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组建智囊团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生活能开挂265、组建智囊团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二天上午,陈东成在酒店享用着早餐。 管家微微躬身候在一旁,有些好奇的看着一名西装革履,头发梳理的根根分明的精英。 “您好,我叫李长明,高盛如今的MD之一,很荣幸能被您青睐……” 李长明符合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精英印象。 纵使风尘仆仆的赶到吉隆坡,在他的身上看不出一丝疲惫。 仿佛一台机器一样,随时充满干劲。 “高盛的晋升很难,你能做到董事总经理的位置,已经很不错了。” 陈东成笑着夸了一句。 李长青谦虚的摇头说道:“公司内比我优秀的人有很多,我算是靠资历晋升的,算不了什么。” “说说你的预期薪酬吧。” 李长青没想到进展这么快,还以为得再闲聊一会。 平时他们拍客户马屁惯了,就算聊几个小时也很正常。 “陈先生,我在高盛担任MD,基础年薪并不高,一年32万美金。 但我们的奖金非常高,比如我一年的奖金就有35万美金。 还有一些其他福利,比如餐饮补贴几百美金,出行头等舱等等。” 李长青说完自身在高盛的待遇,有些好奇陈东成既然想挖他,打算给他开出什么待遇。 “你说的这些我完全可以满足,你在高盛应该没有晋升空间了吧?” 李长青闻言苦笑道:“您说笑了,合伙人可不是我能企及的。 关于高盛的合伙人制度,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不知道您听没听过。 成为高盛的合伙人,就如同骑士收到亚瑟国王的受封一般光耀。 只是在这里,骑士的战场换成了全球资本市场,而“荣誉”成为实在的“金钱”而已。” 陈东成笑着不置可否:“全世界都一样,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我们都懂。” “我也是中国人,在高盛发展的颇为不易,要是有机会能多回国,我肯定愿意。” 话说到这,李长青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只要陈东成开的待遇比高盛好,他愿意跳槽。 陈东成思考一会,说道:“你从高盛离开,我需要你拉几个人出来,没问题吧?” “您是有成立独立投资部门的打算?” 李长青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你不用管,我需要你帮我再挖两个MD,你们三个负责我名下资产的投资和管理。” 陈东成顿了一下问道:“你们对尽调了解吗?” “当然,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能力。” 李长青先是点点头,然后迟疑下问道:“陈先生,能冒昧的问下,您需要管理的资产大约为多少?” “目前来说十亿美金左右。” 陈东成倒是没瞒着李长青,现在陈东成手上持有的几家公司股份,还有房产等。 资产超过十亿美金,还是很轻松的。 李长青愣了愣,呼吸不由得有些急促。 十亿美金资产,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 就算在2014年公布的国内福布斯富豪榜单中,陈东成目前的资产也能排在前两百名。 李长青语气越发恭敬:“您的资产既然这么多,的确需要三名优秀的MD才管理的过来。 我有几位同事也有离开的打算,我会将他们的资料稍后发给您。” 财富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此时的李长青再看陈东成,觉得和刚开始见面的时候,已经截然不同。 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势,在陈东成身上隐约形成。 这种气势对李长青而言,非常熟悉。 通常只会出现在那些需要他们跪舔的大客户身上。 这样的客户一旦被他搞定,带来的收益,足够他去找两个身材火辣的模特嗨皮。 陈东成点点头,继续说道:“年薪的话,我给你开40万美金,奖金不会低于年薪。 其他的交通费,酒店补贴,餐补,跟高盛同级别。” 既然挖人,不给好待遇肯定挖不过来,这个待遇绝对够有诚意。 对于李长青这种在高盛不上不下的精英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比起在高盛,陈东成承诺的薪水,至少要高出13万美金。 