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道天命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帝师第十一章 人道天命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拜祭过圣贤后,众人被士兵们带到属于各自的考场号子里,样子极为简陋,只有木桌木椅,以及隔开考生的棚子,但坐在其中,却如沐春风,哪怕是在夏日炽阳之下,也感觉到文思泉涌。 这乃是文气到高阶的手段,沐浴整个考场,只怕是整个栖霞府文气最强的书院院长的手段。 据说这位院长境界到了进士的地步,让整个栖霞府为之仰望。 整个栖霞府秀才不过三百,举人不过十,进士自然是凤毛麟角。 此刻先走进考场的楚家七公子楚凌,却是对这样的棚子满是嫌弃,好在周围那些士兵对他战战兢兢,让他平添了几分得色。 不过他这些年来,本性纨绔,几乎不曾读书,他对这次的科举并不抱什么希望,毕竟他的大哥曾是秀才试第一,这便足够了。 而当试卷分发出来后,他只看了一眼,脸上忽然涌起了惊喜与得意。 题目是“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这是出自《孟子》里的《尽心章句上》,说的是能够竭尽他的善心,便是真正了解人的本善的天性;懂得了人的本善的天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这是著名的人道天命说! 这一刻,楚凌几乎要仰天大笑。 这些年来,他的母亲云大夫人百般压迫楚云亭。面对这样的挫折之下,楚云亭不信命数、坚定本心之事,人人皆知。 而云大夫人便曾用“人道天命说”数次贬斥楚云亭。 所以他对人道天命说是耳熟能详。 这人道天命说,其核心本义,便是用修身养性去等待天命,去顺应天命,这便是安身立命之道。 这时,楚凌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来,仿佛能想象到楚云亭愁思苦绪的样子。 写文章,最重本心,若是顺应这个题目去回答,楚云亭的本心就会受到影响,日后再也难以前进一步。 而若是不顺应题目,必然直接罢黜。 这个题目,是对楚云亭的杀手锏。 哪怕楚云亭恢复文运,也不可能破题。 楚凌几乎要仰天大笑。 ******************** 几乎同时,在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书院里的文院院长与府君,脸上都露出一丝惊诧之色。 府君掌栖霞府大小事宜,这次正是主考官,此刻的他回神过来,不由怒目一轩:“既然这次的考题是人道天命说,那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朝廷新增了秦玉为圣贤?离国向来没有女性成圣之说,这次破格入圣,便是认定人定胜天!两者如此相悖,真是荒谬!” 他曾经历数十次军阵厮杀,军气浩荡之意浓厚,此刻见到这样的题目,毫不迟疑地贬斥出声。 当今离国左相据说与鬼蜮相交,势力日盛,一手遮天,只怕这便是左相用来祸乱离国的手段。 这时,文院院长却是淡淡地说:“两者相悖,却又未必相悖。” 眼前府君乃是栖霞府地位最高之人,但文院超脱,却不在府君管辖之所,两人平时相交,都是平辈相待。 而他这般言词从容,仿佛天崩而不动色,竟是让这府君一怔,那冲天的怒意,竟是化成春水一般,平静了下来。 但随后他脸上茫然,喃喃着说:“相悖,又不相悖,这是什么道理?你这是在打什么哑谜?” ******************** 便在同时,考场的一处角落里,楚云亭凝神正坐。 拿到试卷后,他并未翻阅,反而用清静之心,在草纸上写上“定”字。 笔迹遒劲端正,仿佛有洪水猛兽在前肆虐,他也从容不迫。 这便是养气之道。 离国之中,任何一次的科举,其实都是养气、凝气的过程。 离国每一府都设文院藏经阁,其收拢各种经学要义,用各种注解来继承学说,追溯学问渊源,用沉香、檀木封存,乃是每一府学子梦寐以求想要进入的地方。 而离国都城,则设经香阁,收拢的经学要义包罗万象,每到子时、午时,这些经书还会发出浓浓的香味,气息与天地接壤,凝出一元文气,同时每一年还会有大儒的神灵从仙界下来,视察一次,以示慎重,乃是整个离国所有人尊崇的圣地。 而任何一次科举,本质上,都是把自身的文气送入到藏经阁,看看是否能产生共鸣,引发香气。 但想要做到这一步何等之难,有些大儒夜以继日专研,也不曾有一丝香气溢出。 而这养气之道,便是凝出这经香的最前提条件。 写完“定”字后,楚云亭的心神变得越发宁静,心如赤子,澄澈明净。 然后这才取出考题来。 所以当注意到考题乃是人道天命说时,他脸上依旧是从容淡定,不曾有任何一丝慌乱。 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之前从娇娜那里了解过,这次的主考官乃是府君,曾统万军,兵镇数府,从不信命。 而这次朝廷新设秦玉为圣贤,也是不信命数,崇尚军功之道。 这与这次考题人道天命说显然是相悖。 根本无法做到求同存异。 朝廷出这样的题目,用意何在? 但几乎同时,楚云亭从沉思里顿悟,眼神一动,点头说:“既相悖,又不相悖吗?” 阴与晴相悖,喜与怒相悖。 都城的锦绣公子,想要野外狩猎,逢漂泊大雨,自然心情不美。 而干旱百里的民众,田里生计全无,逢漂泊大雨,便是磕头狂喜。 位置不同,心情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便会产生不同的感触,区别只是立场。 而对“秦玉逆天改命成神”与“人道天命论”的破题,便是从秦玉的立场与民众的立场分别出发,便轻松可解。 想到这里,楚云亭毫不迟疑,笔尖一错,便写下:“天地之生才,乃是补救气数,然一人之力何如?” 一人之力,可以逆天改命,这便是秦玉的经历。 但她成神,是顺应了民意,顺应了天意,这才能成为圣贤,非她一人能做到。 同样是天地生才之说,之前他用来撼动那太真夫人的心神,而现在,却只是成为这里的引题。 便在这时,他的文气释放出去,渗透进文院的深层,仿佛引发了某一种共鸣一般。 几乎同时,远处的那文院院长与府君,感知到了变化,脸上露出惊喜着的表情,齐齐向楚云亭的方向看来。 那府君已经脱口而出:“这是藏经阁的共鸣,居然有考生能做到这样的地步,难道他领悟出了相悖而不相悖之道?什么样的考生有这般睿智?” 刚说到一半,他的身形已经掠起,向着楚云亭的方向大迈步走去,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帝师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帝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帝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