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独占鳌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朝第一猛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独占鳌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从天启三年开始,大明开始流传一句谣言,说因为乱民四起,边关告急,朝廷开始重视武将。证据就是文举殿试,皇上赐筵是三菜一汤,几个白面馒头,而武举殿试,皇上赐筵是四菜一汤,米饭管够。而且这一汤,文举的汤是青菜蛋花汤,而武举的汤是香茹炖鸡汤。 其实这是误解,全因科场中的某人是天启皇帝和魏忠贤的心肝宝贝,密令御膳房提高饭菜质量。不过朱由诚觉得谣言有益无害,便没有派人去澄清。一个健康的王朝应当是文武并重,外厉内仁的。 朱由诚的桌上照例是八菜二汤,不过没有人敢过来打秋风,因为一来,他们不觉得自己的脑袋比陶罐硬多少,二来,朱由诚的桌子旁边坐着一个身着蟒袍的少年,看来很不好惹。 信王是翻越护栏进去的,看守考场的卫兵刚想查问,就被魏忠贤拦住了。他是朱由诚的朋友,又是天启皇帝的弟弟,别说翻越护栏,就算把天捅个窟窿出来,魏忠贤也会负责把那个窟窿补起来。 观众可没有福气享受皇帝的赐筵,不过他们可以凭门票自由出入。有些观众借着短暂的中场休息,出外胡乱吃些饭食;也有些观众带着干馒头或饼进来的,就着冷开水咽了下去,继续等待下场比赛的开始。 因为魏忠贤想在一天之内结束比赛,所以中午仅仅休息了半个时辰便又开始比赛。 朱由诚看了一下比赛的成绩,发现到目前为止,自己的速度是最快的。速度最慢的通过全程,几乎用了三刻钟;速度快一点通过全程,也要比自己慢上一大截。看样子状元基本上已经到手了,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呀。 闲得没事,朱由诚计算了一下比赛时间,如果每个考生的速度与自己相同,考场上有10组考试工具,那么每个时辰最多只能完成80次考试。现场600位考生,要七八个时辰才能完成测试,还要留下一点时间宣布名次。而且武举和文举不同,武举在室外,照明非常困难。也就是说在一天之内,无论如何抓紧时间,也没办法结束比赛。 想到这里,朱由诚急忙找到魏忠贤,把他计算的结果向魏公公汇报。 魏忠贤心里也有些不安,因为现在才轮到排名一百多位的考生,看样子,在一天之内结束殿试,是有些艰难。不过,他不会计算,只是凭经验判断。大明的教育以文学教育为主,计算能力不作为教育目标。 听到朱由诚的计算结果,魏忠贤脸色一变,这下麻烦大了,得向天启皇帝请示。怕自己说不清楚,他带着朱由诚一起去觐见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根本没有意识到时间问题,他忘情地观赏比赛,恨不得比赛一直持续下去。 听完魏忠贤的汇报,天启皇帝脸色也阴沉下去了,科举事关国运,出了差错如何向大明上下交待。 魏忠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天启皇帝也坐立不安,只有朱由诚若无其事。 天启皇帝不由问道:“诚弟弟,出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一点儿也不着急呀?” “有什么可着急的,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 天启皇帝知道此事与朱由诚无关,但更知道他能谋善断,便把他抱起来,放在凳子上,说道:“好了,现在你最高了,你顶着吧。” 朱由诚的体重只有八十斤,天启皇帝又喜欢做木匠,力量奇大,抱起朱由诚一点压力都没有。 魏忠贤也笑骂道:“你这小猴崽子,一点都不让人省心。看我们都冒汗了,你还不帮我们分忧解难,反而说风凉话。” “真搞不懂你们在头痛什么,既然一天比不完,就分两天比,两天比不完,就比三天。这么简单的道理,连我这个小孩子都懂。” 天启皇帝皱眉道:“殿试只比一天,哪有比两三天的?” 朱由诚从凳子上跳下来,说道:“《大明律》并没有规定殿试的天数,皇上口含天宪,出口便是金科玉律,说殿试几天就是几天,谁敢说什么?