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湖广之别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帝国的朝阳第49章 湖广之别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不过只是三日的功夫,禁烟局内的大小事务,唐浩然便完全移交给了赵凤昌,尽管放心不下但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意义,是的,没有任何意义了,对于他们来说,禁烟局只是另一个厘金局、善后局,不过只是各级官员捞银子的地方,至于那牌子,不过只是牌子罢了! 而在离开禁烟局的时候,唐浩然甚至特意回头看了眼那座已经焕然一新的旧军营,最后还是长叹了口气,然后便乘着马车前往码头。 轮船在江面飞也似地前进,置身于舷边,望着滚滚长江,唐浩然的眉头紧锁着,扶着船栏却是长久无言,颇有点凝重之感。 “其实,这件事也是好事!” 随着唐浩然站在舷边的宋玉新说道: “毕竟那件事,无论如何,都摆不脱敛财的本质,现在及时脱身,对子然您也是件好事。” 在宋玉新看来,无论是谁,抱着再好的目的,和烟土那玩意沾上边,总有洗不清的污处,现在跳出来,反倒是坏事,至于将来禁烟局会变成什么样,到时候一句话“若是我干定不会是那样”,基本上也就完全推脱掉了。 “好事也好,坏事也罢,今后总是要彻底禁掉的。” 唐浩然语气坚定地说道,是的,就像宋玉新说的那样,禁烟局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自己的一个污点,而现在极时抽身,反倒让自己摆脱了某种局面。 “启杰,你确定要随我去北京?” 北京,这是此次离开武昌后的目标——去北京总理衙门任职,对于总理衙门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唐浩然并不清楚,但是至少到了那,没准还有外放的希望。 “北京那地方,不知多少京官终其一生闲于京城,子然,你和复生去京城,虽说有个伴,但复生是友,而我却是您之幕友,自然当随你前去。” “不过中间你要先回趟家,十六年未返乡,启杰……” 打断宋玉新的话,唐浩然笑了笑, “反正中间也就只差几天的功夫!回家看看吧!” 宋玉新点点头,算是表示了同意,更何况十六年未返乡的他也希望回家看看, 站在甲板上,唐浩然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凝神良久,方才说道。 “此次赴京,真不知道前途如何啊。” “总会有门道的,不过以宋某所见,子然此次赴京,不妨试一下韬光隐晦之策!” 宋玉新在一旁说道。 “这是为何?” “子然,再入他人之幕,以你的脾气无非是重蹈武昌旧事吧了!” 办大事,要先做大官,在宋玉新看来,现在唐浩然有着当大官的潜力,正三品的顶戴虽说不是考来的,但却是张之洞举荐、皇上赏下的,虽比科班稍低但却比捐班高出许多,再则便是子然精通西学之名,可谓是四海皆知,朝廷调其过去,自然是想借其精通西洋的本事,既然朝廷有所借用,那不图不为重用,自无需再投身他人之幕。 “启杰,我此去直隶,最令我挂系的就是禁烟局,虽说它现在已经初步正轨,但各项条例并不成熟。这禁烟局,是我唐某人办的一桩破天荒的事,虽说现在非我主事,但说不定今后还会招致众多非议,毕竟……” 长叹口气,唐浩然最为忧虑的地方便是发现自己同禁烟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别人提,也就是心烦一下,于大局没有影响。” 虽说从未来进过官场,但对于官场宋玉新却是极为了解,禁烟局固然可能会成为东主的软肋,但在官场上,没有人会追究前事,至于将来禁烟局无论如何,都与东主无关,不过是张之洞用人不当罢了。 “不过虽是如此,子然,也要尽量争取外放,不外放,以你的脾气,早晚得给困死在京城!” 入幕一个多月的宋玉新启会不明白唐浩然的脾气,他是个办事的人,或许京城官场可以磨砺他的性格,但是归根到底,他还是个办事的人,不到地方上办事,他浑身上下都不会舒服。 “行,等你回去后,咱们就好好谋划、谋划!” 若是能外放的,那怕就是外放个知府,没准自己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不过,外放又岂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一共就那么几十个省,多少人盯着一省巡抚的位置?更何况自己除了点“知洋”的名声,自己还知道什么? “子然,启新兄,又想着外放?” 外放! 出身官宦家庭的谭嗣同对外放这个词并不陌生,在他看来,外放绝不会象其想的那么的简单。 唐浩然笑笑越是无言。 “上万京官,人人皆知外放,可外放者又有几人?” 谭嗣同在一旁长叹道。 “不知多少京官一生困守于京中,至于外放,不过只是梦里想想罢了。” 回头看着唐浩然,谭嗣同又接着说道。 “以张香涛,身为清流领袖,尚做了十六年的京官,方才得他人之助出抚山西,子然,此次去京,怕没有三四年的时间,想外放……” 陪同一旁的宋玉新却笑道。 “京官皆想外放,可这外放里头,却有外放的道道!” 话声稍稍一顿,宋玉新接着说道。 “想谋外放,一是人,二是财,三是运,若是有此三点,便不愁外放,再则,还要看放什么地方,这等咱们进京之后,再好好谋划、谋划!” 相比于出身官宦世家的谭嗣同,宋玉新或许更清楚官场的一些“潜规则”,求了这么年的官,自然早就明白了,这求官靠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人也、财也,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这般自信。 人、财、运,宋玉新的话让谭嗣同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若是在京中投对了人,那外放自然顺水成舟,若是花对了银子,自然也愁外放,至于运气,不过只是飘渺之事罢了,人、财……看着唐浩然,谭嗣同心知这位老弟与他人的不同,他有名声,可他这精通西洋的名声,能助他外放地方吗? 想到这,谭嗣同的眉头微微一锁,若是万一其被困于总理衙门,又该如何?就如那曾纪泽一般,困于同文馆内,又当如何? 谭嗣同蹙眉的样子落在宋玉新的眼中,却让他微微一笑,这位谭公子虽出身官宦世家,但却不明白现如今的官场,早已不是多年前的那个官场了。 “子然、复生,现如今,满朝上下皆知,外事无小事,所以,子然通晓泰西的名声,没准到时候能派上用场!” 看着似有些不明所以的两人,宋玉新敛起笑容。 “复生,不瞒你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便是能随着子然一同办上几件能名垂千古的大事,所以,这次去京城,我寻思的,便是无论如何也要给子然争下出抚地方的机会,只有出抚地方,才能真正的去办几件大事。” 宋玉新说话时,那神情极为虔诚。 “若是那样,焉能不带上你宋先生。” 谭嗣同大笑起来,唐浩然跟着也笑了。 在笑声中,宋玉新又语重心长地说道。 “子然,你我境遇不同。你才大,干大事,我力小,只能办些小事,可有时候,这能不能成大事,就看这小事能不能成!” (大家应该看到,主角并不是对满清绝望,实际上,从一开始,他就已经要反清了,要不然又岂会想以禁烟建立武装,而是对所谓的名臣贤相绝望,或者说对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的绝望,这种绝望是从禁烟开始,而这实际上也会导致未来主角走到另一个方向,当然,暂且不剧透了……求推荐,求收藏)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帝国的朝阳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帝国的朝阳》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的朝阳》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