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1章 斯大林没死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百人会之关东局第611-1章 斯大林没死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就在东北联军高歌猛进的时候,坏消息来了。 苏联的局势恶化了。德军宣布斯大林死了,苏联灭亡了。 这是4月10日发生的事情,据德国的消息说,这一日,德国一个轰炸机分队发生迷航,好容易到了目标附近,看见叶卡捷琳堡城郊有一个隐秘的大楼,四周防卫森严,就用全部炸弹轰炸了大楼。 轰炸完毕后,德国司令部花了几天才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因为苏联的指挥突然混乱,部队突然失去了统一指挥,虽然部队还按照自己的策略顽强作战,但全国协调混乱,显然苏联中央出事了。 随着苏军的几个局部战场因为配合不好而失败,德军立刻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时候,间谍的情报无一例外证实了这一点。 德国在4月16日宣布了这一结论。 几天里,斯大林的声音不见了,4月24日,德军再次宣布,斯大林在轰炸里死亡,苏共中央消灭了,苏联灭亡了。这一次,他们公布了很翔实的证据。 世界舆论哗然。 这两年,世界舆论普遍很支持苏联,美国民众对苏联抱有同情,美国政府大量援助苏联也得到了每种的支持。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也在盼望着苏联战胜德国。 如今,德国宣布苏联灭亡,最失望的就是他们。 欧洲以外的各个国家开始紧密联系,商讨苏联灭亡后的局势。仅仅在一天以后,一些国家宣布中立,废除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的决定。 现在,和轴心国作战的大国只有中国,英国和美国了,苏联这几天迟迟不作声,外界把希望都寄托在中国和美国身上。 在新西伯利亚和苏军对峙的日军明显地感觉到了对面的苏军战斗力的下降,对方的坦克不动了,飞机不飞了,只有步兵还在作战,不过,士兵的士气很低,不如以前了。 这是个偶然事件,一个改变了战争进程的偶然事件。这也是个必然事件,因为苏联空军失去了制空权,而德军在持续不断地轰炸苏联的战略目标。 德军在占领斯大林格勒以后,很快又占领了高加索,外高加索部分地区。高加索山里的百姓和军队虽然还在抵抗,油田和平原却都属于德国人了。 德军打过伏尔加河,沿着里海北岸推向中亚,飞机开始轰炸中亚。 伏尔加河东侧的百万苏军拼死抵抗,到三月末,苏军把存储的油料基本消耗完了。因为主要的石油来源没了,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苏军的燃油完全耗尽,交通工具只有火车,所有燃油车辆全部停止运行。 苏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只能靠步兵的枪弹和血肉之躯来抵御德军的坦克飞机和大炮。 最要紧的是,苏联的飞机不能起飞,完全丧失了制空权。 德军则恰恰相反,燃料充足。 德军恢复了在西欧闪电战的效率,对中亚进行狂轰滥炸,地面部队迅速推进。因为中亚属于干旱地区,春天的道路根本不泥泞,德军机械化部队推进迅速,很快地占领了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飞机以此为基地,对其他几个加盟共和国的首都进行轰炸。 | 4月24日,苏联再次回应,说斯大林没有死,还活着。中央还在,政%治%局还在。同时,还发表了斯大林亲笔信。 此前,在德国第一次宣布斯大林死亡以后,苏联立克发布官方新闻,澄清事实,斯大林依然健在。 但是他们因为没有让斯大林路面,外界根本不相信。 4月25日,苏联发布了斯大林的照片。 至此,斯大林的生死似乎不成问题了,苏联军队恢复了秩序,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事情没有结束,德国一方公布了新证据,说苏联政府作假,斯大林死了,现在出现的是替身,照片是旧的。 不过,德国似乎消息有些乱,因为德国还有一个消息,说斯大林的确没死,而是受伤,他在轰炸中受伤。这解释了所有的疑问。 不过,德军和日军在这十几天里在苏联战场收获了巨大的好处,战场胜利,摇摆国家向轴心国示好,同盟国犹豫不前,等等。德军迅速占领了叶卡捷琳堡,不部队沿着铁路,急速东进,试图和日军会师。 中国在这个事件中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一个是南京,南京欢欣鼓舞,南京附近有几家重庆领导的敌后武装投降南京汪精卫政府。 第二个是重庆,重庆弥漫着悲观的气氛。表面上人们只是担心苏联能放顶住,私底下,已经有人找门路,和南京接触了。 最后一个是延安,延安得态度耐人寻味。首先他们不相信苏联会垮掉,苏联一定会胜利。人们相信斯大林死了就是因为延安没有马上否认。马上,延安加大了和日军战斗力度。 日军在这个事件中没有收到什么好处。 日军因为被东北联军抄了后路,腹背受敌,特别是粮食来源被切断了,全军恐慌情绪蔓延。前面有三四十万苏军,后面有二十万东北联军,大大地不妙。 如今,知道苏联完蛋了,重新振作起来,准备向西进攻,和德军会师,再拉着德军杀回来,打败八路军。 日军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回头向东,趁着东北联军立足未稳把他们杀回去,重新夺取铁路线。一个是向西攻打苏军,和德军会师,然后和德军一起攻打东北联军。 日军上层和德军上层,日本政府和德国政府都开始了激烈地争论。 潜伏的白俄传来了情报,对面的苏军军心涣散,其中部分部队调走,去保卫苏联的中央。另外,德军为了说服日军向西夹击苏军,加大了进攻力度,要和日军会师。 最后,向西进攻的主张占了上风。原因很简单,西面的苏军快不行了;我们要依靠德军消耗敌人。 日军攻势猛烈起来。 日军就象是不过日子了,把手里的全部力量都投入了战场。飞机坦克大炮一起出动,对面的苏军虽然抵抗,但是因为失去了制空权,两天后,阵地失守,被歼灭了十几万人的苏军开始撤退,日军则付出了七八万人的代价。日军过江,沿着铁路向新西伯利亚进发。 同时,日本外交部也给德国施加压力,要求德国迅速占领西伯利亚,和日军会合。 世界人民的心都收紧了。 ****** 1,到1945年9月20日止,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值为102亿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共计109亿美元(苏联的统计为98亿美元)。 2,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3,苏联方面后来认为,美国援助的物资仅仅占战争百分之几。但是强调美国援助作用大的人认为,美国的金属切削机床,特种钢,金属铝,汽车,汽车外胎,高辛烷含量燃料等在苏联抵抗德国的战争里起到了关键作用。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人会之关东局》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人会之关东局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百人会之关东局》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