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2章 海贼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崇祯盛世第0452章 海贼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崇祯皇帝拿过那封熊文灿的密奏细看,修长的眼睛中透着睿智的光芒,皇帝在回到了自己的帝王身份后,对古代的帝王政务,越发的成熟,越发的驾轻就熟,淡淡的点点头,“这个熊文灿这次算是立功了!他做别的不行,做外‘交’算是一个人才了!” 王承恩知道对于一个封疆大吏来说,这样的评价可不咋地,没有敢接话,其实熊文灿是什么水平,老臣们心中都很清楚,但熊文灿的人缘好,这也是他始终在大明政治顶层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老实话,如果不是生逢‘乱’世,像熊文灿这样的水平,是肯定要超过杨鹤的成就的,就算是做到朝廷首辅大臣的位置,朝中上下也绝不会有人觉得意外。做官的成就,跟能力的关系,不是很大! 熊文灿对大明各层势力的影响,都不容小觑!王承恩点点头,“这次算是办的不错,熊文灿和颜继祖都没有辜负皇上的期望。” “你说朕是在北京等着好,还是亲自去一趟天津好?朕想亲自去一趟天津。”崇祯皇帝朱由检很少见的询问王承恩的意见,这段时间以来,基本上,大事都是他自己做主的。 王承恩也颇有些意外,但马上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老奴觉得,您最好是亲自去一趟,让郑芝龙感受到皇上对他的重视,而且,他如果真的来京城,不知道会不会临时改变主意,这些海贼的想法,古怪的很。” 王承恩其实也就是顺着皇帝自己的想法往下说。他知道皇上很想去天津一次的!王承恩没有明着说出来的意思。其实抱着深深的忧虑。郑芝龙投降,但投降跟隶属于朝廷,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距离的!尤其是海贼! 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越是在这个机会靠近的时候,心中越是举棋不定!他起初是想让郑芝龙帮着他将百姓和军队迁徙到朝鲜去,但是想着用这么大规模的人员迁徙都用郑芝龙的战船的话,难保这个郑芝龙不会起什么别的想法!?可能以为朕要吃掉他的这些战船也说不定,这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毕竟,郑芝龙的船队。并没有完全归属于大明的军队序列中,并不是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抱着脑‘门’叹口气,“朕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万一郑芝龙多心了的话,会不会功亏一篑呢?” 王承恩自然知道皇帝指的是什么问题,他这几天也一直在帮着皇帝琢磨,这事,王承恩和皇帝都没有跟曹化淳说,他们两个人有种默契,一般很大的事情。尤其是对外的事情,就仅仅是两个人之间商量。除非是皇帝召见曹化淳或者大臣,不然是不跟别人讨论的! “皇上,这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就开诚布公的谈吧,行就行,不行的话,皇上也是尽了力了。”王承恩安慰着皇帝。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似乎也只能如此了,“但愿大明的列祖列宗保佑朕吧!” 这些天,崇祯皇帝朱由检都没有去找过‘女’人,他没有再去那个小庭院去看客巴巴,没有去宫外,一直就这么在中书院埋首政务之中!这次以皇帝的身份去天津,依然不想跟‘女’人打招呼。 在看望了一次周可儿之后,皇帝御驾直接出了京城,随行只带着一支三千人的御林军护卫,在冬天的京畿地区,治安还是不成问题的。 大臣方面,崇祯皇帝朱由检只带着刘鸿训和颜继祖,刘鸿训现在是在皇帝身边的唯一一个内阁大臣,至于颜继祖,主要是因为在招安郑芝龙的过程中,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带着他会有一些帮助。 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刘鸿训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刘鸿训曾经去过朝鲜,对朝鲜的问题也比较熟悉。 颜继祖号同兰。明龙溪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 崇祯元年正月,颜继祖曾上疏论述工部冗员及三殿叙功的浮滥,由此裁去加秩和寄俸200余人,为国家节省一笔库财。他又上疏揭发李鲁生、霍维华原是魏党成员,伪装清白,妄图在清理魏党中‘蒙’‘混’过关。经过多人相继劾,李鲁生被撤职,霍维华被停职查办。 同年,颜继祖还为大学士刘鸿训被魏党余孽反诬而申辩。刘鸿训曾出使朝鲜,乘海船归国,沿途收容难民,超载船沉。鸿训漂泊3日夜,只身生还。天启六年1626年)冬因反对魏忠贤,被削职为民;到崇祯元年魏党倒台时起用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任后即揭发魏党李维垣、李恒发等11人,人心大。但魏党余孽、御史袁弘勋串同锦衣卫张道濬,反诬刘鸿训早先出使朝鲜时贪污渎职,“满载貂参而归。”刘鸿训一时处于劣势,幸得继祖仗义执言,指斥袁弘勋‘混’淆是非、张道濬越权‘乱’政,都要严办。崇祯帝遂将袁弘勋撤职查办,提升继祖为工科右给事中。 在去的路上,崇祯皇帝朱由检犹豫了很久,才将刘鸿训和颜继祖都招到了龙辇上,将自己对郑芝龙的意图跟两个人说了。 颜继祖听说皇帝想让郑芝龙帮着运军队和百姓到朝鲜去,也感觉非常的棘手,如果光是运送百姓,这还容易一些,运送军队的话,确实是有些敏感了。 刘鸿训听到的和注意到的重点,则不足郑芝龙的身上,他是为皇帝的想法而诧异,虽然是一个懦弱老臣,但有的话,他还是不得不提醒皇帝的,“皇上,朝鲜问题要慎重吧?如果我大明一下子运了这么多的百姓和军队过去的话!朝鲜人是会反抗的!他们是我们的藩属国,但毕竟不能够等同于大明的行省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摆摆手,“朕现在不是跟你们讨论这个事情,朕说的是,如果郑芝龙知道了朕的想法,会不会多心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崇祯盛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盛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盛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盛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