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联络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苏联第六十一章 联络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本质上来讲,后世肆虐亚洲地区的传销,并不需要什么过硬的好产品,至少在谢洛夫的记忆中根本没有。要说危害性,倒是超级厉害。大部分的传销参与者,都无法像组织者宣称那样一夜暴富,更多的是散尽钱财,一贫如洗,甚至负债累累。 最终不得不面穷困,以及别人的频繁追债。很多人在传销财富梦破裂后,为了脱困和还债躲债,不得不远走他乡。一些老人和退休者,由于家财散尽,老无所养,病无所医。 这种东西要是在意大利爆发,绝对会催生出一大批的无产者,没准会出现社会动荡!无产者最需要的东西,恰恰就是**一直宣传的中心,到时候只需要引导一下舆论,将冒头对准资本主义就好,能起多大的作用谢洛夫不知道,作用反正肯定是有的。 “问题是,按部就班等待到了选举的时间!还是出现社会问题之后,逼着天主教民主党解散议会选举!”这是谢洛夫比较头疼的问题,正常上来讲,应该是后者的情况比较多一些,从很多国家都出现过。可问题是,现在可不是苏联解体之后的时代,天主教民主党的对手,可是意大利**。 谢洛夫敢保证,就算出现社会动荡,美国也会支持天主教民主党挺住,绝对不解散议会,给美国时间平息社会动荡。最好的结果其实是,天主教民主党定下什么时间选举,然后在选举前矛盾爆发,意大利**才有机会。 “可这玩意不是我能控制的,上帝倒是可以办到!”谢洛夫快把头发就揪掉了,想来想去总是觉得没有太大的把握。他必须做出成绩,不然的话就等于陷在意大利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苏联。 另外一边,从莫斯科来到意大利的克格勃特工小组,倒没有陷入谢洛夫那种纠结之中,因为这种问题不需要他们进行考虑,他们所考虑的,就是做好本职工作。 放在西欧中,意大利和英法德三国相比,似乎没有太出彩的地方。工业不是比不过这个时代英法德里面的任何一个国家,军事力量不如英法、和德国差不多。奢侈品也被法国压了一头,唯一和法国接近的地方,只有时装和葡萄酒。虽然五十年代意大利的经济增长很快,却仍然比德国低,所以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地位。 时装能作为传销的商品么?谢洛夫没听说过,经过调查之后的小组成员,也放弃了这种体现自己愚蠢的举动,经过一番排查,一个星期之后,报告经过门德列夫之手,交到了谢洛夫这边。 “葡萄酒?好主意!”不得不说,骗子之间就是有共同语言,这和谢洛夫的想法是一样的。一旦把葡萄酒和传销联系在一起,谢洛夫几乎在瞬间又从记忆力提取到了不少东西,比如说酒托、比如说仙人跳、比如说电话诈骗什么的。 为了不断给恶心敌人的事业上添砖加瓦,谢洛夫也是拼了。除了出去参加集会、演讲,工作和睡觉之外,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回忆看过的诈骗新闻,然后再脑子里面推演一下,看看适合不适合这个时代,随后写在本子上,必要的时候,这就是第二份谢洛夫报告。 克格勃小组把目光放在葡萄酒上面,眼光确实有独到的地方。时装和葡萄酒是意大利最知名的两处消费产业,而且和其他行业不同,在这里意大利和法国的距离不算太远。 意大利的葡萄酒产业工作者有几十万人,销售网络本身就很大,克格勃小组的切入点,找的也很到位。和几十年后不同,现在的葡萄酒产业还不像后来那样,全部被几十家超大企业下面的大批发商垄断,市场环境也能形成传销的土壤。 “所以现在我们要买下一个酒庄,作为我们的产品!”门德列夫说道。传销虽然并不需要好的产品作为手段,但也需要根基。买下一座酒庄算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呢?所以给钱吧,经费都在谢洛夫手里,有了财政的支持,下面的人才能甩开膀子干。 至于造成破坏的严重性,谢洛夫当然是希望破坏力越大越好,这也不是谢洛夫的祖国,在双方是敌人的情况下,损人利己完全可以被原谅,要怪就怪意大利人没有反制苏联的本事,却还处在苏联的敌对阵营。 最直观的感受,还是钱不够花。真到了要紧的时候,谢洛夫才发现,自己这头狮子开的口还是小了一点。 “其实如果在选举的时候,能够有兄弟国家的**帮助造势,其实也不错!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货,不过还是不要让东欧兄弟国家参与进来,怕会适得其反?”谢洛夫沉吟了一下问道,“能联络到法国**,并且能够得到一些支持!让一些其他北约国家的兄弟党派参与,可能更有把握!” “谢洛夫同志,这可能需要对外联络部的同志帮忙!”门德列夫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说道。 “对外联络部?”谢洛夫眼睛一眯,对苏联各种各样的部门,分工之明确,分管之完善,已经到了亢长的地步。这么说吧,如果说拜访一个部门需要五天的时间,而谢洛夫需要所有部门的配合,必须都要拜访的话。那么谢洛夫要取得所有部门的支持就需要一年的时间。 没关系!我有老大!谢洛夫碰到自己能力之外的问题,总是可以强行甩锅,这件事情可以求助于谢列平。对外联络部是苏联联系兄弟党派的专门部门,有意思的是,还有另外一个部门管理着几乎同样一件事情,这个部门是欧洲**情报局。 “好,让对外联络部的同志们多费心了!”谢洛夫算是拍板定案。 “我觉得,我每天都能从世界上学到新的东西!”谢洛夫懒洋洋的说道。等到人走了,瓦莉娅过来按摩谢洛夫的头,这种感觉让谢洛夫想到在共青团的日子,虽然清闲,至少不费脑子。 “你只是一个人,祖国这么多专业人才,不需要你这么费心!”瓦莉娅温柔地说道。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苏联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苏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苏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苏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