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思路理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热血残汉第二十九章 思路理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我给他高位以安其心,但又不掌握实权。又有什么可惧怕的?” 段宁看着他指点江山神采飞扬的样子,越看越觉得魅力十足。 再加上被他搂在怀里,手也不老实,不禁开始心醉神迷。 可惜李归太忙了,只听帐外的卫士大声道:“将军、校尉,又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前来请降了。” 李归顾不得段宁幽怨的眼神,轻轻推开她道:“快快有请。” 段宁心里不高兴,借口查看军务跑了,李归苦笑一下,也不去管她。 李冰来到大帐之后,见到李归不禁心里大吃了一惊。 适才在等待时他已经大致的看了一下四周的情况,对于这支氐人的实力再无怀疑。 仅就他目力所及,披甲之士就不下千人,其中披铁甲的也有百余人。 而那绵延远去看不到尽头的营帐也足以说明了氐人的数量之多。 他也打听到,这个巨大的部落,是由山虎首领最近才整合起来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能整合起这么大部落的人居然这样年轻,只怕比自己留在故乡的儿子也大不了多少。 自己的儿子要是能有人家这两下子,自己就算死了也甘心啊。 李归对这样的神情早已经见怪不怪了,脸上堆着程式化的笑容,按照已经熟练地不能再熟练地的套路,和李冰交谈了起来。 但是过了不一会,李归就变得异常认真了。 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在异族里少见的很有思想也很有才能的人。 其实与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异族不一样,巴人的汉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已于汉人相差不大。 在后来的三国时代,巴人中间涌现出了如黄权、王平、苟扶、严颜这样的名臣大将。 但是东汉末年的剥削程度太深了,而巴人的整体社会地位依旧低下,所以才最终激发了底层巴人的反抗。 这个李冰就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賨人,有不错的文化底子。 而他这十多年来百折不挠积极投身造反事业,屡败屡战,也积累了一定的军事才能。 此外由于他四处闯荡,对于汉中的人文地理也非常熟悉。 但这些都不是李归这么看重他的主要原因,真正引起李归兴趣的是他的一个观点:各族的穷人都是一样的受苦,所以彼此之间不应该再互相敌对。J 各民族统治阶层者无止境的贪婪才是社会苦难的唯一根源。 只有所有被压迫的各族贫民联合起来,彻底的打翻这个不公正的秩序,才能真正的让各族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所以在他的手下有汉中能见到的所有民族。 他对他们一视同仁,而这些手下对他也十分信赖,不离不弃。 这样超前的思想和团结民众的能力,让李归对他十分欣赏。 而且一度李归都误以为他也是一个穿越者,更是有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虽然经过长达数小时的交谈,李归最终认定了他并不是一个穿越者,但是这种好感却更加强烈了。 而且与李冰的交流这也让李归突然有了新的思路。 那就是人才不一定只能从汉人里寻找,其实这些异族中的豪杰之士也有着不错的才能,而且这些人往往更能接受新的观点。 相比较之下,汉人里的人才基本都集中在世家手里。 这些人既难以为自己所用,自己也不敢放手使用。 自己可不想自己的后代落得曹操后代那样的下场。 而这些异族豪杰就不一样了,由于世家的压制,他们普遍难以得到向上爬的机会。 只要自己能向他们展现出足够美好的前景,他们还是有可能加入到自己的麾下的。 当然了,自己也不能搞得像前秦的苻坚那样,太阿倒持,最后弄得身死国灭。 这一点也好办,只要自己牢牢地掌握住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些人就翻不起什么大浪。 想到苻坚,李归猛然想到,自己能想明白的事,李冰能想明白的事,那些历史上的豪杰就真的想不明白吗? 但是为什么只有前秦和北魏搞了这一套?看来这里面还是有不少自己未曾预料到的困难的。 那这些困难是什么呢? 送走李冰后李归独自一人在营帐里思索了很久。 在对比了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之后,最后他发现实际上这与民族并无多大关系。 当统治者真心依赖的力量基础人数越多,力量越强,往往就越开放。 而当统治者真心依赖的力量基础人数越少,力量越弱,往往就更加保守。 汉家的统治者是基础太大,看不上那些异族人才。 而那些异族帝王又多多少少的有些自卑心理,本身的力量又不够强大,所以也不敢放手使用异族豪杰。 