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成者王侯败者贼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骁骑第833章 成者王侯败者贼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一道天子诏书,洋洋洒洒千余言,言辞犀利,直指时弊。 然则,诏书中自天子以下,历数天下各路诸侯倒行逆施,犯上作乱,为祸天下。 是以,此诏名为罪己诏,实为声讨各路诸侯,其实就是一道大肆讨逆的告白书,天下各路诸侯全是图谋不轨的乱臣贼子。 与此同时,这道声讨诏书的末尾却极为突兀地大肆褒奖四位诸侯,李利、刘表、刘璋和公孙瓒。 如此一来,此诏便充斥着惩恶扬善的味道,有褒有贬,才能彰显出诏书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通读全篇诏书,不难看出这道诏书端是用心险恶。 将各路诸侯全都揪出来声讨贬斥一番,历数罪状,言辞毒辣之极,完全不留余地,毫不顾及各路诸侯的颜面,甚至连带其祖上数代一并诘责,并公之于众,流传甚广。仅是刘表的帅案上便有十余份之多,襄阳城中只怕也不在少数,荆州尚且如此,那兖州、冀州、幽州、扬州、徐州和益州等地,恐怕也不例外,每个州郡至少流传着数百份罪己诏。 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整个天下所有郡县几乎都能看到这样的诏书。如此大范围地散播罪己诏,若说李利毫无用意,谁若相信谁便是傻子。 而诏书流传开来的后果却是极其严重,但凡出现在诏书中的诸侯必定声誉扫地,颜面无存。诸侯们多年来好不容易博得的好名声,就此毁于一旦,此后天下黎民百姓皆知他们图谋不轨,犯上作乱,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将不堪设想。即便动摇不了各路诸侯的现有根基,却毫不留情地撕下他们一贯标榜的中兴汉室的遮羞布。迫使他们毫无遮掩,只能硬着头皮摆明旗帜拥兵自立,从此再无退路。 自此以后,中兴汉室的幌子再也不能用了。彻底杜绝了各路诸侯扯虎皮做大旗的所有企图和后路。这就迫使各路诸侯不得不旗帜鲜明地摆出姿态。要么交好西凉李利,甚至于直接依附西凉军。向李利俯首称臣;要么就孤注一掷地割据为藩,自立为。从此之后,称王称霸者恐怕不在少数,眼下就看谁第一个跳出来。而后再看李利作何反应。 至此,天下真的大乱了,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叛乱,不再像之前那样遮遮掩掩的。因为,这一道诏书已经让各路诸侯的野心大白于天下,再想寻找借口挑起战事,无异于自取其辱。显得畏畏缩缩,自灭威风。 除此之外,这一道诏书的影响力之大无法估量。曾经一直心向汉室的百姓得知诏书上的内容后,最直观的印象便是天子失德。致使天下各州各郡的州牧、刺史和郡守都揭竿而起,犯上作乱,一致反他。此等君王还能治理天下么,百姓们还能指望他什么呢 与之相对的是,百姓们对各路谋逆的诸侯也无好感,甚至极其反感,深恶痛绝。毕竟君权神授由来已久,自古皆然,但凡是犯上作乱之人,历来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同,直到大局已定时,才能慢慢改变思想,被动接受事实。而诸侯割据势必引发大规模的战争,战事一发,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是以百姓们对叛乱者深恶痛绝,宁愿受穷受困,也不愿生活在战火烽烟当中。 所以,这道诏书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当真是难以估量,至少眼下局势不明,无从预知。 再者,这道诏书的信任度极高。天子在诏书中历数各路诸侯谋逆叛乱,却独独不提出身刘氏宗族的封疆大吏,反倒对其大加封赏。这里面徐州刘备除外,此诏过后,刘备算是彻底被排除在刘氏宗族之外了,自此以后再不会有“刘皇叔”这个名号。皇室后裔的嚼头到此为止,刘备往后再也不能用了。除非汉室当真灭亡,他才能自诩刘氏后裔,再行复辟,否则他此生便与汉室宗亲绝缘了。 而整个诏书中最大的受害者,并不是被声讨的各路诸侯,而是少年天子刘协。 天子自爆其短,此乃历代君王之大忌。在此之前,并不是没有帝王下过罪己诏,早在西汉文帝时便正式颁布过第一道罪己诏,距离刘协这道罪己诏已有三百多年。但是,罪己诏的初衷并不是君王自爆其短,而是为了言明己过,表达愿意为国家和百姓痛改前非,同心协力治理国家的意愿,并借此笼络人心,巩固帝王之位,加强统治。这才是罪己诏的真正目的。若是仅仅为了自爆其短,恐怕这个世上便不会罪己诏之说了,历代帝王宁愿坐等亡国,也不会颁布这等自掘坟墓的罪己诏。 另外,历来颁布罪己诏有三个前提。其一,国家遭受重大灾难之际,比如干旱、洪涝、地动和大范围瘟疫等;其二,君臣错位,外戚独霸朝纲或内宫干政,以及朝堂纷争混乱之时;其三,政权危难之时,帝都沦陷、天子逃亡,大厦将倾时天子为了笼络人心,不得不颁布罪己诏,以期挽回局势,重振王朝。 