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第一批蘑菇上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奶爸的灭世系统039 第一批蘑菇上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喂,张老板,明天我有一批新收获的平菇要出售,你有兴趣收一点吗?” “你问我是怎么找到你的电话号码?” “是这样的,我昨天去了趟临凰镇的农技站,本来想进多几种食用菌来扩大生产。结果又碰到了在那里搞调研的李铭教授,对对对,就研究食药用菌的李铭教授。” “他听说我的平菇找不到销路,所以向我推荐了你。李教授说你在东凰市门路多人脉广,区区几百斤的蘑菇,分分钟就能卖光。” 钟衍拿着电话,笑容满面道:“对对对,我听过李铭教授的致富课程。蘑菇房的设计和管理,都是按照他的指导进行,第一批的东西不多,你帮我试销一下,也就四五百斤的样子。” “菌种是农技站买的,味道很不错,我自己吃了好几餐了。” 听说种源没有问题,又被专业教授指点过技术细节。 电话那头的张老板松了口,答应明天开车过来收一批回去试销。 完成了销售商的联系,钟衍略带发愁的叹了口气,今晚他也别想睡觉了。 平菇从长成到熟透并释放孢子,原本就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 被钟衍这么一加速,它的成熟收获期更是短得令人发指。 为了不错过收获的窗口期,钟衍这些天时刻紧盯平菇的生长。通过大量的数据计算,总算蘑菇成熟期与加速倍率间的比值关系。 能够让它们都恰到好处的停止疯长,回归本来的生长速度。 否则一旦算错时间和倍率,要么是蘑菇还没长成,要么就是伞盖完全打开,满屋孢子漂浮、钟衍血本无归的状态。 “嘀——嘀——嘀——” 清晨六点,小小的农用车在仓库外发出清鸣,惊动了早早过来做事的钟衍。 “张老板来得真早啊!我刚好完成采收,你的车就到门口了。”钟衍笑着打开门,把辛苦一晚上的成果用小推车推出来。 下车的张老板嘿嘿笑着递来一支烟,他仔细看了看装蘑菇的塑料袋,顿时露出了满意的微笑:“采蘑菇的乖丫头,这是你注册的商标啊?” 能想到注册商标的人,通常都不是干几天就跑的那种,可以尝试长期合作。 看得出来,满地的蘑菇都是刚摘的。 层层叠叠平菇如同鳞甲排布,嫩白的菇盖从侧面望去,略微带点灰色。 肉质肥厚的伞盖,光是看着就叫人垂涎欲滴。 最难得的是,每袋的平菇都是如此,根本找不到半袋品质稍逊的蘑菇,都是挑最好的向他供货。 “行家,你要不是种蘑菇的行家,就是生来就有种蘑菇的天赋。” 张老板口中不停的赞叹:“到底是读过书的年轻人,这么早就能有收成——李铭教授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只传给你们这些读过书的大学生,不告诉咱们这种没文化的泥腿子?” “现在才刚刚进九月,其他种蘑菇的乡亲,还在给种料袋接种呢。” 果然是经销蘑菇的行家啊! 张老板的分析让钟衍暗暗心惊:以东凰市的地理位置而言,每年最合适种蘑菇的季节,是从九月到次年的三月底。 四月到八月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增加,不是对自己技术有高度自信的人(比如说杜雨菱家的三百年传承),不会在这个时间段进行尝试。 “哪能有什么秘诀?勤奋呗。”钟衍同样微笑回应道,“我无非是把别人用来睡觉的时间,都花在种蘑菇上了。” 这句话倒是不假。 从种下第一蔸平菇开始,钟衍真拿出了读书时的做事态度,认真到现在。 从给平菇菌丝加速时开始算起,他每隔十五分钟记录一次生长数据。各种倍数的加速数据,一直记录到今天早晨五点为止。 各种数据记满了好几页纸。 经过很多夜的奋战,才算是收到了第一手详实有效的资料。 没有这些技术资料做支撑,钟衍也不敢把东西往外卖。 “我已经称过了,五斤一袋,这里一共四百六十斤。” 钟衍指着满地的包装袋道:“现在市面上是什么行情?能不能看在蘑菇抢先上市的情况下,稍微给我涨一两毛钱?你可以尝尝看,我种的蘑菇味道不一般,别家根本种不出我的口感。” “钟老板别为难我,我也是混口饭吃。” 听说要涨价,张老板连连摆手,他愁眉苦脸道:“你别看现在整个东凰市都蘑菇短缺,我们好不容易跟着涨点价,但是人工成本涨得更快。你看我都自己出来送货了,连伙计都请不起,哪有涨价空间?” “我能给到你每斤一块八,再高就是为难我了。” 东凰市的平菇最近供不应求,市面上每斤价格在四块五左右。 在销售蘑菇之前,钟衍去各家超市菜场做过实地调查。 但是到了张老板嘴里,给钟衍一块八的价格,已经是分外开恩。 虽然心有不甘,钟衍还是勉强的点点头:“好吧,就按你说的价格给钱。” 比起半年结一次帐的超市,张老板愿意给现钱,已经是难得的好主顾。 而且他打通各家超市销路时,也是预先交过进场费的,不从钟衍身上拔毛,估计他连进场费都回不了本。 四百六十斤的平菇,总共换来了八百二十八块人民币。 扣去买甘蔗渣、豆粕、秸秆、石膏、石灰、种料袋、多菌灵、定制蘑菇包装袋、电费等等成本,钟衍的毛利在五百一十块钱左右。 也就是说,他辛苦了这么多天,最终的利润是五百一十块。 按照蘑菇的生长速度,把握好催化速度,明天早上应该还能再收一轮——不管明天能收获多少东西,反正今天已经把成本全部扣除了。 明天的收获,都属于纯粹的利润。 总体来说,当初主动帮李铭出头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钟衍第二次去农科站,他“无意间碰到”李教授时,对方会主动跟他打招呼。 闲聊时李教授听说钟衍找了好几个渠道销售商,一个愿意收货都没有,随即向他推荐了张盛红。 同时问他有没有兴趣种植金针菇、杏鲍菇、白蘑、野山菇、茶树菇、竹荪、猴头菇之类的食用菌? 李教授的一番话,顿时惊醒梦中人。 钟衍为什么要种平菇? 因为平菇便于管理,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量大,适合一人操持维护。 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有目共睹。 技术含量太他妈低了,是个人就能仿制。 想增加两毛一斤的售价,得求爷爷告奶奶才行。 细细说起来,平菇哪有种竹荪、茶树菇、猴头菇、白蘑之类的食用菌附加值高? 这几种蘑菇都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新鲜的能卖,卖不完干制之后照样能卖。 平菇就算能制成干,它也买不起价! 钟衍能够控制真菌的生长速度,种植那些可干制的食用菌,简直不要太轻松。 现在种平菇,简直是大材小用到了极点。 只有学会差异化经营,才能在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奶爸的灭世系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奶爸的灭世系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奶爸的灭世系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奶爸的灭世系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