只有前秦、北魏这样对自己有绝对信心,但又难以得到汉人世家真心效力的政权,才会不拒绝使用各族人才。 而这一点恰恰是自己的优势所在。 自己身体是氐人,所以氐人对自己有用天然的认同感。 而自己的内心是一个汉人,这一世又长期以汉人的身份自居,所以对汉人也非常信赖,也有不少忠心耿耿的汉人手下。 而且自己还可以借助明教这个工具,来淡化民族的分别。 韩遂和后来的多数异族豪杰的痛苦就在于,他们的内心深处对其它民族是防备的,是不信任的。 现在李冰的到来正是这样一个契机,自己正好以他为样板打破民族的藩篱,将自己的力量基础扩展到各个民族的下层民众中去。 而现在各个民族的族群意识还不强烈,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小。 想到这李归不禁高兴起来,自己的身份问题长时间困扰着自己,现在看来这不是包袱,恰恰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啊。 来到帐外,李归深深地呼吸了一下,暖暖的微风送来了山林独有的芬芳气息。 最大的困扰一去,李归的脑袋好像忽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豁然开朗。 好多这几天一直让他心烦意乱的事情都忽然显得不那么困难了。 比如,自己意外的得到了贾诩,这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但是这件事对历史进程的冲击,已经不能用蝴蝶效应来看了,这几乎就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啊。 没有了毒士贾诩,还会有李傕等人犯长安的事情吗? 以后的历史,还会是自己熟悉的历史吗?显然不可能。 李归最大的依仗,对于历史的把握大大的降低了,这让李归一度非常失落。 但是现在想想,随着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历史受到的干扰只会越来越明显,这样明显的转变不过是迟早的事。 但是很多事产生的根本原因没有改变,所以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只不过细节上会有些出入罢了。 与其将希望放在那些自己无法掌握的事情上面,不如好好地经营自己的力量。 再比如,他得知段宁是女的之后,固然为自己和段宁高兴,但这件事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是明显的。 要知道,段宁一直是作为自己分身的不二人选。 每次自己出征或者分兵,另一支部队必然是段宁掌军。 现在段宁女性的身份一旦暴露,就再也难以掌军了,而自己一时也找不到完全可靠的人来代替她。 但是这现在看来也不重要了,正所谓万事开创由我,谁说女子就不能掌兵? 历史上的秦良玉不就干的很好吗? 李冰都能有那样开阔的胸怀,难道自己还不如古人? 自己在这个时代呆久了,连思想都有些趋同于这个时代了。 真得感谢李冰的出现,唤醒了自己的灵魂。 第二天,李归召集了主要的手下开会,各部族原来的首领也都必须参加。 在会上李归只提出了一个问题:民族究竟是如何划分的?氐人和羌人有何不同?巴人和汉人有何不同?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想过,但是大家都没有准确的答案。 实际上无论是羌人还是氐人,都是汉人对他们的称呼,他们自己是不承认这样的民族划分的。 他们认可的是部落,像金沙部落,山南部落等等。 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划分在这个时代其实还没出现,就如西部边陲最强的白马部落,有人称它叫白马羌,也有人称它叫白马氐人。 但是无论是其它的羌人部落还是氐人部落,只要白马部落敢来到自己的地盘,照样操家伙上。 而且虽然最大的氐人部落是在广汉属国一带活动的白马部落,但严格来说氐人的根在武都郡。 那里的氐人往往在小时候将自己的额头中间划开,放入一个墨珠,长大后远远看上去就如同眼睛一样。 这才是氐人真正的的古老习俗。 其实二郎神的传说就是随着后世氐人的强大才散播到各地的。 但是李归所见的氐人,包括李归自己,几乎没有氐人是这样的。 反倒是有些从武都来的羌人有第三只眼。 而羌人的最大特点是游牧、无汉名、编发。 但是李归看到的羌人,无论是自己的手下还是李冰的手下,却是定居、汉名、不编发的。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热血残汉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热血残汉》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热血残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热血残汉》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