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神道仙游传第一百二十一章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逆天而行犹如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的事情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而自从周易来到这个世界以来,便一直犹如一只肆无忌惮的巨大蝴蝶,肆意地挥动着翅膀,以为自己真的可以掀起多大的飓风。 如今,飓风终于来了,而夜路走得多了总要碰见鬼的,天道昭昭,因果牵连之下,周易也终于遭报应了! 想要改动历史的车轮,就得有接受被车轮碾过得心里准备啊! 至于周易到底有没有被天地迁怒,被因果牵连的准备,就没人知道了。 龙岗山中,空虚老道一剑刺下,一时间,大山之中,龙声悲鸣,地上涌泉如血。更可怕是+刹那间大地之上地覆天翻。天空中风雷大作。 天威浩荡,岂容轻辱? 龙脉一断,天谴立至。 不但空虚道长当场陨落,就连千里之外的周易都一样逃不过这天道巍巍。 关外龙脉一断,受地势牵引,关外之地首当其冲地地覆天翻了。 一场地动之下,不说满清国运突然低落了下去会如何,单是人畜伤亡,就足以让第三次攻入大明境内的强盗军队吵着马上要退兵回去了。 不回去不行了? 天地之威,无疑是让所有人都心怀敬畏的。而满清也不例外。 眼见着一场地动的后,自己行军所到之处,到处一片凄惨之极的景象,无疑让凶残的满洲鞑子都心下戚戚了。就在这时,一个关于关外地动比关内还厉害,关外山崩地裂,死伤尤其惨重之后消息突然传来,所有入关的满清强盗团伙就开始军心浮动了。 八旗兵丁再凶残,那也是有家人的。家乡地震,八旗官兵们连自己父母妻儿还在不在都不知道,一个个自然是忧心如焚,归心似箭,哪还有心思再在作战? 而满人内部也为了是继续劫掠还是马上回师关外,而面红耳赤,闹成了一团。 好在还有皇太极努力压制,满清内部才没有因为争执,弄得自己内讧起来。 内讧虽然还是没有发生,但分裂的种子已经埋下了。 因为奴酋皇太极,被气吐血了。 也辛亏大家都是看在大汗吐血的份上,选择偃旗息鼓,不再争吵。 可十多天后,一封加急的信封被匆匆送了如奴酋的金帐之中,已然是元气大亏的奴酋再次吐血了,而且这次吐血之后,便立刻晕迷不醒了。 信封上写的是什么,没人知道。 总之皇太极是真的不行了,抓了好多的大夫都来一一看过了。 面对着鞑子们的刀枪,大夫一个个战战兢兢地屈服了,也无一例外的一言不发。直到气急败坏的满洲鞑子们一连砍了好多颗脑袋,才总算是逼出了一句真话来。 大汗不行了啊!顶多也就几天了,能不能活着回到盛京都不知道啊! 对满人来说,这事情可就真的捅破天了。 何况当时听到这句消息的人真不少,真是想瞒都瞒不住啊! 一时间,普通女真兵丁们是军心大乱,而各位王爷,旗主们也开始磨刀霍霍,开始要为未来打算了。 如此一来,大家哪儿还有心思留在关内。 好在明军够配合,女真火线撤兵了,带着劫掠而来的收获沿着原路一路扬长而去,大批明军依旧小心翼翼地只敢尾随着,目送清兵出关。 连上千骚扰一下的胆量都没有。 可就算是这样,历史的车轮是已然是拐了一个大弯了。 奴酋皇太极突然晕迷,眼见着满清的汗位就要空出来了。满清内部自然要免不了一场龙争虎斗,血腥较量的。 也因为皇太极突然提前了好几年完蛋,所以原本时空的多尔衮,多铎一伙人这会儿,还没完全成长起来呢。哪怕想出来主持大局也不行啊! 至于原本的顺治皇帝福临如今还在吃奶呢! 哪有可能继承皇太极的位置? 甚至连能不能活着长大都不一定了。 如今,没有了成长起来的多尔衮,我孝庄就是再有多大的本事,也没办法把自己儿子推到皇位上去了。 豪哥显然是最有希望继承汗位的。 但父子同玼这种事情,哪怕是在我大清又真的可以吗? 豪哥这人无疑是勇猛有余,智略不足之辈。更何况,其他的八旗旗主会善罢甘休吗? 满清这才建立几年,可没有什么大位只能传给儿子的规矩。 一场满清的内乱已经可以预见了。 气运显现,满清在这一刻,就已然的失去了未来。 清军突然退兵,实在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 因为按照原本的猜测,满清不暴掠一顿是不会打道回府的。 