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摘芝麻叶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芙蓉女第108章 摘芝麻叶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芙蓉正急的如油锅上的老鼠,葫芦却一脸神秘的凑上来,手上拿着个杨木签子,上面用毛笔写着:二十号。 难道是葫芦偷偷排了号?他还懂排号?他不是只干掉链子的事么?芙蓉正疑惑,葫芦脸上的猥琐,把他自己给暴露了:“姐,这是我捡的哎。” 刘府的管事开始叫号,马上轮到二十号,芙蓉整整衣裳,正想往门口去,神婆子一把给她拉住了,在她耳朵边悄悄了几句话,芙蓉眼珠子一转,摇摇头,把那杨木签子又扔在地上,扯着嗓子喊:“哎,谁的木签子掉地上了,哪个媒婆的。” 葫芦刚捡回来,就被芙蓉扔在地上,有些不高兴,一屁股蹲在地上,捡起木签子握在手里:“姐,这是我捡的,你怎么又扔了。” 早有一个媒婆闻声挤过来,那媒婆膀大腰圆,十足的女汉子,往葫芦面前一站,差点给葫芦吓尿了,没办法,葫芦只好举起手,撇着嘴把那木签子递给媒婆。 原来神婆子跟芙蓉,刘府不但按顺序发给号牌,还会登记该名媒婆的姓名,还要让媒婆签字画押的,不然这么些人进刘府,万一刘府丢了东西,或是遭了贼,那可怎么办?所以,芙蓉虽然手握号牌,因为没有签字画押,所以也进不去刘府,一眼就会被别人认出来,这号牌不是她的,前两日不就有个媒婆,偷了别人的号牌,被刘府的管事捉住,当场就取消了亲的资格。 还好有神婆子善意的提醒,不然一会儿再被别人认为是偷的号牌,那就惨了,眼见二十号媒婆喜气洋洋的出来,又有其它的媒婆排着队等着进刘府。三十号以后的媒婆,没排到号的媒婆,只能转身先回去了。 芙蓉有点不死心,想着别的媒婆走了,自己留下来,一会儿等没有人的时候,跟管事的磨一磨,些好话,不定就能进去了呢,谁知一抬头。乌云压顶,瞬间黑了下来,虽不是伸手不见五指。可对面人的脸,一下子就看不清了,且狂风四起,卷着树叶子乱飘,吓的葫芦紧紧的抱着芙蓉的腿:“姐。姐,我怎么瞎了……看不见了。” “葫芦,不是你瞎了,是黑了。”茶茶安慰她。 “姐,黑了,快回家点蜡烛。”葫芦吓的嗷嗷叫。 刚跑到半路。雨点子就噼里啪啦掉了下来,又黑的很,慌的几个孩子抱头就窜。狗老四也受了惊,顾不上汪汪叫,就四蹄一伸,往前奔去,芙蓉一把拉过葫芦。夹在腋下,一面喊着:“茶茶。你牵着老四,快跟上来。” “姐……姐…….”茶茶在后面直喊:“你抱错了……..葫芦在这呢。” 芙蓉低头一看,好嘛,由于时间紧,心里急,竟然把老四当成了葫芦夹在腋下就跑,而葫芦还远远的在身后呢,被雨水一淋,见大姐带着老四跑了,还以为是不要他了,又嘤嘤的哭了起来。难怪刚才觉得,葫芦怎么突然变的毛茸茸的,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重新抱起葫芦,让茶茶牵着老四,三个人拼命的往家奔去,还没奔到家,雨就停了,雨一停,太阳就钻了出来,且乌云散去,太阳又大又亮,好像从来没下过雨一样。 到家门口,遇上王婶子背着个麻袋出来,她在家睡了一会儿,出门就见芙蓉一家全身湿透,狗也被淋的卷了毛,就心疼的:“你们下河里去了?今年雨水多,可不能去河里玩,一个不注意,会出事的啊。”着,放下麻袋,扯过葫芦,给他拧拧身上的水。 “我们是被雨淋的。”葫芦撇撇嘴,一脸忧伤的对王婶子:“刚才下雨,我姐还抱着狗……往家跑,不要我了。” 王婶子她要去田里摘芝麻叶,听过芝麻香油,芝麻籽,却从来没听过什么摘芝麻叶,眼见今儿也进不了刘府了,芙蓉想着,倒不如跟王婶子去学学摘芝麻叶。 芙蓉去刘府提亲的事,被王婶子知道了个大概,她在石米镇呆大半辈子了,虽不是大富大贵,但见识却不浅:“芙蓉啊,婶看珍珠呢,也是个好姑娘,刘府的事,你们得慎重些,不然,她没爹没娘的,以后受了欺负,可找谁哭去,刘府家大业大,能容的下珍珠么?” 王婶子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到底是老一辈,心里想的,当然是门当户对,在她们看来,珍珠这样穷人家的女娃,能找的,也就是穷人家的子了,芙蓉知道李珍珠的心思,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才好:“这事还没定论咧,婶儿,到时候真成了,再吧。” 