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2章:李靖起四军伐西凉,优势大且富裕的一战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巅峰召唤第2702章:李靖起四军伐西凉,优势大且富裕的一战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2702章:李靖起四军伐西凉,优势大且富裕的一战 杨广在杨素的劝说下,虽出于谨慎之下,只出动了四万大军征讨西域,剩余的兵力自然是为了防备大秦,但依旧不认为大秦在征伐中原三国的同时伐隋,毕竟能稳扎稳打完全没必要行险双线作战。 杨广又岂会想到,大秦还真就兵行险招,早在开战前就定好了东西双线和四国同时开战,甚至灭隋还要排在灭魏之前。 隋国比中原三国都要弱,虽有高原上的吐蕃为盟友,但高原上去难,下来也不容易,而且吐蕃也未必愿意为隋国和大秦死磕。 所以,隋国在不知大秦深浅的情况下,只要对大秦放松警惕的话,李靖发动突袭,以绝对的兵力优势,闪击隋国的话,杨广根本没有多少还手之力。 李靖的谋划若成的话,灭隋反而比灭魏要更容易。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靖才会如此的隐忍,甚至都做好了中原大战开启半年后再出兵的准备,就是为了不打草惊蛇,好让杨广放下对大秦的警惕心。 可让李靖怎么都没想到的是,杨广会如此的沉不住气,中原大战开启都还不到两个月,就出兵讨伐西域 李靖一开始出于谨慎,还以为这是杨广在试探自己,但当隋军真的进入西域,他才意识到这并不是很试探,毕竟大军去了西域短时间可就回不来了,足以说明杨广是真的再次对西域下手了。 此消息一出,雍凉秦军诸将纷纷振奋不宜,毕竟东征的八路大秦都在建功,只有他们雍凉军在后面看着,可把他们给羡慕坏了,他们也想建功立业啊。 对于下方主将汹涌的请战声,李靖却只是不咸不淡道:“不着急,再等等。” 直接给热情高涨的众将浇了一盆冷水浇。 “大都督,你也太谨慎了吧,隋军都进入西域,还等什么呀。”土行孙一脸不耐的说道。 因在汉中之战立下大功,土行孙被封为准将,在秦军之中也算是高级将领了,但建功立业之心依旧很迫切。 他倒不是想和那些同门师兄弟比,而是一些李唐降将都和他平起平坐,甚至还有一些人品级在他之上,就比如一肚子坏水的李牧。 对于李牧,土行孙可谓是怨气满满,当初就是李牧信誓旦旦的说,要给把长孙无忌的女儿介绍给他当媳妇,土行孙被美色诱惑才和大秦作对的。为此土行孙还激动了好久。 可后来土行孙才知道,长孙无忌无论是降秦前,还是降秦之后,品级和地位都比李牧高。 李牧又有什么资格,让级别比他还高的长孙无忌,把女儿嫁给自己? 这本来倒也没什么,以土行孙如今的地位又不是娶不到女人,但被李牧这么这么一搅和,他也和李牧长孙无忌一样成为降将了。 虽说大家都是降将,但降将也有三六九等之分。 李牧这种在李唐亡国之后,在大秦的劝说下才率军举城投降,既不失忠义又保存了名声,在降将之中的地位无疑是最高。 土行孙是战败被生擒之后,因怕死才投降的降将,在降将中无疑处在底层。 这就让土行孙有些心里不平衡了,毕竟站在他的视角,若不是李牧的话,他甚至都不会是降将。 李牧名利全收,却把他给坑惨了,这让土行孙如何能释怀? 土行孙之所以迫切想建功立业,就是心里憋着一股气,不想被一肚子坏水的李牧骑在头顶。 李靖听到土行孙的话后,什么也没说,只是淡淡的看着土行孙,就把土行孙给看了心里发毛,一脸讪笑的又退了回去。 “隋军虽已开拔入了西域,可人数并不算多,只要还未和西域势力交战,就随时都能再撤回来,西域联军难道还敢死缠烂打不放隋军走不成?所以再等等吧。”李靖淡淡道。 此言一出,众将也都不说话,毕竟隋军若是真撤退的话,西域联军高兴都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纠缠隋军不放其走呢? 况且,隋军用于西征的兵力确实不算多,留下这么多兵力,明显就是在防备大秦。 雍凉秦军若攻隋的重点,并在于隋军出动多少兵力西征,而在于是否对大秦放下了戒心。 若是隋军真的放下戒心,哪怕只出动了一万大局西征,将剩下的兵力都留守本土,也依旧挡不住秦军的攻势。 可若是隋军没有放下戒心,哪怕将半数大军用于西征,剩下的半数大军依仗地势,以及城池,同样可以将我秦军拖进消耗战。 所以,哪怕大秦诸将再怎么求战心切,但在时机尚未成熟之前,也只能继续忍耐才去。 七日后,西域再度传来紧急军情,杨李姬三家征西大军已经彻底进入西域,并且和西域联军正式交上了手。 这是时候秦军若是出兵的话,杨广就是下令让西征大军立即撤退,也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可李靖却依旧没有下令出兵,因为他看的出来隋军依旧警惕。 直到高长恭以两千隋军正面击溃西域三万大军的消息传回后,李靖明显能够感觉到隋军的警惕性放松了打一大半,对于雍凉的监控以及各地布防也都没之前那么严密了。 或许在他们看来秦军要是真打过来的话,早在大军和西域联军连交手就该来了,可到现在都不来自然也就不会来了。 甚至有不少人埋怨杨素,觉得杨素太过于谨慎,若不是他再三劝阻,隋国也不会只派四万大军西征,而兵力若是派的的更多的会,恐怕这一战的深意会是更大的大捷。 大秦给隋国造成的压力太大,所以一直以来,隋国上下都紧绷着一根弦。 