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盟主之争,聚盟 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兵动三国第148章:盟主之争,聚盟 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若非周镇南与董贼争夺洛阳,如何会引来羌人和胡人?周镇南若当真用兵如神,何需会盟天下,要我等相助?” 话音未落,帐中众人皆是惊异不已,是谁敢这么大胆挑衅周琛!众人回头去看,不是别人,正是与周琛有怨的长沙太守孙坚! 孙坚此话隐含质疑指责之意,周琛当年惩治孙坚跨郡用兵,孙坚说这话,显然是暗示周琛也是擅自调动大军与董卓争雄,为当年之事抱不平。 “孙太守言之有理!”众人还在惊讶,豫州刺史孔伷也是毫不犹豫站了起来。他与周琛因为冯岱结下私怨,如今忌惮周琛夺取他的豫州,才借袁术和曹操等人力量与周琛抗衡,见孙坚反对周琛,立刻毫不犹豫出来附和! “周镇南固然有过人之处,然,毕竟年龄资历太浅,有时未免失之周全!本初虽为我大哥,但举贤不避亲,我也以为他可以担任盟主之位!” 袁术见孙坚和孔伷都反对,也毫不避讳站起来,周琛虽然与他是亲戚,但如今他倚重孙坚、孔伷,再加之袁绍是他大哥,与他更亲,自然要表明态度。 当下又有与袁绍曹操交好的陈留太守张邈、张邈的的弟弟广陵太守张超起来支持袁绍。 这样一来,周琛和袁绍两人的坚定支持者,各自都有八人,人数相等,剩下几个人却都是首鼠两端,犹豫着不表明态度,一时却是难以决出谁到底可为盟主。 大帐之中各路诸侯难以达成统一意见,不由便争论起来,越是争论,越是激烈,甚至有人站起来在大帐中互相面对,高声争吵,有动手撕扯的架势。 周琛眼看诸侯们口上说着大义,暗中却因利益,如此不顾体面,心中恼怒,正要拍案而起,制止这个乱局,这时便听一道粗豪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三兄弟为公义、社稷而来,诸位却为谁人任盟主吵嚷不休,当真令人心寒!” 帐中众诸侯,连同周琛都感到惊讶,忙循声去看,不是别人,正是公孙瓒身后站着的刘关张三兄弟中的张飞! “尔是何人?一个小小护卫也敢大放厥词!莫非当天下无人么?”还未等周琛说话,袁绍勃然大怒,就是一声怒斥! 袁绍向来小看周琛,本以为盟主之位他唾手而得。没料到如今闹成这个局面,正心中恼怒。又因为事情涉及他和周琛,二人都需要避讳,才都一直没有发话。 刘关张皆相貌神态不俗,但站在公孙瓒身后,袁绍也只当三人是公孙瓒侍卫,听张飞言语之中讽刺满帐诸侯争权夺利,不为天下大义和社稷着想,立刻借机大怒斥责,提高人望。 袁绍发怒之后,帐中多数诸侯也都是恼怒起来,目光直视公孙瓒和张飞,显然若非看在公孙瓒面上,早就拿张飞问罪了。 刘备站在公孙瓒身后,也未料到张飞突然发怒,见众人对张飞都怒火不已,心下暗自埋怨张飞给他闯祸,但也知道张飞性情如此,兄弟之间,这种事情,如何能恨对方,当下忙拉着张飞出列,关羽也跟上,三人转到大帐正中,向诸位诸侯赔礼。 刘备在众诸侯敌意和不屑的目光中,依旧平静沉稳,走到大帐正中,给众人一一拱手后,这才道:“袁将军,各位将军息怒。我三弟性情急躁,为人粗鲁,方才实在并无恶意,还请诸位将军勿怒!”说罢用目光忙看着周琛,却是希望周琛能给他三人说句好话。 周琛正要发话。却不想袁绍抢先一步,轻视看着刘备道:“尔又是何人?尔这话又是何意?难道说天下就你三兄弟有救国大义,我等各路诸侯到此都是为了争夺名利,争夺这盟主之位?” “哼!” 袁术听此,也是冷哼一声,对刘备三人极为不屑,一些追随袁绍的诸侯也是露出了愤怒之色,显然还是在为张飞的讽刺之言气恼。 唯有曹操、陶谦、公孙瓒少数人平静而坐,都将目光转向周琛,看他如何表决。 周琛心中自然也是恼怒!若非董卓引羌人、胡人大军入中原,他独力难撑,如何明知发矫诏,会引发天下更大的动乱,怎么还会如此做! 无非是凭着胸中一口义气,要驱逐羌胡,使诸夏华族不受外族欺凌,才召集天下州郡太守会盟!争这盟主之位,也完全是他自认为要比袁绍更有资格,不想让此次会盟事败!如今见到闹成这中局面,实在让他寒心! 