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申氏之乱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热血残汉第四十八章 申氏之乱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热血残汉》更多支持! 待到庞德离去,段宁微微皱眉道:“此举是不是太过头了?这样难道不会引起别的将士的不满吗?” 李归笑道:“世间的人才极少,但凡真的觉得有才受了委屈的,尽管可以来我这里检验一下吗。” “再则为人之主的,最贵重的不是财物,而是官职。我并未破格给予庞德官职,就是注重了这一点。” 段宁想了半天,突然问道:“你怎么知道他真的有才?说不定是一个草包呢?” 李归伸手抚摸着她的背部,温言说道:“他要是一个无用之人,你母亲还会千里迢迢的带来汉中吗?早就一刀杀了。段家尽有老于战阵的人,眼光不会差的。” 段宁听到他夸赞段家,心里高兴,笑道:“但是你李大将军更是眼光独到啊。对了,当时这庞德要是真的说回凉州,你真的会同意?不许骗我。” 李归笑道:“我的胸怀岂是你能揣度的?当然是言而有信了。一次不降就在战场上再抓一次,次数多了,自然就降了。” 段宁嗔怒的打了他一下,两人笑着打闹了起来,一时其乐融融。 过了一会,李归猛然想起一件事,立即派人召擒拿了庞德的夏商前来。 不一会,夏商就赶到了李归面前。 看着这满头白发的老将,李归十分的客气。 他和夏商聊了很久,对他的见识和才能十分满意,当场任命他为都尉,不过没有实际指挥的部队。 而在与夏商的交谈中李归也终于弄明白了庞德被活捉的原因。 原来夏商曾经是段熲军中的捕俘,专门负责捉拿那些强壮的羌族勇士好卖出个好价钱。 但是这有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对方是单独一个人,没有援手。 而在两军交战里,像庞德这样直愣愣的一个人冲到对方军阵里的将领那就太少了。 就算当时夏商不出手庞德最终也难逃一死,只不过多死几个小兵而已。 而且这种配合要历经多年演练,效果又和守株待兔无异,所以在真正打仗时并无太大用处。 这下李归微微有点失望,不过想想也有些释然。 要是大将都那么容易抓,历代的勇将就都可以洗洗睡了。 第二天,庞德安顿完毕后,一大早就赶来参见李归。 看着庞德剪得短短的头发,李归不禁大吃一惊。 庞德见状大声道:“既然已经决心将此身托付将军,自然是要与将军同心同德。我决心加入明教,矢志不移。” 李归听了心里是真的激动了,他勉强起身道:“你还未弱冠,可有字?” 庞德答道:“还未取字,就请主公赐下,万分感激。” 李归沉吟了一下,说道:“你就叫令明吧。” 这下庞德心里大吃一惊,其实他年已十九,怎么会没考虑过取字的问题? 他没有了父亲,所以自己给自己私下取得字就是令明,没想到李归竟然也是取得这个字。 看来冥冥中自有天意,自己命里注定和他有缘啊。 加入了李归的麾下,心高气傲的庞德当然不想只当一个小小的军侯。 但是他也理解李归的难处,所以他非常盼望能有一个大展身手的机会,好让自己真正的在李归麾下站稳脚跟,出人头地。 但是他绝对没想到这个机会会来的这么快。 就在他加入李归麾下的第二天,一骑快马从平西城赶来,带来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 李归立即召集所有的主要手下商量对策,而庞德作为他的护卫也得以出席了会议。 首先李归对大家讲明了事情的起因。 原来,受到李归占据汉中的影响,上庸的豪族申家突然起兵,一举拿下了上庸城,自称县令。 接着申家派兵渡过汉水,在当地势力的接应下又成功的拿下了西城。 这下安阳县令杜尚就变得十分紧张了。 这十年来虽然因为各种因素汉中西部形同自治,但是朝廷派来的官员还是可以在这里立足的。 只是收不到任何钱粮而已。 但是这次申家不仅公开驱逐官员,还杀害了西城县令,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就算是占据汉中的异族明人也没有杀害过任何官员啊,苏固三人也都是自杀的。 两害相权取其轻,杜尚立即派人向李归求援,谁让他自称汉中太守来着。 对于是否要出兵救援杜尚,李归的部下意见并不一致。 这时曹贞对李归道:“无论有多少困难,将军都应该立刻出兵援救杜尚,这是个难得的正名的机会,也可以向朝廷表明我们的立场。” 李归明白他的意思。 在李归回到南郑之后,由于段家等人已经顺利的到达了南郑,李归下令允许豪强和前官员自行离去。 结果包括陈家在内的豪强都选择了留下,这令李归倍感欣慰的同时也倍感头疼。 而官员除了曹贞以外基本上都选择了离开汉中,这表明了他们的李归的不认同。 不过后来这些官员的处境就尴尬了,他们到达关中时讨伐董卓的联盟成立的消息已经传到关中。 多是世家出身的他们这下就难以选择了。 但是贾诩反对曹贞的建议,他说道:“现在的大敌是张修和刘焉。