文举每三年一次,殿试时间不便更动;但武举已经多年未举办,随意定个时间,谁也不好说三道四。好在皇上并没有公开说殿试一天之内结束,待会儿请魏公公宣布一下比赛分几天进行就可以了。” 朱由诚的话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天启皇帝恍然大悟,点头道:“说得很有道理。看来,下次要向你提问,一定要把你搁在凳子上才行,否则又是高个、矮个的,告诉你,全大明就数你的个头最高。” 魏忠贤道:“那观众怎么办?” “那随你了。如果不差钱,就让他们多看几天,如果还想挣钱,就再卖一次票,反正我看场外一票难求,再卖一次票也无所谓。” 魏忠贤涎着脸问道:“内库当然是钱越多越好了,皇上有了钱,才好办事呀。” 朱由诚本是随口一说,听到魏忠贤的话,思索了一会儿,把细节完善,然后说道:“我看这么多考生,三天的时间才比较充裕,先暂定武殿试比三天吧,皇上你看行不行?” 天启皇帝点点头,朱由诚接着说道:“票价不变,但考场内的观众没法出去买票,对他们有点不公平,所以得给他们一点优惠。我建议先在场内卖票,如果观众想继续看第二场比赛,就再花二两银子;想看连第二、第三场比赛,就在二两的基础上,再加一两。至于票也好办,快马去儿童剧院,那里经常印刷票据,都是老手,一个时辰印刷四五千张票没有问题。不过得带信王去,因为除了我和信王,他们不会听别人的命令。” 魏忠贤采纳了朱由诚的建议,叫李永贞带着信王去儿童剧院印票。信王原本不同意离开校场,但朱由诚告诉他实情后,他就恋恋不舍地走了。 下午的比赛,精彩依然,场中突发的种种状况,让观众不时捧腹大笑。 到了申、酉交会之时,第215名考生终于完成全程,魏忠贤说道:“武殿试分三天进行,今天的考试结束,考生退场。未考完的考生养精蓄锐,明天再战。观众们请稍候,有重要事情宣布。” 十余大汉将军把魏忠贤的话大声重复了一遍,全场听得清清楚楚。 魏忠贤又公布了一下比赛的票务安排,并且宣布现场卖票。不过魏忠贤毕竟老于政务,他让不想购票的观众先行退场,而想继续观战的观众则留下买票,这样人数减少,便于控制局面。 听到大汉将军的传话,现场观众退出了一半,有些是看了一场觉得心满意足,有些是明天还有要事办的,还有些则是没有带钱出门的。 因为大明现在规定散银不能流通,只能使用铜板、银元或是金币,易点易算,所以卖票业务进行得非常顺利。 处理完场内观众的购票问题,李永贞把剩余的票拿到场外销售,让坚守在外面的热情群众欢呼雀跃。 听着场外观众的欢呼声,朱由诚心里一动,悄声对魏忠贤说道:“外公,这个东校场是谁的?” “三大营中的神枢营的呀,你想做什么?” “外公不如把它买下来,考试后向百姓开放,收取门票,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呀。” “目标太大,还是不贪这笔钱了。不过,我倒是可以向皇上汇报,作为内库的固定收入来源。” “那好,诚儿还为外公找到一条财路。考完后,我会找个时间好好和外公商量一下的。” ------------------ 三天的比赛转眼就过,很快就到了发布结果的日子。 不过大明真是猛人处处,朱由诚虽然保住了状元之位,但却是险胜。一名广东考生,以一分钟的差距与冠军失之交臂,夺取榜眼。吴襄运气不好,只夺得第二十四名,挤到第二甲去了。 那些有畏高症的也没有被黜落,他们被放到第三甲,得了个赐同进士出身。 魏忠贤怕武进士说他重文轻武,早让人校场搭出了个简易金殿,地上还画好了巨鳌等神兽。 朱由诚一个人站在巨鳌头上,顾盼自雄,却想不到后面还有麻烦在等着他呢。 (求收藏,求推荐票,下章预告:第一百一十七章游街示众)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朝第一猛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朝第一猛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朝第一猛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第一猛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