周琛当下再不避讳,站起来,目光环视帐中各个诸侯:“诸位,琛受天子密诏,发檄文,共邀天下群豪,无非不忍国家受难,万姓遭殃。谁人当盟主,只要能够真正团结大家,齐力讨董驱胡就是,周琛自负有些许用兵才能,愿当仁不让率诸位讨董驱胡,然方才闹剧实在让周琛寒心、汗颜! 刘玄德不过小小平原县令,其两位兄弟关云长、张翼德也都官卑位低,兵马不过数百,也来赴盟,诸位如何以官位身份,轻视天下英雄! 周琛檄文中早已言明: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宗社绝嗣,妇孺亦争!天下诸夏华族,人人可言讨董驱胡大事!诸位方才如此模样,莫说刘玄德三人心寒,本将也是心寒!那些将子弟交与我等统帅的大汉子民,若是知道今日这帐中之事,又如何能够安心? 讨董驱胡大事还未开始,便有人擅杀一州刺史;便有人暗中结盟,狼狈为奸;如今又有人在这大帐中为利益,撕扯争吵,这成何体统!若非为讨董驱胡大局,本将铮铮男儿,顶天立地,岂肯与此等人同处一帐! 琛如今正告诸位,现下讨董驱胡为大事,倘若有人再暗中构陷,相互结盟,图谋不轨,影响大局,琛在此立誓:讨董驱胡之后,必与其水火不容,不共戴天!若有违背,有如此案!” 周琛一通慷慨陈词,高声说罢,在帐中诸侯都是震惊之时,“噌”的拔出腰间军刀,“咔”的一下便砍掉了他和袁绍面前长案的案角! 帐中诸侯,包括周琛的人见此都是面露震惊,也有人惊恐,有人则满面激动,心中为周琛叫好! 周琛不理众人复杂目光,插刀回鞘,向刘备和关羽三人一摆手,示意三人退下,这才缓缓坐了下去,却是不想再看到有人纠缠张飞之事,将正事放在一边。 袁绍、袁术兄弟,以及一些支持两兄弟的人,此刻都是面露羞愤之色,孙坚更是心下暗恨周琛。周琛方才言语显然有些就是在说他了! 袁绍、孙坚等人此刻都是心中恼怒,但却都忌惮周琛刚才言语,怕周琛日后真找他们报复,都隐忍着不说话。 帐中一时寂静下来,数十个呼吸无人说话,这时便见胡子半白,相貌严肃的陶谦站了起来,振声道:“诸位,军中非比官场,资历固然重要,但是如何能与用兵才能和韬略相比?不然冠军侯如何十九岁便做了骠骑将军! 如今国家有难,我等当更要以公心处事!孔豫州以昔日私怨诽谤周镇南;袁公路暗中徇私,支持自家人;孙文台更甚,擅杀王刺史,反污蔑周镇南与董卓相争,使得羌胡踏入中原,实乃居心叵测,转移矛盾!” 三位言辞皆不可取!以我陶谦之见,周镇南实乃国家干城!十七岁弃笔从戎,师从皇甫将军,转战天下,诛灭黄巾,平定叛乱。先帝称为“救火将军”,特设镇南将军府,以其担任,可见对其信任倚重? 这大帐中,谁敢称用兵才能比周镇南更高?谁有周镇南军功赫赫?更何况,周镇南为聚盟发起之人。这盟主之人舍周镇南,还有第二人选么?!” 陶谦生性刚烈,言行举止从不避讳旁人,这些话说完。袁绍、孙坚、袁术、孔伷等人都是心中嫉恨,却都不得不忍下来。陶谦正是以其刚烈性格,闻名天下,他们若因言叱喝陶谦,却是难免让天下嗤笑! 曹操见周琛和袁绍两方已经破裂对立起来,此刻再坐不住,是他提议自周琛和袁绍中选出一人,没想到闹成如此不可开交的局面,当下忙站起来,高声道:“诸位,诸位,请听我曹操一言!” 众人都是暗中对峙,见曹操如此大行动,都沉默下来,静听曹操说话。 “既然周镇南与袁本初旗鼓相当,诸位难以取舍。便听曹操一言,看是否有理!” 曹操说罢不待众人答应,又高声说了起来:“如今我等大军有五十二万,虽然有一半士卒都是新征募的士卒,但却比董贼势力要雄厚的多! 董贼有西凉兵马五万,收纳洛阳京畿南北军,禁卫等又得五万。羌兵八万,胡兵六万,再加之如今收的三辅十万精锐兵马,则只有兵马三十四万! 如今周镇南占据洛阳东南通往荆州、豫州的伊阙关、大谷关、轩辕关,我等又会盟枣阳,在次牵制虎牢关、汜水关的董卓大军,岂不是正好形成东西两路大好局面! 既然盟主难以选出,以曹操之见,何不根据这大战形势,设置两位盟主!周镇南正好为西路大军盟主,统兵与洛阳西南三关;袁本初统领东路大军,统兵与洛阳东南汜水关、虎牢关二关,并分兵进攻洛阳东北壶关,正好从三面对董贼形成包围之势! 如此,东西两头大军进攻,北面牵制,董卓必当分兵应付。到时我东西两路大军则趁机攻击。两路只要有一路大败董卓,进入洛阳城下,董卓后方不稳,如何还能应对?到时我东西两路大军合围、夹击,还怕董贼不败?” 曹操说到此处长呼一口气,不待别人插话,又高声道:“诸位,大军每日所耗巨靡!