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我要从正门进去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全职艺术家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我要从正门进去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越来越喜欢把文学作品和三观联合在一起,于是许多经典的名著瞬间变了味道,比如被誉为全球十大名著之一的《安娜卡列尼娜》,女主人公已经从斗士变成了绿茶代言人; 而国内名著中。 就说同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书里有个猎户叫刘安,想要招待刘备却发现家里没有食物,于是将自己的妻子做成了一道菜肴给刘备食用,这也让许多人觉得,实在是突破了人的底线。 而《水浒传》这种古代绿林,更是争议重灾区。 争议最多的就是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到底是否称得上“真好汉”? 这本书真的应该列入四大名著吗? 毕竟在这本书中,除了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人之外,很多所谓的英雄好汉,实际上做的却是恶魔行径,杀人不眨眼睛…… 不过林渊喜欢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如果有人在公司受气,窝窝囊囊不敢反抗,大概会格外理解林冲的心情。 可惜不是谁都认识一个叫鲁智深的大腿。 李逵就不会这样,这個人的思想其实比较简单: 我干活了你得给钱;我遵守了朝廷法令,那就得能过日子。 你不让我过日子,那就去死吧。 思想简单粗暴到让人扶额,这样的人去了梁山确实没毛病。 不过不得不说: 李逵这样的存在,让有些坏蛋想欺负老实人的时候,会自我掂量一番。 我这么压榨他,他不会拿刀砍我吧? 就算不砍我,万一他告我呢? 不告我的话,他回头找人拉个横幅也能把我折腾的够呛。 得。 老实人不能欺负太狠。 工资该发的发,加班费该给的给,把老实人逼急了跟我拼命多不值得啊,是牛排不香还是美人不香了? 李逵这样的存在保护了很多老实人。 虽然老实人们很多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岁月静好的有很多,给人们营造出一个个看似不完美,但其实非常完美的世界,比如很多大侠们吃完饭随手就能赏小二一个银锭,可作者不会告诉你这些钱来自哪里,明明他们也不工作来着…… 你可以说里面的人物三观不正,但你不能说作者三观不正。 作者写个杀人犯出来,不能因为人家写得入木三分你就说作者心理不健康。 施耐庵并非一昧褒扬梁山,作品里同样有不少批判他们作恶的情节,毕竟开局作者就整了个“108魔君”出来,明白告诉伱梁山这帮人并非良善。 后面还道村一节,九天玄女直接说宋江魔性未断。 甚至于前期很多人本就是坏蛋,只是故事设定里这一百零八人会逐渐变好。 比如从祝家庄开始的赈济百姓等等。 好事一箩筐,坏事一箩筐,突出一个真实,这些东西从来都是复杂的。 更别说后期宋江确实带着梁山泊保家卫国战方腊。 书里大量杀人全家,不是作者三观的问题。 这是所有古人的价值观问题。 在很多朝代,祸及家人是很正常的,甚至如奴仆也不能幸免。 比如株连九族啊,妻子没入官籍这还是法律要求,批判当然没有问题,不过别忘了古代是什么样的大环境。 关于此央视的总结其实蛮到位的: “不是人们赞扬暴力,而是映射了大众内心对于公平公正的巨大期待。” 而在那个特殊年代。 ***也说:“《水浒》的理想不过尔尔,可为什么人们那么爱读他?” 唯安身立命而已。谷腊 跟三国好像都没得比。 人家有兼济天下的气魄。 然后***给出了他认为的答案: “因为文学的特性,在于技术,并不甚重在理想,理想本是哲学家的事情,文学家的使命,并不是创造理想,而是用美妙的技术描绘时代的理想,供给人们高等的享乐!” 显然***是水浒迷。 他曾为书中不同人物作诗,还说水浒有中国文学史最欠缺的东西。 林渊觉得这位大师的观点,其实是要用文学作品的标准,去评价文学作品。 恰好这也是林渊的观点。 不过比起***,那位伟人对水浒的点评要更具精彩。 感兴趣的可以查查。 只能说看书的角度很重要,多去了解中国农民运动的历史,水浒之前有陈胜吴广到陈友谅朱元境,成书之后有张献忠屠蜀、李自成福禄宴,清末太平天国某事变等等等等,了解这些之后,基本上大致就能明白“农民运动”中存在的各种局限和不足之处,有些时候他们对敌人和百姓甚至是自己人,都有极端残忍乃至残酷的举动。 没错,都“三观不正”。 不过林渊毕竟不是古人,和蓝星读者一样生于现代文明社会,因此系统这方面挺智能的,虽然没有给原著中的人物洗太多,但对作者处于时代局限性之下才安排的一些情节做出了增删和调整,因此整体阅读体验可以更好。 …… 或许是这些年书写多了,又或许是林渊钢琴技术太牛,所以手速真的很快。 三两天的功夫,林渊独自一人在家,竟然写了近二十万字。 当然。 三天后没法写了。 因为杨钟明的音乐会要开始了。 这个晚上。 金色大厅门口。 红地毯人头攒动,周围也是人流如织。 林渊坐着司机的车来到附近,看了眼疯狂的人群,心中觉得很奇妙。 时隔多日,再来这里,参加的已经是别人的音乐会。 旁边。 跟着林渊一起前来的助理小咕咚笑道:“不走红毯也可以,这里有后门的。” 小咕咚了解林渊的性格,不喜热闹。 林渊却是微微一笑,他当然知道这里有后门。 记得当年第一次来金色大厅,杨钟明和郑晶就带他从后门进去过。 不过今天不一样。 推开车门,林渊的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我要走正门进去参加老师的音乐会。” 下一刻。 林渊出现在镜头范围内。 全场记者和群众看到他瞬间沸腾,已经登上红毯之上的各路人士,更是忍不住回身侧目。 身后。 车内。 顾冬暗自咂舌。 就像是电影里最华丽的开场镜头。 年轻的男主角登上红毯,在全世界的疯狂与呼喊中淡淡微笑。 顾冬已经很难准确判断,羡鱼现在的人气乃至影响力究竟有多恐怖? ———————— ps:没想到现在对水浒的批判声这么大,所以跟大家理性分析一波,撇去四大名著光环不谈,这书我是很喜欢的,也从不觉得“low”哈,不过没必要因为这个吵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有这精力不如大家多为抗疫加油。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全职艺术家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全职艺术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全职艺术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全职艺术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