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鲁肃躺着中枪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雇佣军第一百五十六章 鲁肃躺着中枪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一百五十六章鲁肃躺着中枪 孙权心中一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鲁肃,而前次去皖城谈判也是鲁肃……。 孙权有些犹豫,他说道:“若按公瑾之语,莫非是子敬露了口风?我以为子敬是实诚之人,不可能如此,或许是严正派人前来江东散布谣言吧?” 这一刻,孙权离真相最近,但也只是这一刻。 因为周瑜道:“若是严正派人前来江东散布谣言,那么主公是认为严正已经知晓当日之事了?如果严正不知晓,那又怎会同时传出这两个谣言?如果严正知晓,他又怎会知晓?谁会将当日之事说于严正听?” 孙权的头一下子痛起来,周瑜一连串的问话让孙权非常混乱。 他抬手示意周瑜住口,让他细细想来。 是啊,如果严正不知晓,那么必是江东之人在散布谣言;如果严正知晓孙策的死有问题,那么是谁泄露了呢? 这事就算孙策、张昭、鲁肃、周泰也只是略知究竟,孙策已死,自己与周瑜自然不会泄露,那么只有张昭、鲁肃、周泰三人,张昭与严正不熟,并且从自己继位以来,处处维护自己,应该不会向严正泄露。 那么,只有鲁肃、周泰二人,周泰也无与严正私晤的机会,况且二人也别与交情,那么只有鲁肃了……。 孙权心中有了些动摇,难道真是鲁肃? 这时,周瑜道:“有一事恐怕主公还不知道。当年吴侯在世时,严正来过一次会稽,当时某就觉得严正此人不是善类,就劝谏吴侯找机会除之,当时鲁肃在场,不想严正离开之后,鲁肃便悄悄派人向严正示警……。” 孙权一愕道:“公瑾此话当真?” “某岂会诬陷于人?” ……孙权心中还是觉得鲁肃不应该会是那种散布谣言的阴险之人。 周瑜继续道:“此次伐皖,某就觉得奇怪,照理说严正不应该这么有准备,可我大军到时,不但在虎林遭受阻击,同时严正仿佛对我的主攻方向也了如指掌。而讨伐庐江之事当时是主公和我一起商议,边上也只有鲁肃一人,而且当时鲁肃也全力反对向庐江动兵……。” 孙权被周瑜这么一说,心中的犹豫开始散去。 孙权冲屋外喝道:“传鲁肃!” 鲁肃匆匆赶来,他还以为孙权传他是想征询他对严正扶持孙绍之事的对策。 其实鲁肃还是觉得此事应该以谈判为手段,战争绝非良策,双方的厮杀,得益的却是别人,何苦来哉? “拜见主公!公瑾也在啊?” 孙权轻唔一声,而周瑜只是点点头。 鲁肃感觉气氛不太对,但也不以为然。 这时,孙权道:“我想问问子敬,严正欲插手江东内务,扶持孙绍接管江东,这个条件我要如何应对?” 鲁肃心道,果然是此事。 他干咳一声:“咳……属下以为,庐江与江东本是姻亲,且结有同盟,之前的战争本就勿须发生,万事以和为贵,如今也一样,属下可以再去皖城,与严正交涉……。” 孙权突然道:“若严正坚持己见呢?” “这……。” “子敬认为,是战是和?战该如何战?和该如何和?还是让我遵从严正之意,将江东大权让于孙绍?” 孙权越问越快,鲁肃心中暗惊,他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能低头不语。 孙权却以为鲁肃做贼心虚,他喝问道:“鲁子敬呀鲁子敬,想我待你不薄,你又为何背弃于我?” 鲁肃闻言大惊,辩解道:“主公此话何意,肃自问对主公忠心不二,不知道主公为何误会?” 孙权道:“若要人不知,莫非己莫为,子敬敢做不敢认吗?” 鲁肃听孙权言词凿凿,竟是已经认定自己背叛了他,心中一急,竟说不出话来,只是指着孙权,发出“你……你……”的声音。 孙权道:“里通外敌之罪,本该处死,念及你为江东做过不少事,也罢,我不杀你,你……去吧……!” 孙权终究还是念及鲁肃往日之功劳,没有下令拘捕或者斩杀,只是将鲁肃逐走。 望着鲁肃的背影,周瑜心中一声叹息,子敬,某对不住你了! 可怜鲁肃无法分辨,连究竟是为什么都不知道,心中这个苦啊,无处倾吐。 他走在街上,稍加冷静之后,便想起找张昭问问,或许张昭会知道其中原由。 如果说孙策身死之事,江东除孙权、周瑜之外还有活人知道内幕的话。 恐怕张昭、周泰二人最全面,鲁肃只是从耳闻目睹中略知一二。 他不象张昭、周泰二人奉孙策之命调查过此事。 二人当时有人证,当然,现在肯定是没了。 孙权已经继位,再保留人证,那等于自己给自己挖坑埋了。 但这不代表着张昭、周泰不担心。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知道了不该知道的秘密,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但短期内,二人是不担心的,因为孙策刚死,江东内部的权力还没有整固;因为孙权还没有站稳脚跟;也因为二人现在在江东文武间有足够的影响力。 所以,至少在数年内,二人是安全的。 最不安全的恐怕是一批既知道点但不完全知道的人。 他们会是第一批被清洗的。 所以,这个世界从来如此,要么你都知道;要么你最好什么都不知道。 正象会水之人溺于水一般,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张昭见鲁肃来访,他并不意外。 虽然张昭心中还是有些失落,因为孙权竟然连逐走鲁肃这么大的事都已经不再与他通气了。 这不免使得张昭有种兔死狐悲的沧凉。 但除了安慰,张昭找不出什么可以帮助鲁肃,他知道这事自己无论如何都帮不上手。 或许一个完全不知情的人,哪怕官小位卑之人,都可以帮鲁肃进言劝谏,唯独自己不行,只要开口,不但帮不了鲁肃,甚至引火烧身。 到时,一个“勾结朋党,欲图谋乱”的莫须有罪名,足以抹去张昭这些年跟随孙策励精图治的所有功劳。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雇佣军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雇佣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雇佣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雇佣军》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