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处事之道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影帝重回十八岁452、处事之道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艺术人生的影响力,在开播前几年,可谓风头正劲,但这也跟访谈节目贫乏、人们娱乐活动稀少有关。 当访谈类节目越来越多,而且挖的比艺术人生更深,更八卦,艺术人生就慢慢不占优势了。 毕竟,艺术人生是央视的节目,就算不看位置,以它的身份,也没法拉下脸跟那些节目一样,专挖一些道听途说的爆料来做,或者对着私生活来探究。 自然而然,艺术人生这种高大上的基调和风格,还有偏励志、鸡血类的说教式口吻,在其他节目的冲击下,收视率不断下滑,最终在17年走向停播之路。 不过,从00年到17年,十七年的历史,有过辉煌也能走这么长时间,已经算难能可贵了。 不是每个节目都能像快本那样,历久弥新,就连《康熙来了》,从04年开播到16年停播,也只是十二年。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正所谓花无百日红。 按照康熙来了停播的说法,大大小小的艺人都采访过了,没了新鲜感,但事实如此么? 当然不是,每年都会出新明星,以及新剧、新电影、新歌,只要一直做,一直就会有节目,只不过,观众看久了也容易疲乏,而且其他娱乐项目的冲击越来越大。 即使一直紧追热点不断改进调整的快本,也敌不过十来年后的移动互联网,娱乐项目多了,综艺更层出不凡,厮杀的更猛烈,抢到碗里的肉,也相应的越来越少。 不过,现在还是02年,从艺术人生00年12月份开播算起,现在还不到两年,正当红的时候。 但宁远依然不是第一个上艺术人生的年轻艺人,在他之前,就有周杰轮和周讯,双周。 实际上,在宁远前世,李亚朋这时候也上过,但这一世因为笑傲江湖推后,他还没有大火,等到播出后,大概就快了。 这不是宁远第一次来央视。 之前被李雪刀带着试镜花荣的时候,就来过一次,那时候是找的任大惠主任和张绍林导演。 不过他们属于电视剧制作中心的,而艺术人生,属于综艺频道。 上一次,宁远就被围着要了不少签名跟合影,当然那时候找李雪刀的更多。 而这一次,宁远一个人,即使他戴着帽子,也依然被不少人认出来了。 从《周渔的火车》拍完后,宁远就开始防晒加护肤了,除此之外也开始加大量练功——减肥。 毕竟他马上要再次开演《川省好人》,弄得黑壮的样子,怎么秀妖娆的身段? 他本来皮肤就白,将近一个月的捂着,还有大量出汗,虽然不说完全恢复,但也比之前白了很多,比皮肤更快的,是身材,已经基本恢复到增肥前的模样。 这个速度,让周围的很多人都啧啧称奇。 正因为此,所以现在即使戴着帽子,也依然被央视不少员工认了出来。 除了最近宁远发布会的大新闻外,央视员工自然比外界更关注这些。 “宁远,能签个名吗?” “正好我这里有相机,介意合个影吗?” “对了,您这次过来,是要参加什么节目吗?” “艺术人生?哇塞,果然不愧是宁远。” …… 一边回应着他们的问题,一边满足他们的要求。 作为家里的老大,又是这样的家庭,虽然他有坚韧、不服输和护短的刚强一面,也有妥协的一面,毕竟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需要考虑每个人的感受和需求。 就算不是心思细腻的人,也会因为环境而改变。 此时时间还早,宁远也不介意这些。 再说了,电视台鱼龙混杂的,你做了什么好事他们不一定记得,但你一些不经意的举动,说不定就会让某些人不高兴了,甚至怀恨在心。 当初陈少华因为《九月九的酒》红了之后,年轻难免气盛,某一次演出累了,一个叫做张红军伴舞找他签名,他可能没有摆好脸色,直接拒绝了。 回到酒店没多久,满身酒气的张红军就拿着一把西瓜刀来了,手无寸铁,瘦小的陈少华,和一直跳舞的张红军,体力上也不对等,结果可想而知。 下巴被砍得几乎脱落,只剩一层皮连着。 当然,这是极端情况,一些人怀恨在心,明的不行来暗的,就算拿宁远没辙,弄点事情恶心他,也不是没有可能。 追刘德桦追到盲目,甚至搭上全家卖房子的杨丽娟,虽然没有对刘做什么极端的事情,但她父亲依然闹出轩然大波—— 因为刘没有答应杨丽娟跟他单独见面的要求,第二天她父亲跳海自尽,留下的遗言也充满怨恨: “你姓刘的难道不懂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见一面又有何妨?难道为了所谓的社会责任要毁掉一个年轻的生命?你有没有社会责任?你见死不救,你究竟是个什莫东西?你不要聪明一时、胡涂一世,把坏事做绝,世上再没象你如此狠毒的人了。” 