资本化的世界里,钱就是一切。 更何况李长青这种成天跟钱打交道的精英。 “我没疑问了,随时可以辞职,尽快跟您报道。” 李长青迅速转变身份,语气恭敬的回道。 “靖宇。” 陈东成看向谢靖宇,谢靖宇明白陈东成意思。 拿出一份制式合同,李长青目光扫过合同。 这样的合同对他而言,简直就是小儿科。 唯有合同的一处,让李长青有些意外。 “老板,签约奖金这块……” “你填写的入职年数,将决定你的忠诚奖金。” 陈东成平静的笑着,仿佛那上面的数字不值一提。 但对李长青而言,足够他心脏砰砰跳,艰难的咽着吐沫。 合同这块写的很清楚,承诺入职年数最少一年,最多十年。 承诺入职一年,可以领取到十万美金的忠诚奖励。 承诺十年,就是一百万美金! 如果违约了,需要赔偿三倍。 李长青顿时陷入纠结,脸上表情一会一变。 理智告诉李长青,签长约对他而言,无疑是非常大的束缚。 在未来十年,他都得任劳任怨的为陈东成卖力。 不过想想,他如今已经四十岁。 就算不签长约,其他地方会给他开出比陈东成还高的薪水? 李长青不会自欺欺人,绝对没有任何可能。 比起那些能玩命,还有潜力的年轻人,他的潜力已经没了。 要不然高盛每年提拔的合伙人里面,为什么没有他的身影? 只要写上十年,就能领到一百万美金的忠诚奖励。 李长青看了一眼陈东成,觉得这个老板简直就是魔鬼。 这种诱惑,即使李长青是投资界的精英,也扛不住。 “陈总,我愿意签十年。” 李长青不再犹豫,痛快的在签约年限处,填上十年,然后签字,按手印。 合同一式两份,谢靖宇留给他一份。 “聪明的决定,你不会后悔的。” 陈东成指着谢靖宇说道:“一会把卡号给靖宇,他是我的秘书,以后会对你直接发布任务。” “谢秘书,以后请多关照。” 李长青不敢轻视谢靖宇,在他看来,能担任秘书的,都是老板的心腹,可得罪不起。 “您客气了。” 谢靖宇笑着回道,丝毫没有恃宠而骄的意思。 李长青暗暗点头,一看这秘书就了不得。 这种秘书在哪都是精英人物,一看薪水也不会少了。 猎头公司那边该怎么收费,都由谢靖宇去处理。 李长青搞定了,以后投资方面的业务,就有人负责跟进了。 比如陈东成看好哪个项目,直接指派李长青负责调查,联系,他只需要负责最后拍板签字就行。 亲力亲为不可取,知才善用才是身为老板的成功哲学。 看到一百万美金汇入自己账户,李长青还有些恍惚。 在美国打拼多年,李长青已经算是够节俭的,也没攒下多少。 这一百万美金,对李长青而言绝对是笔巨资,脸上忍不住喜笑颜开。 有李长青这个高盛资深MD,陈东成对这些投行更加了解。 在国外的投行MD中,年收入六七十万美金的比较普遍。 想年收入几百万美金,除非那些合伙人才有可能。 因为到了合伙人级别,他们拿的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奖金,还有投行的股票等方面收入。 想爬到那一步,难如登天。 高盛几万名员工,合伙人的数量屈指可数。 最主要几万名员工,还都是远超常人的精英,这个难度就更大了。 李长青的效率非常快,隔了一天,又有两名高盛的MD被陈东成用同样手段搞定。 和李长青不同,另外两人在签约年薪一栏比较慎重。 他们年纪也就三十五六,属于晋升的比较顺利,但上升无望那种。 两人稍微一沟通,都只填了五年。 实际上五年对于他们而言,也不算短了。 除了在高盛干了十三四年,是为了提升自己履历。 任何一家公司能待满五年的员工,都非常罕见。 三名投资方面的精英入职,算是让陈东成的智囊团充实一些。 李长青开始帮忙联系靠谱的律师。 智囊团没有律师肯定不行,还得同时招两名。 一个擅长诉讼打官司的,一个擅长投资并购之类业务的。 律师收入之所以差距那么悬殊,个人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份尽调报告,某些低水平律师可能只写出9页。 里面也没有详细的法律分析,只有简单的事实陈述。 而同样的内容,顶尖律师可能会出具上百页的尽职调查报告。 包括其他方面的差距,陈东成也听罗云琦说起过一些。 二八定律,在律师界一样被奉行。 顶尖的合伙人,拿的是底层律师永远仰望不可得的薪水。 这倒是跟高盛这些投行差不多,合伙人永远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律师的面试更加顺利,陈东成还没膨胀到挖律所合伙人的程度。 找个业界资深律师,年薪开到三十万美金。 这个年薪在美国也是非常可观的收入。 律师不止是年薪,其他的奖金,交通费,餐补费,这些才是大头。 最终筛选出来的律师叫邓嘉文,在美国发展多年,不过一直未婚。 