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刘铁战败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农业中华第七十九章 刘铁战败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也许是学习张春,刘杰把沙洋镇建设得不错,至少有一个小学,一个中学和一个军事训练营。只是军事训练营已经空荡荡的了。学校的学生也都是富户子女,与张春不同,刘英主要依靠的就是家族,所以沙洋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富户客商,连拖船埠的那种棚户区都很少。 沙洋镇因为紧靠着汉水,水路运输和云龙河不可同日而语。 从拖船埠到沙洋,没有陆路可以通。一连和二连是在下游偷渡过河的,因为人数不多,所以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三连是等到一连和二连控制了沙洋镇郊,才在渡口强渡,并收集了足够的渡河的船只。 五个连渡河过后,已经是傍晚。部队没有进镇里,而是在野外宿营。 沙洋实际上是黄元平带着乔晋和两百巡警学院的学员接收的。拖船埠,已经变成了废墟,军队撤走后,变得空无一人。 拖船埠只有三个居民区,一个是王家集,一个袁家大院,一个就是刘家榨。中间是由于云龙河以及汉江决口形成的湖泊和沼泽区域,被人们称之为周湖。以前是湖匪的聚居区,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人了。 王家集历经李家和刘家的打压,已经今不如昔。好在后来刘杰和张春都放了一马,王家集已经很清楚其中关节。刘杰开拔后,直接投靠了张春。他们已经没有了大地主,因为李明毅杀了一批人,几乎都是王家有实力的人家,所以现在主要是一些拥有土地的自耕农组成。 王家也确实是一个大家族,一个王家集就有三千多人,有两百多人的民兵。 除了王家,其次就是袁家。因为袁芳,袁家一直和新民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袁家大院的老爷子拥有袁家所有的土地,不过大多都是自己的亲属子弟在耕种,以前还有佃户和雇农,但是后来都跑到新民镇去了。 刘家榨和拖船埠一样,都成了废墟。刘家的年轻子弟都在新民镇。老一辈分散在襄阳、武昌,沙洋也有部分族人。 所以张春直接越过了周湖以北的广大区域。 周希哲带着一半的工作组随着黄元平进了沙洋镇,周希哲在镇公所开始办公,黄元平就驻扎在了镇公所傍边的军事训练营。巡警们分成了几队在进行巡逻和安抚居民的工作。 梁思顺没有进镇里,毕竟那里还是有一些危险性。她带着宣传队住在军营里。 张春在团部驻地的大帐篷里接到了张天的电报。 徐镇坤在张截港被刘铁击溃。居然又要洗劫已经空无一人的刘家榨。再次被张天的侦察连伏击,连同徐镇坤在内的一干高级军官全部被狙击手击毙,一千多人全部缴械。 因为俘虏人数太多,张天留下了枪支弹药和部分愿意留下的三百多士兵后,全部遣散了。 这三百多士兵侦察连看不上,不过有三十多人张天觉得还不错,让送到沙洋。其他人由郭华接收,分派到新民三镇去了。随着溃兵来的还有两千多老百姓,郭华在沙洲渔场的人的配合下,准备在刘家榨就地安置。张天留了一个排给后来赶过去的郭华,以防万一。侦察连正在连夜渡河。 张春给丁槐发电报,称已经占领沙洋镇全镇,但是徐镇坤溃兵一千多人南下,双方发生交火,悴不及防,伤亡惨重。无力再进,要就地防守。 同时电告黎元洪,旧口镇辛格杰响应刘铁,发兵威胁白马镇,被守备团第四连击溃,第四连刚刚组建,损失惨重,在民兵的帮助下才夺取旧口镇。目前第四连正在白马修整。 其实两边几乎都是兵不血刃。张霖越和陈继祖连夜偷袭,旧口的辛格杰才一百多人,根本不是对手。连枪都没有来得及放一枪。就被拿下了,辛格杰被击毙。雁门口的民兵全部抽调去了白马。巡警也去了一半。南张街的刑警分了一半给乔吉云峰,吉云峰也赶往刘家榨去了。辛格杰手下这帮人素质很差,连巡警队都瞧不起,张霖越直接遣散了。 