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问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柳门闺相第十二章 问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陶归方从中殿出来,没走几步,就看见几个内监抬着一个大缸,里面是盛开的荷花。 见到陶归,几个内监停了下来,走在他们之前的一个胖乎乎的,个子有些矮,看着有五十多岁,须发皆白的首领太监停步道:“陶大人。” 陶归认得此人是太**中的副领,姓张,忙还礼:“张公公,这是在忙什么?” 张内监笑道:“皇后好荷花,可是如今天气炎热,不好多走动,太子殿下方才亲去御花园采了这荷花来,因着受了暑热,不便亲来,怕过了病气给娘娘,所以吩咐奴才等送到祈宁殿,供皇后赏玩。” 陶归听说,道:“殿下仁孝,末将不敢耽误了公公的差事。”说着,向旁边让了让,请张内监等先过。 张内监一躬身,就指挥着人进了中殿。 陶归心中颇有些唏嘘。 什么受了暑热?其实就是被皇帝斥责了,又怕皇后知道吧。 === 雍朝国姓周,太子端自然就是叫周端,字方正,今年二十五岁,尚未娶亲。 周端人如其名,确实是一个方方正正的人。 性格也好,脾气也好,清平帝吩咐下去的事儿,也能认真做。昔日曾在大理石看过半年的刑狱,平了四个冤狱,破了两个悬案,倒是有些民望。 奈何却是一个敏于行讷于言的,奈何是个跛足。 昔日皇后得子的时候,已经年近四十,老来得子,自然颇为紧张,只在自己宫中养着。 按说,以章皇后的声望以及清平帝后宫还算平静的情况来看,太子本来不应该有岔子的。 谁知道,还真的出了岔子。 帝后二人千挑万选的乳娘,竟然失手,将太子端摔在了地上。 乳娘当场就撞死在祈宁殿中,皇后晕倒了,皇帝一怒之下,要诛杀乳娘全家。 一查才发现,乳娘一家在这天早些时候,已经被灭门了。 再就断了线索。 清平帝怒极,将后宫诸人、自己的几个皇子公主全部下令看管起来。 朝堂顿时哗然,但却无人敢说。 章皇后醒过来,听到了这个消息,哭了很久,最后亲自去求了大发雷霆的清平帝不再彻查此事。 那一年有外敌压境,有黄河水患,本就是多事之秋。若真为了太子之事掀起血雨腥风,只怕这天下,就要乱了。 章皇后虽然明理,却到底是母亲。虽难追究,但帝后之间的情义在那之后,到底是却慢慢地淡了。 所幸,太子这一摔没有摔坏脑子,只是坏了一条腿,平时走路看不出来什么,可是一快步走就有些跛了,而且连马都不能骑。 更奈何的是,他上面还有一个能文能武,军中朝中声望均重,颇受清平帝重视和重用的大皇子,淑妃所出的昭王济。 周济本是清平帝的三子,因为前面两个哥哥早夭,所以就成了大皇子。 论才华,论处事,论声望,太子端和昭王济比起来,确实望尘莫及。 衬得太子越发不讨人喜欢了。 清平帝也不喜欢太子木讷少言的个性,更觉得他有时候耿直得令人讨厌,所以经常斥责他,说他不懂中庸之道。 皇上说不懂中庸之道,就是在说他不懂驭人之术了。 如今清平帝年逾古稀,朝中嫡还是长的争论,也是甚嚣尘上。 陶归在家里的时候也偷偷和父兄说过这个问题,然后就被哥哥捂住了嘴,让她千万莫要在外面胡说,只做好差事就行了。 自然,陶归自己也不懂到底谁好,依她看,不管谁做皇帝她都是做事好了。 只不过今天看着这一缸荷花,陶归心中有些难过罢了。 太子是个孝子,是个好人,却未必是父王心中的好继承人。而这等帝王家的事儿,饶是陶归天天就在旁边看着,也看不懂。 她这厢正愣神儿,背后突然被人拍了一下,一个女声道:“陶姐姐想什么呢?” 陶归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个头略矮,长着丹凤眼,面上看着有些冷冰冰,眼下有些乌青,穿着与自己同样官服的女子,现在自己身后,说不上是在笑还是没在笑地看着她。 孟子珺,字如佩。 “孟妹妹值完哨了?”陶归笑问。 孟子珺的嘴角扯了扯——依陶归看这就是在笑了——问道:“姐姐辛苦了,昨夜皇城戒严,我一夜未睡,才交了班,正要回家,就看见姐姐了。” 陶归哈哈一笑,拱手道:“妹妹辛苦,最近事忙,还没恭喜孟大人好事将近。” 孟子珺下个月就要嫁人了,夫君是宿卫的中郎将,两人从各方面来说,都是门当户对地紧。 