至于靠明军驱逐,见识过好机会大明军威的人,都已然是不会再报任何希望了。 这是为什么? 原因自然是有人知道的。 至少崇祯是猜到了。 就在地动之后不久,锦衣卫密谍司便突然收到了一封关外密谍送来的信件。因为事涉机密,而且大行皇帝生前曾经是有过密旨,这一条关外来的情报都是享有很高的权限的。几乎只要是有信件到达,就要立刻送往皇宫,交皇帝处置,任何人不得怠慢以及偷看。 如今虽然物是人非,天启皇帝都走了好多年了。而且新皇帝显然不怎么待见关外那批人。 但先皇的圣旨也是圣旨啊! 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原则,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依旧还是照着前任的老规矩,第一时间将密信送到皇宫。 交到了崇祯的手里。 当时的崇祯并没有太在意,差点没有一把是撕乱或者烧掉。 为此,还把骆养性狠狠地骂了一顿,让他以后遇到这种事情,不要再来烦自己。 至于这封信嘛! 崇祯皇帝瞄了几眼之后,便随手丢进了纸篓里。 因为崇祯不是天启,朱由检也不朱由校。 甚至可以说,崇祯这人本就是天性凉薄,寡恩而苛刻之人。 如果是个普通人,这等家伙也顶多是没朋友而已。 可要是皇帝,那问题就可大了。 说起来,不管怎么样,朱由校生前对朱由检一直都是很好的,而且还将大明江山交到了他手上。 可朱由检怎么做的呢? 从“谥号”跟“庙号”就能看出来。 一个“熹”宗的“熹”字,算是做弟弟的对自己亲哥哥最好的报答了。 熹通嬉啊,嬉闹玩耍,不务正业的意思。! 摆明了说前任皇帝是个十足昏君。 前一个用“熹”的还是唐朝的唐熹宗了。那可是个能用马球比赛的胜负来决定“节度使”人选的荒唐皇帝啊! 朱由校再如何,也没有到那个地步吧! 虽说谥号跟庙号不是皇帝一个人能做主的,但没有皇帝的首肯,怎么可能定得下来? 无论是谁,也没见过了崇祯皇帝因为自己哥哥的“谥号”问题跟臣子争执过啊! 就算因为理念不合,看不惯自己哥哥的行为? 但能做到如此地步,也足以让人心寒了! 崇祯能力性格都不行,偏偏还缺少自知之明,总以圣君来要求自己。 这就很可怕了。 一个人平庸点不可怕,可怕的还手握大权,还是不知道自己平庸啊! 所谓心比天高,却偏偏眼高手低,命比纸薄。 一上台就弄死了“可计大事”的魏忠贤,穷追猛打地扫清了阉党,腰斩了哥哥的奶妈“客氏”。 将朝廷“妖氛”扫荡一空,算是彻底打破了朝堂的平衡。 其实,崇祯皇帝早早预备的清除名单里,其实还有一个人了。 那个人就是空虚老道了。 对,没弄错,就是“空虚老道”了。 古代所有迷信“方士”的皇帝,哪个不是昏庸之辈。 远的如青皇汉武,唐宗宋祖。近的如世宗熹宗。哪个有好评价的? 皇兄也不知道是被那“空虚老道”灌下了什么迷魂汤,进来如此崇信一个老道士。这在年轻的崇祯皇帝心里,这无疑也边是自家皇兄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了。 若非那空虚老道跑得快,没等到自己继位便匆匆跑到关外去了,早就难逃跟魏忠贤作伴的下场了。 还说是什么去斩断关外龙脉,免得为祸大明江山。 简直无稽之谈! 大明的江山靠的君明臣贤,励精图治。关风水这些神神鬼鬼什么事情? 至少崇祯皇帝是不信的。 说起来,当年空虚道长在万历年间祈雨的时候,崇祯皇帝才多大? 没有亲眼见过,又对儒家经典奉若圭镍的崇祯,自然就不会详细所谓的“空虚道人”之流了。 只当他们都是败坏朝纲,欺瞒君主的奸佞之流就没错。 没见得满朝君子都这么说吗? 既然如此,那肯定没错就是了。 所以一上台,虽然不能讲蛊惑君王的空虚老道抓回来,然后跟魏忠贤一起弄死,但也立刻断掉了朝廷这边给空虚老道的支持。 寻龙点穴不是一日之功,那是真正需要翻山越岭,在深山老林里风雨数年的。若没有人提供保护以及帮助,就空虚老道这么一个老道士,在寻常地方还好,在东北那片莽荒之地,寻龙的事情可以不谈,估计寻到老虎,然后为虎作伥(被老虎吃掉就变成伥鬼了)的可能性会十之八九。 空虚道长不是一个人去的,朝廷这边要派出好手保护空虚老道的安全,要帮忙后患,打消当地人的怀疑,长白山里虽然人烟稀少,但也不是真的一个人没有的。而且无论是打大点地方,乃至于收买当地人帮忙。 