邓佳文长相英俊,家境不算差。 能供得起在美国念律师的家庭,不敢说大富大贵。 起码年收入五六十万,还是有的。 在美国想当一名律师,成本非常高。 昂贵的学费,扼杀了不少人的律师梦。 当然,律师的收入也一样非常高。 美国初入行的菜鸟律师,都能拿到十几万美金的薪水。 更何况邓嘉文这种已经有经验的资深律师。 算上奖金之类的奖励,一年六七十万美金的收入还是有的。 邓嘉文擅长诉讼打官司,另一位律师罗杰辉,擅长投资并购等业务。 陈东成给他开出的待遇,跟邓嘉文差不多。 这五人算是把陈东成的智囊团充实起来,也代表陈东成花的钱更多了。 别的不说,光这个智囊团养起来,一年至少得花五百万美金。 像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完成,总得给他们一些奖励吧。 五百万美金,都是比较保守的预测。 …… Grab总部。 蔡秉耀有些疑惑的看着陈东成身边的几个身影。 这几位跟之前那些聘请的负责尽调人员还不同,身上真正的精英气质格外明显。 同样在美国留学的蔡秉耀,几乎一眼就判断出他们来历不小。 果不其然,简短自我介绍后,蔡秉耀忍不住侧目看向陈东成。 清一色的高盛资深MD,美国顶级律所律师。 这位爷挖这几个人才,肯定花了不少钱。 陈东成光给李长青他们五个发的签约奖金,就达到三百万美金。 想要马儿跑,总得把草喂足了。 李长青他们重新审核一遍尽调报告。 针对一些不足之处,立刻提出质疑。 原本的尽调团队有些发懵,不过还是很配合的解释。 毕竟陈东成是甲方,他们服务好才能赚到报酬。 陈东成负责跟蔡秉耀喝喝茶水,聊聊最近的打车软件行情。 尤其是谈到滴滴跟快的合并,在国内形成垄断之势,让蔡秉耀羡慕的不行。 “陈先生,要是后续进行融资,我打算联系滴滴他们。 我想他们应该会对扶持一个东南亚盟友很感兴趣。” 蔡秉耀看了眼正在跟尽调团队沟通的李长青他们,对陈东成说道。 陈东成笑了笑:“我虽然是大股东,但不会轻易质疑你的决定。 你选择跟滴滴联手抗衡优步,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感谢您的理解。” 蔡秉耀松了口气,现在陈东成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下一步公司的发展战略,也得经过陈东成的首肯才行。 想起滴滴,陈东成忍不住笑了。 当初滴滴D轮融资,陈东成没选择跟进。 如今成为Grab的最大股东,两家公司以后必然还会产生瓜葛。 到时候柳清她们的表情,一定非常有意思。 上次去京城,在滴滴和快的合并庆功酒会。 陈东成之所以答应的那么痛快,主动让出滴滴董事职位,是他很清楚柳清的秉性。 与其让别人赶出来,不如主动退位让贤。 以陈东成在Grab持有的股权,董事的位置是稳稳地,谁都赶不走。 “我还有事,我会让我的智囊团负责跟进尽调,等尽调完成,我就会把钱打到你们账户。” 陈东成有李长青他们负责,自然很放心,也用不着继续在吉隆坡死等。 “好的,那您慢走,我会全力配合他们。” 蔡秉耀心里倏地一松,总算送走这位大爷了。 李长青他们也收到陈东成的眼色,送到写字楼底下。 目送蔡秉耀的迈巴赫消失,才收回目光。 “我们回去吧,尽快将尽调完成,别让老板对我们失望。” 李长青被陈东成指派为智囊团的负责人,也是这个小团队的核心。 光凭他签十年的长约,就值得陈东成这么信任他。 几名精英脸色一肃,不约而同的点头。 拿了高额的薪水,就得做出对得起薪水的成绩回报给老板。 能顶替他们位置的人才太多了,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专注才行。 陈东成哪知道几个精英这么多戏。 他正在为又找到一笔花钱的好去处开心呢。 升职加薪,几乎是所有员工的最爱。 陈东成看了看谢靖宇和庞正阳,回头给他们俩再涨波薪水。 对新入职的都这么大方,总不能亏待了跟在自己身边这么久的哼哈二将。 PS:今天更新不算晚,请多多支持阅读,感谢支持的读者大佬们。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生活能开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生活能开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生活能开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生活能开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