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4章 星期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高三日第2014章 星期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这个季节的北方已经湿冷入骨,前不着秋,后不见雪,穿多还不合适,穿少又扛不住。而暖气片也依旧冰凉,转温似乎遥遥无期。不知今年的热力公司是不是响应了国家低碳生活的号召,已经不再烧炭,只希望祖国的花朵能强健自身体魄,靠意志硬熬过今年寒冷的冬季,也算是代替国家和**,对全体学生的一次考验。毕竟热力公司与烟花爆竹都差不多,在为这个社会做贡献方面,远不及化工行业。

“儿。”姚奉瑜轻喊了一声。

何回过头去,见姚奉瑜已经困得眼皮都睁不开了,问:“咋了?”

姚奉瑜道:“我想和你换下地方睡觉,我要困死了。”

何道:“咱俩地方差不多啊,暖气片又没供暖。”

姚奉瑜眼皮略微一睁,道:“不要紧。”

封泽道:“我记得去年十月底检查的人来的时候暖气前一就开了,都烫得慌。结果检查的一走,就又凉了。”

何道:“他们的装暖气片的目的是告诉外面人自己有这么个东西,可不是为了学生。”

7:00左右,何和王腾飞到了餐厅,各自买了一碗面。面是清水煮挂面,然原味,没有任何的卤,可能是担心在外观上这碗面配不上四块,于是又在面上摆了一个鹌鹑蛋。

王腾飞扒掉蛋壳,道:“何,你知不知道马振基赔了多少钱?”

何道:“多少?”

王腾飞道:“八千。”

何道:“还真是八千啊,我以为张磊骗我呢。”

王腾飞道:“他这次在班里彻底混不下去了。”

何道:“他早就混不下去了,只是别人都没挑明罢了。”

化学课。

王娜道:“书上纯碱是固体。”

朱德福道:“学习怎么这么死?粉末不是固体还能是液体?该活的时候不活,该死的时候不死。这让我想起了两个词,机遇和奇迹。别人机遇和奇迹的关系是并列的关系,同学们对机遇和奇迹这两个词很熟悉,那什么是机遇?什么是奇迹?机遇就是平常一点一滴的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或者就是奇迹。人家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不积累哪来的奇迹?同样的道理,咱们平常那些一点一点不会做的题,积累的爆发就是你最后一个题都不会。有同学以为考一本稳稳的,最后却收到了职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都把我的话记下来,好好体会,以前我和你过,你慢慢学,慢慢积累,到了年后成绩会突飞猛进的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你积累到一定程度,知识在脑子里发酵的结果。有的同学羡慕别人成绩好,自己怎么学也学不好,因为你没努力干,或者你学的方法不对。有的同学看不到希望,那是因为到现在你脑子里的知识还没发酵,还没爆发。

你看第8题,有同学气体符号加热符号不写,这是一个大毛病,一分可就是一千人。你想想,29万考生,前几名10分都差不了几个人,但到了压线的地方,一分可能就是几千人。看来咱班的这些人还是太多了,到期中考试尽量再淘汰两个人。好了,先休息一下,齐晓茜跟我来办公室拿试卷。”

齐晓茜拿着两摞试卷回到教室,道:“马振基,班主任喊你过去。”

封泽道:“给我一摞,我帮你发吧。”

齐晓茜点点头,给了他一摞。

何对着封泽挤眼一笑,道:“闷骚变明骚了。”

封泽道:“其实我如果喜欢一个女生,我是不会招惹她的。你不会懂的。”

临近上课,马振基回了教室,周围人赶紧围上去,问道:“又怎么了?”

马振基道:“李朋家里人又打电话要四千块钱。”

封泽道:“怪不得李朋这样,原来全家都不是什么东西。”

严松道:“等他回来咱再弄他?”

郭伟伟道:“这次打的他退学就行了,一了百了。”

马振基道:“毕业再吧。到时候我弄死他。”

项宇道:“空飘来五个字儿,一万块钱不是事儿。”

马振基道:“你他娘的还挺会押韵的。”

刘阳伟道:“我看你们以后谁还敢打我。”

黄子敬当下便往他背上来了一拳,道:“你看这是几千块钱的。”

刘阳伟道:“你这一拳三千起步。”

项宇又往他屁股踹了一脚,道:“这个呢?”

刘阳伟道:“你这个没五千我咱俩没完。”

严松撸起了袖子,道:“加我一个,咱仨先凑一万再。”

刘阳伟道:“你给我等着,我现在就打电话给我爸。”

刘峰道:“你别给我打电话,我不接。”

刘阳伟道:“厉害了我的儿,我今不先揍你个两万块钱的,我就跟你姓。”

刘峰道:“你本来就跟我姓。”

中午,董涛买了一份菜和四个馒头,去没见到郑均,便问何:“郑均来了吗?”

