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来到36年的沈阳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百人会之关东局第4章 来到36年的沈阳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1936年6月3日早晨,3点半,沈阳北陵。 1936年的沈阳北陵依旧是北陵,不过时奉天北陵,因为自从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这里就一概叫奉天,而不是沈阳。自从1929年张学良少帅决定东北易帜,这座城市就叫沈阳了。 凌晨三点多,天有一点放亮了。 东北日出早,六月上旬,早晨四点多一点太阳就出来了。太阳出得早,主要是因为东北的维度高,而且东北在东部。 北陵郁郁葱葱的树林生机勃勃,在晨曦里黑沉沉的有些怕人。不远处就是农田了,大片的农田。如果导高处,还能看见南边的城市,那就是沈阳,现在叫奉天的便是。 沈阳北陵正式名称是清昭陵,是皇太极和他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还有其他妃子的陵墓。陵墓规模大,气势宏伟,是著名的关外三陵之一。 陵园里有古松参天,有草木葱茏,其湖水荡漾,其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很是不凡。陵墓南侧是正门,有下马碑,正红门,华表、石狮、石牌坊等建筑。其中部为方城,有石象生,碑楼和祭祀用房等。最北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宝城,这是陵寝的主体。 宝城的西北角的城楼外侧墙角下的有一棵大松树,松树不知道多大岁数了,树干光滑,低处的枯枝清理掉了。 到了三点半,大松树旁边距离地面三尺高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抹光,这一抹光越来越亮,七彩流动,逐渐形成了一个方形。 光逐渐稳定了,中间形成了一个方形的门,或者说一个一尺半见方的一扇窗。 诡异的事情来了。 五彩光形成的门里冒出来一个长方形的箱子,箱子从里面冒出来,掉在了地上。 更加诡异的事情来了。 一个人从里面爬了出来。 这个人手和上身离开了光,失去了支撑,向地下坠去。在七彩光照耀下,可以看出来,这个人是个二十二三岁的年轻男子。年轻男子身手十分灵便,柔韧性和协调性更好,腹肌一收,身子缩团,脚尖最先着地,随着下落的势头,身子低低地伏在地上。地上都是枯草枯枝,刷啦地一声。 年轻人落在地上后,立刻站了起来,向身后的光门招手。通过那一扇光门,音乐可以看见里面有人的影子,似乎也在招手。 很快,光黯淡了下去,光门消失了。 年轻人等光全部消失,眼睛适应了一下,四下打量,自言自语道:“环境果然不一样了,民国时代,我路小明来了。不就是三个月吗,三个月的民国之行,太爽了。” 年轻人叫路小明,从未来的中国来到这里。 | 路小明曾经是个士兵,后来在军中考上军事方面的大学,因为聪明,几次跳级,很快就毕业了,并且被破格录取,就读硕士研究生。 后来因为家庭变故,休学在家。在休学期间,他闲不住,开了个小买卖。因为头脑灵活,生意很好,挣了钱,便去各地旅游。 因为他的硕士方向是军事史,他旅游是去各地考察历史。大半年来,跑了好多个地方。就在旅游的过程里,他被一个神秘的组织看重中。 这个组织叫百人会,和美国的那个不同,是国内的一些神秘人物组织的民间组织,能量巨大。 几次考察,百人会发现他在军事素质,外语素质,领导素质等等都很优秀,又无家庭拖累,便和他商议,把他派到1936年的东北,散布一些文件,散布舆论,以影响抗战局势,为期三个月。 九月三日的早晨三点半,他还要回到这里。那时候,这里会出现相同的光门,他将会钻进去,回到自己的时代,继续他的学业。 光门,对于小路的时代,也是个超时代的东西,是百人会组织获得的未来科技产品。这个光门发动了,可以把一定重量的物品送到某一个时代去。因为需要得能量大,因此只能送他到1936年。 因为能量限制,万一回不来,那么下一次回来的时间为1938年6月三日早三点半。地点照旧,如果还失败,以后每两年一次,时间地点照旧。 出发之前的几个月,小路接受了大量训练。 在百人会的安排下,小路接受了体能军事技能的训练,还训练了一些间谍的技巧,甚至游泳,审讯和反审讯的技巧都训练了。 为了适应跟日本人的作战,特地训练了格斗技能和刺杀技能,用杀鸡杀猪来训练心理。 小路水性不好,这两个月愣是训练出来了。 另外,他还充实了大量的民国时代的知识,几个民国历史专家帮助他熟悉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包括具体的生活细节,食物,衣服,厕所,等等。此外,还熟悉了一些三四十年代的高科技,比如收发电报是个技术活,他这次带了电报机,收发报都会了,就是速度不行。 | 这时候,天已经微微亮了,小路看了看,原来箱子就在脚边。提起箱子,把伸缩带拉出来,当作双肩包背好,摸了摸腿上的匕首和口袋里的一个银元,对了,仅仅一块银元。 所有的装备装在一个三十年代风格的长方形箱子里。外表上箱子是皮的,木头骨架。其实是铝合金的骨架,合成材料的面料。另外还有伸缩的带子,箱子可以当双肩包用。 因为能携带的物品重量有限,因此只带了一只箱子。因为来之前方便了一次,有一点富于德重量,临时带在身上的有一把匕首,一块大洋。匕首是65式**,极其坚韧锋利,当代的高科技匕首。 打量了一下四周,这里的确是北陵,树木和来之前几乎一样,只不过地面的荒草枯枝很多,人迹很少。北陵建筑也一样,只不过没有修缮的痕迹,很破败。 呼吸了一下,慢着,这里的空气竟然是甜的。没有污染。真的不一样。 这说明,这里和来之前的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不知道是不是1936年,但的确是从前,是污染很轻的时代。 小路辨别了一下方向,背了箱子,投南便走。 沿着宝城走了一阵,路经的地方有一个土堆,小路虽然觉得怪,在没在意,继续南行。 再走一阵,突然觉得不对,好像南面有人。向北退了几步,北面似乎也有人。蹲下来仔细观察,只见南边的是一个人,穿着黄军装,似乎是站岗的。看北面,那土堆显然是盗墓洞。这里是北陵,一定时盗墓的。 驻军?日军?盗墓?什么!日本人盗墓?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人会之关东局》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人会之关东局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百人会之关东局》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