孟子珺脸上虽然没有寻常女人家佳期将近的羞赧,但眼角还是闪过一丝温柔,道:“多谢陶姐姐,方才听说,陶姐姐为了一个人求了皇后,不知是真是假?” 陶归眉毛一挑:“这中殿看来门户也不是很严,方才的事儿你就知道了?” 孟子珺面色不变:“方才中殿的栎姑姑去传懿旨了,明天请人到宫中赏荷,其中就有忠勇公的夫人。” 陶归听说,心中也放了心,嘴上却无所谓地说:“哦,只是看着她又可怜又碍事罢了,如今城防营城防营驻扎在庵中,我可不想再闹出其他事情。” 孟子珺面无表情地问:“真的?” 陶归认真答:“……假的……哎呀,好啦好啦,这样,你请吃去四季楼吃一顿,我就说给你听。” 说罢,陶归搂着孟子珺的肩膀,一脸兴奋地低声说着,一抬眼,却看见一个穿粉色衣衫的少年,哈腰弓背地讨好一个穿华丽锦袍的男子,一前一后从太和门出去了。 陶归登时脸色就不好了。 “丛启澄什么时候搭上了乔子明?”陶归问孟子珺,语气里满满的都是不屑。 孟子珺知道陶归最看不起纨绔子弟,最最看不起的就是纨绔中名声最不好的那个纨绔丛晰,所以也不好奇她的语气,只是笑道:“好几日了,理他们做什么?走,我们去吃酒。” 陶归也没打算理会那几个纨绔要做什么,听孟子珺这么说,立刻笑道:“可不能喝酒,我们去吃一顿,然后我还要回无相庵呢。有个祖宗在那儿,我放心不下。” 说罢,又低声给孟子珺说着无相庵中的事儿…… === 而此时,陶归口中的那个主角柳默慎,正坐在禅室里发呆。 青虹早就喜欢了柳默慎时不时的发呆,就跪坐在榻前,东看看西看看,一时也不消停。 突然就听见门外有人敲门道:“居士可在屋中?” 青虹一听,忙起身去开门,口中道:“道之师父。” 只见道之走了进来,坐在柳默慎的对面,面色沉重。 柳默慎放下棋谱,抬眼看着她,道:“师父操劳了。” 道之苦笑道:“贫尼要谢谢居士慈悲心肠,救了无相庵上下百余条性命。” 柳默慎轻轻一笑,对上了道之的眼睛:“师父,其实你说错了。我并非有慈悲心肠,也不是想要救人。我只是要救自己罢了。” 道之又愣了愣,才笑道:“居士说话,一贯坦诚。” 柳默慎笑道:“微贱之人,生存不易,哪里还敢坦诚?不过是仗着小聪明,苟活罢了。” 道之也笑了,念了声佛,道:“居士要是小聪明,我们岂不是成了盲人聋子?连身边有这等人都不知道,险些出了大事……真不知道清为何要如此做。” 道之只是一声感叹,可柳默慎却点点头:“小女知道。” 道之愣道:“还请居士为我解惑。” 柳默慎也没有隐瞒,只是将自己猜测之事,与道之简单说了一番:“……依我所见,道清师父怕就被人拿住了兄长的事情,才会如此行事。” 道之听罢,心中颇为感慨,长叹一声:“居士既然早知此事,为何不提前告诉贫尼?那样或许道清也不会死了。” 柳默慎看向道之,平静地反问:“我怎么没告诉师父?” 道之一愣,不知如何对答。 是她先吓用计吓了道清;也是她要自己去找陶大人;也是她告诉自己佛衣阁中藏着火油。 从头到尾,她并没有瞒骗自己,如今她又怎么能说她没有提前告诉呢? 想着,道之歉然:“阿弥陀佛,还望居士莫要见怪。” 柳默慎笑了:“无妨,萍水相逢,师父不肯尽信我,也是有道理的。” 说罢,便不再说话,只是继续坐在那儿发呆。 道之颇为尴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过了很久,柳默慎才出声,却是提了个问题:“那师父可知院中那盘残局,是从何而来?” 道之听说,笑道:“居士是说院中石桌上那盘?这说来却是话长,居士可知道佛光寺?” 柳默慎点点头。 === 啊~寂寞如雪的写文人生呀~不过还是每一章都要慢慢写~不写废话,每一章都致力于发展剧情~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柳门闺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柳门闺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柳门闺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柳门闺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