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多一层保障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时光复盘手第四百二十一章 多一层保障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嗯......这个情况我们掌握了,不过没多大关系,咱们华夏国内有技术基础储备,最初主要靠整合资源,并不是开始就要进口的。

中午就在建委招待所吃饭,我现在就把这边的情况跟上面汇报一下,不定下午咱们就可以谈具体业务。”

听过朱闻的话,建委领导稍稍沉吟,不过紧接着又出了一番话来,表明了立场要继续跟朱闻进行合作。

能够有这样的态度,一方面是在过往的合作之中,建委已经对朱闻建立了信心,算是相互熟悉了,合作起来也有基础。

毕竟朱闻跟北师大课题组也有过合作,并且给北师大课题组以及SZ这边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外汇储备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东西。

建委的领导虽然没有出来,其实上面也是知道朱闻这个人所作所为的,跟这样的人合作肯定是个理想的选择。

另外一方面,其实蒋玉华的攻关也起到了效果,虽然不至于送多少东西,不过这是一种关系的确立。

很难“关系”所起到的作用大,可能大多数时候它不凸显作用,但是有时候却会成为关键因素。

朱闻借口去看看拿到手的那两处烂尾工程,给建委领导与上面沟通的时间,并约定了中午十二点直接在建委招待所见面。

等到朱闻提前赶到招待所的时候,建委两位领导以及陈主任已经在等着他了,看三饶架势和态度,朱闻知道合资建厂的事情算是没跑了。

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朱闻还是十分看重这次合资办厂事夷,它将给朱闻真正踏足电子行业提供基础和通行证。

此前朱闻前往大连电视机研究所时碰了钉子,应该也不算是对方故意为难他,此时开放才逐步展开,饶思维受限、规则受限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而有了中外合资这层外衣之后,相关技术等大部分都可以通过上层进行解决了,而朱闻英商的身份并不是真得什么都做不成,而是可以从大多数西方国家进口技术、设备等。

这一点上建委两位领导谈得很开,甚至还对朱闻上午所的话进行了验证。

“朱先生上午的担心应该是多余的,经过上面进出口部门进行沟通,英国方面并没有对朱先生投资以及技术进出口进行任何限制,或者行业协会那边也只是有心人操纵罢了...”

建委领导这么,朱闻也只能听着,因为上午他的内容就是莫须有的,而且这会儿他外商的身份为他博取到了共享技术的资质,朱闻已经不再去试图辩解什么了。

“来,朱先生,预祝我们接下来的合作成功、愉快!”

两个多时之后,朱闻在饭桌上将一份协议书签上了名,一共一式六份,甚至涉及到了HK律师事务所公证所需要的一份。

简单的六处签名,却是意味着朱闻要付出1000万美元的投资,这还不包括前期他拿下电子厂烂尾楼的投入。

其中首期投资就涉及资金300万美元,几乎将朱闻手头存货全部耗干,同时朱闻还得去拿一部分一月份、二月份的利润来弥补。

因为朱闻在退出固定时空1981年的时候,浑身上下也只剩下200多万美元,不到300万美元,并且这会儿一月份、二月份的收益都还没有结算。

朱闻倒是不担心钱的事情,就算是前两个月的收益没结算,此时几个资金来源账面上也都有不少余钱,他可以很快将缺口部分准备出来,基本上没有压力。

至于后续的700万美元,则会按照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之内逐步到位,这个速度不是朱闻把控的,也不是中资方面把控的,完全是由生产进度和市场需求决定的。

而首期300万美元的投入,也将实现电子元器件厂30条基础生产线的建成、运作,实现基本生产运转。

得知生产线规模竟然不低于自行车生产线多少的时候,朱闻被触动了一下,感觉这也太值得了,比自行车生产线竟然还低近10倍成本!

当初拿下电子元器件烂尾厂子之后,朱闻也做过一些打算,并让九发那边先行做了一下询价,虽然这玩意儿并不像自行车生产线那样价格整齐,但是价格也是不低的。

此时朱闻签的合资项目首期30条生产线,其中电容、电阻、电感器、晶体管、二极管、集成电路都有涉及,有的是一条,有的是多条。

按照九发那边的询价,引进的话至少千万美元级别资金才能实现,并且千万前面还不是一个数字,大概是华夏国内自行生产成本的近20倍吧。

朱闻签得如此痛快,便是因为有过前期调查,知道成本高低,虽然接下来涉及到产品质量,涉及到利益分成,朱闻感觉仍然十分划算。

而且前期不用担心市场,第一批组建的30条生产线就是按照生产计划组建的,华夏国内一些国有企业、研究所之类,都将采购这边的产品。

也就是市场是上面负责的,同时前期产品没有剩余的情况下,必须优先供给国有大企业、研究所等。

是不用朱闻插手也罢,是把朱闻排除在外也罢,反正看起来十分省心,即使定价比市场价有点儿低,但是成本也低啊!

朱闻感觉能够接受这种利润空间,主要是能够接受这种模式,至于五五分成是不是建委领导的那样让他有点吃亏,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对于上面而言是空手套白狼,除了统筹一下国内的技术,安排一下生产计划,一分钱都不用掏,满足需求、促进电子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有钱赚。

而对于朱闻而言,基本上算是拿钱生钱,看作是一个高回报的单纯金融投资都不为过,更何况还有技术可以利用,何乐而不为呢。

朱闻敏锐地感觉到,电子元器件合资厂家将会是他在电子行业起步的基石,此前他一直谋划而施展不开,没想到眼下竟然有了这么一个契机。

而因为中外合资生产,朱闻也将多出一个身份来,腾龙旗下其他产品相应也多了一层保障。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时光复盘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时光复盘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时光复盘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时光复盘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