若是拖延日久,恐粮草难以为继。若我等到时因粮草不济,无奈退兵,以致京畿三辅之地百姓受羌胡祸害,岂不让大汉五千万百姓寒心!曹操言尽于此,但请诸位一决!” 曹操说罢,朝众人一拱手,转身回到座位,闭目沉思,却是再不看帐中众人,显然也是为双方争闹之事,心中十分恼怒。 曹操言语振聋发聩,帐中众人都是不由沉默,思索起来。 周琛也是沉默不语,他一心想着做盟主,无非是想将所有人团结起来,讨董驱胡,既然如今支持袁绍的人这么多,他若强行争盟主,争到了也会埋下隐患。 形势又如曹操所说,分成东西两路大军,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略。东西两路盟军,正好互相策应,牵制董卓在洛阳的大军,然后双方伺机发动大战。 曹操不愧是曹操! 周琛心中暗叹一句,也不想再拖延下去,曹操说得很对。事实上关东联军讨董,也正是因为粮草不够,互相猜忌,才最后无奈失败的。他自然要吸取这方面的教训。 他实际掌握着汝南、南阳、巴郡三郡,还影响着荆州、豫州。以前只征募三万大军,便是走精兵路线。如今天下大风云动荡,他也没有大肆扩军,只增加了一倍军队,便是不想太过靡费! 周琛心下主意已定,再不犹豫,当下不等他人说话,站起来高声道:“诸位,孟德所言甚是,如今大军每日在此耗费巨靡,我等不能忽略大军粮草等事。周琛愿为西路大军盟主,若有愿随周琛往洛阳西南三关共讨董贼之人,便请呼应一声!” “程昱愿随将军!” “赵范愿随将军!” 周琛话音方落,当下南阳太守程昱、汝南太守周忠、代荆州刺史周尚、零陵郡太守刘度、桂阳郡太守赵范,六人站起先后响应。 “公孙瓒不才,愿随镇南将军在三关前讨伐东贼!” “陶谦年老体弱,虽不能战,可为镇南将军统筹粮草!” “孔融不善刀兵,属下兵马亦可助将军之力!” 随后就是公孙瓒和陶谦、孔融响应,其余人则都或者目视袁绍,或者两相看着,还在选择。 曹操见周琛第一个响应他,其他人都跟随周琛,解决了方才的问题,心中欣慰,再不闭目沉思,立刻站起来道:“既然有九路诸侯愿受周镇南统帅,往三关牵制董贼,那周镇南自然便是西路大军盟主。其余诸侯便都为东路大军,以袁公路为盟主,在虎牢关和汜水关全力主攻!” 支持袁绍之人听此都不禁心下高兴,忙立刻响应,那些还想看形势选择的,此刻都只好无奈响应,追随袁绍成为东路盟军。 周琛一方虽然人少,但显然都是齐心协力,组成西路大军也有兵力二十万,再加之有三关防护,防守牵制董卓也好,出关主动出击,作战灵活性要比东路大军强的多。 东路虽有三十二万大军,却要面对虎牢关、汜水关这两大天下雄关,作战要比西路艰难的多。 周琛和袁绍都无异议,帐中诸侯都达成一致,立刻又恢复先前和气模样。不多时士卒造好十米高台,遍插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周琛与袁绍登坛。 周琛、袁绍二人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举剑诵读盟约。 (PS:更新晚了,不过是一个大章。下一章有到凌晨后了,另外前两章错别字好多,谈兵抱歉了。如今上架了,大家需要花钱看,谈兵一定会尽量多修改,避免错别字和一些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 另外特别感谢:“更新票20000”、“Drawnblade”、“永远dё神话”三位兄弟的月票,以及“魔灵羽泽”的打赏。谢谢,谢谢所有订阅支持谈兵的兄弟,评论区有QQ群,愿以加群的可以加一下,谈兵有空就去和大家聊聊。)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兵动三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兵动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兵动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兵动三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