除了这之外,还有很多不堪入目的辱骂,而他这一死,让刘德桦成为众矢之的,抑郁了很久,至于工作都全面停了。 在大厅待了一会儿后,就有综艺频道的一位工作人员跑了过来,连连说着抱歉,然后带着宁远离开了。 在电梯里,这位工作人员依然道歉,宁远笑着摇了摇头: “是我来早了,你不用自责,而且我也没什么事,感受到大家的热情,说明我人气高啊。” “谢谢您。” 到了办公室,宁远见到的不是朱君,而是制片人王峥和导演孟欣。 “欢迎大帅哥。” 两人都是女性,看到宁远,下意识的就双眼一亮。 不过在央视待久了,她们见过的帅哥太多,笑过之后,就客气的邀请宁远坐下来休息。 “喝点什么吗?”孟欣盯着宁远手里的杯子。 “谢谢,自备。”宁远手指敲了敲保温杯,笑道。 王峥顿时乐了:“是不是我再说吃点水果,你要回答反胃?” 这是前年赵本杉和宋单单的小品《钟点工》里的词,让人捧腹大笑。 宁远也笑了起来,气氛更加轻松了。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样的年轻人出门还要带着水杯的,哦也不对,女孩子见过,男性还真是第一次见。”孟欣好奇道。 “我老家在信义,从小就喝茶,习惯了。”宁远稍微解释了一下。 信义因为是茶区,农村人不说家家户户都有茶地,但八九十年代,卖茶叶的并不算多,大都是采摘自己喝,很多人的茶地自己都摘不完,所以并不介意邻居、亲朋去摘,而且茶叶一年能长几茬,自然家家都能采不少。 炒制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只不过有的人能捻揉得精致,有的粗放一些,但口感都大差不差。 “哦,对对,信义的,信义毛尖很出名。”两人恍然。 紧接着,她们就看到宁远从自己提着的袋子里,分别拿出两个小袋子: “第一次来也没什么礼物准备的,就带了点茶,两位姐姐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尝尝。” “呀!”王峥惊讶道,一边道谢一边随手接了过来。 孟欣也是如此。 虽然她们的位置,接受礼物的机会太多,但作为《艺术人生》这档节目,过往请得都是有头有脸的艺术家或者大牌,给她们带礼物的,还真不多。 不过她们也不介意,又不是等着收礼,只要有收视率就比什么都强。 所以,她们不仅不会多想,反而觉得对方能来,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宁远也不存在巴结的心态,她们请自己上节目,即使自己不带礼物,难道问题就能胡乱问?后期胡乱剪? 不存在的! 只会好好剪,毕竟收视才是他们更看重的。 更何况宁远的人气摆在这儿,要不是太年轻,之前水浒播出的时候,她们就在犹豫着要不要邀请他过来。 而现在,宁远拿下了柏林戏剧节的大奖,分量就更重了。 送礼物这件事,只是宁大强从小给宁远灌输的,他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 “我有时候去办事,到门口那门卫冷着脸,但我给人家递根烟,态度立刻就不一样了,伸手不打笑脸人,你要学着点。” 从小的潜移默化,一直保持到现在。 话糙理不糙,此刻孟欣她俩对宁远的确更青睐了,感觉上也亲近了不少,忍不住夸了一番。 宁远笑着把这件事揭过了,又不是特意拿来说事,办正事才是主要的。 寒暄过后,孟欣说道: “录制在夜晚,之所以约你下午过来,主要是想先聊聊,把晚上的采访顺一顺。”孟欣说道。 宁远点头表示明白,随后王峥递给宁远几页纸: “这是台本,你先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你直接划出来,等会儿朱君来了,我们一起商量着修改。” 随后办公室里就陷入安静,宁远在那儿看台本,而她俩,在那儿泡茶。 没一会儿功夫,办公室里就传来茶叶经过开水冲泡的清香。 “什么味儿这是?哦,茶叶!” 朱君推门进来,嗅了嗅鼻子,就注意到了孟欣她俩手中,随后,他眼神才掠过两人,投到宁远身上。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影帝重回十八岁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影帝重回十八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影帝重回十八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影帝重回十八岁》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