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钱的惊喜与忧愁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穿农家种好田第116章 钱的惊喜与忧愁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卖鸡瘟“药”轰轰烈烈地忙了五、六天后,渐渐消停下来。 因为这“药”是一次性的,论病鸡还是还没有染上鸡瘟的鸡,只要喂了“药”,便告别了瘟疫,根本没有回头客。 人们听说以后,又怕“药”没了,都争先恐后地来买。所以时间比较集中。 清净下来以后,郝兰欣把藏在棉被里、包袱里,以及玉米缸里的钱全拿出来,等孩子们都进入梦乡,郝兰欣用单子把户遮了个严严实实,和田达林一起,在煤油灯底下数起钱来。 村里虽然通了电,却经常停,有时能停五、六天。煤油灯仍然是主要的照明设备。 钱都是纸币,一块的居多,两块的也有,五块的极少。五角、两角、一角的也不少。郝兰欣和田达林数了大半夜,摆了一炕钱,数了三、四遍,最后才统一起来。 两口子不由都惊呆了: 不算田幼秋上缴的十块钱工钱,一千零六块。 “怎么会这么多?”郝兰欣吃惊地说。 “一千零六块?”田达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千块在当时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 当时的物价很低,以一斤的重量来说:面粉一毛七分、玉米面一毛三分、猪肉七毛九、青菜二——五分、火柴二分一盒、食盐一毛五分、酱油醋八分、水果一般五分到一毛五。 到本村的理发店理一次发,也就花一毛。 一个整劳力一天挣十分工。工值一、两毛,两、三毛,很少有达到五毛钱的时候。还得等到秋后决算完了才能分到手。 农村里人们都很少花钱,衣服平均几年甚至十几年一次,小孩子的衣服,是“大穿,二穿旧,老三穿着补丁裤。” 五、六口人的家庭。家里要是有个三头五十的,就算是有钱户了。 过去一文不名至今还背着外债的田达林夫妇,忽然之间成了超级有钱大户了。 “这钱都是咱的?”郝兰欣疑惑起来。 “不去买药了,能不是咱的?”田达林猜测道。 “不行,我得问问青青去。”郝兰欣说着起身就要往外走。 “三半夜的,你惊动孩子干什么?明天早晨再问!”田达林制止住了妻子。 两口子又赶紧把钱包到一个包袱里,放到炕头上,用被子盖好,然后熄灯睡觉。 可哪里睡的着!两口子又商量起还账和放钱的事。 别人的账用大女儿钓鱼的钱都还清了。光剩老院儿里那五十块钱了。因为还的不情愿,也就一直拖着。现在有钱了,还了她! 再就是怎样放这钱了。藏在哪里才保险…… 兴奋一阵子。愁一阵子,一夜没合眼。 亏着郝兰欣没去叫田青青,要是去的话,穿越的田青青就会露出马脚。 这一夜,田青青是在空间里度过的。 这一次鸡瘟让田青青收获颇丰:给了家里一千来块钱。作为买“药”的“本钱”,自己还留了二百来块。不留不行啊。从人家手里买不得花钱不是! 让田青青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收了三十七只鸡:三十二只母鸡,五只公鸡。平均一只公鸡带六只多一点儿母鸡,正好公、母搭配合理。 鸡们在空间里一天就能完全康复,母鸡们病前又都正在下蛋。病好以后,下蛋功能随之恢复。 因为空间时间现在还是外面的四倍。外面一天,鸡们在空间里最少产二至三枚蛋。在东挎院儿的草丛里、敞棚里,到处都是一堆一堆的白花花的鸡蛋。 这又给田青青找了一份工作:每天晚上都要在东挎院儿待上一段时间,给鸡们撒点儿杂粮,喂喂它们,拾拾鸡蛋,堆放到一个角落里。 鸡蛋多了,轱辘的到处都是。田青青又就地取材,用异能把干树枝截成一段一段的,在敞棚里扎了一圈儿篱笆,小圆囤似的,然后把鸡蛋放到里面。 一开始,她怕把鸡蛋碰坏了,不敢用异能。后来实在累的不行,试了试,还行!鸡蛋一个也破不了。在心里感叹一番异能的奇异,便使用起来,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空间虽然有保鲜作用,但光在这里面放着也不是个办法呀!自己家里没有养着鸡,拿出去吃都得找理由? 怎样把鸡蛋弄出去卖呢? 田青青又多了一样心思。 ………………………………………………………… 第二天早晨田青青刚一开门,就被郝兰欣喊屋里去了。 “青青,你给我的卖药钱,都是咱们家的了吗?”郝兰欣也没有开场白,劈头就问。 “嗯哪。”