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萧无的音乐启蒙老师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隐星时代第七章萧无的音乐启蒙老师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中午回宿舍萧无登上启明星中文网,发现有一封站内短信,打开一看,是启明星责编的签约短信。前世《悟空传》被称为“网络第一书”,在这个世界要没人欣赏那才奇怪。在评论页看到评论已经数百条了。 “孙悟空精神分裂了,猪八戒装疯卖傻,沙僧堕落了,唐僧大彻大悟了,白龙马变性了。这完全颠覆我心中的《西游记》,这是一个全新的西游!” “短短六章已让我沉迷,每一句都能让人品出不一样的意味,每一个段落似乎都蕴含着哲理,看第三遍中。” “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如此惊艳!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如此着迷,鼓掌,为作者大才赞赏!” “赶紧签约吧,我的打赏已急不可耐!” “说实话,这本书不适合网文这种快节奏的快餐式文学。这本书你不能像读别的网文那样读它,你需要慢慢地读,细细地读。这样你才能品出这本书所要表达的东西,这样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这本书,走入小五大大给我们描绘的世界中。” 很多人都是在呼叫着赶紧签约赶紧更新好打赏。也有个别人说“写得什么垃圾书,一点也看不懂。”这类人立即被疯狂扑上去要求回复的人踹到脚底了。再看点击13562 推荐3528 收藏867 萧无也不知这些数据是好不好,管他呢,才写六章,并且他并不在乎这本书的数据。他只是简单的想把自己心中的经典写下来与人一起分享。 下午到办公室后萧无将闪存盘里的合约打印出来。仔细地看了看,以他的可怜的法律知识也没看出来什么问题,签了字。然后和组长请个假,找了辆单车准备骑到所门口的邮局寄个快递。 平时萧无需要寄信都是把写好的信用部队专用信封封好,写好收信地址寄信地址,也不贴邮票,直接拿到警卫连,和警卫连值班的战士说一声,放在士兵信件一起。到时通信班就一起收走,也不用贴邮票什么的,一个军用戳就解决问题了。 可如果寄快递就不行了,必须自己到邮局办理。所门口的邮局是专为研究所设立的,每天早上一班晚上一班,市邮局的车过来收信。萧无现在寄,估计明天中午应该就有音讯了。 填好单子寄好快递,在所门口和站岗的哨兵聊了会儿天,萧无这才晃悠悠地骑着车子往回走。 很不巧的萧无在招待所门口碰见了他叔叔萧宏陪着几个所领导,在那站着说什么,萧无赶紧一低头装作谁都没看见快速地骑了过去。到工作区门口差点忘了要下车推行,车轮都压到门中才想起要下来,冲着哨兵讪讪地笑了声,没人看见哨兵也就冲他挥了挥手放行了。 回到办公室萧无还在想,似乎有二个星期没去他叔叔家了,看来要去报个到了。要不又要挨训了。 下午还没过一半,他闲着无聊,在订成本子的A2电脑打印纸上写写划划,规划一下以后的路怎么走。划个圈,写上“歌曲”,然后又在圈的周围写上“作词”“作曲”演唱。又划个圈写上乐器,然后周围写上口琴,二胡,吉它,风琴。这些是他会的。他不会的包括小提琴,钢琴等“高雅”的乐器。一个农村的孩子,口琴是自学的,二胡是和他家屋后的一个老人学的。那老人前半生是走江湖卖艺的。后来日子好过了才回老家安定下来。萧无对于音乐的兴趣,应该说源自于他。 每到夏天,他都会拉起他那把用蛇皮蒙着的二胡。他一拉起,村子里的很多孩子都会到他家门口听。但没有孩子敢到他家,因为老头从来都不笑,这让孩子们都很怕他。二胡的声音是凄美的,如果把小提琴比作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钢琴刚是一个风姿优雅的绅士,而二胡,二胡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人世间的冷暖他已看透,昨日的荣辱兴衰早已远去,留下的只有手中的二胡,和如泣如诉的胡琴声。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桑故事——不问也罢!”