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浦阳驿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官人第一四五章 浦阳驿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王贤等人下船上岸,来到距浦江县城五里的浦阳驿,彼时天已擦黑,驿站大门紧闭。但听本县是新任典史前来投宿,驿卒赶紧把门打开,请众人进,不一会儿,驿丞和驿吏也闻讯前来,向王贤行礼不迭。 尽管大家都不入流品,但典史是一县四老爷,驿丞却是‘苦辣酸甜’里的苦差事,那是根本不能比的。这位姓贾的驿丞,虽然年纪足以当王贤的大爷,却一口一个‘二老爷’叫着,弄得王贤很是错愕。 待熟络之后,他对贾驿丞道:“老兄,二老爷的称呼,切莫再叫了。万一被县丞大人听道……” “呃……”贾驿丞一脸惊奇道:“二老爷还不知道,本县不设县丞么?” “啊?”王贤一接到任命,急急忙忙就赶来了,不着急不行啊,因为转眼就到九月了。老爹天天在他耳边念叨什么‘上任千万要避开正月、五月和九月,不然肯定要遭殃。’王贤只好简单处理了富阳的事情,就赶紧乘船上任了,好在有吴小胖子,才能几天就脱身。 不过他光忙着富阳的事儿,对浦江这边实在知之甚少。忙笑道:“那也还有主簿大人……” “也不设主簿。”贾驿丞道:“除了大老爷,就是典史最大……” “这……”王贤不禁吃惊道:“难道本县编户不足二十里?”他谙熟法律,知道按照《大明律>,‘县编户不及二十里者,不设县丞主簿。7 一里就是一百一十户,二十里是两千两百户,一万人左右……这种县在西北西南不发达地区比比皆是,但在人烟稠密的江南,实在是不太可能出现。 “本县有二百里。”贾驿丞笑道。 “那和富阳差不多。”王贤道:“两万两千多户,十余万人口,怎么会不设佐贰呢?” “呵呵,朝廷设佐贰还要看事简事繁。”贾驿丞道:“本县自来事务清简,故而不设佐贰。” “十万人怎么会清简?”王贤不禁笑道:“我在富阳都累成狗了。” “因为本县有江南第一家啊。”贾驿丞不禁暗道,这王典史果然是年轻,啥都不知道。 “哦,浦江郑家么,这个倒听过,”王贤恍然道:“听是太祖皇帝封的。” “不错。”提起郑家,贾驿丞与有荣焉道:“郑氏一门九世同居,忠孝信义,自南宋至今已二百余年,族众数万,却从无犯法之男、改嫁之女。出过一百七十多位官员,无一贪赃枉法,无不勤政廉政……也只有如此忠孝信义的世家,才当得起太祖皇帝赐封的‘江南第一家’。” 王贤听了不禁震撼,这江南第一家,可比自己这‘江南第一吏’强之百倍了。不过这么牛逼的家族,怎么毫无存在感?不然以他的敏锐,不至于疏忽到这种程度。 “不过郑家可够低调的。”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王贤忙打个冇哈哈道:“好些年没听到他们的动静了,” “咳咳……”贾驿丞犹豫一下,还是小声道:“郑家人这些年,确实很安静。”顿一下,忙岔开话题道:“但至少在本县,他们还是一不二的。官府有什么事交代下来,都会不打折扣的完成,根本不用操心。所以人家都,来浦江当官也好也不好。” “怎么个好也不好?” “好处是不用官府操心,本县便税粮早完、盗匪绝迹、百姓和睦、秩序井然。”贾驿丞道:“坏处是,不管本县状况多好,外人都认为是郑家的功劳,跟官府没关系。”顿一下,苦笑道:“讨厌的是,府里省里也这样看。” “好么,感情浦江县是郑家在管着,官员只是摆设,所以干脆不设佐贰?”王贤心这个县还真奇葩。 “是,就连大老爷也深受其害……”贾驿丞苦笑道:“从……洪武三十三年,就在本县当知县,如今十二年过了,还在本县当知县……”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驾崩,建文帝次年改元。但朱棣篡位后,企图把建文的一切痕迹都抹,就连已经用了四年的建文年号,也不过放过。 于是建文元年成了洪武三十二年,建文二年成了洪武三十三年……一直到洪武三十五年。 “是么……”王贤再傻也不会当着同僚的面评价上司。因为传言是会变味的,传到知县耳朵里还不知成什么样呢。想一想十二年不得升迁的知县,心里还不怨念逆流成河?他可不想成了人家的出气筒…… 两人又简单聊了聊浦江县的风土人情,见天色不早,贾驿丞起身告辞道:“二老爷早些歇息吧,下官一早就让人县里报告。” “有劳了。”