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奉承皇帝的最高境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高衙内的幸福生活第二十八章 奉承皇帝的最高境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高强所谓的安排只是让杨志沿着他原本的人生轨迹前进而已,他此时也没有实力做出什么安排,不过是趁着杨志正好处在人生的最低谷,耍耍嘴皮子,施展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收下一个未来的小弟罢了。 真要说有什么全盘的计划,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变化。 他只是觉得在梁山上安插密探这个想法很有趣,只要让这些人签了保证书,就算将来梁山被招安了,这些人也都成了他的下线,即便不能获得他们的忠心,也能指挥他们替自己做事。 身在体制内,就要遵守官场的规则。 看看梁山被招安之后的惨状就能明白想要在官场厮混是多么的不易。 在离开开封府衙的时候,他心中不免有些小得意,有种天下英雄尽在我手的感觉,不过他也提醒自己,这些人都是一怒杀人的主,可不是任他随意玩弄的傀儡,事情不能做的过火,要把握好尺度。 接下来的日子高强处在忙碌之中\顶\点\小说。 为了弄好闭幕式,他绞尽了脑汁。 没办法,谁让咱们的皇帝陛下是位艺术家呢,欣赏水平高啊,一般节目看不上眼,只有出奇制胜才能博得陛下的欢心。 还是要先从明星入手。 他突然想到似乎李师师和崔念奴从来没有合作过,两人都是东京城风月届的翘楚,本身存在着竞争,就像后世两位天后级歌手极少合作演唱一样。 一来是因为会被人拿来比较,二来各自有各自的骄傲,不过一旦合作往往会引起轰动。 那么合作什么好呢? 如果仅仅只是唱歌跳舞实在是太单调了一些,不如两人合演一出戏曲好了。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比如汉赋、唐诗和宋词,这些艺术形式正因为和整个时代相契合,这才能获得蓬勃的发展。 戏曲只有到了元代才得以兴盛,在宋代被称为杂剧,才刚刚成型而已。 高强特意到勾栏里看了一段杂剧,只能用混搭来形容,它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中夹杂着各种滑稽表演和耍杂技,算是各种表演形式的大杂烩,而且故事性不强,主要以逗趣为主,格调上比较低俗。 只有到了元代才能把杂剧独立出来,以讲故事为主,比如《窦娥冤》和《牡丹亭》。 后世还发展出无数的剧种,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起源于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等等。 高强对这些剧种一一进行回忆,他的时间有限,要找出一种唱法简单,调子清新,能够让人觉得新奇的剧种,还要容易学会,朗朗上口。 最终黄梅戏成了他的首选。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关键是这种曲子是从唐代的采茶歌中脱变出来的,在宋代已经有了这种小调,不用高强进行创作,教坊司的乐师比他懂得要多。 说实话,让他凭空创作出一个调子还是很为难他的。 有了曲子,还需要有个好故事。 他第一个想到的是《白蛇传》,这是受那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影响,如果让崔念奴扮演许仙,李师师扮演白蛇,两个人搂搂抱抱,亲亲我我,想想都有些醉了。 可这个时代还没有《白蛇传》的故事,观众到时候可能看的满头雾水,必须找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才能让观众有代入感。 而且故事里法海是个大反派,这很可能招致佛门的不满,牵涉到宗教的事情总是很麻烦,万一少林寺派出高手来对付他呢。 高强下一个想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这首曲子可是极其优美的,如果让崔念奴扮演梁山伯,李师师扮演祝英台,到时候李师师女扮男装和崔念奴谈情说爱,你侬我侬,想想又要醉了。 好在这个故事在唐代就已经有了,不能说家喻户晓,至少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但是这是个悲剧啊! 闭幕式是个值得高兴的时刻,你上演一处悲剧给谁看呢,就算是这出戏的艺术水平再高,也不能打陛下的脸,你可以以后再献给陛下欣赏嘛。 好,那只剩下《天仙配》和《牛郎织女》了。 这两个故事情节大同小异,都是讲仙女下凡爱上凡人的,最终在王母的干预下分手,牛郎还好些,每年还能和织女见一次,董永就没有机会了,不过没关系,这个咱们可以改,就说是王母被感动了,最终董永和七仙女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可是高强从小就听过无数遍的调子,能够在大宋朝重现,也算是弥补一下作为穿越者的思乡之情。 《天仙配》的故事最早是出自东晋时的《搜神记》,宋朝已经有话本《董永遇仙传》,在这个时代很是流行,不过都没有高强的故事完整,何况这个故事很符合读书人的审美观,还具有神话色彩,想必迷信道教的皇帝陛下一定会喜欢。 想想崔念奴扮演董永,李师师扮演七仙女…… 我不会是心理上有问题,怎么对反串这种事情这么的兴奋。 高强不由得琢磨起来。 仅仅这一个节目是不够的,闭幕式讲究的是热闹,他还设计了一场狮王争霸大赛。 其实就是舞狮表演,可若是一般的舞狮没什么看头,他借鉴了电影中的办法,搭建一座高台,让几十支表演队伍一边表演,一边上高台抢夺一样奖品,最终的获胜者把奖品打开,里面是一条横幅。 吾皇陛下万万岁! 好,这个噱头是为了巴结皇帝陛下的。 高强最后还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一首《沁园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隋宗唐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耶律契丹,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可是核武器级别的词作,他稍微做了改动,不能犯了忌讳,否则在大宋朝鄙视宋太祖赵匡胤可是大不敬之罪。 这首词可谓是奉承皇帝的巅峰之作,想想看,什么秦皇汉武,隋宗唐祖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不就是指当今陛下吗? 赵佶一向自诩为风流人物,这正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高衙内的幸福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高衙内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高衙内的幸福生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