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求收购的起点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重生不一样啊第849章 求收购的起点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董晓雪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刚开完会回到自己办公室,她就拿起手机,翻看起通讯录来。 “老刘啊,最近忙什么呢,还在出版社干吧?请你帮个忙呗,是这样的……” “胡哥你好,我董晓雪啊……,没有没有,什么发财啊,就是打工而已。这样,你还在出版社当总编吧,我有个事想请你帮忙……” “李总编好啊,我小董,董晓雪啊。哪里哪里,混口饭吃而已。怎么比得过李总编您啊,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出版社,大总编!我有个事情想打听一下啊……” 一通电话打出去后,董晓雪失望地放下了手机。 随着出版行业的衰落,原本层出不穷的青年作家们,也不知道都做什么去了。 尤其是女作家,这两年压根就没有一个像样的新人。 男作家还好一点,前两年有宇文飞、老韩两人顶着,现在虽然宇文飞封笔了,但老韩还活跃在文学圈内。 不过他写的书,也不适合改编成连续剧啊。 像宇文飞这种风格的出名作者,太少太少了。 不然董晓雪当初也不至于寻找了两三年,才等到了宇文飞的出现! 老牌成名作家就不说了,说真的,董晓雪看不上他们写的书,不是说不好,而且与时代,尤其是与年轻人们脱节了。 拍成连续剧在脸谱视频播放的话,只能是浪费钱,说不定还会给用户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她要的是那种年轻有活力的新生代作家! 这些人都去哪了呢…… 董晓雪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直到她的助理李雅琴走进办公室。 “董总,脸谱网那边转过来一封商务函,是一家网站谋求投资或收购,脸谱网那边说是比较适合我们事业部来跟进,让我们看看值不值得谈一下。” 说着,李雅琴递过来一个大信封。 董晓雪有点惊讶,还有主动谋求被收购的网站,这是混得有多惨啊! 这种垃圾网站,为什么脸谱网的同事还特意转交到自己这边呢,难道这网站还有点价值? 打开信封一看,是一家叫什么起点中文网的网站,发过来谋求投资的商务函…… 董晓雪就是做出版的,也是文学圈,对于这几年兴起的所谓网络文学当然有过了解。 不过她们传统文学圈,对于网络文学的态度一直是看不起的。 文学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搞的吗? 在网络上,都不知道什么人,随便写一些不堪入目的小H文,就敢称之为文学了? 但是,入职了脸谱网后,随着对于互联网的了解越来越多,董晓雪倒是改变了这个固有的印象。 尤其是负责了脸谱娱乐事业部,董晓雪有了个新想法。 如果不把网络文学当成文学来看,而是当成互联网娱乐的一部分呢。 这样的话,倒是真可以成为脸谱娱乐的一块拼图。 本来她是想等脸谱视频和脸谱影视这一块稳定下来后,再着手做这件事。 但现在这个什么起点中文网送上门来,倒是可以了解一下…… ………… 首都,一个破旧的写字楼内,有个小公司。 公司大门上挂着“起点中文网”的牌子,这里就是起点公司了。 这是一家已经成立了三年的公司,显然发展并不怎么样,公司内部也就十来个员工,其中还包含六个公司创始人。 “哎,老吴,这个月的机房托管费用该交了,你找到愿意投资的公司了吗?”老林满脸愁容地问道。 起点中文网的前身叫“玄幻文学协会”,创建于2001年11月。 就是老吴、老林等六个人一起搞起来的,当时他们六个都是在网络上认识的,现实中都没有见过面。 大家都喜欢看网络小说,爱好相同,于是一合计,干脆自己搞了个论坛。 那个时候,大家都有各自的正当职业,老吴还是北大毕业,在一家不错的公司做程序员,收入相当可观。 第二年,也就是2002年时,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大家都觉得这个行业有前景。 于是就破釜沉舟,各自辞掉工作,一起来到首都,注册了一家公司,算是正式商业化运作。 这个网站,就叫“起点中文网”! 刚成立的起点中文网,名气并不算大,也没有什么知名的网络作者。 当时网络文学圈中,比较有名气和影响力的是龙空、是幻剑书盟等网站。 有点名气的作者都集中在那里,没有人愿意来起点,因为没有读者啊。 眼看着公司要维持不下去了,要作者没作者,要读者没读者,要钱的话更是没有钱。 大家前期凑的钱也快花光了,完全没有进项。 靠着网站上投放的那点广告收入,完全入不敷出啊。 被逼无奈之下,几个创始人一商量,准备来个革新! 也就是网络文学付费阅读! 其实这个也不是他们的创举,在此之前,国内就有过付费阅读的网站,不过没有做起来。 但这个模式,老吴他们都觉得不错。 因为网络文学既然想要商业化发展,那就必须有收入,靠什么来收入呢。 自然是像电影像传统文学一样,由观众、读者来买单了。 而且,网络作者们有了收入,就会有更大的激情和动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才会涌现出更多更优质的网络文学作品。 ………… 2003年10月,起点正式推出第一批VIP电子出版作品,启动VIP会员计划。 而且将读者的会员费以三七分成形式,和网络作者分享。 其中的百分之三十收入维持网站生存,用作机房租赁、宽带费用、人员房租开支等。 另外百分之七十,给到网络作者!同时让原创作者获利,以物质激励保障作品的数量及质量。 实行收费的第一个月,起点中文网总共只有二十三部VIP作品,但是由于采用全额支付的制度,第一个月就有作者的稿费超过千元。同年首都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在2000元左右,平均房价为4000元每平米。 于是,起点算是在网络文学圈内火了起来! 以前都是“用爱发电”的网络作者们,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写的这些东西,竟然还能挣钱! 而且似乎收入还不错! 自认为水平不错,或者有点名气的网络作者,都开始涌向起点。 谁不想多挣点钱呢。 到了这一步,起点算是解决了作者的问题,不再发愁找不到作者来发书了。 而是提高了签约门槛,不是优质的作品,不可能给你签约让你上架卖钱的。 在那个年头,能在起点签约,你就可以跟别人吹嘘了。 因为那代表着,你起码是网文圈内小有名气的人物! 有了好作者后,自然就有好作品,而好作品多了,读者也就来了。 似乎起点要进入良性循环的阶段,开始发展壮大了。 但是…… 国内所有内容生产者当时都要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也摆在了起点的面前。 那就是! 网络文学想要,那可是比影视剧以及音乐简单多了。 而且读者的付费意识又不强。 百度一搜,全部都是小说网站,人家干嘛要给你起点掏钱呢。 愿意主动付费的读者,总归是少数。 起点坐拥大量优质资源,也有着非常多的读者,但营收依然惨淡! 而且读者多了,服务器之类的硬件需求就是几何级的提升,这方面的开支又大幅度增加。 老吴他们惊讶地发现,明明起点中文网已经成了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网站。 但自己公司似乎就要快破产了。 于是几个人也慌了,开始到处去寻找投资,想要学着其它互联网企业那样,拿风投的钱给自己花。 可惜,很多风投公司对于所谓的网络文学并不认可。 而且因为国内太严重,起点的收费制度似乎收效并不算很大。 风投们都不愿意投钱,走投无路之下,老吴他们开始给国内几家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发了商务函。 主动寻求“卖身”……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重生不一样啊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重生不一样啊》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重生不一样啊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重生不一样啊》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