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人是第一位的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穿农家种好田第311章 人是第一位的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田青青见大姨真心实意留,就对郝兰欣说:“妈妈,你就踏踏实实在大姨这里待一天吧。。:。我来时已经给爸爸预备下面条和卤了,今晌午他们吃打卤面。” 郝兰格白了郝兰欣一眼:“还是俺青青考虑的周到。比你强多了。” 郝兰欣笑笑:“她每次来赶集都是这样,先预备下,她回去的早她做,我回去的早我做。做饭上我一点儿也不‘操’心。” 郝兰格:“真羡慕你。” 于是,三个人一块儿包饺子。边包边说话。 郝兰格:“二妹,青青和金霞家儿子的事怎么样了?” 郝兰欣:“小孩子家,还能怎样?随他们吧!” 郝兰格:“二妹,我先把话说在头里,要是金霞那边有什么变化,你一定不能往别处里说,给我家老三留着。” 田青青一阵脸红,把头扭向一边。 郝兰欣见状,说:“这孩子有主见。现在还小哩,咱不说这个。” 说起赁房子的事,郝兰格不责怪地说:“怎么不上我这边儿来?要往外出租房子的人家有的是。只要有偏房的,都兴这个心,好有个来钱头。离得近了,我也好照应不是。” 郝兰欣:“不是青青过来,是达林的一个亲叔伯妹妹。青青来回跑。” 郝兰格又对田青青说:“青青,缺什么用什么,你尽管说话。只要大姨家里有的,你就拿。大姨全力以赴支持你。” 田青青:“哎。谢谢大姨。大姨,往后你吃‘鸡’蛋、青菜、鱼,就别去集上买去了,上那里拿就行。你要不拿,我就给你送过来。” 郝兰格:“你别再送了。现在家里就光吃你送的了。没了我就去你们那里买。你们是搭伙的买卖。不能让搭档说出话来。” 田青青笑着说:“那就记我的账上。怎么样也供上你家吃了。”又问:“娇姐姐中午回来吃饭吗?怪想她的。” 郝兰格:“不回来。去她婆婆那边吃。婆婆待她可好着呢,比亲闺‘女’都亲。要是中午不回去,下午准到单位看去。问清了为什么没回去才走。在家里还给开小灶,经常给她炖‘鸡’蛋羹。真没见过这样的婆婆。” 郝兰欣羡慕地说:“遇见个懂事的老人也享福。有了没?趁着老人待见。赶紧要一个,老人看大人喜孩子,孩子也受不了屈儿。” 郝兰格:“还没哩。都结婚一年多了,一说让他们要孩子,还脸红哩。说了,不实现共~产~主~义不要孩子。咳,二十多岁的人了,幼稚的像个小孩子。那共~产~主~义三年五年会实现的了呀?” 田青青心中暗想:别说三年五年。三十年五十年也实现不了!于是便说:“这个得劝劝娇姐姐,那共~产~主~义可不是说实现就能实现得了的。“ 郝兰格:“还是得。到了那时候,都成老头老太婆了。青青,赶上你娇姐姐的时候,你说说她,我看你比她看的还透彻。” 田青青:“行。要是在这里住下的时候,我就把她叫家来,或者我到她婆家去。她结婚以前就给我说过这话,我还以为她说说也就算了。结了婚,就由不得她了。闹了半天。她还坚持她这个观点。” 郝兰格:“你一定要劝劝她。趁着我还年轻,给她把孩子看大了。她外边儿的在家是老小儿,她婆婆比我大十岁。再待几年就看不动孩子了。” 田青青:“嗯哪。有空我一定抓紧。” 饺子很包好。田青青包的又又好,小饺子一个个都弓着腰儿,像个小元宝,又引起郝兰格一阵啧啧称赞。 有其母必有其子。颐守义放学回来后,对田青青一阵猛追猛攻。又是买冰棍(貌似这个时候只有二分钱一颗的冰棍,又是买糖果。还要带着田青青去城里买西瓜。 田青青说:“今天不是集日,没卖的。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我骑着车子去办点儿事。” 说完,也不管颐守义同意不同意。推起自行车,蹬了两蹬。骗‘腿’掏梁骑着,向城里方向奔去。 避开颐守义的视线后。从空间里拿了一个大西瓜、一兜子甜瓜、脆瓜,还有一大兜子早熟桃。装了满满一自行车。 把颐守义震惊的目瞪口呆:“青青,你不是说今天不是大集吗?你在哪里买来的?” 田青青:“你不要忘了,我是做买卖的。哪里卖什么比你清楚。往后我来了,不许再给我买东西了!你比不过我。” 颐守义讪讪的。从此打消了给田青青买东西的念头。 回到田家庄以后,田青青第一时间把赁到房子的事“汇报”给了田冬景。田冬景高兴的了不得,抱着田青青在庭院里打起旋旋来。 “景儿,你要是走,怎样给队上请假呀?光不出工,队长不找哇。”四‘奶’‘奶’田魏氏首先想到了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田冬景一下蔫儿了下来。