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过来顺上学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穿农家种好田第343章 过来顺上学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田冬梅又住了几天,在腊月二十二这天,说什么也要回去。 原来农村里有个风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灶王爷上天——祭灶的日子。结了婚的‘女’人必须在这天之前赶回婆家。田冬梅守旧,自是不想破坏这个风俗。 过来顺和过遂在这里‘混’熟了,也吃高了口,说什么也不回去了。小二妮儿过‘艳’,见哥哥姐姐不回去,也不愿意走。又离不开妈妈,哭着叫着不让田冬梅回去。 气得田冬梅说:“你们这些‘精’吃鬼!狗还不嫌家贫哩,在这里吃了几天好饭食就不要家了。要是叫你们的爸爸知道了,还不把鼻子气歪了。” 骂归骂,在这里天天吃白面、顿顿见‘肉’,妗子舅舅待承又很好,愿意回去吃糠窝窝菜白粥那才怪哩。兄妹俩躲在屋里,连他们妈妈的面都不见了。 郝兰欣见状对田冬梅说:“让孩子们在这里吧,什么时候住烦了,想你们了,就让他三舅送过去。你看来顺在这里待了这十几天,面‘色’就改过来好多。再住一段儿,说不定还能把个子蹿起来了呢。” 田冬梅何尝看不出来:儿子过来顺自从吃了宝塔糖打虫以后,再也没说过肚子疼。饭量比在家里几乎长了一倍。小脸蛋儿上有了红晕,尖下巴也变得圆乎乎的了。 大‘女’儿过遂也是如此:小嘴儿在这里一天到晚不闲着,吃了水果吃干果,每顿饭比她哥哥吃的也不少。小细胳膊眼看着变粗变有劲儿。 田冬梅嘴上说是说,其实心里早乐得不行:孩子正是发育的时候,有这样的条件她正求之不得。何况家里吃粮紧,让两个孩子在这里过个年的话。两张嘴也能省不少。便点头答应了。 田冬梅是坐长途汽车回去。这边有送站的,到了那边下车以后,离家还有二十来里路。先时倒是去过一封信。但农村里收信有误差,收到没收到还说不准。 为了保险起见。田达林便决定把她母‘女’俩送到家。如果没接站的,就雇个车回去。这样,就可以多带些东西。 除了点心水果‘肉’食以外,郝兰欣又给了她们两袋面粉,一袋五十斤。高兴的田冬梅合不拢嘴地笑。说:“我们是又住又吃又拿,还给接管着两个孩子。没想到离着五百多里地,也能沾上娘家弟弟的光。” 说着笑着,眼圈儿一红。竟然“啪嚓”“啪嚓”掉起眼泪来。 田卢氏也掉起眼泪来。不只是因为大‘女’儿走难分离,还是因为三儿子三儿媳‘妇’的慷慨感动滴! “来顺哥哥,你上学的事大姑答应你了吗?”田冬梅走了以后,田晴晴悄悄问过来顺。 田冬梅在的时候,田晴晴曾经问过她。田冬梅一会儿说不让上,一会儿又说考虑考虑,到走也没给个囫囵话。 田晴晴却一心想让过来顺在这里上学。一来他是个残疾儿童,是弱小中的最弱者,正是自己的帮扶对象。 再一个就是她想培养自己的帮手。空间里的物资越来越丰厚,往外推销也得需要人才。像过来顺这样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在难的时候帮扶他一把,把他培养‘成’人,将来就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不是! 尤其他身有残疾。将来让他管财务、开商场,一定会大有作为。 过来顺苦笑着摇摇头,说:“我这辈子可能上不了学了。”语调显得很老成,随后便紧紧闭上了嘴,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田晴晴追问道:“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过来顺撅着嘴说:“我妈妈死活不同意。” “这又是为什么呢?”田青青不解地问道。 “一是怕给你们添麻烦,再一个就是认为我这样的人上学没用,怎么着也是在生产队上干活挣工分。一般情况下,队上都照顾,不给派‘挺’重的活儿。”过来顺学着他母亲的口气说。 田晴晴一头黑线。心中暗想:等你到了成年人的时候。生产队就没了。上哪里照顾你去? 由此又想到:这大锅饭真是害人不浅。要不后世人们评价说,生产队时期让人们变穷、变懒、不思进取。看来一点儿也不假。 田晴晴搜索了一下前世记忆,。对这个大表哥一点儿印象也没有。 也难怪,田苗苗七岁上就没了父亲,之后家里的亲戚就很少走动了。田冬梅离着五百多里地,很少回家,自是记不得了。 “我建议你还是上学。这样对你的将来有好处。”田晴晴只能委婉地劝道“只要你愿意在这里上,吃住都不成问题。你自己的舅舅妗子,说什么麻烦不麻烦!