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搞笑的训练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全球殖民第78章 搞笑的训练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这武器装备是基本解决了,那火药和米尼铅弹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好在常言笑花了上万两银子从兵部武库里面搞了一万多斤火药,一万多斤铅,另外还有一万多斤硝和硫磺。 大明惯例是这样,这些物质的总价值也就三万两左右,这些官儿居然敢要一半的孝敬,你还不能不给,不然一斤火药也别想得到,杨廷鉴想得很开,就同俗话说的: “生活就像强%%奸,不能反抗就张开腿享受吧!!!” 军服这些全部是杨廷鉴自己花钱在通州找人做的,南镇抚司的军服作坊很特别,只有十几个管事的人员,没有工人,军服作坊需要加工什么东西,直接张贴告示即可。 通州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就会到军服作坊来领取材料,然后拿回家去做,做好以后交到军服作坊,然后结算工钱。 这种方法主要是因为那些妇女不愿意到作坊做工,他们家里的男人也不放心,所以军服作坊才顺应潮流,做出这样的加工方式。其实在南方,很多织布作坊里面就有成百上千的女工,北方还没有跟上时代。 当杨廷鉴去查看那些火药的时候,沈炼他们已经在组织人包纸壳铅弹了,但杨廷鉴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这**不对,二是这个火药没有颗粒化,在运输中运输分层。 包装出来的纸壳弹就直接用来训练,而未包装的火药杨廷鉴需要重新调整一下配方。现代**的比例是硝:硫磺:木炭=75:15:10。 那怎么知道这些**是多少了,这个很简单,直接称两斤火药,然后到在一大盆水中,木炭要浮到水面,硝要溶解于水,而硫磺不会溶解,并且下沉到水底。 这三样物质就被分开了,晒干以后直接称木炭和硫磺的重量即可,这就可以直接算出他们的比例,然后在根据他原来的比例添加所需要的材料即可,从而使这些**达到现代**的标准。 杨廷鉴只用两天时间,就这些**比例给纠正过来了,同时所有的武器装备也下发到了各士兵的手上,这下就是真实的火枪射击训练了。 队列,阵型和纪律已经训练完毕,如果只是训练火枪,十天就可以上战场,这就是火枪兵和弓箭手最大的区别。培养一个弓箭兵则需要数年的训练,并且只能连续十箭就会脱力。 火枪原则上是可以打到枪管发红,杨廷鉴从现代购买回来的钨钢无缝钢管绝对没有炸膛的危险,连续射击百发才需要停下来冷却,可以说神威火枪比此时的弓箭兵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所有繁杂的事情处理完后,杨廷鉴也和其他的士兵一样每天参加训练,早晨起来就是跑步,杨廷鉴带队训练,不知不觉地把后世一些搞笑训练口号带到了军队中,很快就风靡起来: “体能训练 对你我都有所裨益 好啊! 随着太阳东升而起床! 整日训练,直到完成任务! 黄太吉是狗娘养的! 他染上了性病阴虱,患7年之痒! 我喜欢为大明工作! 让我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1234大明锦衣卫! 1234我爱这个大明锦衣卫! 你的! 我的! 我们的大明锦衣卫!…… 我的火枪,我老二。 作战之用享乐之用。 我不知道,但是听说! 鞑子女人的逼很冷, 好!感觉很舒服 我喜欢这感觉…… 这训练歌简直是高尚与猥琐想结合,但是当兵的就是爱好这一口,这训练歌是每天出操的时候大家必唱的一首歌,而南镇抚司的军歌《精忠报国》也是激情澎湃,整个军营通州校场内,军歌那叫一个嘹亮,训练的热情那个高涨。 当然充足的军饷和良好的伙食,让这些年轻小伙子只能把过剩的精力都挥洒的校场上,不然只能在被窝里面自己撸呀撸,那就是浪费精力了,怪可惜的不是。 火枪兵的训练最为简单,按照步骤装弹,听号令齐射,蹲下装弹……连续不断地重复,直接训练到所有的动作都是无意识的自然动作为止,并且快捷和无一丝一毫的错误,这就是一血上的条件反射。 重步兵的训练又要稍微复杂一点,因为需要训练五招,长戟突刺、长戟劈砍,钩马腿、防上他突刺、防下突刺,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前三招,也是训练的重点。 这些重步兵穿戴的哥特板甲并不是很重,才35斤,比一套鱼鳞甲的重量还要轻十斤左右,但是他的防御力远超此时将官穿戴的鱼鳞甲。 这些重装步兵的武器就是一支木柄长戟,只是木柄上包裹了一层钢皮,这成钢皮是二指宽宽,成螺旋状包裹木柄,这样一来包钢皮的木柄不光具有木材的弹性,还可以防止被敌人的刀砍断。长戟长一丈二尺,列阵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装备非它莫属了。 骑兵是勒一川在训练,这小子够狠,每个士兵有十二个小时呆在马背上。他们着全身哥特板甲,他们的武器是一把十斤重的五眼铳,一把绣春刀,所有武器装备的重量才六十多斤,和此时骑兵的负重没有多大区别,但是防护力和攻击力却要上升几个档次。 骑兵穿戴全身板甲是勒一川在师长训练中摸索出来的,这些新兵骑术实在不咱的,只能靠板甲来保护了。再说此时的精锐骑兵都是着了甲的,比如关宁铁骑,大明光明甲一般重五十多斤,在加上他们的武器,战马负重比锦衣卫骑兵还要重上十多斤。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崇祯三年十二月: 杨廷鉴收到金镶玉的送来的密件,信上就只有一句话,“万事俱备”,杨廷鉴肯定知道金镶玉已经掌握了山西那些鉴赏通敌卖国的证据。 话不多说,崇祯皇帝已经是对那些奸商的银子望眼欲穿了,杨廷鉴也答应过崇祯,一定要把这些银子搞到手,以缓解一下大明的财政困难,其实这些银子到底会落到谁的腰包,真的很难说。 杨廷鉴在接到情报后,就立即开始着手准备出征事宜,现在杨廷鉴手中的兵马为三千八百七十二人,其中骑兵1120人,这些人不需要乘坐四轮马车,其他的兵种就需要乘坐四轮马车了。 一辆四轮马车由三匹马牵引,载重量差不多在三千多斤,刚好可以装载十名士兵和一千斤物质,这一千斤物质分别是粮食和武器弹药各五百斤。 杨廷鉴已经打造出了将七百多辆四轮马车,为了减轻自己的财政压力,出售给商人两百辆,剩余刚好够杨廷鉴使用。 红娘子因为喜欢管理后勤,所以杨廷鉴就安排红娘子准备出征物质,当然还有锦衣卫雇佣的十几名账房先生帮忙,军队的出征准备则由卢剑星负责,一切都在有序进行。 但杨廷鉴则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才能不会引起八大奸商卖国贼的任何怀疑…… 【求兄弟们收藏,推荐支持,落叶拜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全球殖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全球殖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全球殖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全球殖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