想了想,说:“给队长说,我不要队上的口粮了,总行了吧!” 四‘奶’‘奶’:“不要也不行。你是整劳力,去哪里也得给队上说一声。时间也不能忒长了。” 田青青自是知道“整劳力”意味着什么:这是生产队上的生产力呀!不仅仅是自己干活吃饭,还担负着整个生产队上的养老养小的义务。 田青青提示道:“在外面工作的合同工、临时工们,队上是怎么对待的呀?” 田冬景:“听说往队上‘交’钱。‘交’七块只给口粮,别的什么也不给;‘交’十五块的记全勤。” 田青青:“那,咱也‘交’钱,就按队上规定的数‘交’。” “会挣出来喽啊?”四‘奶’‘奶’担心地说。 田青青:“挣出来喽。要不,现时先保密,就说景姑姑身体不适,去住亲戚去了。这个大家也谅解。等钱挣多了,就‘交’钱买工分。这样,还哄得达兴婶婶他们高兴。” 田冬景:“嗯,先这么着。实在不行,我就把户口迁出来,自己拿着。反正不在这个村里了。” 四‘奶’‘奶’想了想,也觉得可以,高兴地说:“这办法行。先保密,以后再说。一个闺‘女’家,早晚也是要迁户口的。但愿队上不给叫这个真。” 为了让郝兰欣高兴,也为了进一步落实“行善”就有回报。这天夜里,田青青又从空间里‘弄’出六口袋“神粮”,小麦和杂粮各半。 “青青,果然被你说中了,又给咱送了六口袋‘神粮’来。这一回是三口袋麦子,三口袋杂粮。” 田青青心中暗喜,忙说:“准是老天爷爷也赞成开小卖部,送杂粮让我们卖呢。妈妈,咱就把杂粮‘弄’到小卖部去。城里的人们准稀罕。” 郝兰欣高兴地说:“依你,全依你。你说怎么办,咱就怎么办。” 从此,郝兰欣再也没提过房租的事。 第二天,田冬景驮着铺盖卷,和田青青一起来到了租赁的房间里。由田青青出钱,两个人商量着,买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杆秤。因为是赁的房,不好烧柴禾,田冬景又得在这里起火做饭,便买了一个十个灯捻的煤油炉子,吃饭烧水炒菜全用它。 在住房问题上,姑侄儿俩意见发生了分歧:田冬景的意思是住东厢房,把货放在西厢房里。 田青青则愿意人住在西厢房里,东厢房放货物。因为比较起来,西厢房要比东厢房优越的多。 俗话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来夏不凉。 东厢房坐东朝西,早晨不见日光,屋内显得特别暗。夏天到了下午,太阳西斜,毒阳正晒,炎热难挡。冬天里西北风又直接往‘门’里灌,冷的很 西厢房早晨阳光明媚,屋内光线极佳,给人们一种清晰感。夏天中午和下午太阳都不能直‘射’屋内,比较凉;冬天里又背风。屋里暖和。 在这里也顺便说一下南房。最为难住的是南房,南房一年四季都见不到太阳,夏天热气散发不出去,雨季屋内特别‘潮’湿。而到冬季,西北寒风往屋里灌,一点儿热气也收不住。 不过,南房倒是很宽敞的两大间,放自行车什么的,很方便。田青青对此很满意。 “人受点儿苦不要紧,别把货热坏了。”田冬景说:“尤其是‘鸡’蛋和青菜,温度高了,很容易坏。” 啊,原来把货物看的比人还重要。 田青青心生感‘激’,笑着对田冬景说:“没事的,景姑姑,我们‘摸’索一下规律,‘鸡’蛋、冰棍和青菜,掌握着一上午就卖完。剩下一星半点儿,盖上一个湿单子,傍黑时再卖卖就行。 “杂粮是不怕晒的,越晒越不生虫儿。 “人是第一位的,在现有条件下,说什么也得住个好些的,哪有把货放到好房子里而人住次房的道理。” 在田青青的坚持下,西厢房做了住屋。 经过两天的努力,小卖部开张了。 为了保密,也为了不耽误生产队上的农活,田青青没让田桂柳来给田冬景作伴儿。她自己在这里陪了几天,待田冬景和当弯儿里的客户都相熟起来,又赶上靳‘玉’书的儿媳‘妇’生孩子,娘家人来伺候闺‘女’月子家里住房紧张,田青青便让靳‘玉’书十八岁的‘女’儿王亚丽,搬到租赁房里给田冬景作伴儿。未完待续)r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穿农家种好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穿农家种好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穿农家种好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穿农家种好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