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里的这段段文字,当年萧无第一次看到就有同感。 村子里的人都猜测他以前走江湖的事,他从来不说,所以猜测也只能是猜测,只是给他蒙上一层神秘的外衣。 学二胡大概是在萧无上三年级的时候,那天上音乐课,音乐老师讲起中国的乐器,有古筝,琵琶,二胡等,然后问同学们都会什么乐器。有人说笛子,有人说口琴,萧无没有吭声,因为他什么都不会。放学回家后他鼓足了勇气,第一次走进老人的家里,向老人提出了学习的想法。 “你要学二胡?”老人声音中透着惊讶,并不像萧无想的那样严厉。“为什么?” “因为好听。”萧无倒是实事求是,他的确觉得二胡的声音很好听,而且班里也没听到有人说会拉二胡。 “因为好听!”老人重复了一遍萧无的回答。沉默了一会,最终答应了萧无。 老人的屋里不仅有二胡,还有笛子和琵琶,可萧无因为年龄小,老鼓不响笛子,所以不喜欢笛子。而琵琶则是会拨几下,后来学了句“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后,就再也不摸琵琶了,因为他认为,那是给女人弹的乐器。学二胡一直学到高中,高中时萧无又迷上了吉它,才渐渐将二胡放下。 后来老人在萧无高中毕业随他叔叔到研究所的第三年老去了,等萧无知道,已是一个月后的一次家信中。信中简单的提了一句。在萧无的父母看来,萧无只是爱玩和老人学拉二胡,他们不知道,萧无和老人学的不仅仅是二胡,还有一套呼吸之法。这套呼吸之法老人并没说能起什么作用,萧无也的确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强身健体的功能。只是后来在萧无混酒吧那一段时间,唱歌时感觉到中气很足,仿佛丹田处一直有一股子气顶上嗓门。这让他很多高音能拉起来,而低音也能沉下去,但也是仅此而已。除此之外萧无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别的特殊的能力。这呼吸之法已成为一种习惯,在萧无行,走,坐,卧时自然而然的运行。 后来萧无回家,到老人的墓前,用二胡拉了曲《二泉映月》,临走时,将二胡埋在了老人的墓前。这是一个给他音乐启蒙的人,他甚至不知老人的名字,他只知道,老人姓姜。 风琴是那种脚踩的,萧无和初中时的一个音乐老师学的,也只是会而已。萧无曾经想过学习钢琴,只是找不到门路可学而作罢。 演唱萧无不说多好,但自我感觉比一般小歌星要好点,毕竟曾经混过酒吧,背着吉它在酒吧里唱过一段时间。很多人觉得只要会唱就能在酒吧唱歌,其实不然。如果你的唱歌功底不行,歌唱得不好听,酒吧里的客人会起哄将你哄下去的。如果你唱得好,他们也会毫不吝啬的给你鼓掌叫好。所以很多有过酒吧经历的歌手,成名后都认为,酒吧驻唱的经历是他们人生重要的经历。 至于作词作曲,对于现在的萧无已不重要,因为他在当年考音乐学院时曾经系统的学习了二年音乐方面的知识,对于记谱他不陌生。现在萧无只要把自己记忆中的那些经典好歌的曲子谱下来就行。反正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些歌。只是为了应对未来一些未知的意外,萧无觉得什么时候还是要到市里打个地方学习作曲。 研究所四面环山是建在一个大山窝里,市区在北面,到市区坐所里班车要35分钟左右。而坐外边的公交车则要50分钟左右,而且不到市中心。公交车有时半个小时等不到一班。所以所里人出行基本都是坐班车。大概是今年军队放宽买车制度,好多人家才开始买私车开。所以这个时候,周日要是到市里必须早早去排队,否则你就一直站到市里。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隐星时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隐星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隐星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隐星时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