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日人之心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帝国的朝阳第119章 日人之心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仁川前日租界,现在应该被称之为华界新区,日俄战争后,为避免战火侵袭朝鲜半岛,统监府外务部宣布收回仁川、釜山以及元山等地日租界,将其并入当地华租界,因多年来日商以釜山为大本营的关系,相比于釜山日租界,仁川日租界无疑显得有些冷清。[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过去日租界内却只有十几家会社,这些会社于租界内修建的一座座仓库,却让日租界显得更加的冷清。 不过现在这日租界却显出了几分繁华来,原因倒不是得益于靠近仁川,而是因为在战争爆发后,越来越多对未来感觉无望的日本人飘洋过海来到朝鲜半岛,尽管这里日租界不复存在,但相比于洋商云集的上海、天津等地,至少在这里他们能够获一丝家的感觉——作为日租界这里的氛围更似日本。 除去日租界不复存在之外,似乎这里远好过其它地区——这些受过一定教育或者精通商业贸易的日本可以很轻易的于北洋公司找到一份体面工作,当然除去需要熟悉英、法、俄、德等外语之外,还需要懂得汉语。 正因为这一要求,才使得在前日租界主街的东亚路两侧,除去日资银行、商社之外,又多出了几家汉语培训班,学习汉语已经成为日本人赖以生存的方式,当越来越多的日本涌入租界的同时,在仁川的日资银行、商社仍然苦苦挣扎着,勉强维持着经营。 东亚路12号的三井物产,过去于仁川如同上海、香港一样,作为高岛煤的代理商,三井物产依然在这里从事煤炭销售,每月近千吨煤炭销量,而现在,随着战争的爆发,煤路断绝下,三井物资仁川分社已经不复昨日的辉煌。 为了维持经营,分社不得不将仓库区折除改建为民宅。通过收取房租或出售民宅维持分社于仁川的运营,至于分社的曾经繁忙的码头,却经常月余不见商船驶入,纵是有船亦是从日本逃出的“私船”——尽管日本国内呼吁“上下一心。共赴国难”,但仍然有许多人拖家带口,搭乘私船逃出日本,而朝鲜则是他们的目的地之一。 当然这种逃离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私下中的流言——朝鲜这里有数不尽的工作机会,无论是熟练技工亦或是技术人员、知识分子。都可以得到报酬丰厚的工作,至于船主亦可将船改注册为朝鲜船只。 相比于逃入朝鲜的普通人,尽管面临着国内的商品断绝的境地,三井会社仍然顽强的在这里坚持着,全无撤出或将生意委托他人经营之意。 在分社院内,中条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向外望着,神情显得有些忧虑,手里拿一支没有点燃的香烟,平常他并不怎么吸烟,他只是在心情郁快或者烦燥的时候,才会点上一根。 唐浩然! 想到这个人,中条的眉头猛的一锁。 对于任何一个在朝日本人而言。这个名字是不会陌生的,他们或许可以不知道朝鲜国王的名义,但对于这个朝鲜的“太上皇”之名却是如雷贯耳,且不说其在去年驱逐各国公使,把持朝鲜外交,单就是在战争爆发后,其趁火打劫收回日租界的行为,就不知让多少日本人所“不耻”。 但纵是“不耻”也无法改变一个现实——日本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为他们撑腰,甚至连领事馆亦只是稍作抗议,便任由其接管租界。至多只是提出要求保护日商的财产安全。日本完全变成了一个板上之肉,任人欺凌。 不过中条并没有考虑政治上的因素,相比于政治,他便看重经济——战争的爆发对于商社的影响是致命的。既没了煤炭,也没有了国内的棉布,他甚至无法从英商那里获得商品——中国商人垄断着朝鲜地区洋货购销,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日本商社插手其中,甚至当他尝试着与北洋公司接触,表示希望代销北洋公司商品时。也未能如愿以偿——这是北洋贸易公司的根本,他们在清国同清国商人合作,在南洋同华侨商人合作,完全没有给日本商社留下一丝插手的空隙。 为了维持商社的正常运营,他不得将仓库改建为住宅,出租或出售给那些“懦夫”,可现在逃往仁川的懦夫却越来越多,尽管俄国海军对日本实施封锁,但封锁并不算严密,依然有源源不断人逃出日本来到朝鲜。 作为商人的中条,同样也是一个爱国者,他一直在设想着如何以朝鲜为大本营,支持国内的战争,按他最初的设想,他希望能够把军火假道朝鲜发往日本。毕竟相比于上海、香港,朝鲜,尤其是釜山距离日本更近,完全可以作为军火走私的大本营,通过军火走私,不仅可以支持国内的战争,商社亦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是在另一方面,朝鲜海关却对军火查禁甚严,没有统监府的批文,军火一率都不得入境,这是早在战前便推行的管制条令。