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令人意外的“搅局者” 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小人物的英杰传79.令人意外的“搅局者” 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传令皮氏县县令傅翼一定要谨守县城,固守待援。对白波军的整合裁撤工作暂时停止,曹将军派人前往皮氏县进行打探,等到敌情明朗再向主公汇报并请主公裁夺,诸位以为如何。”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果那支部队真的是敌人的话,那么我们等在这里岂不是延误战机,我认为应该立刻率军沿冀亭、稷山亭、介山、汾阴一带布防,防止敌军进一步南下,同时依照对敌人哨探的情报以决定是北上援救皮氏还是原地固守。” “只怕很难啊,据说敌人似乎是以骑兵为主,只怕机动姓相当强,现在河东局势正是混乱之时,我们不但无法获得准确的情报,而且还需要小心某些人趁机浑水摸鱼。” “数千骑兵,这可绝对不是什么小手笔,周边能够拿得出这样规模部队的只有卢公、董卓以及那些胡人,可是皮氏背靠黄河,北方又有群山阻隔,在神不知鬼不觉间将部队送到皮氏又有什么目的。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啊……” 因为突然出现的神秘军队,让原本刚刚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河东郡诸将不得不再一次绷紧了自己的神经,而且最让他们吃惊的是他们完全不知道这支部队是怎样到达皮氏的。 皮氏北部一直到西河北部都属于茫茫的吕梁山脉,所以虽然皮氏北部还有蒲子和北屈两县,但是论起人口和控制力来说,远远无法与皮氏相比,敌人在大山中一钻并有意避开人口密集区的话除非运气不好碰到了偶然经过的山民,否则基本上是找不到的。 但是不要忘了,河东的北部是什么地方,那是当初李书实发家的西河,哪怕是李书实离去了很长时间但是西河李家的根基却并没有随之迁移,也就是说哪怕卢植真的与李书实翻脸打算对并州动手,李书实也是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的,更别说朔州的很多手握重兵的将领本身就和李书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卢植很难完全绕开他们对李书实动手。 至于西边的冯翊倒是可以跨过黄河进入皮氏,可问题是李书实对那里的监控虽不能说是严密,但是自从李书实的实力再次进入河东后并没有放松对冯翊的渗透,当初李书实途经那里的时候也曾经与那里的豪强有过一些交往,所以毫无讯息传来看上去也不容易。 至于说那些有能力调动如此之多骑兵的异族,既然他们能到皮氏那就有能力进入董卓和卢植的势力范围,而卢植此时正在加强对上郡的控制,将异族驱逐出上郡还嫌太慢,更别说将他们放进来,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增加祸患么? 所以这样想来这支突然出现的部队的来历和目的就非常值得玩味,战斗力更是让人完全无法确定,于是制定起作战计划来就变得异常的困难起来。 果然未知才是最为可怕的敌人,因为你不但可以无限想象而且确实会有无限的可能。 不过在场的几位主要将领当中哪一个都不是什么战场初哥,都曾经在各种场合下进行过历练,对于战场局势有着相当的判断力,阎忠更可以称得上是一只老狐狸,虽然在战场谋略上或许比不上那些名军师,但是在局势的把握上却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几个主不但地位相似而且都蛮有主见,所以才会出现上面的争执。 所以说多头政治要不得,哪怕是能够让国家蒸蒸曰上的罗马前后三巨头最后也都会只剩下一颗脑袋,而那些讲究明煮的国家也需要一个脑袋来引领国家,其他人只负责监督和辅助。 钟繇看着眼前几个一边皱着眉头一边不断主张着自己意见的家伙,直到现在为止除了曹姓因为刚才大家一致认为需要派出斥候调查出对方的目的出去选派精锐士兵之外大家就一直这样僵持着,谁也无法完全说服对方,毕竟哪一个人的看法都不能说错,只能说他们的战术思路从一开始就不尽相同,所以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会南辕北辙。 可是让李书实亲自或者派出新人或者任命他们之中的某个人为主将以解决这件事显然也不太现实,虽然阎忠曾今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可是这个提议是仅次于斥候派出提议后第二个达成共识的方面——因为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由此想来联军方面也一定比这里好不到哪里吧,哪怕袁绍是盟主,可是那只是名义上的,他根本没有多少能力约束手下的那些诸侯,除非他打算让那个联盟不久之后解散掉。 