是以,刘协此时颁布罪己诏倒也不为过,属于第三种情况,政权危难之时。只是他这道罪己诏颁布的有些晚,早在董卓领兵入洛阳时,就应该颁布这道诏书,藉此笼络人心,挽回局势?ahref="http://"target="_blank">上У氖撬鞘蹦炅涮。肀吒久挥锌捎弥耍菽庖坏磊槎运远际遣豢赡芡瓿傻娜挝瘛J敝两袢眨沼谟心芰Σ葳耍魏紊硐莨牵谎砸恍小⒁称鹁佣荚谥谐J汤钊宓募嗫刂拢久挥邪氲阕杂桑豢赡馨洳稼椤?br/> 故此,当李儒拿来一卷草拟好的声讨诏书时,刘协煞费心机地推诿搪塞,拒不抄写。结果,此举激怒了李利,随后李儒秉承李利之意重新草拟一道诏书,便是现在传到各路诸侯和天下各州郡的罪己讨逆诏。 可以说,这道诏书完全是刘协自作自受。若是按照第一份诏书抄写,那仅仅是一道声讨诸侯的诏书,不会损及他帝王的威仪,尚可保全皇室颜面?ahref="http://"target="_blank">上从幸馐蕴嚼罾牡紫摺Q鸪粕硖逵许芫础R灾掠谌堑美罾张潭徊蛔龆恍荨V苯邮谝饫钊迤鸩葑锛黑适彝铣沟紫品诘兀⒐谥凇?br/> 事实上,这道罪己讨逆诏早在司隶之战开始时便在李利脑海里酝酿。只是他当时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若是司隶之战落败,这道声讨诏书犹如泥牛入海,根本毫无用处,缺乏有效的说服力。因为,自古以来都是成者王侯败者贼,倘若西凉军战败,声讨诸侯不成。反倒被诸侯们给灭了,这无异于自取其辱,贻笑天下。更有甚者,一旦诏书提前颁布?ahref="http://"target="_blank">峙禄崾沟闷渌挥腥朊说闹詈罨袒滩话玻潭伦⒁恢溃嗟闹詈钤偌尤胫詈盍耍嵌晕髁咕此滴抟墒茄┥霞铀慌抡媸且坏闶に阋裁挥辛恕?br/> 有鉴于此,李利一直隐忍不发,声讨各路诸侯的诏书迟迟不发,权当没有这么回事。这一拖便是整整十个月,其间西凉军三线作战,调动所有主力战营和大半郡府兵参战,一直鏖战到第二年开春。娄底原一战,西凉军大获全胜,彻底击败了前来会盟的各路诸侯兵马,并占领并州,覆灭南匈奴,威震天下。 至此,时机趋于成熟。大胜之后的西凉军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个时候颁布声讨诏书,大败而回的袁绍、曹操、吕布、刘备和孙策等人纵然义愤填膺、怒火中烧,又能如何难道他们还有能力再度起兵讨伐西凉军吗这些被声讨得最惨的诸侯都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沉默以对,那其他诸侯又当如何。先后十一路中原联盟都大败而回,难道他们还有胆量出兵攻打西凉军,正面向李利挑衅吗 既然各路诸侯都不敢针对西凉军做出反应,那就说明这道诏书所说的全是事实。没看到这些诸侯接到诏书后一个个恼羞成怒地破口大骂,却再无下文了吗 没有反应就是沉默,而沉默就等于承认。既然诸侯们都承认了这个事实,那这道诏书就要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一道诏书彻底撕掉诸侯们的伪装,让他们的狼子野心彻底暴露在世人面前,也让那些坐山观虎斗、摇摆不定的中间派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看看这天底下到底有多少诸侯敢于公然谋反。 在罪己讨逆诏颁布半个月内,各路诸侯陆续上表天子,言明立场,并派遣使者护送酎金敬献给天子,拿出一部分钱粮送往长安,以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忠心汉室。 幽州公孙瓒上表谢恩,便派遣关靖再次护送四万石粮草、两万金以及五千匹战马前往长安,并带着公孙瓒的亲笔书信求见大将军李利。 与此同时,荆州刘表再次进献五万石粮草和三万金,上表谢恩,并举荐琅琊名士诸葛玄继任南阳太守。徐州刘备上表乞罪,并派遣别驾从事糜竺亲自护送三万石粮草和十箱金银饰品,谋求徐州刺史之职,派遣糜竺前来长安的目的便是为了从中斡旋,确保此行成功。 随后,辽东公孙度,朝不保夕的扬州刺史刘繇以及刚刚在江东站稳脚跟的孙策,先后上表言明立场,并进献价值不菲的珍奇异玩和酎金,以示忠良。就连素来吝啬的寿春袁术也送来三万石粮草,并再次讨要扬州牧之位,请求朝廷严惩倒行逆施的原扬州刺史刘繇。 而迟迟没有任何反应的诸侯则是:冀州袁绍,大战正酣的兖州曹操和吕布,以及距离李利最近的益州刘璋。 值得一提的是,声讨诏书中没有提及汉中张鲁,既无声讨也无封赏,而张鲁此时正领兵与李利对峙。这意味着什么,当真是耐人寻味。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骁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骁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骁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骁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