王婶子家的芝麻,种在自留地里,往年常种一些红薯,因旧年的芝麻香油没了,所以今年特意种了几陇芝麻,红薯就种的少些。凉了些,芝麻长的快,不几,就齐腰深了,王婶子摘芝麻叶,当然不是为了喂羊,而是为了做菜。 芝麻叶本身,并没有什么味道,绿油油的,还有些毛毛的,放一片在手里揉碎了,还粘的很。但如果手巧,稍微一加工,便是好菜。 石米镇自古就有做芝麻叶的习俗,等芝麻齐腰深时,取大点的叶子,摘下来,然后背回家去,烧一锅热水,把芝麻叶倒进去,压实,灶下把火填的旺旺的,跟炖肉似的,把芝麻叶里的水份炖出来一部分,然后挤干,在干净的地上晾晒几,这时候芝麻叶的颜色就有绿色变成了墨黑色,但很有韧性,等晒干了,摸上去有些扎手,就是好了。 收起来装在袋里,等到冬下了雨,下了雪,气凉没新鲜菜的时候,就取一点出来,泡在温水里,等它胀开,先烧一锅面条,然后把这泡开的芝麻叶放下去,在面条锅里淋一点香油,便是一锅芝麻叶面条了,这面条又香又稠,闻着就有胃口。 石米镇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牙口不好,最爱吃这面条,又易消化,又易做。只是如今种菜的多了,摘芝麻叶这事,也渐渐的被年轻人给淡忘了,就是有会弄这个的,也嫌麻烦,背着袋子在芝麻田里钻来钻去的,回家一身绿汁,又难闻又不好洗。 好不容易摘完了芝麻叶,见那麻袋都装的鼓鼓的,芙蓉跟王婶子便坐在田头歇歇脚。 “婶儿,这么些芝麻叶,这得吃多少年啊。” “哪里,芝麻叶这东西,水多,嫩,你别看这么一麻袋呢,回头放锅里一煮,然后在太阳地里一晒,收起来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一盆子呢。”王婶子擦擦汗,她手上沾了不少绿汁,这会儿绿汁抹在脸上,把她的脸都染绿了。 田里的庄稼长势还算好,玉米已经快结棒子了,芝麻也节节攀高,红薯秧绿油油的,在田梗上盘着,歇了一会儿,王婶子又去摘了一些红薯叶子,连着杆都取了下来,芙蓉看的目瞪口呆,这刚摘了芝麻叶子,又摘了红薯叶子,今儿怎么跟叶子干上了,芝麻叶子可以煮面,这个,自己学会了,可红薯叶子,是做什么用的呢? 有生活经验的人,是可以变废为宝的,芙蓉遇上王婶子,才算见识了,回到家,王婶子先是烧了一锅水,把芝麻叶码在锅里,盖上锅盖,架上劈柴,熊熊的烧起了火,趁着烧火的空当,王婶子取来新摘的红薯叶,把连着叶子的嫩杆一个个取下来,告诉芙蓉,这个杆,吃着就跟蒜苔差不多,只是没有蒜苔的味道罢了,洗洗,一炒,香着呢。这红薯叶子呢,拌一点白面,在锅里倒点油,煎成金黄色,做面条的时候,放进面条里,又香又有嚼头,跟茄子面差不多呢。只是这红薯叶子不能放,不然,就跟芝麻叶子一样了。 听王婶子一席话,可真让芙蓉受益匪浅,原来做媒婆的门道多,做一个合格的农户,门道还更多,王婶子择完了红薯叶子,把那些有虫眼的扔在一边喂羊,拿了个筐子给芙蓉盛了一些,让她明给葫芦,茶茶做面条吃。见芙蓉还穿着那件大红喜服,不禁有些心疼:“我只顾跟你话,你看,你先前淋了雨,我也忘让你回家换衣裳了。穿着湿衣裳,可别病了。” “没事,婶儿,我哪有那么娇贵,再,刚才咱们去田里,就算换了干净衣裳,这会儿不也脏了?” 王婶子听芙蓉的在理,点了点头,又给灶里加了些柴,火苗舔着炉膛,照的王婶子的脸也红红的:“芙蓉,你别怪婶多话,可这珍珠的事,你心里有准头吗?可别到最后耽误了,不是婶儿不相信你,可咱石米镇,自我太爷爷那一辈起,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十几岁的媒婆啊。” “姐——”王婶子正的动情,被葫芦一声尖锐的叫声给唬住了,只见葫芦穿了身干净衣裳,猫在厨房门口,抱着门框子喊:“姐——有人找你。” ps:加更一章送到。忧伤的,收藏掉了一地,还好,我的节操还在......拉着板车吆喝一嗓子——求订阅咧。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芙蓉女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芙蓉女》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芙蓉女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芙蓉女》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