王贤点点头,露出无奈的笑道:“千万别这么叫,小弟受不起。” “习惯就好了。”贾驿丞笑着退出了房间。 “二老爷……”等他走了,王贤却自己轻声重复起来,面上笑容略略自得。 “不就叫你声二老爷么,高兴成这样。”灵霄一屁股坐在一旁。为了保护王贤,她决定还是委屈一下,继续假扮他的侍女。不过谁要指望这位侍女端茶倒水,肯定会失望的。 “你懂什么。”王贤乐呵呵笑道:“这就好比玩牌九,本以为抓到的是杂七、杂八,谁知却抓到一副双红头!” 凌霄不懂牌九,眨眼看着王贤,不过大致知道他的意思,不就是赚到了呗。 王贤确实很开心。虽然短短一年时间,实现了从吏到官的大飞跃,但谁不想尽善尽美呢?金华府浦江典史,能比得上杭州府钱塘县典史么?他真不知道那位大明天官是吃饱了撑的,还是跟自己有前世冤仇。竟然嘴里‘功臣另有重用’,下却把自己发配了……真是没处理。 为此魏知县安慰他,典史多好啊,权力大、下多,而且不入流品。 王贤险些郁闷死,哀怨的看着老师道:“前几条也就罢了,最后一句有什么好的?” ‘按照《大明律>,’魏知县,哦不,现在是魏修撰了,开心道:‘官员未入流者,是可以参加科举的!一旦入了流品,你今生就与科场无缘了。’ 王贤对那个秀才身份还是挺在意的,便仅以此自慰。谁成想,原来自己这个典史,竟然是浦江县的二把!不的别的,一想到再不用伺候三尊神了,他就开心坏了。 第二天等到傍晌,才有两个书吏姗姗来迟,拜见了二老爷,又传达大老爷的口信……何时上任,王典史自己决定就好。 “那就明天吧。”王贤想一想,赶早不赶晚,也能给上司个好印象。 “这个……”两个书吏一个姓郑、另一个也姓郑,浦江县大半都是这个姓。长脸郑是礼房司吏,闻言劝道:“二老爷还是再晚一天上任吧,也好让弟兄们准备充分点。” “这有什么好准备的。一切从简即可。”王贤淡淡笑道 “二老爷……”另一个圆脸郑,是本县的胥吏班头,闻言小声道:“官场俗话,‘上官初四不为祥,初七十六最堪伤,十九更嫌二十八,愚人不信必遭殃。任上难免人马死,满任终须有一伤’……明天就是二十八了。’ “这都是无稽之谈,本官是不信的。”王贤板起脸道:“就这么定了,明天上任冇!” 见他如此坚持,两人只好应下,又交代几句,明早有轿子来接,两人便告辞了。 两人一走,灵霄奇怪道:“小贤子你要是不信俗话,为啥赶着九月之前上任?” “第一,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两人编出来诳我的。第二,就算不是编的,我话一出口,也不能随着他们改。”王贤叹口气道:“胥吏如何对待长官,我最清楚不过,每有新官上任,胥吏们必要先称斤两,甚至有嚣张的,直接给下马威。 “放心啦。”灵霄很仗义道:“他们敢欺负你,我就揍他们!” “好意心领了……”王贤无奈的看她一眼道:“忘了咱们的约法三章?” 当初他是不想让这大小姐来浦江的,但灵霄哪里肯听他的,王贤只好跟她约法三章,第一要听我的话,第二不要随便使用武力,第三,有外人时要给我点面子……王贤不然打死我也不带你。 “记得……”灵霄倒是很守信用,当时答应了,就不再违背,除了气炸了肺的那次。她郁闷的撇撇嘴,朝王贤扮鬼脸道:“他们要欺负你,我也不管了!”完不再理他。 王贤无奈摇摇头,对帅辉道:“我今天不出门,你和二黑县里看看地形,明天心里也好有个数。” 两人应一声,便结伴出了。后晌才回来,跟王贤嘀咕了许久,王贤似乎面色不太好看。 晚上,王贤借花献佛,回请贾驿丞吃酒,待酒酣耳热,方直截了当问他:“县里似乎有作弄典史的惯例?” “没有的事……”贾驿丞忙摇头道,无奈碰上王贤这个厉害角色,没几句话,就让他全撂了。 精彩推荐: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官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官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官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官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