何道:“没呢,还在家打针。”

董涛道:“又买多了,真是的。”

何道:“不多,你这一份土豆都黑了一半了,自己吃都不一定够。”

苏龙潜道:“昨下午李长君给我们开会,跟我们讲衡水中学,什么效率高、坚强、努力、乐观,等等的,又拿出那么长一列考上清华北大的名单,我都要烦死了,跟人家一比,简直没法活了。”

何道:“一堆被抹掉人性的机器罢了,没什么好羡慕的。”

苏龙潜道:“你这纯属是嫉妒。”

何道:“我有什么好嫉妒的。”

董涛道:“按他们清华北大的比例来,他们学校应该会出现很多着名人物,但是这么多年除了知道他们考会清华北大以外,并没出过什么着名人物。”

苏龙潜道:“不管怎么人家就是牛逼,人家毕了业,再怎么都比咱们这些普通本科的好找工作。”

董涛道:“那样的高压强度,要么把人逼到自杀,要么把人逼成机器。”

苏龙潜道:“人家学校从来没有过自杀的,这才是最牛逼的。”

何道:“这样的体制,全中国没有任何一家高中是没有自杀的,何况是那种强度的学校。之所以你没有,是因为他们不想让你知道。”

苏龙潜道:“对于一个一个月三五千工资的年轻人来,创造力、想象力、人性什么的,并没有那么重要,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反正都是普通人,一个是清华北大,一个是普通本科或者专科,要你选,你选哪个?”

何道:“你今怎么这么聪明?我都不过你。”

董涛道:“如果中国所有的学校都效仿了衡水中学,那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了。到时80后90后上了年纪,往后一定会出现一个很大的断层,介于创造和制造之间的断层。”

苏龙潜道:“我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念书考大学,国家有没有未来关你什么事?你决定得了吗?”

董涛道:“你这种想法就是因为你没有人性了。”

苏龙潜道:“你才没有人性。”

董涛道:“公元前356年和350年商鞅变法,那种限制思想、苛政赋税、榨干体力的弱民政策,和现在的教育体制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一个国家贫穷落后,还处于凭制造业维持的状态,弱民政策对于一个国家还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一个需要创造业的强国来,限制思想培养劳动机器的弱民政策就弊大于利了,秦朝灭亡跟这有很大的关系。教育体制几年前就应该改了。”

苏龙潜道:“这东西就跟房价一样,都涨成这样了,突然宣布要大减价,全国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体制改革不重要,体制平衡才重要。至少咱们这一代人活着是见不到教育体制改变的那一了。所以还是要好好学习,管他机器不机器的。你知道火影忍者大结局的那棵神树吗?谁还不是个机器呢。”

下午第一节,英语课。

韩红杰道:“姚奉瑜下课的时候记得把这放听力的收音机拿到二班,我已经买不起每个教室一个了。”

项宇喊道:“报个价。”

黄子敬道:“基哥给报销。”

项宇道:“上飘来5个字儿,收音机不是事儿。”

男生们都知道他话里有话,都跟着笑了起来,马振基憋红了脸,忍不住也笑了出来。

韩红杰听不懂这些人在聊什么,疑惑的看着项宇,刚好下课铃声响了,便也没问,简单收拾了下讲义,去了二班。

项宇道笑:“马振基我没想笑话你,我本来想付钱的,都怪黄子敬,他嘴太贱。”

数学课。

李育新道:“你看看你们昨考的试,怎么考的?多简单的题,你们平常是怎么学的?整在这里干什么?我过每次考完试都要总结一下,我也强调过,考完试多问几个为什么。我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生气,第3题连补集都不会,这种题我们经常做吧?讲了多少遍了,一次一次的讲,每次都做错,还不如不讲。

还有第9题,显然不难,我一看就看出来了,这是个什么函数?偶函数。这种题做了很多遍了,做熟它,熟了一眼就看出来了。还有13题,做了多少遍的题了?多简单啊。做过吧?这么容易的题,你做错了,没做过、没讲过、没强调过你不会做很正常,做多少遍的题了还做错。我们一遍一遍的强调,你看看多熟悉的题。你再看看15题,这个题几分钟就做完了,前面没做过吗?都做过的,第2个做了多少遍了?上一节课刚讲的原题,0.5不是吗?这套题显然考了我们很多基础知识。16题,真可恨啊,真可恨,连个补集并集都不会了,你想想你为什么不会?可想而知,你一次一次不总结,每次都不吸取教训,做上就是错,还不如不做。

这套题多简单,一点教训也不吸收,两个时的时间,一个班交了十几张试卷,你们这是什么态度?你觉得你做得不好,你不交就罢了,但是你每次都不交,试卷都不交,你还来干嘛?学习态度非常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你想想你16 17题都得不到分,你哪个题能得到分?前面不搭后语,连个逻辑都没樱你不会就不会吧,我也不讲了,反正讲了也不管用。”

李育新很快就评完了这张试卷,虽然一道题也没讲,但是也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并且将“每道题都应该做对”这种核心观念传达给了在座的每一个学生。好比训练一只乌龟爬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总之爬上去就可以了。反正爬上去这种要求我已经提过了,爬不上去就是乌龟的责任了,与我无关。

李育新端着茶水出了门,封泽后仰在姚奉瑜的桌上,气地浑身都是汗,恨恨道:“浪费那么多时间,一道题不讲,光听你抱怨,我怎么遇到这么个傻逼老师,我的人生就毁在他手里了。我好想打人。”

何道:“去找刘阳伟吧,刘阳伟中午在宿舍已经明码标价了,打脸三千,打眼五千。”

姚奉瑜道:“李育新还觉得自己挺占理的。”

封泽道:“永远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以为是的正确,害人害己。”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高三日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高三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高三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高三日》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