这些无疑都是需要花钱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一笔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对于这么庞大的一个帝国来说,对于皇家来说,还真没多少。 可饶是如此,崇祯一上台,还是立刻就给断掉了。而且还将很多原本派出去的人给撤了回来。 年轻的崇祯皇帝哪里知道,他撤回来的人,也算是当年天启皇帝受启发之后,派出去的密探啊! 崇祯皇帝这样一来,空虚老道士是难受了,可好容易补下的谍网也一样没了啊! 一晃这么多年了,自从崇祯皇帝断掉了关外空虚老道那边的支持之后,很久都再也没有那边的情报传来了。 时间久了,崇祯皇帝便渐渐将之抛在了脑后,只当空虚老道死在了关外的蛮荒山林里了。 没想到,时隔多年之后,空虚老道不但没死,竟然还给自己写来了一封信,告诉自己已经点定关外的龙脉,就准备下手了。 对于这些,崇祯自然是嗤之以鼻。 可没想到,接到信件没几天,就突然来了一场地动山摇。 紧接着,关外地龙翻身的消息就传来了。 其实,已经不用再问了。京城可离山海关不愿,京城的震感都如此强烈,为此不知道多少房屋倒塌,多少人突然间丢了性命。所以关外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 果然地动过去没几天,清兵就撤兵了。 崇祯心下庆幸之余,终究还是忍不住将空虚老道送来的那封信件又翻了出来,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说实在的,崇祯到现在都不愿相信这一切,真的是因为空虚老道斩了龙脉的缘故。因为那无疑就证明了自己是错的。而他那个皇帝哥哥是对了。 这让崇祯皇帝的自尊心如何受的了? 但崇祯皇帝却又真心希望这件事情是真的。 因为如今的大明,真的很艰难了啊! 到了现在,哪怕崇祯皇帝自己再如何节衣缩食,夙夜忧叹也改变不了大明江山日益崩坏的局面了啊! 能因此去了关外满清这么一大患,怎么说,对大明都是一件好事吧! 这头,崇祯皇帝还在为大明江山忧虑万分,且压根就没想到如何报答一下为了大明江山“舍身”的空虚道长。 因为按照最后一封书信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消息来看,空虚道长斩龙之事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 当时之人避受天谴,活下来的机会极为渺茫。 但奈何皇帝自己不愿意啊! 连声张一下的打算都没有,就更别提感谢一下了。 估计转眼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吧! 圣君是不能跟“方术之士”打交道的啊! 不然,文人们抹黑自己怎么办? 当然,皇帝的作为,空虚老道士已经没机会知道了。 就算知道了又如何? 况且空虚老道要报答的是神宗,熹宗皇帝,之所以最后行动前还来一封书信,也不会算是为行作一个交代,临别前划一个就好罢了。 这也算是还掉了大明两代帝王的庇护知遇之恩。压根就没有跟崇祯打交道的打算。 其实,对于今天的情况,周易是早就料到了,空虚老道自己也算到了。 恩!过程其实无关玄学。 只因周易无意之中对空虚老道说了一句“信王有亡国之像”,而空虚老道听了之后,又悄悄帮信王殿下算了一命之后,。大惊不已,还偷偷地给天启皇帝进过“谗言”。 事情已经做下,人算不如天算。 所以,无论是周易还是空虚老道都压根没打算搭理过崇祯皇帝。 因此,无论成败,空虚道长都是压根没想过再回到大明的。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神道仙游传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神道仙游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神道仙游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神道仙游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