而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有统监府的配合,否则朝鲜绝不可能成为走私军火的大本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他一直试图同北洋公司进行合作,双方共同从事军火走私,北洋公司所追求的是利润,但作为日本人,中条绝不仅仅只是利润,所以“吃点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问题在于,北洋公司似乎完全没有从事这一行当的意愿。 这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对于北洋公司而言,他们更愿意同露国人打交道——露国从北洋公司采购了数千万金卢布的物资,而那些逃出日本,于北洋公司工厂中工作的懦夫又岂曾知道,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实际上正在帮助露国毁灭日本? “这些家伙!” 叹了口气,中条回过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不住地摇头。他来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中华日报》,看了一会不禁感慨万端道。 “日本啊……” 对于弱小的日本来说,抵抗西洋强国的俄罗斯是何等的困难,现在,俄罗斯已经占领了整个北海道,上百万露国、军随时都有可能涌入日本,从而将日本毁灭……日本的灭亡,怎么可能不让作为爱国者的他忧心如焚。 “为什么你口口声声宣称着同文同种,却还支持露国人……” 中条又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走,最后立在窗前,向外望着,那眉宇间的愁容却更浓了。这声声质问,他亦知道答案——商人总是逐利的。 这时,三岛进来,轻轻地合上门,室内是木板地面,三岛走动的声音很响,他来到中条身后说道。 “社长,现在清国商人正在地方事务厅抗议,抗议统监府实施的经济统制。” 他说着,看看中条的背影。他比中条略高,不过因为躬着身的关系,个头却显得比他稍矮一些。 “那些清商,根本就不知道,经济统制对统监府的益处!” 中条依然看着窗外继续说道。 “实施经济统制,可以让统监府变成一家大会社,通过政府命令掌握整个朝鲜的资源,进而将资源化为财富,假如在明治维新后,日本能够推行这一政策,又岂会……” 话声稍沉,中条的脸上流露出发自肺腑的佩服之色,作为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的商学生,几乎是在于报纸上获知统监府实施经济统制后,他立即将其同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畅谈的经济计划互相联系,同时敏锐的意识到其对朝鲜,准确的来说是对统监府推动工业建设的益处,自然也就佩服起那位唐大人了。 “社长,这是因为根据统制后,朝鲜许多商品将完全由统监府和北洋公司统制,所以,他们对会极为激动,虽说华商在朝鲜的力量薄弱,但他们于清国的商社却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很有可能会借此通过清国向统监府施压……” “我知道了!” 中条点点头,因为朝鲜是清国的藩属国,尽管唐浩然是朝鲜的太上皇,他却不得不听从北京的旨意。 “那么清商实在是短视至极,完全没有看到他们的利益在因为经济统制受损时,亦将受益于其,实在是短视!” 于心底抱怨的同时,中条却想到另一个问题,如果唐浩然因此遭受弹劾,会给东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如果是在过去,他或许是因此事而欢呼起来,但是现在时局却发生了变化——其是唯一倡导东亚同文同种的清国官员。 “清国商人……” 先是冷冷一笑,然后中条却又叹了口气。 “清国商人历来是讲究官商勾结,这一次恐怕唐大人要碰到麻烦了!” 中条回过身看着三岛说道。 “现在的东洋需要像唐君这样的人,如果日本……失败的话,那么东洋未来的希望很有可能正是在唐君这样的清国官员身上,如果唐君罢官的话,清国,也就没有希望了……唉!我自己静一会儿,你先出去吧!” 三岛鞠躬出去了,而中条却依然紧皱着眉头,站在窗边朝着华租界看去时,不禁想到那烟囱林立,厂房栉比相连的工厂区,那些工厂意味着东洋的希望,如果唐君失败的话,那么日本……(未完待续。)xh118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帝国的朝阳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帝国的朝阳》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的朝阳》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