麻烦也麻烦的着不是。” 过来顺脸一红,忸怩了半天,才喃喃地说:“其实我也想上,我怕我的学习不好,跟不上班,怪给你们丢人的。” 看来这是他的心里话:既贪图这里生活好,愿意在这里住着,上学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又怕学习不好让人笑话,产生了心理矛盾。 田晴晴找来三年级的语文和数学,都出了几道题让他做,想‘摸’‘摸’他的底细。结果一多半儿做不下来,百分制只能给他二、三十分。底子确实不怎么样! “在家里大姑父能辅导你吗?”田晴晴问道。 过来顺摇摇头,说:“他一天学也没上过,连个人的名字都不会写。还不如我妈哩。” 田晴晴惋惜地想:怪不得夫‘妇’俩都不注重孩子的学习,原来都没文化。 “这样吧,”田晴晴一本正经地很像个小老师似的说:“从现在开始,你就自学第五册书,不会的我辅导你。过了年‘插’班三年级,把第六册重学习一遍。” “我妈妈要是不让呢?”过来顺担心地说。因为他们母子背地里已经商量过这事,田冬梅不让上的态度很坚决。 田晴晴:“这个我来做工作,你就安心复习功课吧!” 之后,田晴晴以母亲郝兰欣的名义,给田冬梅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讲明了学习的好处和过来顺这种状况应该学习的重要‘性’。并表明态度,她全部承担过来顺的吃住和学费。 田冬梅说是三年级毕业,实际上学的不怎么样,认不全信上的文字,就找了本院儿里一个有文化的人给念。 念信的人对她说:“你呀真是遇见了活菩萨了。还不同意孩子在那里上学?!学好了,那孩子将来也有个安身立命的资本。好事!大好事!!着回信表明态度吧!” 田冬梅经人一说,心里解了缝儿,高兴的不行。立马回信答应了此事。 然而,在这里当个‘插’班生却不是一帆风顺。 这个时期学校里很注重政治,所收学生,都是贫下中农和中农的孩子。表现不好的地、富、反、坏、右的子‘女’,一律开除出去。 这时每个村里都有小学。村子小的,一、二、三年纪成立一个合并班,大一点儿的就到公社指定的附近村里的学校去。 田家庄是大村,有完小,周围小村里的孩子,都来上五、六年纪。并且都是村里的学校介绍来的,各个年纪都有超员现象。 过来顺是外地人,离着又远,学校调查不过去。学校学生有多,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学校里拒收他这个‘插’班生。 在这里上不成,回去没有希望。打听了一圈儿,本弯儿里也没个与校长说的进去的人。田晴晴心一急,骑着自行车找了工作组金凤阳去了。 工作组在村里抓政~治教育工作,学校里的也肯定被他们管着,与校长属于上下级关系。 果然,金凤阳来了一趟,校长就松了口。不过,却答应看过学生以后再定夺。 田晴晴自是知道这“定夺”的意思。赶紧到城里割了几斤猪‘肉’,从空间里拿出两条大鱼和一篮子苹果,谎称是从集上买来的,便和父亲田达林,领着过来顺,在傍黑的时候来到了校长家里。 校长五十多岁,姓陆,人称陆校长。中等身材,棉袄底下有啤酒肚凸显出来,这在大多数人还半年糠菜半年粮、肋条骨都摆在外面的时代,很鲜突兀,田晴晴不由多看了他几眼。 陆校长也在看过来孙。让他走了几步路,又问了问他的学习情况,出了几个简单的口算题。过来顺不知是紧张还是确实不会,回答的支支吾吾。 陆校长让过来顺先出去一下,对田达林说:“你家的情况我知道,房子在这村里最好,日子也数得着。但也不能毫选择地帮扶别人。像这个孩子,一般家庭都会供着上个二、三年纪,也就很不错了。 “大学是没有指望的。你想啊,现在都是推荐上大学,哪个公社肯推荐一个残疾学生? “我这样说的目的是想告诉你们:不是自己的孩子,能放弃的就放弃。你们供趁子,我们教育趁子,到头来什么也捞不到,你们不觉得怪冤枉的?” 田晴晴一听校长说出这话来,这分明就是看不起残疾儿童,也把他们的帮扶看成了图名图利。之所以说的这样‘露’骨,就是想让他们自己打退堂鼓,达到不收留的目的。心里一急,不由说出了一段话,把个陆校长惊得目瞪口呆。q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穿农家种好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穿农家种好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穿农家种好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穿农家种好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