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高处不胜寒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热血残汉第四十五章 高处不胜寒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有了段煨看似突如其来其实也在意料之中的合作,剩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李归带兵巡游了弘农各县,接见地方长老,查看水利,安定人心。 他任命徐晃为弘农太守,雷铜为函谷关守将,提拔杨俊为弘农郡丞,让三人齐心合力为他把守好这个进入中原的门户。 李归本来还想出函谷关去看看洛阳的情况,无论是前世今生他还没去过这个他一直想去的城市呢,但是长安发生的再一次地震使得他不得不改变计划提前返回了长安。 李归心中也是郁闷,历史上李傕统治关中的时候就屁事没有,怎么到了自己这里不是水灾就是地震呢? 实际上这些事历史上一样是有的,只是李归这个半调子不知道罢了。 要是他知道本来这一年还应该有一场规模不小的蝗灾等着他,只是因为他大事兴修水力直接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会不会感到自己其实还是有些猪脚光环的呢? 不过即使少了蝗灾这道磨难,已经发生的这一系列的灾害和平定河东、弘农的开销,也已经让李归的财务状况走到了崩溃边缘。 在荀攸、杜畿等人的严厉警告下,李归收起了所有向外扩张的大小计划,老老实实的开始进行休养生息。 李归在治国方面其实一贯是大甩手的,他只负责制定好大政方针,具体事务都是交由手下负责执行。 所以从戎马倥偬中解脱出来后,难得清闲的他开始巡游关中大地,陪伴他的主要是同样无所事事的贾诩和不拘泥于俗事的荀攸。 此时的关中与后世大大的不同,沃野千里,树木成荫,鸟鸣于树冠,兽行于林中,花香四溢,景色宜人才是这时的写照。 而黄河在这个时代也不叫做黄河,而是一条水量充沛、碧波千里的大河,就连名字也就叫做河或者是大河。 看着这关中美丽的景色,李归等人都不禁感到心旷神怡。 李归不由得感叹道:“人在自然之中,才能真正领悟到天地的魅力,我久在高墙之内,权势越来越大,心却越来越孤独。” 这句话李归是无心说出来的,但是其他人可就不能说了,因为这句话涉及到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 但是李归却没有察觉众人的情绪,继续自言自语道:“昔年我在金城聚义起兵,当时困顿不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是大家却能精诚团结推心置腹。” “现在权柄在手,却故友凋零,每个人说话都好像带着面具一般,听到每句话我都会去想他是什么意思,背后他想要干什么。” 贾诩突然哈哈一笑,打断了李归的感慨,说道:“君候有这样的感慨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这正说明现在国势蒸蒸日上,是好事啊!” “蚂蚁聚群而居,非亿万之众不能自存,而牛羊则只需千百头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真正的王者却是虎,独居山林之中,笑傲风月之间,不需友,不需伴,正因为至强者总是孤独的。” “君候现在乃是秦州之主,一怒可以毁家灭族,一怒可以流血漂杵,一喜可以使人转死为生,一喜可以使人荣华富贵。” “试问君候,任何人都是有家有口之人,纵然不为自己,难道也不为家人考虑一二吗?” 李归闻言顿时默然,这里面的原由他还真没有想过,因为他现在还在蒸蒸日上的阶段,今天也只是一时空闲有感而发而已。 至于前世更是**丝一枚,还没有资格这样感叹呢。 细细想来贾诩的话确实是太有道理了,不说别人,就连段宁,这个地位最接近自己、感情最深厚的人,不也因为一件并不是她自己惹出来的事就差点被废吗? 一旦她被废去正妻的地位,那她的孩子呢?就连李归自己也不敢说能真的保全他的性命,这也是李归顽强保卫段宁的一个重要原因。 换个角度看,李归发现其实自己也不愿意接近地位太过高于自己的人,因为这样一来自己的生死全部都操纵在别人的手里,当年起兵不就是因为这个吗? 难怪看那些皇帝诸侯都自称孤、寡人、哀家什么的,真是太有自嘲精神了,将这种孤独感解释的淋漓尽致。 但是理解归理解,难道自己真的就要这样孤独下去了吗?李归又不喜欢这样。 更进一步,真正孤独的君主是危险的,尤其是当这个君主还想要做一番大事的时候。 一个搞不好,王莽、杨广就是自己的前车之鉴。 但是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李归的心里没有答案,而且看着贾诩和荀攸等人的表情,估计他们那里也没有。 是啊,想来也应该是没有的。 要是有的话,强如武皇帝,有着正统天下之主的大义名分,还有父祖的多年积蓄,只不过是打了个匈奴,就差点亡了国,不得不下罪己诏悲剧收场。 任何领导人都必须有一个坚实的权力基础,他自己也同样必须为这个集团服务,真正的孤家寡人是活不久的。 汉朝天子的支持主要来自世家豪强,显然李归是靠不上的。 而五胡君主的权力基础就是他们的族人,这不是李归想要的,而且这个基础实在是缺乏扩展性,严重制约了发展的前景。 后世宋、明则是依靠士大夫,且不说他们坑爹的表现,而且现在也没有啊。 所以李归现在实际可以依靠的只有以墨家为内核的狂热的明教徒,这些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一来忠诚,二来极具战斗力。 但是这样的人人数的增加也是比较缓慢的,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极度狂热的集团是非常难以驾驭的,一个搞不好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悲剧。 这时候荀攸仔细思索了之后突然对李归道:“君候知道黄老之术吗?” 李归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清静无为那一套?我听人说四十岁之前不要看庄子,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到应该学习黄老之术的时候。”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热血残汉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热血残汉》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热血残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热血残汉》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