张春把部队分别驻扎在沙洋,多宝和李市,进行整训。 虽然整个沙洋已经没有了其他军队。但是张春的克制让荆州镇守使丁槐大为不满,强令张春进军。蔡元培电告黎元洪,说张春有防守新民学院之责,今陷沙洋县,已属不易,不宜进军。 梁启超也向黎元洪说新民大学已属不易,刘铁尚不攻,怕人诟病。将军何至于此? 此时黎元洪为进步党理事长,梁启超为理事。别人的话他可以不听,梁启超的话他却不能不重视。黎元洪复电丁槐,说刘铁已入绝路,张春已属有功,不宜苛责。 八月二日,刘铁在龙背桥被丁槐与襄阳道下来的游犹龙围困,团长沈翼世、刘杰阵亡,弹尽粮绝,只好遣散部队。大部分散兵回到沙洋,被张春收容,其实能回来的士兵素质都不错,刘铁显然还是给了部下一个退路。 接到电报的丁槐在荆门没动,但是却刻意隐瞒了损失惨重的游犹龙。一路狂追的游犹龙在拾回桥被张亮伏击,这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火箭弹,八百多人无一生还,游犹龙被击毙。 丁槐接到消息,只是上报说游犹龙被溃兵伏击,全军覆没。丁槐兵逼刘蕴玉,叫他交出军权,刘蕴玉的部队本来大多都是土匪收编而成,直接溃散了。荆州潜江荆门一代,就只剩下了丁槐一家独大。 大战是平息了,但是由于几只部队崩溃。连周湖的湖匪,虎爪山的山贼也死灰复燃,守备团每天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战斗。大量的乡绅跑到沙洋向张春求援,说泥腿子们受到革命党鼓动,要包围和驱除了他们,还烧了他们的田契。但是更多的农民跑到张春的衙门,要求和新民镇一样重新分配土地。 张春召集闹事的农民和富商们在军营里谈判。 顾明几个看见农民中的春丫等人,都暗自笑了。难怪春丫那帮人几个月没见人。原来就干这事了。 张春说:”就这么平分土地是不可能的,我去分你们家的地你肯吗?” 这一句话让乡绅们一个劲地点头,但是一想,不对呀,这还是要分地啊。 果然张春说话了:“这不分地怕也是不行,我在新民两个镇的土地都分了,不是我仁义,而是不分地,穷人们日子不好过。” 这次轮到老百姓那边点头了。 “这样,我说一个办法行不行,赎地。” 老百姓那边的脸色就暗了,那不就是卖地?有银子还用说? 张春提出的办法就是地主们的土地作价,由政府担保卖给农民,或者直接卖给政府,钱一次性肯定给不了,分成若干年还。不过既然这一次也有人闹事,那么下一次肯定还会闹。你们今年分了别人的地,明天就有人分你的地,所以最好卖给政府。然后政府分给农户。农户按时间把钱还给政府,政府拿这笔钱还给地主。既不让地主们吃亏,也能让农民有土地。 地主们自然纷纷抗议。 张春又说了,地主们有钱了,政府支持你们在城里购置产业,兴办工厂和商行,和外面做生意。政府专门划出土地,你们可以自己买,也可以先欠着,用自己的钱购置机器和搞建设。欠的钱自然要还,可以分几年还。为了保证农民和商行工厂门能够还钱,能够过好日子。政府研究降低税率和征税的办法。 这个办法呢,一时肯定拿不出来,你们这些老百姓都不认识字,跟你们弄不清楚。这样分两步走,一方面,让新民学院的人来镇上办一个农民讲习所,你们来这里听课,地主们也来听,有什么一二三,画个道道来。学生和政府给你们调节。 第二呢,你们农民组成农民协会,工人组成工人协会,商人组成商人协会。谈判时不能一哄而上,要讲道理。也可以保护你们的利益。不能杀人放火,要是发生暴乱,军队是要管的。也不能蛮不讲理,都要有妥协退让,如果由此发生争执,政府会处罚不讲理的那一方。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农业中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农业中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农业中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业中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