西征首战大胜的好消息,让隋国自上而下都松了口气,麻痹他们的神经,让他们对大秦的警惕心大大降低,而李靖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隋国虽警惕心大降,但并不是不防着大秦了,但这就已经够了,想让隋国对大秦一点防备都没有是不可能的。 只要隋国对大秦放松警惕,李靖就有把握一战将其打垮,并把隋国势力彻底驱逐西凉。 之所以是驱逐,而不是灭亡吧,自然因为隋国在西域的地盘也不小,足足三郡之地。 杨广要是不要西凉和海州了,收缩兵力退往西域的话,李靖也不可能追到西域去,毕竟西凉和海州才是重中之重。 就算李靖率军追入西域,也要先把阳关和玉门关这两座险关打下来,可这两座险关本就地处险要之地,又经过杨广这些年不断的加固,强攻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就算李靖的谋划成功,占领西凉和海州或许不算难,但想彻底灭隋的话,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过若是丢了西凉和海州的话,只剩下西域三郡的隋国,虽还未亡国,但也和亡国没有太大区别了。 “诸位,灭隋时机已至,该轮到咱们雍凉军行动起来了。” 听到李靖此言,雍凉诸将纷纷激动不已。 “奈奈的,总算等到了,老子早就看杨广那小子不爽了,此番定要斩下他的头颅,以祭奠董公在天之灵。” 华雄一脸兴奋的说道,也说出了降将中原凉系许多将领的心声。 随着董卓身死,西凉军虽分裂成了唐隋两系,但董卓的影响力却依旧很大,像华雄、李傕、徐荣等将都还记者董卓的恩情,所以才会如此轻易就被董小宛拉拢。 像华雄、徐荣这些还记着董卓恩情将领,而董卓就是死于杨坚之手,杨广又是杨坚的儿子,所以他们自然对杨广没有好感。 若是有机会的话,自然不会介意杀了杨广,来为董卓报仇。 原西凉系的将领中,也就只有李傕还有着一定的政治觉悟,听到华雄此言后,当即脸色一变,连忙打断越说越上头的华雄,并且给其使眼色。 “华雄,闭嘴。” 华雄见李傕这个表情,也意识到自己失言,当即憨笑着向李靖请罪,而李靖也并未怪罪他。 西汉承袭先秦,今秦又承袭东汉,而董卓干的那些事又太恶劣,所以大秦自然不可能给董卓洗白,但也不至于视其为洪水猛兽连提都不给提。 众将兴奋的议论一番后,都目光灼灼的看向李靖。 龙且问道:“大都督,您快下令吧,这仗该怎么打?” “此次西征将出动三十万大军,兵分四路同时进军。” 李靖此言一出,在场诸将全都惊呆了。 大秦的具体兵马数量乃是最高机密,除了极少数的高层之外,连部分上将都不知道具体数量,就更别说那些中将少将,乃至是准将们了。 也正是因为有如此严密的保密措施,才能瞒过并误导魏宋明隋四国,让他们都以为大秦主力都投入到了中原战场,已无力再开一条战线了。 雍凉军之中,除了大都督李靖,和刺史吴起之外,其余人等都不知道这个秘密。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雍凉诸将还以为这次西征,最多只能出动个十六七万兵马,却没想到李靖却说出三十万,竟比预料中多出了近十三四万人马,着实是把所有人都给吓了一跳。 土行孙更是忍不住喃喃自语道:“我大秦都已经拥有这么多兵马了吗?” 大秦东征魏宋明三国,就已经出动了九十万大军,现在又要出动三十万西征,那出动的兵力可就达到了一百二十万。 大秦国内肯定还有留守的兵力,加起来的话…… 一念至此,包括土行孙在内的不少将领纷纷头皮发麻,这也太恐怖了吧。 现在他们算是明白,陛下为何要行险,同时和魏宋明隋四国开战了,因为绝对的实力之下,这tmd根本就没有多少风险。 “本将自加入秦军之后,还从没被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呢。”龙且笑着说道。 要知道,隋国全国总兵力不过二十五万,其中四万还在征讨西域,留守国内的兵力不过二十一万而已。 秦军在隋军经松懈的情况下,出动三十万大军对付二十一万隋军,不但占据先机,还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这比东线攻打魏国的优势都要大。 其实,就算隋国不松懈,以李靖手中的兵力也能平推隋国,但考虑到隋国还有吐蕃这位盟友,所以李靖才会如此隐忍,所为的不过是一击必杀,不给吐蕃救援隋国的机会。 “别说是你们了,就算是本刺史,以及李大都督,也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吴起一脸感叹说道,毕竟说多了都是泪啊。 当初征倭的时候,吴起手中总共就三千兵马,却要转战各地,和数倍,乃至是十数倍的敌军作战,所以每一战都打的极为谨慎,因为既要打赢了,还不能伤亡太多,否则接下来就没法继续作战了。 不过也正式因为那段艰苦岁月,吴起才能因战功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大秦晋升速度最快的官员。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巅峰召唤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巅峰召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巅峰召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巅峰召唤》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