大军一旦远出,势必难以迅速回援,到时一旦有变,汉中根本之地有失,悔之晚矣。” 曹贞反驳道:“申家不过是商人之家,又地处上庸弹丸之地,何劳大军进剿?一员大将带着千余锐卒可以。与汉中防务何损之有?” 贾诩哼了一声,道:“远图之言差矣。敌情不明岂能托大?而且行军打仗并非儿戏,非得力之人不能用。” 这次出兵贾诩就深有体会,他本自负才华绝伦,觉得自己统兵一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但是李归离去后,部队的千头万绪让他的脑袋都大了,而士兵们对自己也并不信服。 好在李归在军中旧部里威信极高,又治军极严,还有胡伤等人辅助,才能让自己勉强指挥大军作战。 贾诩这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张良等人那样的才华,当谋士时可以单以妙计安定天下,自己统兵却战绩极差,经常一败涂地。 这真是术业有专攻,历史上罕有文人能亲自带兵上阵,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一介武夫当然更不行了,那就是给对手送功劳的货。 所以李归经常对手下念叨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实在是早已极为准确的概括出了事情的本质。 但是现在李归手下还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吗?贾诩看不出来。 这时李归咳嗽了一声,问道:“有谁能比较准确的了解上庸现在的形势吗?” 曹贞立刻答道:“陈家的陈英虽然比不上陈调,但也是一个豪杰之士。还屡次来往上庸,对人对事也极有见地,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李归立即叫人去请陈英过来。 不一会,陈英领命而来,听了李归的发问,想了一下,说道:“此事说来话长,请允许我详细的说明一下。” 原来这汉中郡地势十分奇异,一系列大小盆地星罗棋布,由西向东依次排开。 首先汉中是个比较完整的盆地,是个典型的汉水造就的河流冲积平原。 而东边半部则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板块,安康盆地、竹山盆地、房陵盆地,而且这三个板块都不是汉水冲积而成。 这东部数三县是典型的山地地形,除了一些山间盆地,此时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 其次就交通而言,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间的地缘平衡线要容易突破一些。 因为这条地缘平衡线的主要阻隔是山脉,汉水多少还是能起到一点帮助进攻的作用。 而安康盆地和上庸盆地之间,除了有山脉阻挡外,汉水也从顺流变成了横流,成为了康庸两地之间的又一道屏障,所以突破这条地缘平衡线的难度非常大。 不但如此,从南阳盆地进入上庸盆地,有堵河、南河两条汉水支流沟通,从这个方向攻易守难。 并且上庸离汉中盆地的中心比南阳盆地要远得多。 因此,对掌握汉中盆地的政权来说,安康盆地是易攻易守,而上庸盆地是难攻难守。 对占据南阳盆地的政权来说却相反,是安康盆地难攻难守而上庸盆地易攻易守。 因此,历史上康庸之间的山川天险往往就是汉中盆地和南阳盆地达成地缘均势的地方。 申家的主要地盘就在竹山盆地,有着千余家徒附,实力在汉中东部地区首屈一指。 但是申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不过上庸申家并不是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而是一个以商业起家的新兴豪强,垄断着上庸地区的盐和铁器的贸易。 当代申家家主名叫申和,做生意是一把好手,但是打仗就不行了。 真正厉害的角色是他的大儿子申耽。 申耽为人任侠,好结交宾客,据说精通兵法,纠集了数百游侠儿横行地方,无人敢惹。 而且申家在房陵的势力也很大,据传在那里蓄养了数百匹好马,不轨之心早已昭然若揭。(小说《热血残汉》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热血残汉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热血残汉》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热血残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热血残汉》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