目标,右臂向前水平伸直,竖起拇指于两眼之间。 ②闭起左眼,以右眼视线通过拇指一侧正对目标,头和手保持不动,得出第一个参考点。 ③闭起右眼,以左眼视线通过拇指同一侧,得到与目标在同一距离上的第二个参考点。,然后,判断两个参考点距离,再乘以7.5便是目标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身体姿态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如由立姿变为卧姿,则需要重新确定比值。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锋利的刺刀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锋利的刺刀》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锋利的刺刀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锋利的刺刀》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