田青青点点头,肯定地回答:“买‘药’的钱先是一拨压一拨,后来咱有了钱,我就当场点清的。一点儿也不欠人家。” “你知道卖了多少钱吗?” 田青青当然知道。因为都是她经手的。不过她还是摇了摇头:“我还没算呢。” “一千还多六块!一小包袱。”郝兰欣说着,掀开被角让田青青看。 田青青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大堆。不过也难怪,一块钱买一葫芦药,人们便都拿着零钱来买了,何况十块钱在当时已经是最大的人民币了,恐怕村民们手里也没几张。 “多少年能攒这些个呀?” “妈妈,这不是攒下了吗?”田青青推了推母亲的胳膊,提醒道:“你先别这么高兴哩,着想想这钱怎么放吧。” “昨天晚上我和你爸爸商量了一晚上,也没想好放哪里。埋在地下怕霉了,放在家里怕丢了,你说往哪里放好呀?” 田青青看到母亲的脸上爬上一抹愁云,不由笑道:“妈妈,咱没钱的时候,你发愁,现在有了钱了,你也发愁。你说,咱是有钱好呢,还是没钱好?” 郝兰欣“噗嗤”笑了:“当然是有钱好了。不过,要是让贼偷了去,比没钱伤的还厉害。” “你不会放的牢靠一些呀?” “怎么个牢靠法?你说说,我和你妈愁了一晚上了。”坐在一旁一直没说话的田达林插言道。 田青青:“把它们存到储蓄所里,又保险,又有利息。” “存储蓄所?” 郝兰欣和田达林同时说道。并互相对望了一眼。 对储蓄所他们并不陌生。每年分红的时候,储蓄所里的人员就来村里做宣传,让人们把一时花不着的钱存到储蓄所里。好处讲了一大堆,什么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好处,保险,国家还给利息,用大钱挣小钱。 不过人们私下里议论说,把钱存进去就被国家管起来了,别再取不出来喽。都不敢去存。 当时还跟着老人,他们不主事,也没钱,总觉得那是别人的事,听听也就罢了。 现在女儿也说出这样的话来,两口子感到特别意外。 “国家会不会收了走不给了呀?”田达林问。 田青青:“不会的,存了储蓄所以后,人家储蓄所会给你一张存款单,到期取去就行,不但不收你的,还给利息。用大钱挣小钱。” 怎么和储蓄所里的人说的一模一样? 郝兰欣惊奇地问:“你听谁说的?” 听谁说的?田青青一时还真想不起人选来。飞速琢磨了一下,觉得也只有大姨家大表姐颐凤娇胜任了,便说:“听大姨家娇姐姐说的。” 大外甥女是公社广播员,见多识广,知道这个不鲜。郝兰欣首先点了点头。 两口子又商量了商量,决定听从大女儿的建议:把钱存到储蓄所里去。 “可是,怎么存呀?谁会呀?”田达林又发起愁来。 田青青前世里会。尤其是凌媛媛时期,家里的钱堆着手花,身上哪天不带着几张银行卡?!用银行卡支付,自动取款机里取钱,运用的倍儿熟,但是她不能说。 “这个好办,听娇姐姐说,你拿着钱到储蓄所里去,营业员会教给你的。人家都是国家工作人员,不糊弄人!”田青青只好往颐凤娇身上推了。 “要不,让青青她娇姐姐给咱存起来?”田达林对郝兰欣说。 郝兰欣摇摇头:“不行,咱一下存这么多,人们一准认为咱很有钱,传嚷出去,亲戚朋友都来借,你不借给谁?” 田达林点点头:“那,你和青青一块儿去吧,你比我还多上一年学哩。” 郝兰欣:“不行,来到你们家里以后,光看孩子做饭出工了,你见我什么时候拿过书本?学的那点儿,早忘得干干净净的了。要不,你和青青一块儿去。我骑车子利巴,不敢驮着她。” 两口子都看出来了:大女儿对存钱的事了解的比他们还多,人也机灵,这事非她莫属! 田达林:“我三年级毕业,一开始就没学会,现在不记得了。去了还不是两眼一抹黑。” 郝兰欣:“青青会认好多字了,让她给你看着点儿。” 此话正合田青青的心意,忙说:“没事的,爸爸,你只要看着上面的数字对了就行。你要不知道地方,我指给你。” 田达林被搞得头有斗大。不过想想也确实只有这样了。好在大女儿识数,爷俩绑在一处,还存不了这些钱?! 于是,点点头,同意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穿农家种好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穿农家种好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穿农家种好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穿农家种好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