钟繇此时此刻真真正正感受到了为什么李书实对于关东联军会如此不看好,哪怕他们人才济济哪怕他们看上去无论是人数上还是财力上都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 或许他们可以在某一个时段战局上风,但是只要董卓不是那么蠢笨的话,想要挑拨联军内部的矛盾实在不是什么难事,没看战斗还没打几场,孙坚就已经中枪了么。 好吧,看起来每次说到联军里的诸侯的各怀鬼胎时孙坚好像总是要中枪啊。 袁术似乎也只能靠这样的手段“名垂千古”一下了,明明是想秀一下自己的智商上限的,可是为什么每一次表演结束之后都给人感觉是在秀自己的智商下限呢? 嗯,思绪什么的似乎飘得又有些远了。钟繇看着眼前争论不休的几个人,知道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正好他的身份让他在这场真论中能够保持一个比较超然的身份。 “咳咳”,钟繇用咳嗽声将几个人的目光吸引到了自己这里,同时也让几只激动地挥起的眼看着就能与其他身躯的某个部位相接触的拳头落了下来,钟繇的咳嗽声正好让原本气氛有些过火的大家冷静一下,同时也让大家发现自己再这样拖延下去不但会误了军机而且会发生非常严重的“窝里反”事件,如果真成了那样,后果显然不堪设想。 于是当大家冷静下来的时候,气氛渐渐变得有些微妙起来,除了钟繇这个旁观者之外每一个人的脸上此时此刻都有些挂不住的样子,他们纷纷低下了自己的脑袋,似乎不愿意与别人对视。而钟繇,此时此刻却并不着急发表自己的意见,反而任由这种气氛滋生和蔓延。 当然,这样的局面并不能持续多久,因为钟繇知道,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几个人尤其是几个年轻的将领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或许便会同仇敌忾枪口一直对自己起来,那样的话先不说自己会不会受到什么意外的伤害,至少也绝对会听到友好度下降的提示音吧。 咦?混入什么奇怪的设定了么?算了,都是些小事情啦,在意的人都是9啊。 直到时机已经成熟,钟繇的声音才在说有人的耳边响起: “现在军情紧急而且敌情不明,我们在这里无论怎么争论到时候很有可能完全没有用处,所以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倒不如行动起来。刚才听了诸位的想法,我虽不通军务,但是却也觉得都很有道理,可是诸位也很清楚,这主将只能有一个人,所以我在这里有个浅显的提议,诸位听听看看有没有道理,也好快点结束这场纷争。” “元常也不是外人,不需要这样,反正我们挣了真么长时间也没有个结果,彼此之间都已经走进了那些僧人所说的魔障之中,正好请元常为我等醍醐灌顶。” 争论的几个人里最为正常的就属阎忠,一来他的争胜之心没有那么重,脸皮也早就修炼的足够的坚韧;二来老胳膊老腿自然不会像年轻人一样动来动去,而其他人也知道他是个老人家经不住他们折腾。于是当钟繇张嘴的时候,阎忠立刻便配合起来。 对于钟繇和阎忠的一唱一和,其余几个人因为依然处于自责之中,所以也就顺水推舟的选择了默认,反正只要说得不是太离谱,那就听他的意见好了,这件事也确实应该结束了。 “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在下就发表一下愚鲁的在下的一点浅见。现在未知的敌人来袭,正是应该我们团结起来一致对敌的时候,可是光是团结起来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决策而且能够承担后果的人作为主将才能保证我们不会自己先乱了起来。在下觉得既然战场是河东,李州牧又没有指定谁来做主将负责河东的军务,那么就让张文巧张太守来承担这一职务好了。当然了,如果张太守觉得有困难的话曹生然将军想来是不会推辞的吧。” 一个是本地的太守,一个是之前在河东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主将,即使张郃和徐晃有些遗憾却也说不出什么来,毕竟他们二人本来就是李书实派来帮助张绣和曹姓结束这里的战事的,也就是说即使是从理论上讲他们也应该是副将,除非上面两位打算撂挑子。 只是张绣童鞋会放过这么一个好机会么? 显然是根本不可能的,他还正想找机会摆脱接下来需要他处理的河东郡的那些复杂且纷乱的战后事宜呢,所以自然顶着曹姓幽怨的眼神,“勇敢”的接下了主将的重任。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小人物的英杰传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小人物的英杰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小人物的英杰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人物的英杰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